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夏日逐梦散文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08-17

渭北的四季犹如楔入大自然的一颗钉子。春天总是站在最前端,那样的短暂和尖利。划破冬的严峻的脸,然后似乎是不经意间像泥鳅一样倏忽而逝。

她来得迟,就像一个妙龄女子,姗姗而来匆匆而去。她怀着一份春意而来,娇羞成一朵桃花,洁白的脸庞白皙成了一树梨花。引得蜂蝶们花间狂舞吟唱。多情的柳丝,伸着长长的臂膀,不断地蔓延着一种欲望,想抚摸水底的青荇的倒影或者是打算捕捉北归的翩飞的紫燕。

似乎一切都在计划之中,还来不及实施,便有了塘边的小荷尖尖角,便有了田间蛙声片片。这些如钟声打破了春的矜持和春的宁静。于是春天挂在脸上的潮红渐渐褪去,枝头的繁华一瞬间成了隐隐的骄傲的果实。

暮春过后,青杏毛桃就像新生的婴儿,颤微微地钻出了叶缝,小脑袋上的绒毛渐渐褪尽,一眨眼工夫过渡到了青涩的季节。

春天的成长很迅速,一不小心就步入了少妇般的夏阶段,怀揣着殷殷的希望,进入了热烈的阶段。

乡村夏天的清晨,是清冷的。除了几声鸡叫,便是鸟鸣了。农人们打开窗子,一阵阵鸟鸣挤进房间,伴随着挤进窗棂的还有那一道晨光。那一缕缕夹杂着飞尘的光线扭结在一起,把光带塞入窗棂,那如水的光束就涌进了房子,这曙光把绯红的脸贴在了粉墙上,粉墙似乎感受到了热烈的气息。一时间,那些红晕扩散开来,布满了整个墙面,整个房间。

勤劳的农夫扛着犁耧上路,耕耘着休息了一个冬天的土地。他们把一大把一大把的种子撒下去,撒进泥土,掩埋了。似乎是撒下粒粒希望在心田,一时间脸上的沟壑的线条舒展了。

那些爱美的妇人,早早地清扫了院子,抹洗了桌椅,对镜梳妆齐整了,哼着特有的尖细的嗓子,唱着自编的歌词准备抓柴搭火做饭,炊烟爬上了门前的开满槐花的树梢。只有在此刻,你听到了蝉鸣醒来了,悄悄地渗进了夏天的肌肤,夏天真的来了!

季节在人们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交替,种子在松软的泥土中孕育,其中的乐趣只有细细体味。

夏趣

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童年的夏天为什么会如此的美丽。

孩子的心是纯净的宝石,反射在眼里的就是五彩的风景。夏天的天空是块画布,童年是一支会唱歌的画笔。天幕上沉沉的铅色是孩子们丢掉玩具时失落的沉重心情。那白白的云朵是贪玩的牧童跑散的绵羊。在这块画布上,最艳丽的是朝霞,是越过三八线时的冲动,是写出第一张字条时羞怯的潮红。火烧云是打翻的颜料盒,一任那朱红流动,从西边染到了东头,连归巢的鸟也成了金色的燕,金色的雀了。这些飞倦的鸟落在了一个树杈上,少年的眼睛里的这些故事在夏天不断地翻腾。

这时候如果有许多眼睛聚集的话,天空绝对是一片辽阔的游乐场。那些红色的“飞马”,那狂跳的“小黄狗”,那紫色的“飞燕”,那“吸着旱烟的金色脸庞的金老头”都会一并出现,这块画布可以装饰童年整个的天堂。

夏天的田野是一件多变的花衬衫。当春褪去了红点白点黄点紫点装饰图案拼成的绸衬衫,在不经意间换上了魔幻的黄纱裙,显得格外的娴静。如果你喜欢,红桃黄杏就是不错的图案。夏天,孩童的眼睛一般都是一颗颗玛瑙水晶作的纽扣,在一开一合的过程中,衣衫的美丽为童年增添的快乐无边。

夏天里,孩子们的乐园不在教室,柿树上捉迷藏,豌豆地里找蚂蚱,钻进石灰板搭成的乒乓球案板下抓石子,在教室门前的杨树林里玩老鹰捉小鸡,或者在浓荫遮成的凉棚下跳房子,这些都是孩子们喜欢干的营生。放学后,书包里花花绿绿的读本都是被遗忘的情人,躺在阴暗的角落里呻吟。那是街摊上的小人书——《小兵张嘎》、《地道战》、《夜幕下的哈尔滨》才是他们钟情的伴。那些黑白的画面,在校园在田野在放学的路上,在街道只要碰到就是结识的缘。那些单线条勾画的《三毛》,有些心酸,撞得孩子们鼻子发酸,揉一揉,总有几滴清泪沾衣。

