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一位女教师的情怀散文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11-12
摘要:一位大城市里的女教师在贫困地区支教的日子里,看到了太多的感触,感动,泪水激发了她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更深的倾注。 【一】
“嘀...嘀...”很少按的喇叭声,路难行,车不多。
汽车颠簸在几乎看不到直线的山路行走,窗外的每一座山都显示陡峭的共性。山上一处处裸露着黑色的岩石,一处处草木杂生,山高坡陡,沟壑纵横。
坐在汽车里的女教师面色凝重,一路不断地观望窗外的景象。二百多公里的路程,要经过近二百座桥梁,路途还远。
这里是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区域,生态恶劣,偏僻遥远,贫穷落后。女教师坐在车里沉思,她曾经有过贫穷生活的经历。上世纪60年代末,她从大城市天津到内蒙古西部农村当知青,住过土坯的茅草房,坐过原始的木轱辘的勒勒车,看过露天的小学校,亲近过趴在戈壁滩上写作业的孩子们......
贫穷与落后,伴随她度过青春年华,教育的职业生涯,使她透彻地理解了“国民之智愚贤否,关国家之强弱盛衰”的兴国之本,教育承载着一个国家太多的希望和梦想!
‘咔吱’一声,汽车猛然停住,前面一辆汽车抛锚了。女教师并没有被路途的小意外惊动,她兴奋地发现在远处有民居,山间有人走动,她急切地想看清楚那远处的人,她太想了解亲近那里的人。
她要去远处,要走进很多人没听说过,没去过的偏远山区——毕节。
毕节,是多少年外地人所流传一个“去不得”的地方,地处贵州省西北部川、滇、黔三省交汇处,经济欠发达,农业人口比重大,城乡发展极不平衡,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毕节人口密度高得惊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每平方公里24 人。毕节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地区之一,经过20多年的攻坚战年,毕节贫困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但攻坚战仍未结束。直到今天,880万人口的毕节,仍有超过百万的贫困人口。
1985年,新华社上报了一位的内参,材料这样描述毕节那时的贫穷:“赫章县有一万二千多户农民断粮……安美珍大娘瘦得只剩枯干的骨架支撑着脑袋……全家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 个月的盐,4个人只有 个碗,已经断粮5天了。”
新华社的这篇报道,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作出重要批示。
1985年,胡锦涛同志出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他深入海雀村实地调研,走遍了贵州的山山水水。在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组织专家学者论证的基础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构想,得到了省委“一班人”的赞同。1988年6月,经贵州省委、省政府上报,国务院批准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毕节试验区成为全国唯一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试验区。
再后来,市‘百人教授团支援’毕节教育的计划先后开展,经贵州省毕节地区行政公署、毕节地区实验区工作办公室与实验区专家顾问组达成的一致意见,盛邀天津民进会员、天津大学管理学院李璞玲参加毕节学院的支教工作,她成为‘百人教授团’第一批援黔成员首位教授。
【二】
汽车依然在颠簸中向毕节行进,翻过一座山,走过一座桥,5个小时的行程太久,女教师心里有些焦急,她一言不发,她再一遍审度未来在毕节的工作计划。她象任何到毕节扶贫支教的志愿者一样,没有人只想当忽忽过客,只留下时间的印记。他们都带着神圣的使命感,带着时代的心,要把自己才华和能量最大的发挥,奉献在这片贫瘠的土地,奉献给困苦的山里人。女教师行前早已落实了自己在毕节学院的支教任务备案,她还计划在毕节期间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假日,休闲时间,走进各个偏远落后的山村,去认识了解毕节地区中小学教育的情况,既要协助解决教育落后问题,还要考察筛选建立资助学生库,以完成更长久的更广泛的教育扶贫计划。
古人云;“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女教师从未想到什么英雄,但是,她有一番胸怀,一颗真挚的心,一种良知,一个实实在在办些事的基点。
毕节终于到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女教师看到了太多的令人惊叹、催人泪下的事情和人物......
