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爹又要进城了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1-13

王老爹又要进城了,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小山村。村人羡慕王老爹养了一个好娃崽,见了王老爹老远就招呼上了:“老爹好福气,亮崽有出息,接您去城里享福呢。”王老爹乐呵呵地:“哪里,哪里,娃在不在身边,我早该过去看看了。”脸上的皱纹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王老爹是土生土长的庄稼人,舍不得离开土地。第一次进城还是儿子考上大学那年,他送儿子上学,如今已经十年了。临行前,将家里的地托付给了本家侄儿。“亮崽买房了,我去看看,要不了多久就回来,你婶子、家里的地你帮我好生照顾。”

“老叔,您就把心放肚里吧。”侄儿信誓旦旦地说。

儿子本来要回来接他,可老爹不让。说儿子工作忙,没必要特意跑一趟。再说了,自己在村里也是识文断字的,况且十年前也到过,而今出趟远门未必就能走丢?!

王老爹选了一个日子,就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出发了。换洗的衣物,大草帽,还有那杆从不离手的宝贝旱烟枪。车站很远,一向俭省的王老爹舍不得花钱雇脚力,只得凭借那股牛劲扛着行李东弯西拐去了车站。

王老爹好不容易腾出手,挤到窗口买好了车票。他扫视一眼候车厅,找了一个空座。候车厅里人很多,广播也很响。王老爹觉得耳朵都快被震聋了,他摸索了半天,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团棉花,塞住了两只耳朵,眯上眼靠在座位上打盹。

没想到打一盹竟误了点,这可急坏了王老爹,他后悔得直跺脚。车站工作人员问明情况,请示领导后,帮他换了票,安排他搭乘下一班客车。王老爹手里拽着那张新换的车票,再也不敢大意。他取出耳朵里的棉花认真听广播,仰头看进站口的电子屏幕。

终于上了车,王老爹长长地舒了口气,他的行李太多,人家要他打货票,他理论半天见没法通融,只好打了两张货票。他气鼓鼓地掏出旱烟,吧嗒吧嗒抽上了,车厢里的乘客抗议,售票员过来制止,“大爷,这是公共场所,请你别吸烟。”他觉得憋闷得很。在家的时候,什么时候想抽什么时候抽,哪有这么多的规矩。虽然不乐意,但他还是收起了那杆烟枪。他带着满肚子的不满意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盼望快点到达。

一下车,他就看见了儿子,儿子身旁还有一个年轻的女人,他猜想那就是他儿媳妇了。儿子帮他拿过行李:“爸,你来就行,带这么多东西干啥?城里什么都有卖的。”王老爹听儿子这么说,觉得自己委屈,大老远带来的,儿子不领情。“城里是有卖的,可哪有家里的好,这可是上等皮棉,我跟你娘都舍不得用呢。”

“爸,阿亮不是怕您累着吗?”年轻女人笑意盈盈地看着他,王老爹也就不再说话,公公在儿媳妇面前可得拿点架子。儿子叫好了车,安顿老爹在前面坐下,将行李放在后排,他们俩也坐在了后排。

儿子的家很窄,一室一厅,客厅里安放着一张餐桌,几把木椅。“亮崽,这就是你的家?这么小。”心里话,还不如家里的牲口棚呢。

“爸,这是我租住的房子,面积太大没啥用处,还要多花钱。我新买的房子大,明天我带你去看看。”父子两坐在客厅里说话,儿媳妇在厨房准备晚饭。

晚饭做得很丰盛,满满的一桌子菜。儿媳妇给老爹倒上了白酒,亲亲热热说:“爸,您老难得来一趟,一定要多玩几天。”

“哎哎……”老爹连声应着。

“爸,吃菜吃菜。”儿子跟父亲小酌,为父亲夹菜。老爹觉得很不自在,到儿子家,自己怎么成了客人。他闷闷地喝着酒,话明显少了。

吃完晚饭,老爹困得不行,想早点休息,可见儿媳妇没有离开的意思,他只好偷偷问儿子,“她住哪?”

“当然是住这了。”儿子不以为然,“爸,一会我送你去宾馆,就是村里人说的旅社。”儿子特意给老爹解释。

老爹原本是打算跟儿子同住的,爷俩好久不见,想跟儿子唠唠家常。人家说娶了媳妇忘了娘,可现在儿子还没娶儿媳妇呢,已经忘掉了爹娘。老爹认为儿子媳妇住一块,名不正言不顺:“还没过门,你们就住一块了,这让我以后在人前怎么抬头。”

“爸,我们已经结婚了。”

“都没请亲朋好友,不算数的。”

“爸,我们领结婚证了,是合法夫妻。”

“我不去住旅社,你不是买新房子了吗,我上那住去。”老爹不愿意再说,儿大不由父,说了也是白说。

“爸,新房子不能住人的,那里放装修材料了,材料有辐射。您还是去住宾馆吧。”儿媳妇收拾完厨房出来,听见老爹的话。见儿媳妇插话,老爹也不言语了。

出门后,他们并没有直接去宾馆,而是带老爹去了商场。儿媳妇给老爹买东西,老爹不好推辞。鸭舌的呢帽、羽绒服、皮靴,从上至下把老爹武装起来。老爹叮嘱,“老棉袄、老棉靴暖和,可不能扔。”

“爸,我帮您收着就是。”

从商场出来,他们搭乘了一辆的士,很快就到了一家宾馆。老爹进门看看那气派,扭头就走。儿子追出来,“爸,您干嘛?”

