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正酣睡着呢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1-09

二十二

湘明和杜鹃伴着轻风中的浪花“飘”到巨石跟前时,巨石正酣睡着呢。在杜鹃的眼里它就是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而只有湘明能够感知它的生命存在。透过天眼,他知道它睡的正香。他知道,巨石长睡是正常的事,作为一块长期躺在河道或深山中的顽石趋睡是正常的事:因为他们即不会行走,又岁月悠长,没有人类活动的 ,在慢长的无奈中,选择长睡,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养好精神,让自己在历史的长河中停留更长的时间,享受生命的快乐。而人类却不知道这一点,在生活的平淡中,常爱参杂进许多的喜、怒、哀、乐,爱、惧、恨:还有声、色、味、香、触、明,在里面,给自已带来许多的束缚和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减损了寿命,还让自己原本明白的事,现在变得糊涂无知。象在古书上是有明确记载的,人类在远古时期是能够与百兽、万物交流的,且和平相处,祥和一遍;外国的文献中也有记载“东方华夏,是一个人类在天空中飞翔的神秘国度!”而今,国人都将这一切视为“神话”。殊不知,每个人都能归于平静,从归祥和,甚至和他一样与万物交流。剔除七情六欲的干扰,就能给自己更大的一片天空,多活几年,又何须在对联上祝福对方:“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呢?成为公开的笑活。

湘明伸手运气从河底抓上来一块鹅卵石,在巨石身上轻敲了几下,巨石从美梦的涛声中清醒,睁着迷蒙的眼晴,在朦胧中看到有两位似人似仙的青年正立于水面的身前,正不知是幻是真呢。湘明用石语发话了:“巨石爷爷您好。”巨石愕然:还有人会说石语?于是赶忙顺口答道:“您们好!”,停了停,回过神来,问:“请问二位是何方神圣?”湘明答:“我俩并非神、圣。只是河边一中的学生。”巨石困惑地说:“不可能也,不可能也,能在水面行走者,非仙即妖。难道您们是地方河神?”湘明笑答:“我们真的非神非妖。只是一中的两位学生。”“那您们来寻访老朽为何事?”巨石谦逊地询问。湘明答:“早见长者在河中静卧,有拜访之心,苦于一直没有机会,今日路过,特意登门拜访,以寻求打探一些多年前的,我等未能知晓往事。”巨石客气地说:“请问,只要老朽知道的一定尽数告知。”湘明问:“请问大爷,在此静卧多少年了?”巨石答:“大抵也有两三千年了吧,那还是在这块地面浮出水面之后,一次地震,老天将我撂在了这个不深不浅的河里。”湘明追问:“历史上,这块土地上,人类有没有发生过什么重大的事件。”巨石答:“小小县城,要说重大的事件,似乎都说不上。”湘明提醒:“有没有什么国军、帝王经过于此?”巨石沉默了片刻,稍作思考以后回答:“那倒是有,宋朝有位皇帝,但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旁人都称呼他‘万岁’;还有,就是您们敬爱的毛主席了。”湘明笑笑地问:“您怎么知道他就叫毛主席?”巨石回答:“本世纪初的一日清晨,他与一警卫牵马在现在的一中河边饮水。众人皆呼他毛主席。我自然知道‘主席’是什么意思。后来,文革广播里也常称‘我们敬爱的毛主席’,我自然知道他就是当代的帝王。”杜鹃在旁边插话:“您不是会说人语吗?您现在说的话,我全部听的懂。”巨石答:“这不奇怪呀,在这河中,天长日久,耳濡目染,与人类相处久了,就自然会讲人类的语言了。”杜鹃拍掌:“真是太神奇了!石头还会学人类的语言。”湘明没有太多的理会杜鹃的惊喜,接着问巨石:“那宋朝的皇帝也到过河边?”巨石答:“是的,只是一个孩子。穿着一身龙袍,由人背着在河边巡视。众人山呼‘万岁’”,“在河边巡视?他为何要到河边来巡视呢?”湘明疑惑地问。巨石答:“河道原本是在我前面这座大山前再绕一道弯道,然后才出县城的。那时,突然来了上万官兵,也就两三日的时间,将我眼前原有的河道给堵塞了,于是才有了现在河道的模样。人类真是历害!也就两三日的时间,改变了江河的走向,真是太神力了!我回想过来,这应该是小县城历史上发生的最大的一件事件了吧。”湘明一听,似乎明白了什么,高兴地对巨石说:“非常感谢前辈告诉我这么多事情,让我长了见识,对我帮助很大的。我不虚此行。打扰前辈的睡眠了,您继续睡吧,我们这就离去。”巨石也不加挽留:“好吧,我还想接着睡呢。欢迎有空常来玩。”湘明兴奋地说:“好呢!石爷爷再见。”便牵着杜鹃的手向外岸“飘”去。

