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作家专栏祁松其人小说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12-30
摘要:如今,看到叔父病得不轻,堂姐堂弟们又不在身边,祁松只好毛遂自荐地要带叔父去县城医院检查一下身体。一是报答叔叔的培养之恩,二来堂姐弟们回来他也好有个交代。 支书老祁病得不轻,要搁在任的时候,肯定是出一屋,进一屋的。不光是门庭若市,而且鸡鸭鹅羊肯定也是送得满院子嘎嘎直叫胡窜乱跑。老祁在任的时候,乡亲们都感念他的好。但如今却不比当年了,离任以后早已门前冷落,倍感凄凉。几个孩子虽然都很有出息,但个个都扑棱扑棱翅膀飞得远远的,远水不解近渴。平日里只有老两口在家里住,儿女们虽然争着要接二老去城里享福,但老祁总说住不惯城里。每次去儿女们那里,最多三二十天就吵吵嚷嚷要回老家,儿女们也拿他没办法,只好随了他的性子。
如今这老祁躺在床上都一个多月了。先是拉肚子,老祁自己去附近的赤脚医生家抓点止泄的药,谁知吃下去并不见好,而且泄得更厉害了。这样一泄起来,就会两腿发软,老伴只好把医生请到家里给老祁看病。医生也是望闻问切地折腾了好一阵,然后建议先输液观察观察。一天、两天,连输了三天,拉肚子似乎轻了点,但总归治标不治本。老伴要给儿女们打,老祁却坚持不让,说什么孩子们各有各的事,这一点点小毛病的就去惊动他们不好。于是,老夫妻俩一直瞒着孩子们。可怜老伴是一边用医生的药方煎药,一边又试着用乡下的偏方胡折腾:什么杂草包咸蛋在死火里烧着吃,什么用腌蒜苔的水做面疙瘩吃,等等方法不下于十几种,忙得她是焦头烂额。一个月下来,老伴瘦了足足四斤,但仍没有彻底治好老祁的拉肚子。
老祁的侄儿祁松接替了老祁的支书之职已经好几年了,如今的支书虽然没有过去的支书吃香了,但在农村人眼里还是高人一等的。所以祁松一直还是很感激叔父的举荐。开始接任的时候,老祁一直在祁松背后为他出谋划策,换句话说,祁松就是个傀儡。渐渐地,祁松也摸索到了一些工作的新思路。他也曾经信誓旦旦的想带领乡亲们致富,在家乡干一番事业。可乡下年轻力壮的人都外出务工去了。剩下一些老弱病残者能干出什么名堂?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没有叔叔老祁书记的名气大。叔叔老祁退职时间久了,也懒得去问村里的事,随祁松自己折腾。所以,叔侄俩基本上没有什么摩擦。
如今,看到叔父病得不轻,堂姐堂弟们又不在身边,祁松只好毛遂自荐地要带叔父去县城医院检查一下身体。一是报答叔叔的培养之恩,二来堂姐弟们回来他也好有个交代。
祁松把叔叔送到医院,医生把老祁的肝胆胰脾肾都全面检查了一遍,然后主治医生很严肃地冲着门外喊:“谁是老祁的家属?请进来一下。”祁松心跳加速,感觉到了凶多吉少。他快速走进门诊室,然后轻轻地关上门。他非常紧张地问:“医生,我叔叔的病情怎样?”医生看了看祁松:很镇静地说:“作为家属,你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你叔叔的病情不轻啊!已经是肝癌晚期,只能做保守治疗了。”
虽然不是自己的亲爹,但作为侄儿,祁松还是感到震惊和难过。毕竟叔叔德高望重,村里有个什么大事小情他也好有个商量,有个请示。如今这……
但祁松很快地镇静下来,他装着很轻松的样子从门诊走了出来。老祁见祁松出来,忙盯着他问:“医生怎么说,我到底是什么病?”