“我住旅社。”

“这就是旅社啊。”

“这就是旅社?这样的地方是住人的?咱不花那冤枉钱,换地儿。”

儿子知道父亲的脾气,只得换了一家。王老爹进门还是要走,儿子只得告诉他,这是最便宜的地方了。老爹只得勉强同意。

儿子在前台办理了住宿手续,拿上房卡去了房间。儿子开了灯,老爹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催促儿子:“回去吧,你们。”

“爸,你也早点休息,明天早上我们过来叫你。”媳妇对老爹说。等儿子他们踏出房间的门,老爹就起身打量房间。除了两张单人沙发外,还有一张桌子,上面安放着电视机,一张床,床头有一盏灯,儿子进来时已经帮他打开了。老爹想洗洗手脚就休息,于是就进了洗手间,他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洗脚用的盆子,他只好拧干了毛巾,将脚擦擦。出来后,他仰面倒在床上,床软软的,身体几乎被陷进去了,他吓了一大跳。他坐起来,掀开被子,却没发现木板。他在房间里扯着嗓子叫服务员,服务员很快就过来了。

“大爷,您需要什么?”

“你们旅社有木板吗?”

“大爷,没有。”

“连张木板都没有,你们怎么开旅社的?”老爹忽然像想起什么似的,“闺女,这多少钱一晚?”

“大爷,168。”

“168,你们这不成心宰人吗?不像话,连张床都没有,叫人怎么睡啊。”老爹大声嚷嚷。

“大爷,你这么说就不对了,这不是床?”服务员指着那张席梦思。

老爹很不满意她的回答,将手一挥,“你走吧。”服务员退出了房间。

他看了下床头的灯,不知道开关在哪,索性让它开着。躺在那张席梦思上,老爹怎么也睡不着。住一晚就要168,多冤啦,他使劲在床上翻滚。

第二天天刚亮,老爹就起床了,洗漱完毕后,他习惯性摸摸后腰,旱烟枪没带。拉开窗帘,外面没什么行人,只好闷闷地坐在沙发上等。过了老半天,儿子他们总算来了。“爸,您已经起来了。”媳妇一进来就给老爹招呼。媳妇的话让老爹有点不高兴,在山村,哪家这个时候还不起床。儿子拿好了房卡,三个人一起从房间出来,到前台交还了房卡,等服务员查看房间,媳妇走到门前。

老爹悄声问儿子,昨晚买东西花了多少。儿子不经意说,“也就一千多吧。”

儿子的态度让老爹有些生气,“一千多还少?亮崽,她这么能花钱,你也不管管?将来你这日子怎么过?你娘当初就让你在家找一个会过日子的,你偏不听,咦。”老爹长长叹了口气。

“爸,你别担心,她能干着呢,每月挣的比我还多。”

“多?多就该这么花,你可别忘了,柴多米多没有日子多。”

“爸,她有分寸,我们走吧。”儿子拿好退回的押金,带着老爹出来。媳妇的打过来了,说她在隔壁的快餐店叫好了早点。父子俩直接去了那家,进门的时候,儿子看见媳妇正跟他们爷俩挥手。老爹看见丰盛的早点,却没有多少食欲。

吃过早点,他们三去了新房子。新房子位于不太繁华的地段,面积有一百多平米,客厅里堆满了装饰材料。老爹问儿子这些材料是干啥的,儿子告诉老爹,是装修房子的,我们已经包给了装修公司,这两天装修公司就要来了。老爹有点想不通,这样的房子咋就不能住人呢?有门有窗的。在农村,谁还弄这劳什子?他觉得儿子媳妇烧包,花钱如流水,略略思考后,他决定留下。

装修工人来了,是一群年轻人,首先是做家具。老爹看着纳闷,没见他们削一个木楔,用的都是钉子。这做的叫什么活,这么赚钱也太容易了。接近两个月的时间,老爹天天督工,一点也不敢马虎。他担心自己稍不留意,他们就会偷工减料。

等儿子的新房装修完毕,老爹病倒了。去医院住了几天,老爹坚决要回村里去。说家里的地他放心不下,也担心老伴的身体。“也好,爸,等些时候,你跟妈就来城里吧。”儿子也放心不下母亲,就不再挽留。

老爹终于踏上了归程,他依旧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他的老棉袄、老棉靴,大草帽……

共 28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城乡生活水平的差距,生活习惯的不同,价值观念各异,致使进城的王老爹处处看不惯,事事不如意。那首尾两次出现的王老爹往返途中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暗喻王老爹固守着质朴的本性难以更改。小说通过生活中的细节小事,蕴涵深刻寓意,值得细细品味。【:三微花】【江山部精品推荐01 042805】

1楼文友:201 - 01:44:45 非常不错,欣赏佳作,真诚问好,祝你生活愉快!握握!

2楼文友:201 - 19:2 :26 小说生动地描写了这位农村老爹眼中的城市人的迥异的生活方式,表现了两代人生活观念的差异,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有着轻喜剧的幽默风趣的艺术效果。欣赏了! 一个返老还童的文学朝圣者

河北治疗牛皮癣方法
脉络舒通丸效果好吗
脑梗塞能彻底治疗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