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母爱如春雨散文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11-16

摘要:母亲用无私的心维护家庭的和睦。母亲的爱是伟大的,母爱更像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 母亲的爱如水般柔润,如火花般灿烂,如太阳般强烈,如棉花一样及软。至今母亲的一言一语时刻都回想在女儿的耳畔,想起母亲女儿的心真的要疼碎了。

母亲出生在乡下,从小母亲的命就很苦,小小的年龄就失去了自己的妈妈,没有了母爱。母亲是一个斗大的字都不认识的小女孩,听话,懂事并且能像大人一样帮父亲料理着家。渐渐地,母亲长大了,16岁时就已经长成亭亭玉立,两道弯弯的眉下有着一对充满爱心,善良,几乎看不到白眼球的水汪汪的双眸,小小的身子骨就已经勾勒出曲线形的美,邻居们也开始有来说亲的了。当时的母亲虽然很小,但想法很多,主意很正,为了不让父亲惦记,想嫁的越远越好,在固执和任性中经人介绍母亲一个人拎着一个裹着几件随时换洗衣服的小包裹来到了天津与父亲成婚,随后陆续生下三儿一女,每一个孩儿都是间隔2岁,母亲的操心劳累随之而来了。

那是在1964年的某一个晚上,父亲是一名铁路工人,三班倒,这天正赶上父亲上夜班。母亲早早的就把晚饭准备好,四个孩子围着饭桌陪着父亲吃饭叽叽呀呀,老大是父母眼中最懂事的孩子,从不张嘴找父母要什么,老四最小,牙牙学语般的嚷嚷让父亲下夜班回来捎两个炸糕。饭后父亲要出门了母亲特意叮嘱着父亲不要忘了给孩子捎回的东西,父亲笑哈哈的回头把手一扬,好像在说:放心吧,不会忘的,随手只听门“嘭”的一声关上。

凌晨,一家人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母亲慌忙披衣下地开门,门刚刚开了一条缝就已看见门口围拢了很多人,有街道代表,有街坊邻居,有父亲的领导和同事,每一个人的脸都像阴沉沉的天气,压抑的连空气都要窒息,看着他们脸上的泪痕,母亲似乎明白了什么,也预感到了什么。父亲单位的领导不忍心把父亲的工伤事故说了出来.父亲眼看就要下班了,进行最后一轮的列车检查时火车忽然启动把父亲轧在轱辘下……听后母亲没有大哭大闹,只是呆呆地,呆呆地木讷般的成串成串的泪水顺着脸颊像小河一样的流淌,傻傻的瞪着大眼,不相信的望着众人。在邻居们的搀扶下母亲来到了医院,为父亲打理了最后上路的装素。送走父亲后,母亲每天仍然是以泪洗面,短短的几天母亲整个人瘦了一圈,可还有很多的后事必须要母亲出面商谈解决,如:父亲的抚恤金,儿女们的抚养金,每月的工伤工资,每月的困难补助……母亲把一切埋藏心里,暗暗的打探着关于工伤的条条框框,母亲真的是一位让人羡慕的,用自己理智的头脑,清晰的思维,冷静的语言掌控着事态变化,最终还是按照母亲的要求拉下帷幕。有谁曾想到那晚父亲的夜班竟是永远的离别,那晚的夜班走的竟然是一条不归路,自那以后四个无知的孩儿再也没有见到过父亲的身影,永远永远的失去了父爱。从此年仅28岁的母亲又当娘又当爹的承担着夫妻两个人的家庭和抚养着最大的10岁,最小的2岁四个年幼不懂事的孩子。

母亲为了儿女们吃,喝,穿,戴绞尽脑汁在付出,母亲除去每天的正常工作外还包揽了外加工活。那时,有一种外活叫“缝帽头”,也就是最早时人们戴的草帽,”帽头“顾名思义,就是冒顶的中心部分,缝制起来很麻烦,要求很严格。母亲每天晚上为孩子们打理完事,把孩子们哄到床上,母亲的心才得以安静。这时母亲就会把自己专门盛外活用的草编小框拿出来,里边有所用的针,线和领来的外加工材料,母亲坐在15瓦的灯泡下,用自己聪明的头脑和勤劳,灵巧的手左拧右转,宽窄相等,针码均匀,成活干净的草帽头,六个牵在一起为一沓,一沓能挣一毛来钱。女儿为了帮母亲每晚多挣点钱,陪伴在母亲身边,为母亲穿针,一排十来个针都穿好了很长的线,母亲每缝完一根线就把针往我的眼前一晃,可立即拿起我穿好的线不耽误一分一秒的缝制,就是这样每天晚上从六,七点钟要干到半夜一,二点钟,母亲就是这样为儿女默默的,默默的奉献着。在女儿的心中母亲就是一盏油灯,耗尽了自己,照亮了儿女。

