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句老话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2-20
有这样一句老话,叫做“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据考证,这种说法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当初白居易就任杭州刺史时,他曾对身为越州刺史的元稹夸下海口,说“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馀杭尽不如。”后来白居易又迁任于苏州为刺史,于是他又夸起了苏州“甲郡标天下,环封极海滨。”在此之后,他又将苏杭并称,颇以曾为“苏杭两州主”而感到自豪。白居易晚年回到北方,对苏杭二州仍念念不忘,他曾和过殷荛藩的一首诗,其中写道:“江南名郡数苏杭,写在殷家三十章。君是旅人犹苦忆,我为刺史更难忘。境牵吟咏真诗国,兴入笙歌好醉乡。为念旧游终一去,扁舟直拟到沧浪。”
风流才子白居易为何对苏杭二州如此情有独钟?与这里的富庶肯定有关,其自然风光、及风土人情无疑也起到很大的作用,白居易曾有诗称颂:“杭土丽且康,苏民富而庶。”诗句中的“丽”,决不能用“富庶”二字来代替。白居易那首著名的《忆江南》中曾描绘了杭州的胜景:“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而苏州人最为赏心悦目的事一直都为“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如此说来,还是苏杭二州的人最为美妙。
杭州现在就有一处苏小小的墓地,那墓前还留有十二幅楹联,其中的一幅为:“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着西泠。”这苏小小何许人也?她一个普通的女人何故就芳名永驻?据考证苏小小曾是一位绝色美女,一代名妓,就因为她的美貌和才华,历史便替其记下了一笔,她也因此就流芳百世,万古不衰,而杭州人所以能够接纳下她,或许就与苏杭二州人的胸怀有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
杭州的这个苏小小与宋代的那个苏小小不是一个人。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这首词的前半部为苏小小本人所作,后半部分为他人续接。苏小小的先世曾为东晋官,从江南姑苏流落到钱塘后靠祖产经营,成了当地较为殷实的商人,她的父母也只生育了她这么一个女儿,非常溺爱,因她长的娇小,所以随口叫起了小小。
那一年小小刚满六岁,春起时,父亲不兴就染上疾病,没几天就命归西天,父亲亡故之后,家业便急剧衰落。母亲平时几乎就不介入经营,生意于是就随之一落千丈,家里乱成了一团,连日常那些简单的支出都转变为繁琐。仆妾与佣工勾结起来,入一提三,三抬为九,而出手的货物基本就要折半,入少出多,家里的起居生活就逐日走向艰难。小小的母亲很是屈委,外贼纠结起内鬼,即便家里有座金山,那也架不住这帮狂徒的搬运,夫人心里有话只能与小小讲,说小小你啥时候才能长大,诗书笔墨怎能挡住日后的饥寒?小小的奶娘贾姨妈便及时给夫人出了个主意,说家无男丁,根本就不能成为门户,小小她如今还不懂事理,长此以往,官人留下的财产恐怕就难保了。夫人与奶娘平日相处就亲如姐妹,讲话并不隔心,于是她就接过话来,说姐姐有话你就尽管直说,官人己远去,你的意思莫不要我另行改嫁?如果要是那样,真就是羞死奴家了。
贾姨妈便及时开导起来,说改嫁虽然羞愧,可妹妹如能找个知己来帮衬,即保全了苏家的生意,又成全了妹妹你,另外这种风月场上的生意只是在床上进行,盖上被子谁还能找来个外人去满街的讲吗?事后也是你知他知,两相恩爱,他虽然帮了咱的忙,可也要交上一笔费用,日后咱小小的生活也就有了保障。