“没什么,医生说,拉肚子拉久了,大肠有点炎症。消消炎就好了。”
老祁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
祁松趁空赶紧向医院的洗手间走去,在洗手间里,他首先拨通了堂姐祁霞的……
祁霞是老祁的长女,原本是在乡镇卫生院工作,后来随军去了丈夫的部队,丈夫退役后被安排在油田工作,作为军人家属,祁霞又懂医术,也被安排在油田医院工作。因为油田的效益好,所以两口子的生活相当富足。一个儿子大学毕业后留校当了大学老师。所以她基本上没有什么经济负担。
祁霞接到堂弟祁松的,听说父亲身患绝症,顿时惊得两腿发软,眼泪止不住地簌簌落下来。她忙向医院领导说明了情况,院长同意她请假两周回去看望父亲。
祁霞马不停蹄赶到老家,一进家门,就看到昔日精神饱满,性格刚强的父亲已被病魔折磨地不成样子,祁霞忍不住喉头发哽,说不出话来。
对于祁松为叔叔看病,堂姐自然是感激不尽。作为大姐的祁霞把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都从外地叫了回来,姊妹四人一起商量着为父亲治病的事。祁霞表示,只要父亲的病能治,花多少钱她都愿意。大弟说:“姐姐现在的负担是比我们轻,但当初家里为供我上学,花了不少钱,现在到用钱的时候了,我也该做出回报了,怎么能让大姐一个人花钱呢!”小弟和小妹也附和着:“哥哥说的是,我们都是爹的儿女,要花钱,也该我们平摊才是,凭什么让一个人花钱呢!再说啦,我们现在都有这个能力,都该为爹尽一份心。”商量了半天,其结论是:把父亲再弄到省城的大医院检查,以免误诊。
到省城医院,祁霞姐弟四人先为父亲做了CT,检查的结果和县城的检查一模一样:“肝癌晚期,肿瘤长在门静脉血管上,无法手术。”
医生嘱咐家属,只能保守治疗,连化疗都不能做了,否则,死的更快。儿女们回去好好尽孝就是了。
在父亲病床前守候的那段日子里,儿女们开始都很痛苦,想到爹将不久于人世,四个儿女都格外的尽心照顾。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话一点不假。老祁的几个儿女慢慢地接受了父亲身患绝症的事实,那原先的痛也就淡了些,再加上都有各自的家庭,以及繁忙的工作,也就不可能天天守在老祁身边,所以两个儿子在家呆了一周,看父亲的病情平稳,暂时没有撒手人寰的征兆,就都回到单位去了。只有祁霞和妹妹留下来照顾父亲。
一天,吃罢早饭,祁松照例来看叔叔。问了一下叔叔的病情。祁松开始和堂姐祁霞聊了起来。祁霞问祁松:“老弟现在在村里收入怎么样呢?一年能挣多少钱?”
祁松不好意思地对堂姐说:“说起来不怕姐笑话,一年下来,村里的大事小情我倒是没少折腾,但收入嘛可就不成正比了。乱七八糟的合起来也不过一万多块钱。除了下几次酒店,喝几场小酒,真地捞不到油水。现在没有农业税,不罚计划生育款,农民根本不拿你支书当个鸟。所以你弟媳天天骂我有官瘾。你说,我这总不能不明不白地就辞了吧!想当村支书的人多着哩,我前脚辞,后脚就有接班人呢!姐,你说,我能甘心吗?”
祁霞听了祁松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忍不住扑哧一笑:“哎妈呀,你这每年一万多元的收入还舍不得松手,我说你捞的油水怪大咧!这么说,你还不如去城市拉个架车卖水果哩,一年咋说也能挣个四万五万的,像你这么聪明的人,在家里守着个破官印活受穷,你真是傻到家了。”
祁松被祁霞这么一嘲讽,顿时闹了个大红脸:“姐,那你说我该怎么办?”
