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流年中伴一口美味生息散文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12-21
火红的晚霞从西边烧了过来,大地褪却了暑热,村落上空渐次升起了炊烟,狗叫声此起彼伏。我和小伙伴在村前的大渠边玩耍够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叫,就寻思晚上母亲会做什么好吃的,红烧肉?辣子鸡?再不然,香葱炒鸡蛋、粉条炖豆腐也是好的。想着这些好吃的,我撒腿一口气跑回家。
此时,灶房里已飘出香味,我迫不及待地冲进去,母亲正在灶台边翻炒一锅大烩菜,油汪汪的大肉片子混杂在豆腐块、白菜块、粉条中随着起舞的香铲反复跃动翻滚,渐渐地,肉片和菜一起变成了诱人的绛红色。我直盯盯地看着,心里窜上一股喜悦,笑得手足无措。母亲嫌我碍手碍脚,说,去去去,院里饭桌上坐着去,等会好了妈给你们端。我不舍得走开,就站在门槛上远远地看,母亲又加注了些大肉汤油,把切好的葱段、蒜苗加入锅内,再翻炒几下,喷香无比的大烩菜出锅了。
夏天的傍晚,微风轻送,院落里的小树林不时传来树叶的沙沙声。哥哥和弟弟都回来了,我们围着油漆斑驳的饭桌等饭。很快,母亲把大烩菜端上桌。老瓷盘里的大烩菜冒着热气,油漉漉地勾人口水。我们先抢肉。我夹了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片一口进去,一股强烈的香浓味道刺激着味蕾,顷刻间激活浑身每一个细胞,我胃口大开,不管不顾地饕餮起来。看着我们几个吃得满头大汗,母亲一个劲地劝,别抢,别抢,慢些吃,小心噎着。一会儿工夫,碗里的米饭、盘里的大烩菜都见了底,我们这才心满意足地扯起袖子擦着汗抹着嘴,谈论起饭菜的美妙滋味……是的,我打小就爱吃。每天的念想就是吃顿好的。美美地吃上一顿好饭,一时话也多了,笑也欢了,睡梦里都回荡着笑声。
故乡依傍着黄河,盛产五谷杂粮,美食自是说不尽,任哪家的母亲、姥姥也能做出几样拿手饭菜。西北人家饭桌上常见的手抓羊肉、羊肉泡馍、清炖土鸡就不说了,只说故乡中卫的“三窜”:小吃、拉条、蒿籽面。小吃是把肉馅夹在事先摊好的鸡蛋皮里压制成夹饼,再切成菱形小块下入油锅炸制而成,也叫“夹板子”,与肉丸子、豆腐、粉条、面筋烩在一起,就是热气腾腾、软嫩鲜香的烩小吃,是故乡上得了席面的美食。年月里娶媳妇嫁闺女、娃娃过满月,席面上少不了一盆烩小吃。席间一碗烩小吃下去,胃里暖热了,心里舒坦了,一桌人吃着聊着都熟络成一家了。
一提起炒拉条我就心动难抑。二十多年了,几经流转,历经沧桑,那亲切的味道在心底没有变淡,反而更浓,有时只是碰到“中卫炒拉条”五个字,心就一下子回到故乡。那时,我总是拽着母亲的衣襟去串门,几乎吃遍了姑姑家、婶婶家、姨妈家的炒拉条,但吃来吃去,还是母亲做的最可口。炒拉条跟任何面食一样,首先得和一手好面。每次和面前,母亲都先有条不紊地戴好围裙、拢好头发、洗干净手、摆好案板和瓦盆,就像做一套神圣的仪式。准备停当,把面粉倒在瓦盆里,边往面粉中徐徐倒水边用筷子搅拌,直到把所有的面粉都搅拌成细絮,放下筷子,再上手揉。“ 成的孩子,揉出来的面。”若要面条滑爽筋道,关键在于手上的功夫。开始揉面了,母亲神情庄重起来,不再和我们搭话,做深呼吸、抿嘴,把劲都使在双手上,滚揉、压揉、捏揉、锤揉,两只手前后、左右、上下,循环交互,往复不已。