夫人前思后想了几日,虽然她一时还羞于改嫁,但对于私下找人来家帮衬这等事情也未能认可。真就是:官人前脚去,后宅立即空,名花随意采,收银生意成。却说夫人虽然一直还没有理出来头绪,而贾姨妈却已经把幕名前来的人请到了家中,当时的风气就是如此,房中无主客,外人就做东,如若不随顺,定是烂芳容。贾姨妈找来的这位是当地的一位私塾先生,酸腐之气浓浓,却还牛皮哄哄。原本贾姨妈已经与私塾先生讲的很清楚,夫人因无力照看生意,于是才要找人过来帮衬。私塾先生对做生意其实非常反感,但因仰慕夫人姿色已久,于是当即就点头答应并讲下自己能够胜任此事,只是在见到夫人时,他马上又改变了主意,夫人的姿色属于:远观酥骨透,近瞧肤凝脂,言谈三五句,引诱恋花痴。所以苏小小才会那样引起人们的注目,她的母亲就非常漂亮,那真就是位天仙一样的美人。有句话叫做:苏杭二州出美女,自古就如此。
却说私塾先生一眼就恋上了苏小小的母亲,他的第一句话就讲的非常奇妙,一下子就把夫人捧到了天上,说夫人貌若天仙,已折杀于斯文也。其实这句话是他的肺腑之言,可夫人听后,却是非常的受用,于是两个人就攀谈了起来。夫人所关心的事情就是家里的生意,可私塾先生听她讲到半截时就连连的摇头,并加重了语气,说有辱斯文,有辱斯文也!夫人仔细想了想,确实如先生所言,经商地位低下不说,另外自己从内心就不喜欢做生意。官人去世前后根本就没有几日,那些外人就合起伙来欺骗自己,这生意上的事情干脆就彻底扔下不做了!于是夫人就吩咐贾姨妈赶紧准备酒菜,她要和先生再仔细的恰谈,生意不做就不做了,但遇到这样的知己,那就一定要热情款待了人家才对。
那年月的风气有几羞几怪,不涉风月羞,君子很奇怪;不养待妾羞,男人很无奈,不去嫖妓羞,河东狮子坏,不拘言笑羞,打情骂俏拽。所以那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原来的意思却是另有所指。
但说私塾先生一句话就劝说掉了苏家的生意,但风月场上的事情,他一个穷教书将并维持不了几天美人的欢心,男欢女爱如果没有了背后的那些利益,美人很快就厌倦下来,于是没过几天私塾先生就只能从后门灰溜溜逃走。走后门原本就是风月场上的一句惯用语。
后来又有几次类似的经历,而苏小小的母亲此时已经抛下原有的那份羞涩,既然已经如此,一不做二不休,那就明明白白的待客,高朋亮舍前门迎,穷酸落魂伴夜空,不尽应酬难辞掉,远近闻名满城红。如此一来,苏家的日子就再次又红火起来,就连那些远亲近邻都瞧着眼热,一时间就:临街摆起茶水坐,两旁尽是羞花人。
家中人来人往,过客不断,苏小小虽说很是难为情,但她也借力许多,有关诗词句读不用再去寻问他人,家中往来尽是才华公子,五言如何使韵,七言怎样平仄,即使再复杂的问题也会有人主动来教授,
没有几年时间,苏小小已经长成美丽的少女,她从小就喜爱诗书,虽不曾从师受学,却也知书识礼,尤其精于诗词,信口吐辞丽,皆有妙句出。小小还酷爱于绘画,西湖山水之间早已遍布了她的足迹,但基本都是有母亲伴随在身边,那些公子王孙也乐意奉陪,指点之间即精深了自身修养,也算逃离开那些难堪的场面,只是时间日久,有些事情小小也就见怪不怪了。小小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将自己的住处精心来布置,女儿家须求个幽雅别致,又要散发出书香气息,她刻意要将自己的住处迎着西湖洞开一窗,并题名为“镜阁”,两旁又分别提写新对一付:“闭阁藏新月,开窗放野云。”其实小小此举是另有所图,满院嘻笑调逗尽,忧烦酒气诱清纯,窗开一面迎翠绿,闭客藏身日月新。还是少女的苏小小尽管已经熟悉了这样的家庭环境,但她仍然还不肯接受这种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般的生活。苏小小和那些风华正茂的才女如出一辙,她喜欢的是,窗前赏新绿,明月洞天游,诗书文笔秀,才女善多愁。
十五岁那年,对于苏小小来说,那无疑就是她的一次劫难。母亲的突然辞世,苏小小便再次深陷于绝望。从没有安排过家事的苏小小,她现在根本就不知该如何是好,就连东西南北这些平时很好记的方向现在也分辩不清了。而贾姨妈却又是凡事都要小小来做主,于是原有的生活顿时就混乱了起来。