上了岸,湘明喜出望外地对杜鹃说:“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杜鹃疑惑,问:“怎么说?”湘明说:“你想,宋朝君王会在三日内改变河道走向,这说明陵墓与河道改向有关。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陵墓就在这两座大山之中。只要我们稍作寻视,便能很快找到!”杜鹃拍掌:“你说的太有道理了,太聪明了!”

湘明说:“当然,现在时间不早了,我得首先送你回家,因为你明天还要去参加比赛,该早点休息。至于皇陵的事,等你回来再说吧,我们一起探寻。”杜鹃嗔娇地说:“还早呢,看电影的人都还没回来,我早复习得很好了,要相信我!刚从水面上回来,你说我复习得下去吗?睡得着吗?”湘明笑笑:“那好吧。那我们再走走,待会儿,去告诉渡船老伯一声,我们已过河了,省得他老人家一直等我们。”杜鹃高兴地答复:“好呢!”

走了两步,湘明问:“你知道石头为什么会长寿吗?”杜鹃摇摇头。“因为它单纯、淳朴、没有任何的私心杂念;无所求;日吸昼华,夜养滋阴;随遇而安,从不患得患失。所以它们能常寿”湘明说,“相反,自誉为地球主宰的人类太过聪明,整日朝思暮想,患得患失,臆想天开,搅得世界不得安宁,加上自己算计过来算计过去,把自己的寿命都给算计没了,还浑浑不知自省,只好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来自我安慰。自己将地球和环境破坏的一塌糊涂,还整天担心地球哪一天会毁灭,真是可笑!这不是杞人忧天是什么?!事实上,地球毁灭不毁灭取决于人心:‘人心平,则天心乐;人心灾,则天心祸’老子不是早就说过:大道自然。按自然法则去生存,又怎么会有毁灭的一天!?欣欣向荣才是必然景象。”杜鹃问:“那,恐龙,化石,又是怎么回事?”“一切都是幻象,都是心力的结果。其实你要将过去的世界想象成怎么样的都成,而世界天成,你能完全回放‘原来的世界’吗?这其间自然参杂有人类的臆想,所以,可信亦不可信。”湘明说完这些,似乎把压抑在心头多日的闷气一吐为快,长长地舒了口气,自由地将双手在空中挥舞了几下。

走了几步,湘明再问:“你知道我空有一身神功,为什么不能外传吗?而我的外公也只敢传给我一个人吗?”杜鹃答:“我多少能懂得一些:一方面是祖传的东西,另一方面有信任度的问题。”湘明说:“你真聪明,最主要还是信任度的问题。撇开祖传这一点不说,我现在不是将许多东西都传授给你了吗?说到底还是人心不可靠,同样是人,良莠不齐,传给好人可以造福社会,不小心传给了心术不正的人,就有可能给社会造成损失和伤害,这样的先例历史上很多。比方说,我现在有‘远视’功能,能知道你家的钱放在哪里,再加上,我又有‘异地取物’的能力,我完全有办法瞬间将你家的钱,象变戏法一样变到我的口袋里。当然我不会这样做,但不敢保准某些人会不会这么做。所以外公反复强调:德为功先,德为功本,修心应放在修功的前面。就拿传统‘武术’来讲,那还算是比较低端的武功,修习的人也并不是那么多,历史上都曾引起多少的血雨腥风,仇杀恩怨,武林弑血……直到今日一部《少林寺》的电影就能引起那么多人的兴趣观注,这里面鱼龙混杂,怀有什么心态目地的人都有。”说到这里,杜鹃无话与对,默默地走着。湘明也不想再说了,于是也默默地走着。