沉浸其中,看着手中的面团渐渐变得细腻光滑,母亲的表情也逐渐舒展,露出欣慰的笑容。揉好的面团骨肉均匀、白皙透亮,像极了少女的肌肤。最后再涂抹上一层香油,静静地卧在面盆里的面团就活色生香、秀色可餐了。这时,母亲才开口说话,咱烧水,等面“醒”好了就往锅里扯。过上一个时辰,面“醒”好了,放在案板上,拿擀杖擀开,切成指头宽的细条,揭起一条,反复拉扯,扯成长长的一根,状若鸡肠,家乡人叫它“鸡肠子”。扯好的一把“鸡肠子”撂进沸水锅里,煮上片刻捞出,恰好一盘,与辣面子、西红柿、肉片、豆芽、蒜苗一起用香油、香醋爆炒片刻,出锅装盘。
上桌的拉条子,红的辣椒、绿的蒜苗、白的面条,在光洁的白色瓷盘里争芳斗艳。每当这时,我就守在拉条子盘边直勾勾地盯着,母亲一声吃饭喽,一筷子下去,热乎乎的拉条子入口了,酸辣鲜香、筋道爽口的滋味涌入味蕾,像一个丰厚的奖赏,在心中激起无边的喜悦。一盘拉条子下肚,就像浓浓的亲情垫底,心里满满当当的踏实。
“长脖子雁,扯红线,一扯扯到中卫县,中卫的丫头会擀面,擀的面皮薄扇扇,切的面条细线线,下到锅里嘟噜噜转,舀到碗里一根线……”我是唱着这首民歌长大的。在故乡,虽然烩小吃、炒拉条、拉拉粉都是享誉十里八乡的美味,但真正上得了席面、压得住场面的还是蒿籽面。新房上梁、闺女出嫁、娃娃过满月,院落里搭上帐篷、支上锅灶、摆上大案板,面粉、蒿籽粉、猪大腿肉、豆腐在锅台上一溜儿排开,七大姑八大姨围在灶房,一个和面、一个擀面、一个切面、一个炒猪肉臊子、一个烧水,灶台边的说笑伴着锅碰碗响奏出喜庆的乐章。到了正午,噼里啪啦,一千响的大红喜炮放过,几个穿着油渍衣服的青壮汉子用紫漆木盘端着蒿籽面相继从灶房出来,一盘子端十碗,正好上满一桌席。两轮盘子端过,所有席面都满了,香鲜的热气在帐篷里升腾着,主家敬酒,客人祝词,干杯,开席。
用筷子挑起面线入口,酸香热辣、筋道爽口的滋味过电般传遍全身,唏哩呼噜几大口下肚,呼着热气,冒着热汗,拿手帕擦一把,就你一言我一语说起热心话,从播种要领、插秧的株距行距、扬场的风力拿捏到王家把婆婆当成妈一样孝顺的儿媳、张家抵过半个儿子的女婿……宴席在热络的话语中久久不肯散去。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乡宴上那些七个碟子八个碗的荤菜素菜的滋味都已淡去,唯有蒿籽面的香味留在唇齿间,时时唤起我的乡愁。
如同大多数出生在农村的70后一样,我小时候一天到晚也总是疯在田野里,像一只乱飞的麻雀,在田埂上奔跑,在小渠边耍水,任白云悠悠、麦浪滚滚、大人们田间劳作,都浑然不觉,就由着性子成长。那时候不晓得那么多事,就一心惦念着吃,几乎所有的快乐和忧伤都与吃有关。而让我很多年里不能释怀的,就是那年端午节没有吃到口里的粽子。
故乡依傍黄河,处处河柳成荫、青扬成林,却罕见芦苇,每年的端午节就只能焖粽糕,粽子只在电视上见过。那年端午节的午后,像往常一样,我喝了一通清凉的井水,就去寻小芳到田野里玩耍。路过村口,看到吴大婶家院子里围着很多小伙伴,就想去探个究竟。进了院门一看,吴大婶正捧着一竹篮粽子给小伙伴们分。我站在院门口迟疑着要不要也围上去讨要一个。此时,小伙伴们都围着吴大婶,够着手,等着领粽子,拿到粽子的已经剥开粽叶在一边美滋滋地吃起来。我眼馋着,咽着口水,却不肯再挪动步子,跟人讨要吃的实在不妥,只盼着吴大婶能抬头发现我,然后喊着我的名字把粽子塞给我。我焦灼着,又朝前挪了几步,踮起脚尖瞅着。眼望着吴大婶竹篮里的粽子就剩下几个了,可她还是没抬头。难不成真的要围上去讨要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眼睁睁看着竹篮里只剩下最后一个粽子了,我的心急促地跳起来了,几乎有一种想上去抢的冲动。然而就在最后一刻,吴阿姨拿起粽子看了看,塞给了离她最近的小红,还亲切地摩挲了小红的头。我一下子就泄气了,眼泪刷地流了下来。