“叫我说,交大印,走人。现在趁年轻出去挣点钱,否则,年纪大了想出去也不能够了。”祁霞很务实地说。
听了祁霞的话,祁松真的动了心思。这次,叔叔的四个儿女都是开着私家车回来的,不说别的,光这个就够祁松羡慕一阵子的了。靠自己这点工资一辈子也别想买个车轱辘。祁松越想越坚定了辞职的想法。他打定主意,回去和老婆商量辞职的事,没想到老婆一万个同意,并表示,愿意和祁松天涯海角一起走。
一个月后,老祁医治无效,驾鹤西去了。安排完老支书的后事,祁松真的向乡党委呈上了辞职报告,不久,就得到了乡党委地同意。因为祁松辞职的消息刚传出去,就有很多人给乡领导送礼拉关系啦!所以想找个新支部书记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无官一身轻”。真地辞掉了支书职务,祁松又感到了空前的失落。平日里见他点头哈腰的人现在竟然连招呼都不愿和他打一声。因此。祁松一天也不想在家里呆下去,他看透了世俗人情。他把家里收拾一下,父母和孩子安排停当,就带着老婆远走他乡了。
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祁松不知道该干什么,一开始,他们俩先租住一间房子,到处找活干。可找了一个星期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干的事。一急就上火,没几天,祁松就病倒了。先是嗓子疼,后来又高烧不止。出外之人比不得在家里,一分钱不挣也要吃喝花销交房租。所以祁松硬撑着到附近的一个小医疗室里买点药。哎呀妈,这外地诊所真黑,平时在家三两块钱就搞定的药在这里竟要到60多,妈的,这跟黑店有什么区别?还别说,这一骂不当紧,祁松心里竟豁然一下亮堂起来,对,自己为什么不能开个诊所呢?尽管自己对医学知识狗屁不通,但如今这中药瓶子上什么药治什么病都写得清清楚楚。一般的伤风感冒,止疼消炎都知道该用什么药,其他的疑难杂症咱就说设备不全,劝他们去大医院检查就是了。
说干就干,反正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谁也不认识他。祁松首先租下了一间门店,稍作装修,然后又定制了一些药柜。药都是通过祁霞从正规渠道进来的,虽然进价贵点,但毕竟可靠放心。祁松知道,对于自己这假冒医生,治不好病不当紧,关键是不能把病人给治死就行了。
门店开业以来,生意出奇的红火。因为祁松租的房子是在刚刚才开发的新区,道路不通,设施不全,而且这里活动最多的人都是些建筑工人,他们对医疗环境和医疗条件要求的不是很苛刻,同时便于就近就医。所以来这里的民工特别多,祁松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实在忙不过来时,祁松想到了自己的外甥。因为外甥是学医的,已经独立出诊好几年了,不管咋说,也比自己有经验,可是,叫外甥来,总不能自己给他打下手吧!不行,那样太掉价。毕竟祁松是当过领导的人,他有一套驾驭别人的办法,但他绝不会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外甥听说舅舅祁松的生意出奇的好,也动心了。在家乡,虽然生意不错,但药价低,挣钱少。能出外扑腾几年,自然是件好事,于是,他不假思索地答应了舅舅的邀请。
祁松就是祁松,外甥来到后,他立马换了地方,摇身一变,他成了“专家”。之前他先留起了胡子,在他的印象里。似乎有本事的医师都有长长的胡子。可这胡子留长了很误事,还不够卫生。但为了能把这专家演的像点,他只能每次吃饭的时候把胡子拦在一边用皮筋扎起来。
祁松的药店门前赫然挂着一个醒目的匾额,上书“专家门诊”。祁松自称是从内蒙古某大医院退休的医学权威。