再走了一段路,湘明自言自语地说:“其实,我还是比较崇敬老子《道德经》的教诲。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恒使民无知无欲也。真是说的太好了!”杜鹃接话:“真能这样,‘人界’也就能够跟‘石界’一样安祥了。”湘明说:“所以,人们知道‘神奇’的东西越少越好。无知则无欲。无欲则刚。”

不远处翠清新桥的灯光已清晰可见,泛在河面上一遍昏黄,隐约可见船老伯正载着几个人渡河过来,湘明说:“你到坡上去等我,我去跟船老伯打声招呼就回来。”

过了翠清新桥的路段,山道变得黑暗起来,月象躲迷藏似的恰巧躲进了云里。湘明说:“我能知道你将‘夜明珠’藏在哪里,我看得到。”杜鹃问:“你知道我藏在哪里?告诉我。”“就藏在你每曰睡觉的枕头里。”湘明说。杜鹃大惊:“真神!”,湘明笑着问:“现在路黑,借来一用怎么样?”杜鹃说:“好啊,你自己拿。”只见湘明也未运气,伸手向杜鹃家的方向一抓,‘夜明珠’己在他的手里烁烁光芒,照得前路一片光明,杜鹃感慨地说:“你真历害!”,湘明解释说:“自从我们与灵石组场练功后,我发现自己的功力长进不小,我甚至可以不用手,把你家里储钱罐里的所有钱变到我的囗袋里,你信不信。”杜鹃赶紧说:“我信信信,你别变。”湘明笑笑地说:“你来不极啰,你摸摸我的右裤口袋,里面全是你的私房钱。”杜鹃摸一下他的口袋,失望又娇嗔地说:“你这坏蛋!”然后用手要来追打湘明。湘明躲闪两下,然后说:“别打,你再摸摸我的口袋。”杜鹃本能地摸了一下他的口袋——空的!杜鹃嗔愤地说:“你把它变到哪里去了,快还给我!”又要来追打湘明。湘明说:“已经还回去了,不信你回家看。”杜鹃不贾思索地回答说:“我信。”

湘明停了一会儿,说:“所以说,通过专门的修习,人的‘意念力’是非常大的,而且来无风去无影,你说神奇不神奇?说实话,连我自己都觉得神奇,不用动手,‘意念’搬运一下,钱财就来了,你说方便不方便?因此说,如果‘神功’落到坏人的手里,那还得了!当然,按照佛家的理论来讲:我非份的占有了你这些钱,不管躲到哪一世都是要加倍奉还的,哪怕你有天大的神功,也逃不出这一因果。”杜鹃一听乐了:“湘明哥,你赶紧将我的钱拿去呀,将来加倍的奉还多好!”湘明摸摸她的头:“你坏!我才不要呢。”