自此,吴大婶竹篮里那一枚枚小小的粽子,魔怪般牵住了我的魂,让我很长一段日子里对它心心念念、茶饭不思,我甚至恼恨自己没有出生在能常常吃到粽子的江南。多年以后,我们全家随父亲“农转非”搬到工厂。工厂地处戈壁一隅,周边湖畔相连、芦苇丛生,苇叶随处可采,再也不是什么稀罕物。沙枣花飘香的端午时节,家属院里家家包粽忙。母亲泡江米、洗粽叶、拣红枣,悉心地包起粽子。忙乎半天,母亲从厨房里端出一盘清香四溢的粽子,我拿起一个,吹开热气,解开裹绳,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原来草绿色粽叶包裹着的精巧小三角,里面就是一块糯米和几个红枣。热热地咬一口,香甜软糯,唇齿间满是清新的粽叶香,淡淡的大自然味道。让我惦念的地老天荒的粽子,终于在这个端午节吃到口里。我复仇般地,一口气吃了十几个粽子。吃罢,望着餐桌上一堆七零八落溃不成军的粽叶,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我抹着嘴,心想,十年了,等了十年了,终究还是吃上了,而且不止一个。但是,很快,我又在疑虑,我家的粽子和那年端午节吴大婶家粽子的味道到底是不一样的吧。更要命的是,这个疑虑至今没有打消。
成年以后,在城市化洪流的裹挟下,从故乡到他乡,再从他乡到他乡,一路辗转,漂泊不定。起初是怀揣梦想的,自信爆棚,以为能掌握命运,超越现实,眼里心里都是飞扬生命的华丽外衣。十几二十年转眼过去了,抖抖满目风尘,发现自己早已湮没在尘世生计中忘了初衷;一路走来,或悲或喜,无论是悲是喜,都被岁月冲淡了,就连过往的那些人、那些事也都走一路丢一路。如今,我成了一个难以定义的人,乡村人?工厂人?城市人?都是。都不是。乡村已回不去,工厂已远离,在城市又难以融入。我把自己弄丢了。幸好还有那些美味,在每一天、每一季里把我从茫然中叫醒,给我一个踏实的拥抱,让我确定自己还存在。
每天早晨走进高耸入云的写字楼,打开电脑,机械冰冷的一天开始了。办公室数十个隔断里,不断发出手指敲击键盘的嗒嗒声、铃声、提示声、客气礼貌的问话声。电脑前坐着的同事们,大都表情僵硬,目光专注,坐姿固定,如同一架架活着的机器人。曾经乱飞在田野里的“麻雀”在“笼子”里收起了翅膀。终于熬到下班,我飞快地钻进电梯下楼了。冷寂了一天,只想吃一碗酸辣滚烫的螺蛳粉抢救濒临窒息的心。
进了餐厅,在吧台交钱、取号、拿筷子,找一个位子坐下,不大工夫,服务员便端上来一碗热辣香窜的螺蛳粉,艳红的辣椒、翠绿的生菜、白亮的米粉,只是看一眼,就怦然心动、口舌生津。环顾餐厅,十几张桌子已经坐满了人,有的在等候,有的已经吃起来。经常在餐厅吃饭,我已习惯了一屋子陌生人坐在一起吃饭的氛围,就像此时,彼此默默地,互不搭话,注意力都集中在碗里的螺蛳粉上,一片肉,一粒花生米,一截酸笋,一块酸萝卜丁、一筷子米粉,一口一口地仔细咀嚼着,酸的酸,辣的辣,鲜的鲜,瘾过了,再吸溜吸溜喝上几口酸香滚烫的汤,胃里热乎了,身上热乎了,筋脉打通了,灵魂也醒过来了。这样的时候,眼前就会浮现出过往的人人事事,故乡老宅院上空的炊烟、母校笑声朗朗的聚会、小城紫帘半垂的咖啡屋……吃个透心暖,在隔世经年的时光里沉湎良久,心性就柔软了。