开业那天,鞭炮震天,附近的居民都知道这里开了家“专家门诊”。居民们都很高兴,不无感慨地说:“这下好了,看病更方便了,再也不用去医院排队求人了。
每天,来这里看病的人络绎不绝,一般的小毛病,祁松就叫自己的助手——他的外甥独立解决。只有稍微棘手的病祁松才装模作样地亲自把脉。本来,祁松什么都不懂,但他连天赶夜地跟外甥学了一些医学上的名词术语。并找来药书把常见的病情和诊疗过程以及如何用药都背了个滚瓜烂熟。为了不让患者看出破绽,他还和外甥定下了一些暗号,有些药名他们自己生造了一些字母,但患者是看不懂的;更可笑的是,祁松每到闲下来的时候就躲在屋里练狂草,为得是开出来的方子尽量让病人和病人家属一个字也认不得。这样,才能达到自视高深莫测的目的。
有些人也许很纳闷,这样祁松的外甥不是没有多少事可干了吗?其实不然,店里的所有事宜还是全靠他来打理,舅舅祁松的专家坐诊只不过是个幌子。其实,每次来店里的患者,祁松的外甥都要听其言,观其色,有时候到抓药的时候,他还要把病人喊到身边再通过自己的判断证实一下病情。他一直觉得,舅舅这样做似乎就是行骗,很不光彩。他想到过自己单干。可又一想,自己性格内向,不会推销自己,未必能像现在生意这样好。如今这年头,很多人宁可相信忽悠却不一定相信实在人。所以为了能快速致富,他还是勉强留下来配合着舅舅一起干。
毕竟祁松是官场上混过来的人,有句俗话说得好:“是官刁似民。”还别说,祁松真是越来越像专家了,白大褂一穿,眼镜一戴,半尺长的胡须再加上装模作样地问患者几句行话,任谁也辨不出真假。
说实话,多数感冒发烧都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药根本不起作用,而祁松和外甥对这个却轻车熟路。他们偏要给病人打抗生素。有时候也加抗病毒药,其实这些药物的抗病毒作用很有限。我们这里最经典的方案是地塞米松、头孢、利巴韦林、双黄连,现在改为炎琥宁。这种方案可以改变感冒发烧的症状,让患者注射后有种药到病除的感觉。所以。人们便把这专家传得神乎其神。其实这些药既不能为杀死感冒病毒发挥很大作用,也不能缩短感冒的病程。有的只是降低你免疫系统的作用,抗生素类药物对你肝肾的损伤作用,加剧细菌更加耐药的作用,就是说你身体越来越差了,今后更加容易感冒了。而且你今后患其它感染性疾病更加难治了。这次你的病好了,你以为是治疗好的,其实像这种普通的感冒,往往不需要治疗自己就能好,治疗所起的作用只是你为医生多做了一分贡献。
虽说中医药是我国独有的奇葩,其实就是一虚假的理论,特别是假冒伪劣药品。为了能让几千年的民族医学在我们这代不至消亡,国家大力弘扬民族医学,这就导致中成药泛滥成灾,医生称这类药为辅助药,有医生戏称这类药为“味精”。味精的作用大家自然明白,菜里没它也行,有它也没有什么副作用。说白了,反正是吃不死人的。这些药基本不怎么能治好病,但是说明书可以吹得天花乱坠,可以胡乱定价,所以祁松“专家”为你开一大堆的中药,千万别以为他想治好你的病,那只不过是为了掏你兜里的钱而已。
其实,有时候,祁松也扪心自问过,坑蒙拐骗毕竟不是他的强项。小时候,他最崇拜的人是叔叔老祁,打记事起,就看见叔叔风里来雨里去的,还听见很多的人夸叔叔能为老百姓办事,是群众的父母官,他接任以来,曾经也发过誓,一定要做一个像叔叔一样受人欢迎的人。可随着时代的变化,农村的很多世俗都变了样,人们已不屑守着几亩薄田度时光,也不会再为支书给的一点点照顾而感激涕零。大家都纷纷涌向了城市,出外发财的人像雨后春笋般一个个冒出来,这不能不让祁松眼红。