然后,俩人都笑了。走在清风的山道上。

共 94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本章抛开事件叙说,重在论点陈述。其实纵观现有的章节,这种理论的论述处处可见。都可以说是作者本人对自然神奇力量与人类关系的看法。一切说到底不过一个‘和’字。不管是作者文中所述的修行,还是主线索——程杜两人近乎传奇的经历,都类似于一种载体,况且作者在这一过程经历中时常兼顾中心思想的表达,其核心部分便是对当代人们行止的一种指引,而这种指引恰巧落在一个‘和’字上。程湘明的修行,通过修行激发的潜能,比如‘夜视’、‘搬运’,或者是前面章节提到的‘他心通’、‘宿命通’。这些在当代人视为‘神功’的通神能力,程湘明的修行方法,仍是重要一个和字。与自然万物的和:广义的和,大范围内的和,在人类被欲望主导的今天,颇有返璞归真返回本源的意味。作者本章从拜访河中沉睡的一块石头说起。和谐亲乐的节奏中,问得关于皇陵的心中所疑后,再回到思想的中心所在。借助石头长寿这个点加深了‘和’字的论述。程湘明的观点,与人类机关算尽之后‘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的祈愿相比,无欲无求的一块石头却能偿尽人之所愿。人类为谋求类似这样的诱惑,对自然界的破坏,可谓是巨大的,却仍不俱备自知的觉悟。由此可见,老子‘大道自然’的可贵与益善。继此之后,本节作者还论述了一个 ‘神功’的传承问题。就所知,历史上貌似很多奇门异术都是一脉相承,不轻易外传,就程湘明外公的做法仿若一至,这又牵扯到人心的问题上。不管是古代的奇门异术,还是程湘明的‘神功’都有通神的能力。事件的存在纵然是客观的,但类似“人心平,则天心乐;人心灾,则天心祸”,人心是个不可不考虑的主观因素。力量在正的臆念力里能够造福一方,但在负的念力下却可遗害百姓,古往今来貌似不乏这样的例子。所以,任何事情,所求的不过一个‘和’字。‘和’便法正,法正则天道和。从总体来说,作者这篇小说蕴含非常显著的警示意义。倘若多几个人参透‘和’字的这一层意义,也不枉作者写这篇小说的一番苦心。感谢作者的奉献,期待精彩后续!【:消失若默】

1楼文友: 15:01:14 本章抛开事件叙说,重在论点陈述。其实纵观现有的章节,这种理论的论述处处可见。都可以说是作者本人对自然神奇力量与人类关系的看法。一切说到底不过一个 和 字。不管是作者文中所述的修行,还是主线索 程杜两人近乎传奇的经历,都类似于一种载体,况且作者在这一过程经历中时常兼顾中心思想的表达,其核心部分便是对当代人们行止的一种指引,而这种指引恰巧落在一个 和 字上。程湘明的修行,通过修行激发的潜能,比如 夜视 、 搬运 ,或者是前面章节提到的 他心通 、 宿命通 。这些在当代人视为 神功 的通神能力,程湘明的修行方法,仍是重要一个和字。与自然万物的和:广义的和,大范围内的和,在人类被欲望主导的今天,颇有返璞归真返回本源的意味。

2楼文友: 15:01: 0 作者本章从拜访河中沉睡的一块石头说起。和谐亲乐的节奏中,问得关于皇陵的心中所疑后,再回到思想的中心所在。借助石头长寿这个点加深了 和 字的论述。程湘明的观点,与人类机关算尽之后 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的祈愿相比,无欲无求的一块石头却能偿尽人之所愿。人类为谋求类似这样的诱惑,对自然界的破坏,可谓是巨大的,却仍不俱备自知的觉悟。由此可见,老子 大道自然 的可贵与益善。继此之后,本节作者还论述了一个 神功 的传承问题。就所知,历史上貌似很多奇门异术都是一脉相承,不轻易外传,就程湘明外公的做法仿若一至,这又牵扯到人心的问题上。不管是古代的奇门异术,还是程湘明的 神功 都有通神的能力。事件的存在纵然是客观的,但类似 人心平,则天心乐;人心灾,则天心祸 ,人心是个不可不考虑的主观因素。力量在正的臆念力里能够造福一方,但在负的念力下却可遗害百姓,古往今来貌似不乏这样的例子。所以,任何事情,所求的不过一个 和 字。 和 便法正,法正则天道和。从总体来说,作者这篇小说蕴含非常显著的警示意义。倘若多几个人参透 和 字的这一层意义,也不枉作者写这篇小说的一番苦心。

楼文友: 15:07:52 大哥这章里面有个论点我有些小议。等我想明白再跟你说,哈。

另祝盛夏清凉,创作丰收。

4楼文友: 21:22:16 你的编按,让我明白:你也有很非凡的佛性和悟性,为我章节增光辉,在此道一声谢谢了!

长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济宁治疗不孕不育方法
合肥妇科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