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缘我能给的温暖只有这么多散文两篇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12-17
自从父母去世、姐弟到外省谋生后,嫁到异乡的我就很少接到来自家乡的。这么多年来,除了年迈的外婆偶尔打过几次给我,在里嘘寒问暖,再也没有其他人向我表达过牵挂。那些年,我曾经给家乡的长辈们打过,在里问候他们,后来随着心变得越来越淡,我也失去了按键的冲动。
前几天,二姐从湖北打来,告诉我姨父病倒了,正在医院抢救。听到这个让人揪心的消息,我原本变硬的心又一下子变得柔软起来。我记得那年正月初一,当时尚还健在的父亲给我打来,他在里倒还向我们拜年,祝我们一家吉祥,叮嘱我要善待自己和家人。父亲虽然已去世多年,但那段滚烫滚烫的话至今在我耳畔回荡,清晰如昨。这世上也只有父母才会说出那样暖人肺腑的话来,只可惜再也听不到了。每每想起,一股暖流传遍全身,同时,一种失落也挥之不去,眼泪也在刹那不自觉地滚落。一个,就足以传达温暖,那么,面对远方的病中的姨父,此时此刻,我能做什么呢?先打个给姨妈,安慰安慰她吧,虽然起不了什么作用,但至少我可以向焦虑不安的姨妈传达一个讯息,那就是虽然我远嫁他乡数年,虽然家乡长辈与我联络稀少,但我并没有因此就遗忘大家。姨父发生不幸,我在得知消息后的第一时间也会为他焦虑、担心,也许清贫的我无法在经济上伸出援手,但我的真心并不输给那些有钱的亲戚。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亲情就是虽然偶尔会计较亲人对你的冷落,但在他们落寞时不会吝啬你的关怀;虽然彼此之间没有半毛钱的利益链接,但每到关键时刻绝不含糊;虽然偶尔会有摩擦,但绝不会老死不相往来。真正的亲情,永远不会让彼此的心结冰。大到经济上的鼎力相助,小到里寥寥数语的真诚问候,都是亲情的最真体现。那些互不联系,三年五载从不打听彼此过得好不好的,不叫亲情;那些富得流油却又为富不仁,无视在困境中挣扎的,不叫亲情;那些身份显赫却又高高在上,鄙夷地位卑贱的,不叫亲情;那些闹了不快,就翻脸不认人形同陌路的,都不叫亲情。不是流着相同的血的人之间就一定存在亲情,有的亲人之间,连陌生人都不如。这是因为有些人吝啬付出,连丁点温暖也不肯给予,这才使得人与人之间冷风飕飕,感觉寒凉。
我是个容易感动的人,一句暖到心窝里的话,一件廉价的礼物,一次小小的援助都能让我铭记在心。将心比心,所以我很注意在一些细微处不忘了给亲人们送去温暖。虽然我无力做得更好,但我经常提醒自己不要淡漠亲情。也许我也曾经失望过、寒心过,但每到关键时刻,我总能说服自己,放下那些计较,及时地给那些亲人送去温暖,尽管有可能只是一个不起眼的,但也融入了我的心意。
给人温暖的方式有很多,但我只能选择最平凡的那一种。就像一个衣衫单薄的人在寒风中打寒战,我无法拿出貂裘大衣给你披上,但我绝不会无视你在风中颤抖,一件破棉袄,可能你会嫌弃,但我也只能请你原谅,我能给的温暖只有这么多。
【淡淡地活着】
流年暗换、心境偷变。从不谙世事的少年到历经沧桑的中年,人生从当初的浓醇似咖啡到淡若如水,看似索然无味,细品也能感觉到一股独特的滋味。经历了那么多人事,我终于悟到淡也是一种快乐。
父母健在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因为有父母才有家,有家才有心灵的栖息地。不管是身在异乡打工漂泊的岁月,还是远嫁他乡举目生疏的岁月,家就是魂牵梦绕的地方,父母就是可以依靠的肩膀;即使生活再怎么不如意,心也会因为有家的温暖而缓解疲惫。当父母双双离开人世后,我的精神世界曾一度濒临坍塌,家也随之成了尘封的记忆。不再很强烈地想家,虽然少了归心似箭的煎熬,乡情却是剪不断理还乱;孤独的时候便会拨通长辈们的,只为向他们问好。只是人太卑微以致无人惦记,不记得打过多少遍回去问候过那些亲人,尤其是新年伊始的真诚问候始终换不来一句“你还好吗?”于是渐渐坚强的心不再渴望亲情,也懒得打回去问候那些心中根本不曾念记我的富有的长辈们。我知道父母去世后亲情也发生了质变,已非我一人之力可以改变变味的亲情。不是同一个层面、同一个档次的人永远有鸿沟横跨在彼此之间。即使是手足也未必情深,又何况是叔舅姑姨们呢?互不联系也好,让我少了一份幻想,多了一份清醒,不再指望谁来给我送上一份甜点心;知道了没有几个人会真正惦记你明天的早餐在哪里,人要靠自己去拼搏才能争取到属于自己的面包。偶尔得知来自家乡亲人的不幸的消息,心也会痛,也有想回去探望的冲动;偶尔得知来自家乡亲人的喜讯,也会在心中生出一丝欣慰,只是没有想回去亲身感受的心。慢慢地觉得自己似乎对很多人、很多事看淡了、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看淡了。
青春岁月的亲密故人随着天各一方早已断雁无凭,只成了永不磨没的记忆。成家后结识了一些人,其中与自己年纪相仿又一见如故的就成了新的朋友。多年来,我一直对人家以诚相待,不曾有过半点怠慢敷衍;只是岁月偷走了某些人的真诚,已经告别狼狈不堪的岁月过上了富足生活的人渐渐与我们疏远,在有意无意中对我们的真诚不屑。我也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心不古的当下,在某些人的眼睛还看不到金子存在时,你就是他们的朋友;当他们的眼睛里只有金子时,你站在他们面前也成了一堆狗屎。我知趣的退出他们的视线,没有了倾心长谈的默契,也没有了你来我家喝酒,我到你家蹭饭的交情,见了面依然会打个招呼,浅浅一笑以示友好,只是此情已如白开水般极淡极淡。
也许正因为经历了太多冷暖,才能品出人生的寂凉,所幸的是因为总要坚持最后一份真诚,还是遇到过对我们不离不弃的亲人朋友。看多了世态炎凉,我愈加珍惜这样的拥有,偶尔的惆怅过后,更多的是心生感动。也许人生就是这样:经过很多事后会有一种“一双冷眼看世人”的淡漠,但只要良心未泯,也会有“一腔热血酬知己”的真情。淡淡的活着,而不是冷冷的活着;可以淡若水,但不能寒似冰,这是人生在世最后的底线。
共 2 2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两篇立意深远,感情真挚,文字流畅,情韵绵长的散文,作者通过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遭遇,表达了对人生,对亲情的一些感慨与思考。【我能给的温暖只有这么多】姨父病危,清贫的作者无法在经济上伸出援手,但一个真心的,也融入了作者温暖的心意。真实、坦率,但令人感动。【淡淡地活着】父母去世后,失去了温暖的依靠,有时感觉世态炎凉,于是,只能淡淡的活着,但不是冷冷的活着;可以淡若水,但不能寒似冰,这是人生在世最后的底线。一份曾经沧海的超脱,让人心疼!欣赏情真意切的文字。感谢赐稿文缘。推荐共赏!【:潮仙】
适合骨关节炎的食物
佝偻病是先天的吗
孕妇补铁钙锌吃什么好
肠胃敏感需要少吃什么怎样检测骨质疏松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