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间征文回家散文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11-16
一
时至今日,我还没有找到生活的感觉。每天都糊里糊涂地,填饱了肚皮就睡。整个人就像是一个“不停摆”的闹钟,滴答、滴答地走着、转着,毫无目的,又不知何为目的。还是旁人说得对,“欢春啊,你还没有进入(爱情)状态哟!”
也许我真的没有吧,不过,我只能去感觉,去捕捉生活的点点滴滴。阿Q一点,认为这也是美的!
说实话,近来不知怎的,感觉着很久未归,有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想法。大抵是一人在外,久后思家了,想双亲了。心想:“还是回去吧!”但当我走在回家的小道上,绿绿的草与脚相碰的一瞬,这种恋家的念头却又更加地强烈。喜悦之余不禁感叹——回家的感觉真好!
椭圆形的天空罩着深绿色的大地,轻松的步伐迎着风儿,自己是渺小的,心胸却在不知不觉当中变得宽广了。还是那句话讲得好:有的人挖空心思地想挤进去,有的人则想方设法地跳出来。我可能是做了前者,一个人在南昌晃荡,生活是真实的。
而今,我又回来了。又重新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大自然,又重新回到了双亲的怀抱。那静静流淌的小河、那宽宽的河堤、那葱绿的草木、那方方的田埂、那错落的房舍无不尽收眼底。当我一踏进这块具有泥土芳香的神圣土地,它就立刻展开宽大的胸膛,将我紧紧地揽入怀中。我又像那高空展翅飞翔的鹏鸟,任由我在蔚蓝色的天空翱翔。虽然我做了一回匆匆过客,但是那是美的!美在心尖!美溢于表!美,发自内心!
父亲背着农具,我赶着牛。这是我小时候才有的经历。昨日重现,父亲已五十好几了。但这种感觉原来是那样的亲!原来又是那样的纯!此刻它像一个深深的烙印一样镶入我心。我拿着铁锹,铲了几下沃土。即便那是黄黄的混浊,却也那样地具有亲和力。虽然没干几下,手被锹把擦出了血丝,但我没有停下。
累了歇歇吧!微风过处,我已是汗流满面。可红花草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娇艳,不时地摆动着漂亮的舞姿。黄牛在喘息,鸟儿在群舞。看着它们,我笑了!
“你还真没用,做两下子就累成那样!”父亲对着我憨态式地骂了一句。
我听着父亲的碎语,望着勤劳的父亲,笑了!
鸟儿在呢喃,鸡犬在欢唱,不时夹着村落孩子们的欢笑声,顺畅自然。立在蓝天白云下,一人一牛突显得古老而悠远。
这不是男耕女织的图景吗?!(- )
二
乡村下的高楼,早已是泛红的砖块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更加通红碧透。池塘里荷花绽放,牛儿立在了水泥板上,几个小孩在池中嬉闹,妇人则在一侧速洗着衣物。小弟迎春骑着电动车,我坐在后面。人与车穿梭于乡间村落,顺畅自然!
“还是农村好!”突然,久居乡下的迎春发出了一句感慨,“村村都通了水泥路,好走得很!”
迎着忽热的微风,我也长长地叹了口气,“是啊!还是乡下好!”
“不过,还是要有钱!有钱就更好!”迎春补充道。
“等我退休了,我就来!”我眼前一亮。
“那是说的噢,到时候你得带方语的下一代!现在的社会……哎!”迎春道。
“不会吧。”我若有所思。
已快一个月没见着方语了,不知道七岁的女儿怎么样了。大概是黑了瘦了,我如是地想。不过,见着她的时候让我大吃一惊。她非但没有黑,而且还见胖了,两小脸蛋胖乎乎的,甚是好看又可爱。
“爸爸,你怎么来了啊?”她一见着我就朝我发问。
“来接你的,小胖子啊。”迎春故意道。
我笑了,“是的啊,特意来看你的啊!你走吧?”