夏天总是在贪吃的孩子们的舌尖上舞蹈。趁着午休,看着老师离去,偷偷地溜出去,一群一群溜出去,只有这个时候,不论男女都懂得担当。他们溜进了田野,田野是座广阔的游乐园。一个个猫着腰的潜伏队员,潜进了开着白花紫花的豌豆地,那些可爱的藤蔓就遭殃了。他们掐几朵含进嘴里,咀嚼那像爱一样的甘甜。手脚麻利是孩子们的专利,一眨眼功夫,口袋里便装满了嫩嫩的饱满的豌豆角。“潜伏部队”撤离了战场后,会在一片开满紫色小花的苜蓿地里与蝴蝶黄蜂逗趣,以此来庆贺这难得的凯旋。倦了,累了就躺在软绵绵

的草地上倾听鸟雀的歌唱,这些尖利的凄婉的鸣唱自然打搅不了少年的梦,闭上眼,随手把豌豆角扔进嘴里,然后津津有味的咀嚼,那股绿色的汁液从嘴角溢出来,没有人去理睬这种不雅,而是学着牛羊一样的反,然后吐出像绿丝一样的绿色的团。

夏天里孩子们的心里,那些背心和短裤是最不经用的,总以为在炎炎的夏日在有着青杏毛桃小苹果的初夏,这身行档是会派上用场的,岂不知好不容易得手的那些仙物,装满了。却遭遇了一声呵斥,便落荒而逃,那些胜利的果实很是不老实,一股脑从裤管下从背心的地下突突突地跌落,这个时候少年是最尴尬的,不知是逃身还是捡拾那些仙物。

现在回想那些遗落的岁月的宝石,不再是以道德来衡量,而是人性的本真,率性来丈量。因为纯净,所以记忆深刻。此刻,脸上隐隐展开的明媚的笑意,稀释了夏的躁热。只有在此刻,才能享受到一丝平静,感受一份清凉。

夏收的影子

“算黄算割”叫个我不停。清晨这么叫,傍晚也这么唱。听着这凄厉的提醒,心里惊觉夏收的日子已经来到了。

我是从农村走出的孩子,从小就对田间的微妙变化很敏感。什么时候桃花红了,什么时候菜花黄了。什么时候麦香袭来,什么时候苹果熟了,都欺骗不了我的眼睛。当麦田褪掉绿装穿上黄纱裙,我就知道了麦收时节到了。

走在田间或者坐在车上,我都可以看到农人们忙碌的身影。这些影子晃动着,算不上激烈,仅仅是在地头等待着收割机的凯旋。他们三五成群手里拿着口袋准备装麦粒,或者围在一起打牌取笑,还有的提一扎啤酒,一边喝着一边谈论着今年的收成,盘算着夏收后的致富经。

看着现代化的收割技术,看着悠闲的农人,我体会到了世事的变迁,今非昔比。当今夏收的日子不再像我们小时候那么忙碌那么疲惫。现在不光有了现代化的收割机,而且还有了gps定位系统,有了卫星天气预报,天气再也不能给人添加麻烦了。人们可以根据天气预报来安排自己的收种,“算黄算割”只能算是历史了。不论“算黄算割”叫得那么的凄惨,那些凄美的故事只能是曾经,只能留作文化传承的一部分。杜鹃声声,只能是一种物候现象,对于夏收,这些充其量只能算一种文明的装饰了。

看着现在农人的悠闲地夏收,以前的夏收景象浮现在了眼前……

从记事起,夏收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中午像箭一样射下的毒日头。那时候作为孩子,作为一个身子骨弱的孩子,我是害怕这样的天气,总是躲在房子里害怕出来,但是不出去也不行。那时只有高年级的学生才可以手执红缨枪在村头路口站岗放哨,在那个时候我经常羡慕这样的美差,可是等我上五年级的时候就没有了红小兵站岗放哨这一说,我只有跟着带队老师一起去田野里捡麦穗。我很想捡很多,成为班里的劳动模范,可往往事与愿违,要么晕倒要么大量流鼻血,经常是被背着回家的。那时的日头真毒,我看见了老师头上冒着热气,汗珠子一滴滴地落下就会把自己的薄荷片和人丹粒送进老师的嘴里。回到家,看到母亲还没回来心就惶惶的,害怕母亲和我一样会晕倒,就赶紧撑着去烧些绿豆汤,只有在那个时候我才觉得能担当的孩子是很了不起的。