贾姨妈,我的衣服怎么不见了?苏小小有些气恼的喊叫起来,说刚才我明明还看到了呢。贾姨妈赶紧过来帮着寻找,可四处都寻找过之后才突然发现,说小小你手中拿的可是衣服吗?苏小小便紧紧的叹着气,说怎么会是这样呢,刚才我手里明明就什么都没有拿,难道连狐仙也要来欺负我不成。贾姨妈就随着小小一起叹息,说其实咱小小才是狐仙呢,你小小的人儿,你就能把我的魂魄给勾引出去,看样子呀,咱们小小的身边要招个专人来照看着了。小小就把头扭向一边,她不想理贾姨妈,这样的话,贾姨妈她也能讲出口,她怎么就不动动脑子想一下,小小最烦的就是胡闹。贾姨妈赶紧迎着小小笑了下,说这有什么可烦的,男女之间谁还能躲得过那个青春年少,其实咱小小已经不小了,另外夫人已经过世,小小的事情就得婕姨妈替你来想着,愿不愿意那是你的事情,如果我要是不替咱小小来考虑呀,那我就不是你小小的亲人。小小可记得当年你爹活着时,夫人不也是远避着风月场吗,可你爹离去之后,这种事情就用不着外人谁来教她,老天爷可是替你们娘们都考虑着那。
小小低声回了句,说姨妈,你就少说几句好不好,小小现在心里已经都乱了套,我连东西南北都找不着,我没有别人讲的那样美妙。贾姨妈就笑了笑,说不管咱小小心里是如何想,有些事情呀,那就得姨妈替你来照料。
风月一支花,就怕假姨妈,三言五语去,小小不禁夸。
共 55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苏小小何许人也?她一个普通的女人何故就芳名永驻?据考证苏小小曾是一位绝色美女,一代名妓,就因为她的美貌和才华,历史便替其记下了一笔,她也因此就流芳百世,万古不衰,而杭州人所以能够接纳下她,或许就与苏杭二州人的胸怀有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她从小就喜爱诗书,虽不曾从师受学,却也知书识礼,尤其精于诗词,信口吐辞丽,皆有妙句出。小小还酷爱于绘画,西湖山水之间早已遍布了她的足迹,但基本都是有母亲伴随在身边,那些公子王孙也乐意奉陪,指点之间即精深了自身修养,十五岁那年她母亲去世,她遭遇了劫难却也成就了她孤傲的性格……一个美丽的女子,成长在特殊的环境下,虽入泥潭却能洁身自好,与那些有着龌龊的王孙公子相比,更显示出女孩儿的洁净。小说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丰满形象,读来令人信服。文章紧密围绕着主人公的一举一动,生动地表现出她的心理活动,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让人物生动、鲜活起来。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锦妤【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50820】
1 楼 文友: 2012-05-08 18:24: 4 苏小小何许人也?她一个普通的女人何故就芳名永驻?据考证苏小小曾是一位绝色美女,一代名妓,就因为她的美貌和才华,历史便替其记下了一笔,她也因此就流芳百世,万古不衰,而杭州人所以能够接纳下她,或许就与苏杭二州人的胸怀有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她从小就喜爱诗书,虽不曾从师受学,却也知书识礼,尤其精于诗词,信口吐辞丽,皆有妙句出。小小还酷爱于绘画,西湖山水之间早已遍布了她的足迹,但基本都是有母亲伴随在身边,那些公子王孙也乐意奉陪,指点之间即精深了自身修养,十五岁那年她母亲去世,她遭遇了劫难却也成就了她孤傲的性格 一个美丽的女子,成长在特殊的环境下,虽入泥潭却能洁身自好,与那些有着龌龊的王孙公子相比,更显示出女孩儿的洁净。小说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丰满形象,读来令人信服。文章紧密围绕着主人公的一举一动,生动地表现出她的心理活动,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让人物生动、鲜活起来。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锦妤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2 楼 文友: 2012-05-08 18:24:47 问候先生。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承德牛皮癣医院运动运摔了怎么消肿止痛化验血脂多少钱