小学校门口,小学生们穿着整齐的新鲜的校服,红晕的脸上露着欢乐的笑容,鼓号队敲打着,吹奏着......这样的场景,会出现在发达的城市里。
此时女教师面对的是这样的场景,眼前是没有围墙的两间破陋的土房。一群高矮不齐的孩子们,有的还穿着破旧的不和体的衣衫,黑色脚趾明晃晃的露在鞋外。孩子们的面容是呆滞?期待?微笑?很难分得清楚。看出来孩子们身装打扮是事先有了特意准备,尽管穿装都是家里最好的衣服,也还有露出破旧窟窿。女孩子的脸上还是化了妆。一位胆子有些大的女孩子拉住了女教授的手,渴望地说:“老师,您能带我到大大的学校里上学吗?”
女教师看着孩子纯真的脸,这女孩两道眉毛画了重重的弯曲的黑黑的眉毛。那眉毛分明是用农家烧柴用过的残余木炭描画。女孩的脸色有些黑,一对鼻孔下流淌着粘住的鼻涕。女孩有些得意地问女教师:“老师,你看我美吗?”
看着女孩的脸面,听着女孩的问话,女教师身体里突然一股热流上升,一阵冷气下降,冷热急速的交织,搅动女教师眼泪忍不住夺眶涌出。
毕节的贫穷的孩子,充满希望的孩子,向往美好的孩子,心灵美丽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孩子,女教师心里冒发出强烈的奉献的冲力。
女教师看过孩子们的作业,发现平薄的纸上布满点点的不整齐的小孔,再看看孩子们的书桌,简陋的木板钉的桌面坑坑洼洼。学生在上面写作业,只能写一下挪一下,尽量来避免笔尖落在桌面的凹陷。这样的学习条件,深刻地印在女教师的脑海里。
一位支教者讲过这样的经历。在初始的语文课上,他在没有边框的一平米大的黑板上,写下这样的字:“北京的夜晚是灯的海洋。”老师的板书写完,有学生提问:“老师,北京在哪里?怎么是海洋?”
面对学生的提问,老师一时不知如何作答,他顿时感到一种巨大的落肩,她他更觉清醒,世界很大,世界应该属于生存中的每一个人。不走近毕节,难以真正体会到贫穷与落后的艰难。
女教师参加过一次彝族年活动,80岁的彝族首领知道有位天津的女教师到来,专意找到她。他把自己从来不给别人的披风【查尔佤】郑重地披在远方的客人身上,叮咛说:“山里冷,你会感冒的。”彝族首领拿来彝族自家酿的酒,对女教师说:‘我爱彝族人民,也爱从远道来的你,现在的彝族文化在慢慢地丢失,你能帮帮我们吗?’女教师喝下这杯酒的时候,就心里立即萌发了要为发展彝族文化做点什么的愿望。
彝族年活动,近万人的彝族同胞们围着光耀照人的火把,跳起了彝舞,欢快声、吆喝声、祝福声弥漫在小河的上空。女教师深深被热烈的情绪感染。彝族年活动从早上开始,进行的时间很长,女教师感觉口很渴,拿出自己带来的一瓶矿泉水,首先递给身边的彝族孩子们。孩子们你一口,我一口很快喝完。她想再买几瓶饮料给孩子们,奇怪的是在偌大的活动场所,竟然找不到一处卖饮料的地方。女教师于是向一位当地人打探,回答的内容实在触动外来人的心灵:“告诉你说吧,这里所有的人都不会舍得花一元钱去买矿泉水,所以在这里也没人卖水。”
“没人买的起矿泉水”,简单的几个字,压得女教师浑身沉甸甸,感叹得女教师泪水默默地流。她再无语,只能透过自己变的模糊的视线,来理解面前欢乐中人们的心灵。
毕节人究竟有怎样的心灵?女教师看到过一位毕节农民教师的材料,深有感触,决定更深入地了解毕节农村教育状况,更深刻地理解毕节教育工作者的心灵。