“喂!祁松老哥,近来好吗?现在在干什么呢?听说您发大财了呢!什么时候有空了,我过去拜望你哦!该交党费啦!你看你的党费什么时候方便交呢?”是老家新任支部书记打来的。祁松聊了一会挂断,内心里五味杂陈。是啊!自己是个党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你到底为党干了些什么呢?过去,崇拜叔叔的官当得好,是那样的得人心,顺民意。可官帽子放到自己头上显然没有了叔叔的那个分量。先前,看着姐姐弟弟们发财也眼红,可如今自己真的挣了点钱了,至少挣来了买车的钱,可这心里咋就一点也不踏实呢?自己这个所谓的“医学专家”在行医这条路上还能走多远呢?他感到了莫名的空虚和惶恐……
共 55 0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祁松其人,甚是有趣。曾经也想做一个好村官儿,做一个如叔叔那样的好村官儿。可是叔叔走了。就是在叔叔病重期间,与堂姐聊天时的一句话,开始改变了祁松的命运。“哎妈呀,你这每年一万多元的收入还舍不得松手,我说你捞的油水怪大咧!这么说,你还不如去城市拉个架车卖水果哩,一年咋说也能挣个四万五万的,像你这么聪明的人,在家里守着个破官印活受穷,你真是傻到家了。”“听了祁霞的话,祁松真的动了心思。这次,叔叔的四个儿女都是开着私家车回来的,不说别的,光这个就够祁松羡慕一阵子的了。靠自己这点工资一辈子也别想买个车轱辘。祁松越想越坚定了辞职的想法。他打定主意,回去和老婆商量辞职的事,没想到老婆一万个同意,并表示,愿意和祁松天涯海角一起走。”不就他带着老婆去了城里。后来他开了一家药店,把自己的外甥也能弄过了来帮忙,而他自己却摇身一变成了权威“专家”......故事的结尾是点睛之笔,一下子就把整个故事升华了。“‘喂!祁松老哥,近来好吗?现在在干什么呢?听说您发大财了呢!什么时候有空了,我过去拜望你哦!该交党费啦!你看你的党费什么时候方便交呢?’是老家新任支部书记打来的。祁松聊了一会挂断,内心里五味杂陈。是啊!自己是个党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你到底为党干了些什么呢?过去,崇拜叔叔的官当得好,是那样的得人心,顺民意。可官帽子放到自己头上显然没有了叔叔的那个分量。先前,看着姐姐弟弟们发财也眼红,可如今自己真的挣了点钱了,至少挣来了买车的钱,可这心里咋就一点也不踏实呢?自己这个所谓的“医学专家”在行医这条路上还能走多远呢?他感到了莫名的空虚和惶恐……”品来有滋味。感触颇多。作者的心思缜密,文字朴实,语言流畅,贴近生活,真实可信。感动着作者的感动。好小说。建议精华。【:欢笑的眼泪】 【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20:18:06 故事朴实,语言流畅,感情饱满。期待加精。 我,就是我,永远不附随于别人。
回复1楼文友: 21: 0:5 感谢欢笑的精彩点评,好的编者按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呢!
2楼文友: 20:18:54 问好作者。杨柳相识开心。 我,就是我,永远不附随于别人。
楼文友: 20:19:42 问好作者,祝写作愉快。 我,就是我,永远不附随于别人。
4楼文友: 22:08:5 问好作者,今日推荐完毕,本文明日推荐申报!期待作者继续赐稿杨柳!
5楼文友: 12:21:17 【杨柳督察组】欣赏美文,继续努力!
但是 的,得,地 还不能很灵活运用,欢迎前去论坛学习: 本末终始
6楼文友: 20:40:04 祝贺作者获得社团8月份第24篇精品,希望再接再厉!
女性经常尿频尿急怎么办
请问小便发黄怎么办
女人小便异味吃什么药
男性小便刺痛怎么治小孩只早晨咳怎么回事
如何改善晚上尿多
上一篇:上海文创产业GDP占比约12
上一篇:江南散灯节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