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与诗爱者说杂文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11-25
摘要:诗人自始至终要为自己理想中的读者而写作,如果仅仅从个人好恶出发单一去写作,诗歌就如因个人好恶而出发的哲学论据一样脆弱,无价值,诗人会大大折衷。在诗歌艺术领域里,诗人们把诗歌作为刺激感情的一种选择或尝试。 1·
接触春秋只是简短的一段时间,总想与朋友们说两句有关诗歌的话题,又觉得题目过大,难以把握。如果抛开所谓批判角度,对诗歌的一些看法进行考虑,把诗歌看作与朋友们理念的表达,可以说说。
无论什么样的诗歌,都是诗歌作者在细腻描绘内心或视觉面临的现实时表现出来的某种东西。诗歌作者面临的现实在思维中进行想象、夸张、比喻···等等一系列的修辞手法,试图用推理的语言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诗歌所掌握的是视觉在思维的符号印迹,诗人时常捕捉、组织自己已经产生的情感想象。从个体上来说,诗歌首先是为了满足诗人自己的。
这样的说法似乎脱离群体意识的艺术审美意义。诗人创作诗歌的无意识到有意识又不单纯是为自己的,诗歌与视觉思维的统一需要读者的想象的确立,拿不准自己的诗歌是否会有人在阅读上产生共鸣或愉悦,是否有价值并存于社会。这样就为诗人无形中确立了诗歌走向的艺术标准。
诗歌的意识即使是一个人离奇的想象,或粗糙或晦涩,尽管无法得到大多数人的直觉理解,诗人们还是恪守这诗歌的信念从事这一行为,似乎显得极为机械。诗人需要读者的足够思索,需要对诗歌的含义直觉显露出来。诗人抱着这个坚定的信念,即使有读者在混乱中迷离方向,只要诗歌能抓住整个诗歌的主导的有机形式,即便是最严肃、最有资历的评论家也不得不经过思索才能明白无误的认识它。
2·
诗歌是社会的,是意识的的载体。诗歌往往会制造一些想象对事物加以暗示。诗歌作为视觉的打量对象,含蓄的地方是读者试图理解的角度,是诗人和读者之间的信息桥梁。如何评价以诗歌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如何才能恰当的确定诗歌在读者心目中的位置,是不是喜欢一首诗歌是诗人的过错还是没看到诗中的美呢?读者找不出准确的答案,诗人也更找不到,因为这些问题不是直接的。
诗人自始至终要为自己理想中的读者而写作,如果仅仅从个人好恶出发单一去写作,诗歌就如因个人好恶而出发的哲学论据一样脆弱,无价值,诗人会大大折衷。在诗歌艺术领域里,诗人们把诗歌作为刺激感情的一种选择或尝试。试想,这样理想中的读者在诗歌问世后多少年才会出现。
著名的心理哲学家荣格说过,个人才是唯一的现实。因为诗歌毕竟不是推理,从语言学的角度上说,一首诗歌就是诗人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流。普遍认为诗歌以一种象征的方式来表达某种东西,那么这就是对诗歌的评论。事实上,评论往往要把读者的兴趣引向某些不同的词汇对象。只有诗歌是真实的,她所表达的情感才是普遍的。诗歌就是为读者提供一种孕育感情的方法,对这种感情作出判断才是基本的。
诗人要从读者的角度观看、倾听、或赏析诗歌作品,也就是任何美丽的事物都会激励诗人。按古人说:登山则情溢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人之所以能从自然中吸取一个又一个取之不尽的题材,这是自然客体形式上在诗人想象中具有表现力。
其实任何诗歌都是美丽的,就像婴儿,读者一旦认识到她的美,理智上就有了足够的审美理由。
共 117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组讨论诗歌的文章。文章中讨论的既是普通现象,也有特殊观点。这组文章对诗歌的作者和读者都提出了具体的理论观点。题目和内容都很新颖。因为,诗歌是社会的,是意识的载体,作者和读者通过诗歌,可以互相沟通,心灵也就在交汇了。诗人自始至终要为自己理想中的读者而写作,如果仅仅从个人好恶出发单一去写作,诗歌就如因个人好恶而出发的哲学论据一样脆弱,无价值,诗人会大大折衷。在诗歌艺术领域里,诗人们把诗歌作为刺激感情的一种选择或尝试。是对作者和读者具体指导的好文章。。【:河杨】
1楼文友: 12:02:09 山村墨人,您好。您的诗歌的理论很清晰,这样的文章对作者和读者都会有很好的帮助。拜读了,谢谢您。
2楼文友: 1 :17:26 其实诗歌是文学体裁里最难写的,诗歌写心,诗人在生活中的阅历中,提炼出人生思考乃至社会的思考。每一位诗人都是一名哲学家。成为一名合格的诗人要具备两个最基本的特质:泛灵化,物象化。评诗尤其是解读诗歌,要深入研究一下犯罪心理学,诗歌和犯罪心理学是相通的。每首诗歌大可以看做是一起凶杀案,而诗人则相当于凶手,评论员则相当于侦探。诗歌中的意象即线索,侦探要做的就是根据各种相关的线索,串起来,推理出凶手作案时的场景即相当于诗歌意象所营造出来的意境。大胆假设,小心论证,猜出其犯罪动机即诗人的写作动机。至于如何推理,可以用我的其中一个诗歌理论说明:一条主线,多重画面,时空交错。评诗歌如此,优秀的诗歌写作亦如此。诗歌要充满 与空间想象力,这样才能钓足读者的胃口。就像凶杀案,越是扑朔迷离的案子,越是能激发侦探的兴趣。 浪迹天涯,剑断流水,却抵不过伊人泪。
楼文友: 08:28: 7 按古人说:登山则情溢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人之所以能从自然中吸取一个又一个取之不尽的题材,这是自然客体形式上在诗人想象中具有表现力。欣赏。问好了!
一周岁宝宝消化不良怎么办
2岁小孩不爱吃饭怎么办
宝宝脸有点黄怎么回事
儿童中暑的症状小便有异味什么症状
通心络胶囊效果
上一篇:家园小说一只该死的猫
上一篇:张炜回望历史与关注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