那是11月末的一天,山区已经变冷。女教师跟随十几人一行,冒雨来到纳雍县维新镇阳光村,看望阳光村教师熊从明老人和他的学生们。
教室里黑板上写着一首歌曲小诗,“领唱者”须眉和头发皆白,佝偻着身体,教室里坐着 0名上学前班的孩子。这是教师吗?这分明是一位年过七十的古稀老人,他应该在家安享晚年了,他为什么还站在讲台?吃惊和疑问,一齐涌进来访者的脑海。然而,最大的吃惊还在讲台“幕后”:这位老人从教4 年,却领着每月仅25元的生活补助费。
75岁的熊从明老师的事迹令人肝肠寸断,老师上完课后,拄着可以当拐棍用的长烟杆,穿过丛林和小溪,从半山腰下到寨子里,脚踩在自己挖的土梯里,蹒跚而下。下坡尚且如此艰难,那上坡就可想而知,遇上雨天路滑更是行路难了。然而,只要是上学的日子,熊从明老人都坚持每天在这条路上走个来回。
熊老师家住在一幢由茅草屋翻盖成水泥瓦的木板房,里面看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旧木桌上的甑子里盛着包谷饭,火炉上的铁锅里,洋芋片汤飘着几颗油珠,算是老人一家人唯一的下饭菜。
“解放前,,我在村里和附近的村寨读了10年私塾。1960年,我当了七八年大队会计后,感觉到这里要发展,还是要有文化,我把想教书的想法向当时的大队长杨俊芳说了后,就当上了老师。从1960年到1975年,我除了每个月领到国家补助的6块钱外,生产队每天给我记10分工。包产到户后工资涨到25元。”
熊从明老人算起自己的教书生涯,有4 年头,却由于在1981年至1982年,因患水肿病,耽误了两年时间,教龄出现了间断,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最后一批民校教师转正时,他的前20教龄没被算进去,达不到转正资格。
“熊老师发挥启蒙作用,教过村里的三代人,村里早期出外工作的人,都被熊老师教过,全村100多名外出打工的都是熊老师的启蒙学生。然而,由于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个待遇很低的事情,熊老师只好继续教书。”曾经一家三代都是熊老师的学生的村党支部书记秦德义诉说了师资缺乏的困难。
村干部们给熊老师算了一笔账,每月25元的补助,加上收取的一点杂费,熊从明老师每月的收入不足100元,而且由于村子里穷,很多学生交不齐杂费。熊老师和老伴的生活如何解决?熊从明说:“靠三个儿子凑来吃,每家凑200斤包谷15斤花豆、10斤黄豆和200斤洋芋,解决我和老伴一年的生活。”“镇里的领导实在不忍心熊老师的艰辛,劝他休息,他不干。熊从明老师说:“要教到死的那一天。”
“要教到死的那一天!”多么感人的志向。教师的职业有伟大的情操,因为每一个教师都会无私地把自己的知识,真切地传导给学生。熊从明老人不仅奉献了知识,还从无计较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贫穷地区的教育事业。
“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哗啦啦,淅沥沥,小草笑嘻嘻。”一个苍老的声音,从贴了白瓷砖的教室里传出,紧接着,一群娃娃稚嫩的声音跟着唱了起来......
可爱的毕节人啊!我一定要尽最大可能,为毕节人做些事情!
