居有常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1-05
“居有常,业无变”的表面意思很简单,就是告诉我们居有定所,不要老搬家。事业要稳定,不要变来变去。若深层次理解,还可以引申开谈一下。
居有常是告诉我们,对于居住环境最好稳定下来,要不然感觉气浮,人也毛躁。这是由外环境影响内环境谈的。一个稳定的环境,会有一个稳定的场态。古人叫堪舆,叫风水,现代社会叫“环境学”。其实一样。现代社会人们一般对此持否定态度,但是,若换一种科学思维,就会发现一样。比如说,“风水”是否影响命运的问题。有人不理解。那么,可以举个例子简单谈一下,风水就是环境,没有本质区别,好的环境,会影响一个人良好的情绪,这点毋庸置疑,若不信,看看谁家愿意建在火葬场周围,天天听哭死人的声音,绝对没有让人心情舒畅的道理。所以,环境影响情绪没有问题。而好的情绪,会引导良性思维,好的思维会变成好的行为,好的行为会养成好的习惯,好的习惯会形成一个好的性格,而好的性格决定好的命运,这点现代社会也承认,那我们把中间环节置换掉,会发现好的环境(风水)直接作用、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在逻辑推理中是成立的,是不相违背的。所以说,居有常本身还是为我们身心安泰,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并决定命运,建立方向,某种意义上,是相通相融的。只是,我们没有人的提点悟不到罢了。在我自己,家里有两处房子,一处居住在闹市周围,楼下很嘈杂,一处居住在幽静的小区深处,两处环境差别很大。身居其中,确实感觉到其中的道理,由于生活工作原因,我要不时变换居住环境,这点看,我做的不好,所以,我能感觉自己心气浮躁的一面。
居有常,引申看,还有另一个层面,就是“起居有恒常,作息有规律,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是早晚,还涉及到春夏秋冬季节变化的规律。这点对于现代社会的人尤为重要,我们回头发现身边的年轻人,不管什么时节,都喜欢熬夜,熬到很晚才睡觉,大城市那些喜欢夜生活的人就不多说了,小县城里的普通人,上打游戏、看电视等,弄到很晚也不睡觉,其实是非常伤害身体的。比如熬夜,特别费神,因为习以为常,就变得见怪不怪了。早上不起床,赖床现象在年轻人中很多见,坐着玩游戏时间长了,会伤筋骨,会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古语云:“上药三宝,神与气精。”很多人有熊猫眼,包括我在内,这个是我们需要学习注意的地方。
说到“业无变”,我觉得自己做的最不好,从事业角度看,我不是个“省油的灯”,常让父母操心,做过很多工作,我以前老是定不下来,总觉得这个好,干干这个,那个好,干干那个。说好听点,是体验人生百态,说不好听,就是没长性,这个是年轻人的通病,我在反思中想,为什么我是这样一个人呢?后来读书,多少有了一点认识,我在读易菁老师的《孝之诠释》中发现了这个秘密,她谈到一个人的性格,其实和人的阴阳五行属性有直接关系,比如她谈到一个人特别“木”,就是说这个人有两个特性,一个是很木讷,很直性,一个是很拖拉,做事情没有利索劲儿,这种人的在四柱五行里体现的是以“阴阳木居多”。如果一个人“水”占主导地位,就变得很随性,很不稳定,波动性强,必须通过修心来转化这种场态,让自己突破这种性格缺陷。我恰是水多的人,水在五行中对应五德的“智”,我这个人有点小聪明,对问题理解方面有自己的体会,但是,我这个人最大的缺陷就是不稳定,不能长时间专注一件事,爱折腾。奶奶以前说过我,性格方面和爷爷很像,没长性。后来我对问题总结发现,我和爷爷生日就差两天,也许有关系,也许没关系,反正我在很长时间,没有做到《弟子规》中说的“业无变”。也许是对文化的一种痴心,总是想学更多的东西,随着读书深入,加上有了一点浅显的阅历,我发现了这种问题,还是想把方向加以规束。有人说这不对,都说艺多不压身,在现代社会经济文化提速的今天,你那种方向要改变。其实,能够做到从一而终,一门深入真的不容易,和环境关系不大,和心态关心密切。我们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样样学明白,俗话说,样样学,样样松,没有一样能学扎实。我好《易》,没有一门深入,学无所成,我好“医”,学针灸,没有一门深入,至今未曾入门,我好“武”,以前喜欢太极拳,现学大成拳站桩健身养生,都没有做到一门深入。老子《道德经》中说的很明白,第三十九章谈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第十章“能为”篇谈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第二十二章“益谦”篇中谈到:“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都谈到“守一”“抱一”的重要性。这里面有很深的道理。像掘井吃水一样,打一口井和打十口井在一定时间,肯定是一口井更容易挖出水来。我特别喜欢“少则得,多则惑,抱一为天下式”这句话,也能理解那句背后的内涵性。可惜,没有做到,是我心不能平的缘故。心不平则气不和,气不和则人不舒,人不舒则气郁结,气郁结则百病丛。所以想来,古人造字造词是非常考究的。
所以说,能做到“业无变”是做人学养问题。做到“业无变”,而不是随钱变,也就会懂得《大学》里面“知止”的道理了。《弟子规》这六个字,真学懂了,非常了不起。
共 207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居有常,业无变”,这话的大概意思是:作为孩子的,居住的地方不要变来变去的,要尽量固定,从事的职业或者学业,也要尽量固定,这样才可以令父母安心。那么,我们该怎么理解这话的含义呢?我们今天社会节奏如此之快,怎么可能不换工作或者学业呢?怎么可能在一个地方一直住下去呢?《曲礼》中讲:“夫为人子者,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这里的“居有常”变成了“所游必有常”,那么,这个游,是什么意思呢?在这里,“游”是出门游学、交游朋友的意思。“居有常,业无变”这样的内容,其实并不只是孩子才要学习的,我们职场中人,也可以借鉴到很多。佳作,推荐共赏。【:湖北武戈】
1楼文友: 20:07:20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一般的人听到 弟子 ,会有错误的认知,觉得是小孩学的。其实这个 弟子 不是指小孩,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其主要内容也是《论语》学而篇的解读,所以,《弟子规》是源于《论语》,是随顺圣贤教诲,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来做事、来处事待人,并不局限于幼儿教育,也适用于成年人。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吃什么减肥药效果最好便秘治疗偏方大全
妇科千金片作用与功效
上一篇:应为古风
上一篇:像一条汇聚了许多支流的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