“不,我就到婆婆家。”方语把头一侧,跑了。
这时,迎春向我叙说了方语的脾气。说方语的脾气甚是见长,众人多说了她两句,小东西还就气嘟嘟地径直往外跑,一直跑到河堤岸洗澡处。叫十几岁的外甥康康去追,也追不回来。续而叫上十五岁的外甥女去追,可拉也拉不回来。脾气还真够大的!就是迎春亲自去了,可还是面对面地对峙。正好这时在草丛里爬出一条蛇。
“你看看,这蛇会咬人的啊!你还不过来!”迎春糊弄道。
这一招还算灵,方语又亲和地拉着她叔叔的手回家了。
“两兄弟到河的那一边去帮你爸妈把谷子收好,你爸妈在那守着别人的机器,用机器收割。”熊建国(是我的邻居。据母亲说,小时候的我除了他别人还都不要呢。)打断了我俩兄弟的谈话。
“啊,用机器收!好啊。”我笑道。
“弄好了把谷子放在路边,我开车帮你去拉。”溜溜(建国的大儿子,二十几岁了。)道。
乡村的人与人之间就是和谐,有了村人的帮助且是无私的帮助,心里像时下的娇阳,暖暖的。不像城里面门对门老死互不往来。
“今年,老爷子改革开放了,会用机器割。”迎春此时笑了。
我也笑了,甚感高科技的好处。听父亲说今年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了,直接用天女散花式的抛秧技术翻青。只是得多花上几个秧板钱,但我想那也值!免得我成天地挂念他老人家,毕竟父亲上六十岁了。
吃过晚饭,弟媳秋叫我去帮迎春弄一下电脑,迎春对电脑还不太熟。电脑在迎春上班的地方,即高田村卫生所。今天也正好他值晚班。不过,秋也对方语开起了玩笑。
“方语,你爸爸要到你外婆家里去啊。还不赶快捡好衣服走啊!”秋故意朝屋内叫了一句。
“不去!”屋内传来坚决的声响。
我笑了,方语是断不会去她外婆家的。曾经方语与妻交流中,就提及了“在外婆家就是我想买什么麻辣都可以,婆婆家就不行;再就是外婆家的毛坑(蹲式的厕所)好脏!”。小东西还学会了总结。
离卫生所还有一段距离,我驾着电动车,特意开的慢些,借于闻闻那厚重的稻香味。夜色暗暗地将我重重包裹,车的灯光是昏暗的,可能是用的久了。而池塘边水草里却透着光,是亮的。那是萤火虫儿发出的,偶尔一只还从我的头上舞过。射程不远的灯光里,除了飞蛾与虫子外,也会时不时地出现人影,那是农人们忙碌的身躯。而要算活跃的是那桥墩的石阶,一天下来劳作的农人们在静静流淌的河水内擦着脸搓着背聊着收成,怡然自得,柔语待月,好不舒坦浪漫!四周是一片唱响的蛙声,而我已心神思远。
翌日,我早早地回到了家。在门口碰到了戴老,他正拖着垃圾箱。我对他一笑,算是礼数。
“你胖了!”老人家对着我也笑了。
“哦!”望着洁净的戴老,我笑容灿烂。
回家的感觉真好!——一切都在变,可纯朴的农人们依旧纯真!()
三
大年三十,我宅在南昌的家里。没能回向塘的老家与父母团聚,心中有憾,心中偏疼!爆竹声声辞旧岁,总把新桃换旧符。各处的炮仗声声入耳,门上的对联副副迎新。在昌,虽然没有放炮与贴符的习惯,但我还是被热闹、喜庆、团圆的年味所笼罩。内心温烫着,心存牵挂!所想到的一句话是“子欲养而亲不在”。