据考证,这种说法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当初白居易就任杭州刺史时,他曾对身为越州刺史的元稹夸下海口,说“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馀杭尽不如。”后来白居易又迁任于苏州为刺史,于是他又夸起了苏州“甲郡标天下,环封极海滨。”在此之后,他又将苏杭并称,颇以曾为“苏杭两州主”而感到自豪。白居易晚年回到北方,对苏杭二州仍念念不忘,他曾和过殷荛藩的一首诗,其中写道:“江南名郡数苏杭,写在殷家三十章。君是旅人犹苦忆,我为刺史更难忘。境牵吟咏真诗国,兴入笙歌好醉乡。为念旧游终一去,扁舟直拟到沧浪。”
风流才子白居易为何对苏杭二州如此情有独钟?与这里的富庶肯定有关,其自然风光、及风土人情无疑也起到很大的作用,白居易曾有诗称颂:“杭土丽且康,苏民富而庶。”诗句中的“丽”,决不能用“富庶”二字来代替。白居易那首著名的《忆江南》中曾描绘了杭州的胜景:“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而苏州人最为赏心悦目的事一直都为“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如此说来,还是苏杭二州的人最为美妙。
杭州现在就有一处苏小小的墓地,那墓前还留有十二幅楹联,其中的一幅为:“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着西泠。”这苏小小何许人也?她一个普通的女人何故就芳名永驻?据考证苏小小曾是一位绝色美女,一代名妓,就因为她的美貌和才华,历史便替其记下了一笔,她也因此就流芳百世,万古不衰,而杭州人所以能够接纳下她,或许就与苏杭二州人的胸怀有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
杭州的这个苏小小与宋代的那个苏小小不是一个人。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这首词的前半部为苏小小本人所作,后半部分为他人续接。苏小小的先世曾为东晋官,从江南姑苏流落到钱塘后靠祖产经营,成了当地较为殷实的商人,她的父母也只生育了她这么一个女儿,非常溺爱,因她长的娇小,所以随口叫起了小小。
那一年小小刚满六岁,春起时,父亲不兴就染上疾病,没几天就命归西天,父亲亡故之后,家业便急剧衰落。母亲平时几乎就不介入经营,生意于是就随之一落千丈,家里乱成了一团,连日常那些简单的支出都转变为繁琐。仆妾与佣工勾结起来,入一提三,三抬为九,而出手的货物基本就要折半,入少出多,家里的起居生活就逐日走向艰难。小小的母亲很是屈委,外贼纠结起内鬼,即便家里有座金山,那也架不住这帮狂徒的搬运,夫人心里有话只能与小小讲,说小小你啥时候才能长大,诗书笔墨怎能挡住日后的饥寒?小小的奶娘贾姨妈便及时给夫人出了个主意,说家无男丁,根本就不能成为门户,小小她如今还不懂事理,长此以往,官人留下的财产恐怕就难保了。夫人与奶娘平日相处就亲如姐妹,讲话并不隔心,于是她就接过话来,说姐姐有话你就尽管直说,官人己远去,你的意思莫不要我另行改嫁?如果要是那样,真就是羞死奴家了。
贾姨妈便及时开导起来,说改嫁虽然羞愧,可妹妹如能找个知己来帮衬,即保全了苏家的生意,又成全了妹妹你,另外这种风月场上的生意只是在床上进行,盖上被子谁还能找来个外人去满街的讲吗?事后也是你知他知,两相恩爱,他虽然帮了咱的忙,可也要交上一笔费用,日后咱小小的生活也就有了保障。
夫人前思后想了几日,虽然她一时还羞于改嫁,但对于私下找人来家帮衬这等事情也未能认可。真就是:官人前脚去,后宅立即空,名花随意采,收银生意成。却说夫人虽然一直还没有理出来头绪,而贾姨妈却已经把幕名前来的人请到了家中,当时的风气就是如此,房中无主客,外人就做东,如若不随顺,定是烂芳容。贾姨妈找来的这位是当地的一位私塾先生,酸腐之气浓浓,却还牛皮哄哄。原本贾姨妈已经与私塾先生讲的很清楚,夫人因无力照看生意,于是才要找人过来帮衬。私塾先生对做生意其实非常反感,但因仰慕夫人姿色已久,于是当即就点头答应并讲下自己能够胜任此事,只是在见到夫人时,他马上又改变了主意,夫人的姿色属于:远观酥骨透,近瞧肤凝脂,言谈三五句,引诱恋花痴。所以苏小小才会那样引起人们的注目,她的母亲就非常漂亮,那真就是位天仙一样的美人。有句话叫做:苏杭二州出美女,自古就如此。