进城五年了,我始终认生,心里总是怀念曾经生活过的乡村和工厂。在那熟稔的小地方,出门迎面而来的都是笑脸和问候,时间长了,人的面容都是柔和的。而在城市的人来人往中,有的只是客气、凉薄。你与我,我与他,就像超市里陈列的独立包装小点心,看似挨在一起,实则各顾各,一个不管一个。
——而今,我已不再试图寻求依赖和倾诉,去吃就行了,吃口好的,心上就暖热了,再孤寂的人生也能活出一番滋味来。
共 426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美味是人的生活必不可少的佐料,特别是在记忆里存储久远的故乡的美食,让人想起来觉得温暖和亲切。忙忙碌碌的流年里,能吃上一口美味,何尝不是一种身心的放松和享受。本篇散文主要围绕故乡的烩菜、各种面条、粽子等美食,将母亲的爱点点滴滴融入其中,将这些美食的做法描绘得活色生香,赋予了这些美食很多感情元素,对故乡、对母亲的爱在这些美食里变得浓郁生动。运用对比手法,故乡和城市、故乡的美食和城市的美食作比较,凸显了故乡的温厚淳朴,城市的纷繁、浮躁、薄凉。借助美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及故乡人的怀念之情,也反映了在复杂的社会当中行走,必须要抱有一颗淡定、从容的心,生活才能如美食一样生出芳香。佳作,倾情!【:夏云泥】【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0:46:52 问候作者,遥祝秋安。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2楼文友: 15: 0:58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 逝水流年 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宝宝母乳性黄疸症状
母乳性的黄疸的症状
母乳性的黄疸什么症状
拉肚子腹胀腹痛怎么办生物谷灯盏花药业生产技术
有赞微商城注册手续
上一篇:荷塘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散文
上一篇:笔尖平凡的人们散文
- [唯美句子]永恒的爱情,是要我们去有心经营的
- [唯美句子]成都偶遇迪丽热巴拍戏,皮肤白皙身材纤细,云鹤大为近照发福引热议
- [唯美句子]天下太平人寿董事长杨铮任职资格获批
- [唯美句子]Aspex Management (HK) Limited平安保险美兰空港(00357)49.3万股
- [唯美句子]2022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真题答案及解析
- [唯美句子]盒装豆腐比散装豆腐好?吃豆腐有讲究,这3点别过分,关乎健康
- [唯美句子]Polycom宝利通soundstation2基本型/标准型/引入型八爪鱼会议电话简要说明书
- [唯美句子]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卖出35.65亿 汽车股继续分化 理想(02015)、长城汽车(02333)遭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