翌日,也就是大年初一。我早早地起床,想回老家。早晨的马路上,以往的熙熙攘攘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稀稀落落。大抵还是人们处在团圆的喜庆余味中了吧,都舒适地养尊处优了,不肯轻易外出。我如是地想。不过,高耸错落的层楼却被几缕轻雾笼罩。也着实令我内心有些紧!待到公交站台处,有好事者告之:浓雾锁国道,向塘方向的公交车暂停开。弄得我惆怅满怀,心灰意冷,并神情沮丧地打道回府。
倚窗,仰望雾气中的天空,翘首以待新年的第一缕阳光透雾而出。时不时地,小弟迎春打过来寻问我处在的方位。然而,我们早已处惯了“一处相思,两处牵挂”的岁月,所以内心世界倒也显得有几分平静。
待到我回到老家时,已是中午12:00左右了。
老远就望见父母站在门前,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盼子早归”的笑容。只是,父亲比以往清瘦多了。母亲的头顶多添了些许银丝。而无一例外的是:她们俩的额头都平添了几缕鱼尾纹。看得让我心疼!还是心疼!不知不觉,竟有颗颗泪珠盈眶。
“妈,这几百块钱给您压压年吧。”我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红钞票,往母亲手里塞。
“不要,不要。你留着吧,回来就好!”母亲又向我强塞了回来。
“是啊,来了就好!来了比什么都好!钱,你自个留着。”父亲也搭腔道。
感动于爸妈的高兴劲,我竟无语。爸爸一个劲地叫我坐下,母亲则精神百倍地下厨房了。不一会儿,为我盛上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并说:“来,趁热的吃一碗,这是用自家养的鸭子煲的汤。”
这时,八岁的小方语从外面玩着跑了进来。脸上露着颗颗汗珠,向我大声地兴奋地叫道:“爸爸。”于是,我们父女俩紧紧地拥抱了。
“崽崽啊,在公公婆婆这里玩得开心吧?”我高兴地道。
“开心,开心!”小方语一个劲地点头道。
“那——等下跟爸爸回南昌的家,好吗?”我笑着道。
“不,不回去,就到公公婆婆这里。”说着,小方语的头摇得像个拨浪鼓。并急急地把我推开,一溜烟似地跑了,弄得爸妈哄堂大笑。
想来,小方语在上学期期末考试前还是一个满脸愁容的小家伙。有一次,她不吃饭了。妻惊奇地问她原委,她却默然不语。良久,又一个劲地说“不想吃就是不想吃嘛”。弄得我也疑惑了,还以为是什么伤及了她的胃。后来,外甥女佳佳告诉我与妻,说是小方语很紧张。担心自己期末考试考不好,两门课程都没有考上95分以上的话,寒假期间就要写好多的作业。这让我触动很大,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竟然会让学习压力弄得紧张,进而厌食。——这不是我所想要的。我想要的,是小方语快快乐乐地成长。亦如今天,她天真活泼而乖巧。
吃完中饭,父亲与我又去了前村的大舅家里串了串门。回来时,已是下午16:00左右了。我只好马不停蹄地又踏上了回南昌的路途,走时,母亲为我准备了好多自家菜园里种的菜。
就这样,我算是在匆匆忙忙中度过了一个温馨的年。坐在回南昌的车中,我若有所思。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过年,又是过什么?