却说私塾先生一眼就恋上了苏小小的母亲,他的第一句话就讲的非常奇妙,一下子就把夫人捧到了天上,说夫人貌若天仙,已折杀于斯文也。其实这句话是他的肺腑之言,可夫人听后,却是非常的受用,于是两个人就攀谈了起来。夫人所关心的事情就是家里的生意,可私塾先生听她讲到半截时就连连的摇头,并加重了语气,说有辱斯文,有辱斯文也!夫人仔细想了想,确实如先生所言,经商地位低下不说,另外自己从内心就不喜欢做生意。官人去世前后根本就没有几日,那些外人就合起伙来欺骗自己,这生意上的事情干脆就彻底扔下不做了!于是夫人就吩咐贾姨妈赶紧准备酒菜,她要和先生再仔细的恰谈,生意不做就不做了,但遇到这样的知己,那就一定要热情款待了人家才对。
那年月的风气有几羞几怪,不涉风月羞,君子很奇怪;不养待妾羞,男人很无奈,不去嫖妓羞,河东狮子坏,不拘言笑羞,打情骂俏拽。所以那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原来的意思却是另有所指。
但说私塾先生一句话就劝说掉了苏家的生意,但风月场上的事情,他一个穷教书将并维持不了几天美人的欢心,男欢女爱如果没有了背后的那些利益,美人很快就厌倦下来,于是没过几天私塾先生就只能从后门灰溜溜逃走。走后门原本就是风月场上的一句惯用语。
后来又有几次类似的经历,而苏小小的母亲此时已经抛下原有的那份羞涩,既然已经如此,一不做二不休,那就明明白白的待客,高朋亮舍前门迎,穷酸落魂伴夜空,不尽应酬难辞掉,远近闻名满城红。如此一来,苏家的日子就再次又红火起来,就连那些远亲近邻都瞧着眼热,一时间就:临街摆起茶水坐,两旁尽是羞花人。
家中人来人往,过客不断,苏小小虽说很是难为情,但她也借力许多,有关诗词句读不用再去寻问他人,家中往来尽是才华公子,五言如何使韵,七言怎样平仄,即使再复杂的问题也会有人主动来教授,
没有几年时间,苏小小已经长成美丽的少女,她从小就喜爱诗书,虽不曾从师受学,却也知书识礼,尤其精于诗词,信口吐辞丽,皆有妙句出。小小还酷爱于绘画,西湖山水之间早已遍布了她的足迹,但基本都是有母亲伴随在身边,那些公子王孙也乐意奉陪,指点之间即精深了自身修养,也算逃离开那些难堪的场面,只是时间日久,有些事情小小也就见怪不怪了。小小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将自己的住处精心来布置,女儿家须求个幽雅别致,又要散发出书香气息,她刻意要将自己的住处迎着西湖洞开一窗,并题名为“镜阁”,两旁又分别提写新对一付:“闭阁藏新月,开窗放野云。”其实小小此举是另有所图,满院嘻笑调逗尽,忧烦酒气诱清纯,窗开一面迎翠绿,闭客藏身日月新。还是少女的苏小小尽管已经熟悉了这样的家庭环境,但她仍然还不肯接受这种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般的生活。苏小小和那些风华正茂的才女如出一辙,她喜欢的是,窗前赏新绿,明月洞天游,诗书文笔秀,才女善多愁。
十五岁那年,对于苏小小来说,那无疑就是她的一次劫难。母亲的突然辞世,苏小小便再次深陷于绝望。从没有安排过家事的苏小小,她现在根本就不知该如何是好,就连东西南北这些平时很好记的方向现在也分辩不清了。而贾姨妈却又是凡事都要小小来做主,于是原有的生活顿时就混乱了起来。
贾姨妈,我的衣服怎么不见了?苏小小有些气恼的喊叫起来,说刚才我明明还看到了呢。贾姨妈赶紧过来帮着寻找,可四处都寻找过之后才突然发现,说小小你手中拿的可是衣服吗?苏小小便紧紧的叹着气,说怎么会是这样呢,刚才我手里明明就什么都没有拿,难道连狐仙也要来欺负我不成。贾姨妈就随着小小一起叹息,说其实咱小小才是狐仙呢,你小小的人儿,你就能把我的魂魄给勾引出去,看样子呀,咱们小小的身边要招个专人来照看着了。小小就把头扭向一边,她不想理贾姨妈,这样的话,贾姨妈她也能讲出口,她怎么就不动动脑子想一下,小小最烦的就是胡闹。贾姨妈赶紧迎着小小笑了下,说这有什么可烦的,男女之间谁还能躲得过那个青春年少,其实咱小小已经不小了,另外夫人已经过世,小小的事情就得婕姨妈替你来想着,愿不愿意那是你的事情,如果我要是不替咱小小来考虑呀,那我就不是你小小的亲人。小小可记得当年你爹活着时,夫人不也是远避着风月场吗,可你爹离去之后,这种事情就用不着外人谁来教她,老天爷可是替你们娘们都考虑着那。