那样的毒日头下,路总是很拥挤,胶轮车套着骡马而来。车辕上那个甩着响鞭的老人是我最佩服的,高高的一车麦子就像一座大山,他就算是“移山”的能人了。小学生们捡拾麦子回来总忘不了跟着车跑,随便争着捡拾车子掉下的很少的几根。等到上中学了,道路更拥挤全是牛架的架子车,一车挨着一车简直就是车龙了,前看不到头,后看不到尾。

实行后,父母是家里的天。白天和我们一起割麦子,傍晚还要装车运麦子,现在才明白父亲为什么那时脾气暴躁,母亲为什么总是委屈无言。因为这我也曾憎恨过父亲。他一会骂这个,一会打那个,好好的家总让他弄得鸡犬不宁。割麦子的时候,他说弟弟太慢。装车的时候,母亲颤巍巍地站在架子车上搭成的麦秸堆,一会左摇一会右晃,我总是担心母亲会掉下来,可是父亲还是用铁叉把一大捆的麦子扔上去,还嫌母亲没有抓稳。尖利的麦芒刺得我的胳膊痛痒难忍,加上汗水的渗渍就更加的难受,但父亲不理解,一点不照顾我是女孩子也是那样劈头盖脸的骂一通。不因为年龄的小而失去严厉,不因为母亲的大而庇护。可是任劳任怨的母亲总是沉默,也不吵闹,也不叹息,经常逆来顺受。只有每天夜间听到父亲痛苦的呻吟声,才明白父亲也是太累,才明白父亲当时有多难。

难倒父亲的不是成长中的我们,也不是默默奉献着的无言的母亲,而是夏天里多变的天气。从记事起就看见生产队饲养室的墙上,麦场的围墙上,村公务栏里一到夏收时节,都会出现“龙口夺食”和“颗粒归仓”“严防火灾”等字眼。多变的天气不仅影响着父亲的情绪,也往往打破少年的安宁的梦。

打麦场上最怕的是老天这一招。清晨割的麦子,只有在正午吃早饭的时候才可以捎着拉回家。回家后,母亲忙着张罗饭,父亲就带着我和弟弟把一车的麦子,一大捆一大捆的卸下来,平摊在打麦场上,等待着晚上回来碾。

老天是最不争气的,看着晴好的天气一家人先忙着田里的收割,可是经不起一阵风的骚扰,就雷电交加,大雨倾盆。

在这个时候,疲惫早已被忘记,大人小孩都往打麦场上赶,收拾摊晒的麦子,整理碾了一半的麦子。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最美的真情。不管以前是怎么的争多论少,以前是怎样的仇视和谩骂,只有在此刻就可以忘却以前的所有的恩恩怨怨,一起给帮忙收拾烂摊子。最具有戏剧性的是,大家刚把麦场上收拾好了,不争气的暴雨却偷偷地溜走了。这个时候,看着一个个像落汤鸡似的,既无奈又好笑。

那时,我们家五口人,三十多亩麦子,主劳力只有父母,且弟弟年幼我又体弱,想想父母当时有多大的压力,有多么的累啊!直到自己为人父母才明白父亲的暴躁,母亲的无言。

艰辛的劳作折磨人,穷困的生活也锻炼人。如果说苦难是一座大学,那么落后就是集中营。只有经历了风雨洗礼,人才会被锻造得无比坚强!

夏韵

走进夏天,就像打开了五代时候黄荃的山水画——浓淡相宜。

从学校到田间散步,路不是很长。走出校门就走进夏天的心脏,步入了黄绿相间的山水画。你就可以闻到墨香,品赏着一种神奇的韵味。夏天就是这样,优雅的次数多,张扬的时候少。她只能是一幅卷轴,不像春秋两季的色彩艳丽,可以装饰每一个人的梦。夏天是一幅古画,古色古香,站在她的面前,你就是学生,只有细细体味,才可以懂得她的匠心独具。