想及父母额头的皱纹,念及小方语的天真烂漫,不知不觉当中,自己的腰板一下子硬挺了许多。年味的爆竹声里,多了一份对上对下的!()
四
再一次地回到向塘的老家,已是大半年过后的事了。车子行驶在水泥马路上,金秋的风从耳边掠过,牵引着我如“出嫁久归”的女儿般,亲切!一望无际的稻田里,稻穗在秋风中缓缓摇曳,与一条从南自北流动的静静小河交织成画。故乡用秋季特有的“稻田绿”将我紧紧揽入怀中,让我这个在外漂泊着的俗人,心境安然。远处的绿树间,星星点点地点缀着些稀疏的村落。
今天是中秋佳节,归心似箭总那么强烈,也即使是没有假期,也要回来走一趟。乡间的河堤上,除了往来穿梭的路人,还有悠闲自在的黄牛,只是牧童不知去向。或许,只有我小时才会骑在水牛背上迎着夕阳吹着短笛吧。而河堤的水泥梯处,古铜色的农人们正立在流水当中,涂抹着洁白的肥皂,白白的泡沫遍及身子、脸上,往清澈的水里一扎,迅速地又出来,甩甩头发,用手摸摸脸庞,那个爽啊、那个痛快啊,直与脉脉的斜晖相映衬。娃娃们从桥墩一跃入水,身躯灵活如水中的青蛙自在。
回到家,但见父亲依旧清瘦,精神矍铄。母亲的腰是我最为担心的,今日见她老人家里里外外行动自如,也就放心了。三姐的小女儿仪欣见着我这个架着一副眼镜的舅舅甚是怕生了,光着小屁股坐在厨房外的石板凳下不肯出来。婶婶与抱着小外甥的堂妹俊秀见我的到来也围了过来寒暄。岁月不饶人,婶婶的额头上已爬满了好些皱纹,看得让人心疼。第一次见着这个小外甥,妻为其包了一个红包,算是礼数了。
家里的屋子与从前一样,门前是个园栏,里面不仅圈养着鸡鸭,还有一块一分地大小的菜园。菜园一畦畦排列整齐,翠绿葱郁。有青菜、空心菜、包菜,韭菜,还有辣椒、茄子等。菜园旁是个池塘,灌溉很方便。母亲拿来两个盛有尿的桶子,正对着水准备施自然肥呢。
脚踩着泥土,不知道为什么,总觉着特亲切。小的时候,总巴望着逃离这脏脏的尘土,斗转星移,我已三十好几了,都直奔不惑之年了,现在才感到它的亲切,心里真不是滋味。或许,家的理念就是小屋加尘土加菜园。立在菜园当中,但见村人戴小斌夫妇同牵着一个小丁点慢悠悠地从门前走过。夫妇俩见着我,朝我会心地笑。看着他们夫妇幸福的模样,我也笑了。在我的印象当中,他家是没有这么丁点大的娃的,兴许是孙女吧。只是,戴小斌光秃的头顶上,仅有的丝发也已斑白了。望着他们远走的背影,我立着呆了许久,若有所思。——小屋加尘土加菜园,还有相亲相爱的家人,一个都不能少,不可或缺。
短短的几个小时,我什么也没有做。一进屋的第一件事就是吃着父亲亲手种的小香瓜。在双亲的眼皮底下就是好,什么都可以不做,什么都可以做。偷闲的一刹那,我竟溜到床上一小睡了。这种小酣的感觉让我回到了童年。怪不得外甥女佳佳会发出“不想长大”的感慨。
家的感觉就是好,即使有母亲的唠叨,父亲的责备,姐姐的嗔怪,那也是体贴温馨的。今天是中秋节,我回来了。也尽管我不能在家逗留,像是个家的匆匆过客。但心所属的地方,还是双亲健在的家。今年的中秋,虽不能够与父母亲共同吃月饼赏月,但亦是团团圆圆的。远在高安的二姐,一家人也租了个小车回来了。只是,母亲一如往昔絮叨我没有为她老人家添一个孙子。
共 7168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家永远是温暖的港湾,那里有我们无法磨灭的记忆,有我们无法撇弃的点点滴滴。父母的牵挂,儿时的回忆,故乡,家,就是我们的根,我们的心里最真实的地方。作者文笔细腻,刻画生动,言辞朴实感人,里面的字字句句总是撩动着我们的心弦。感动着读者。可见,笔者是个善良孝顺的人。乡村的点点滴滴,在作者笔下熠熠生辉,别样有味。欣赏,问候作者。谢谢来稿,祝创作愉快——【荷青】【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20: 2:14 真挚朴实,欣赏学习了! 喜欢文字,用文字诠释生活!
利鲁唑片作用
利鲁唑片的作用
利鲁唑片功效
怎么样治疗佝偻病悦而维生素D3滴剂多少钱
老年痴呆症能治疗吗
上一篇:村上春树中年了情愿也罢不情愿也罢
上一篇:柳岸天山牧羊人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