小小低声回了句,说姨妈,你就少说几句好不好,小小现在心里已经都乱了套,我连东西南北都找不着,我没有别人讲的那样美妙。贾姨妈就笑了笑,说不管咱小小心里是如何想,有些事情呀,那就得姨妈替你来照料。
风月一支花,就怕假姨妈,三言五语去,小小不禁夸。
共 55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苏小小何许人也?她一个普通的女人何故就芳名永驻?据考证苏小小曾是一位绝色美女,一代名妓,就因为她的美貌和才华,历史便替其记下了一笔,她也因此就流芳百世,万古不衰,而杭州人所以能够接纳下她,或许就与苏杭二州人的胸怀有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她从小就喜爱诗书,虽不曾从师受学,却也知书识礼,尤其精于诗词,信口吐辞丽,皆有妙句出。小小还酷爱于绘画,西湖山水之间早已遍布了她的足迹,但基本都是有母亲伴随在身边,那些公子王孙也乐意奉陪,指点之间即精深了自身修养,十五岁那年她母亲去世,她遭遇了劫难却也成就了她孤傲的性格……一个美丽的女子,成长在特殊的环境下,虽入泥潭却能洁身自好,与那些有着龌龊的王孙公子相比,更显示出女孩儿的洁净。小说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丰满形象,读来令人信服。文章紧密围绕着主人公的一举一动,生动地表现出她的心理活动,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让人物生动、鲜活起来。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锦妤【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50820】
1 楼 文友: 2012-05-08 18:24: 4 苏小小何许人也?她一个普通的女人何故就芳名永驻?据考证苏小小曾是一位绝色美女,一代名妓,就因为她的美貌和才华,历史便替其记下了一笔,她也因此就流芳百世,万古不衰,而杭州人所以能够接纳下她,或许就与苏杭二州人的胸怀有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她从小就喜爱诗书,虽不曾从师受学,却也知书识礼,尤其精于诗词,信口吐辞丽,皆有妙句出。小小还酷爱于绘画,西湖山水之间早已遍布了她的足迹,但基本都是有母亲伴随在身边,那些公子王孙也乐意奉陪,指点之间即精深了自身修养,十五岁那年她母亲去世,她遭遇了劫难却也成就了她孤傲的性格 一个美丽的女子,成长在特殊的环境下,虽入泥潭却能洁身自好,与那些有着龌龊的王孙公子相比,更显示出女孩儿的洁净。小说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丰满形象,读来令人信服。文章紧密围绕着主人公的一举一动,生动地表现出她的心理活动,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让人物生动、鲜活起来。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锦妤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2 楼 文友: 2012-05-08 18:24:47 问候先生。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承德牛皮癣医院运动运摔了怎么消肿止痛化验血脂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