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沙气候大会将减排紧箍咒变为风火轮.源泉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1-03-09
外树形象。自开展效能政府四项制度以来跟去年的多哈大会一样,即将于下周一,201 年11月11日在波兰华沙召开的联合国第19次气候大会同样没有激起国内很多非政府组织和媒体的热情。圈里的人喜欢把气候大会分为 大年 、 小年 ,相比哥本哈根大会、华沙大会今年显然是某种意义上的 小年 。
但经历了哥本哈根大会,我就不再喜欢这样的分法了。忽视多哈、华沙这样的 小会 ,只会带来又一次哥本哈根 大会 的失败。相信联合国、各谈判国以及非政府组织都不愿意再经历一次将全世界的期望高高抬起,然后却让所有人失望透顶的深深的挫败感了吧。
从会议进程上来看,华沙大会是多哈大会结束巴厘进程之后,通向2015年巴黎大会的一个过渡性会议,相比在两年后的巴黎各国承诺要在德班平台上达成2020年后的减排协议,本次大会注定没有什么惊喜,不会产出任何令人惊喜的大会成果。
但仔细来看,因为是一次过渡性的会议,砖瓦搭建得如何,也决定了日后大厦地基的稳固。
首先是资金问题,为了实现2020年前发达国家拿出不少于10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多哈大会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201 -2015年作为中期目标,发达国家应先拿出不少于 00亿美元的快速启动资金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201 年已经过去,华沙大会首先摆在谈判桌上的则是:201 -2015这三年的资金是否到位?资金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建立互信的重要 试金石 ,若华沙大会上,发达国家在资金问题上不能够按期作出表态和承诺,对于2015年的巴黎大会将是一个消极的信号。
其次是《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履约情况。作为目前为止唯一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协议,第一承诺期的减排 差强人意 ,第二承诺期在原有国家拒绝加入的情况下已然严重 缩水 。今年1月1日第二承诺期开始生效,加入国家今年以来的履约情况如何?以及在多哈会议之前纷纷 跳船 拒绝加入第二承诺期的国家包括加拿大、日本以何种方式减排?若要期望在2015年把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大国拉到谈判桌前,讨论他们面临2020年后可能的减排约束时,这些国家一定会问:发达国家的减排做得如何了?这势必又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拉锯战。
除了对既有承诺包括资金和减排的落实,华沙大会另一个重要的谈判内容,则是上述在德班平台上对于2020年后减排协议的谈判。在2014年即将召开的联合国峰会上,在潘基文将各国领导人召集起来作出政治承诺之前,华沙大会上的各国谈判代表肯定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表态,但在互信中建立的良好谈判氛围却是迈向一个全球减排协议的重要因素。在这个意义上,华沙大会仍然很重要。
对于与国际谈判并行的中国减排工作来说,着眼点虽紧跟大会进程,但必然远远超出华沙,甚至巴黎大会。从国际压力来看,不论如何谈判,无论以何种方式,作为排放大国的中国在2020年势必要被拉入一个全球性的减排协议。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刚刚在北京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称,中国的二氧化将在2025年前后达到峰值,约为85.6亿吨。无论是2025年还是20 0年达至峰值,若在2020年加入一个全球性的减排协议,对于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70%以上的中国来说,减排都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等减排机制和措施仍在国内刚刚起步,甚至在讨论中,距离2020年仅有6年的时间。相比欧洲机制将近十几年的探索,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
所以伴随着华沙、秘鲁、巴黎等一系列国际谈判进程逐步向2020年减排协议前进,国内相应的应对机制和能力都应当紧锣密鼓紧随其后,因为减排注定了是一场 不得不玩 的游戏,若能早做准备甚至成为规则的 制定者 而不是 接受者 ,这或许能够将所谓的 紧箍咒 变为 风火轮 。
乌鲁木齐医院哪妇科好宝宝急性胃肠型感冒
成都治疗前列腺的医院
上一篇:现在什么流行我们就学什么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