夏天是一位优秀的调色师,一定是用蓝天的蓝和太阳的热烈的黄,生成了草和树的旺盛的生命力。大地的赭色的底色,是永恒的生命的体色,你不会不感到亲切吧?那每一寸肌肤的纹理都是岁月沧桑的积淀。在画的生命里总有一种色彩在流动,那流动的热烈像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在燃烧时,喷薄着 。只有在这个时候你就想把自己这个躯壳放进去一起燃烧,然后投入这绿色的沟壑之中。只有这个时候你才能体验到夏天是真正的热烈和温存的统一。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把灵魂交给了整个山山峁峁沟沟壑壑,你才是一个真正的把握自己的人。这种状态有人叫执着,有人叫痴迷,有人叫浪漫,也有人叫风韵,也有人叫境界。林林总总,个人的叫法不同,想法不同。

我喜欢“风韵”这个说法。“风韵”原指女人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包括她的性质、气质、文化和自我修养,都堪称绝佳。风韵女人给人的感觉是温润如玉,典雅如画。她绝不是飞扬跋扈,而是亲和力十足,感召力十足,阳光但不张扬的一种女人。对于男人来说她是一幅画,耐看;对于女人来说她沉静如诗,耐读;对于老人,她是阳光是大树,可靠;对于孩子来说她是雨露,滋润幼苗的心田,有营养。不论在何时何地何种场合,在何人的眼里,她都能找对自己的位置,让人感到舒服。

共 6424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艰辛的劳作折磨人,穷困的生活也锻炼人。如果说苦难是一座大学,那么落后就是集中营。只有经历了风雨洗礼,人才会被锻造得无比坚强!”这句话的收尾很给力,道出了农民的艰辛和苦难锻炼人的意志。作者借助对夏的印象,写出了夏季的缤纷的美景,和夏季里的童年的回忆,这篇散文最大的亮点是对景物的比喻的很贴切很到位,拟人手法娴熟,布局很合理,1夏天来了2夏趣 夏收的影子展现了整个夏季的播种,成长,收获。既有希望,又有成长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快乐。更有写作者童年美好的记忆,以及感受一个农民家庭的负重与艰辛。更有我们的国家随着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变化,现代化的实现减轻了农民的劳作,天气预报的准确性给、农人带了方便,这些对写作者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安慰,体弱的写作者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对夏的印象一起成长,夏天给写作者深刻的印象。我们很多时候写春天,雪,雨,很少人去挖掘夏的浪漫与温情,很好的一篇佳作而且是系列的作品,足见写作者的文字功底,的过程也是我学习的过程,特欣赏,推荐品读【墨拓】【江山部精品推荐01 06201 】

1楼文友:201 - 15:58:17 很欣赏,拜读,祝你写作快乐,墨拓手笔。 用情感书写人生,用文字记录生活。

2楼文友:201 - 16:11:10 读了佳作,很快就身临其境了,宛如回到了纯洁美丽快乐的少儿时代,田园之中,心中于是溢满了满满的快乐和幸福。 以德为本,快乐生存。

回复2楼文友:201 - 17:01:2 谢谢朋友!祝你快乐!

回复2楼文友:201 - 17:16:01 谢谢山野老师的雅评!祝你夏安!

楼文友:201 - 17:00:55 辛苦了,朋友!认识你很高兴!希望能多多交流! 中学一级教师

4楼文友:201 - 17: 5:05 看见你的散文,又喜欢你的诗,赏。

回复4楼文友:201 - 18:16:22 谢谢朋友东辰!欢迎多多交流!

5楼文友:201 - 19:45:28 很有质地,值得阅读 婉若倾城。

回复5楼文友:201 - 1 : 2:27 谢谢社长!祝你快乐!

6楼文友:201 - 12: 0: 5 看见精品文甚是开心,并且还有我的编者按,祝贺精品。期待美文,遥祝,墨拓。 用情感书写人生,用文字记录生活。

回复6楼文友:201 - 1 : 1: 4 谢谢朋友!也有你努力的结果!感谢你和社长!

7楼文友:201 - 14:1 :46 拜读朋友的美文,向朋友学习!

回复7楼文友:201 - 18:55:08 谢谢朋友的支持!辛苦了!

8楼文友:201 - 15:59:21 拜读了 精彩 祝福你 创作愉快

回复8楼文友:201 - 18:55:46 谢谢老同学!祝你快乐!

9楼文友:201 - 12:04: 婉丽的文字,教人想多读几遍!欣赏!问好! 若你是耀眼的星星,即使在黑夜里,也会照亮方寸。

回复9楼文友:201 - 09:50: 9 谢谢围墙朋友!祝好!

积食口臭吃什么药

支气管肺炎护理诊断及措施

得了厌食症会怎么样

什么叫生物谷
孩子感冒鼻塞怎么办
小程序查看注册进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