【三】
在毕节的日子里,女教师出色地完成了自己支援毕节学院的具体任务。她为毕节学院的计算机科学系2个毕业班,共计96名学生讲授《电子商务概论》;辅导该系的 位青年教师电子商务课程,使他们今后能独立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为毕节学院图书馆全体人员和各系资料室工作人员及相关领导做《图书馆自动化和数字图书馆》讲座,为毕节学院作《浅谈教育络化》讲座,为毕节学院计算机科学系20余位学生辅导制作页、数据库以及电子商务方面的论文实践等等工作。
女教师在完成了学院每周的教学任务后,内心越来越觉得自己需要更多的了解毕节地区,应该利用在毕节有限的时间多做点事,特别是对毕节地区的中、小学的教育进行支援。她主动与地区的政协联系,她的热忱感动了地区的很多人,使得他们放弃周末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与她一起下乡。
几乎每个周末,女教师都是奔波在毕节地区泥泞的山道上。毕节地区雨后的山路非常泥泞,如同胶泥很难行走,汽车常常陷在路上,她就靠双脚走向一个个山乡,走进一户户淳朴善良却又贫穷,需要帮助的人家,把温暖、爱心还有希望留在了那里。
女教师同时对彝族文化的进行调研,在毕节市岔河镇戈乐村黑苗寨和亮岩镇苗寨,她对我国苗族文化的发展进行调研,与当地的苗王进行交谈;她为毕节地区即将出版的关于苗族文化的书籍作了很多工作;在毕节市大屯土司庄园和三官寨彝族村寨,女教师参观并帮扶唯一一所彝汉双语教学村级小学。在扶贫济困送温暖中,女教师结合当地条件,分析贫困家庭所处状况的原因和摆脱目前状况的途径,帮助他们出谋划策,联系帮扶项目,提高该村民贫困人口的致富能力。毕节的山水间留下了这位天津教师带来的海河的情怀。
为了节省自己的每一分钱,把点滴的力量积蓄起来,女教师在毕节几乎天天吃单一的土豆,几个月的土豆食量大大超过了她平时几年吃过的数量。她把攒积的资力全部捐献给毕节。2005年11月12日和1 日女教师参加了遵义市湄谭县洗马乡的2所小学、2所中学、2个乡卫生院扶贫的活动。在洗马乡胜利小学,看到孩子们在布满凹凸不平的课桌上写字,女教师流泪了,她将自己在毕节的大部分工资捐给了洗马乡胜利小学。
共 6124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在那里,我的心灵被净化了,散文讲述了天津大学教授李璞玲多年前支教毕节的事迹。一项工程需要一大批人的奉献,也需要很多年或几代人的努力。“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百人教授团支援’在文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大的成果,当年被支教的小学生已经读大学了,有的已经考博了。当然,还有捐资活动,还建立了受资助学生资料库,整个体系非常完善。一只桶能装多少水不是看最高的桶梁,而是看最低的梁。也许,这就是共同富裕的深意,也许这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也许这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完满途径!散 到了真实,不由得使人感动。对毕节的状况展现得非常全面,真实,当年的土坯房,女孩用木炭浓眉,书桌坑坑洼洼,彝族苗族的孩子她们多么渴望知识,渴望她们族人富裕。一个人可能是小小的原子,一旦链接碰撞,可能会爆发不可估量的能量。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大西北还正在开发中,但是我们相信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美丽。一篇倡导正能量、感人肺腑的真情散文,推荐共赏!!【:陕西派】【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5: 2:55 老知青,又去贵州支教过,向这位老师致敬。
回复1楼文友: 14:05:16 感谢支持 问候安康
2楼文友: 15: 4:17 对毕节的热爱之情,让人感动,值得提倡。
楼文友: 15: 5:04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欣赏学习,赞赞赞。
4楼文友: 15: 5:41 感谢赐稿,祝写文愉快,佳作连连。
回复4楼文友: 14:06:27 初次加入 热情迎待 感动
5楼文友: 17:15:19 淡雅也是教师,来拜读老师的文,很为感动,像是勾起我的回忆。祝你春节愉快!羊年体健笔丰!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回复5楼文友: 14:09:20 向人民教师致敬 学习。
6楼文友: 11:09:19 恭贺老师美文斩获精品!问好!期待佳作频出!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7楼文友: 15: 9:52 学习欣赏田天老师的散文!也祝贺美文成为精品!希望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佳作连连!!!
回复7楼文友: 10:55: 7 在江山,在荷塘,很愉快,谢谢您。
回复7楼文友: 10:57:40 鱼在游, 水,美丽的生命围在身边,珍惜。
8楼文友: 20:11:55 恭贺老师佳作斩获精品!!祝老师在荷塘写作愉快、收获满盈!!
回复8楼文友: 10:59:17 天空舞龙,有幸赏识,田下拜谢。
9楼文友: 11:0 :10 张璞 文友高评,关注支持教育事业,匹夫有责。谢谢您
生物谷灯盏花药业发展
弥勒灯盏花药企如何
生物谷灯盏花药业
宝宝干咳微店怎样开
小孩鼻子流鼻血怎么办
上一篇:爱你痛彻我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