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对儿女的教育相当严厉,疼爱有加,从不溺爱任何一个。四个子女中老二是让母亲最头疼的,有自己的倔脾气,年轻气盛,好抱打不平,哥们意气严重,别人牵轮他拔厥,经常是被狐朋狗友唤走,给母亲惹麻烦是家常便饭,母亲为了儿子更是常常的给人家说好话赔不是。一次年底腊月初七,初八吧,家家户户的人一般就不出门了,为过年准备,忙乎,蒸馒头,蒸豆包,煎炒烹炸半成品,热闹非凡,可母亲为了儿子费尽了心。

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两三”,意思是形容这两天很寒冷,很少有人出门,可母亲在这最寒冷的腊八一天里一个人在冰天雪地里走了很远很远,像大海捞针似的寻找着儿子。70年代中期,不知从哪里刮来一股风,打架斗殴盛行,为抢一顶军帽能打出人命,老二本身就好战,母亲对他的惦记更加特出,只要他在家母亲会不离他的左右。一次早饭后,只见透过门的玻璃看到一个人影,老二立刻来到门前,随口说“妈妈,我去趟厕所,一会就回来”眼前所发生的其他人都不知道,早饭后去厕所很正常的,母亲随口答应着,说“回来后一天不要出门了,快过年了帮妈妈干点活吧”,可五分钟过去了,老二并没有回来,母亲如热锅上的蚂蚁,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白抓挠心,随手拿起一件外衣边穿边往厕所的方向走,站在厕所外喊,“老二,老二,”哪里还有回音。这时一个邻居从厕所里出来,告诉母亲说“我刚来时,看见你家老二去了公交站的方向”,母亲哪里还顾得回家换厚的棉衣,一路小跑到了车站,一辆6路公交车正好停下,母亲一步就登了上去,跟随公交车到了终点站天津北站,那时此地是年轻人积聚的地方,人多杂乱,蓄谋什么都在这里,目标不易发现,母亲望着这里一群,那里一伙在穿梭着找老二,可哪里能看到老二的影子呀?一晃,眼看天就要黑下来,母亲急的真要把天捅破,连冻在饿,两只手交叉放在腋下,相互取暖,来回踱着步子,脸被西北风吹的黑紫,细细的皱纹毫无掩饰的加深变宽,还是双眼不停的在收索目标。晚上七点多了,母亲一直没有离开这里,母亲知道这是儿子唯一能回家的公交车。时间一分一秒的走过,夜晚的寒冷更可怕,母亲已经冻得上牙打着下牙哆嗦着,依然不放松的盯着从远处过来上车的人,望眼欲穿的终于看到了熟悉的身影,四目相对,母亲的疼,恨在眼神中流出,母子无语的上了回家的公交车,此时时间的时针已指到了9点。也许母子的心相连,也许母子惦记的灵感迸发传递给了老二,这次老二真的没有生出是非,而是调解了一起群殴,儿子的叙说,母亲听的高兴。也许这就是母亲的操心劳累感化了儿子,也许是儿子的良心发现,总之,这一天母亲虽然又冷,又累,又饿,可母亲很高兴,很踏实,唯一的一次长时间的在外,平安无事的返回。

母亲以自己的生活模式过着自己的日子,走自己的路,对自己从不攀比什么,以一颗善良的心对待每一位亲人和朋友。地球人都知道,婆媳关系天生就是一对仇人,可母亲跟自己的儿子老二夫妻两生活在一起很多年,是母亲的慈祥,包容,理解,付出维护着家人照看着晚辈。

80年代出家电没有现在普及,母亲没有冰箱,可儿媳每天上班要带饭,尤其夏天带饭管理不好就会变馊,变味,变质。儿子儿媳白天跟母亲在一起吃饭,晚饭后小三口一起回自己的家休息,转天早上儿媳再把孩子送来,母亲就是这样看着晚辈,做着全家人的饭。每到夏天细心的女儿都会发现母亲会变瘦,经仔细询问得知,天一渐暖,母亲会比平时起的早,要买菜,洗菜,做饭,做菜,早上7点以前要把想做的饭菜做好放在饭盒里然后拎着下楼,等待,等待着看见儿媳后把饭菜递到儿媳手里顺势接过晚辈孙女看着儿媳走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往返着重复着这些细小的,在平凡不过的小事。千万不要小瞧这些小事,就是这些小事能引来了多少家庭的婆媳不和?夫妻矛盾?兄弟翻脸?姑嫂冤家?妯娌打架?母亲为家付出了太多太多,为儿女奉献了太多太多。是母亲用无私的心维护家庭的和睦。母亲的爱是伟大的,母爱更像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

共 12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最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几个小片段,把母亲对子女的爱渲染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描写二儿子外出调解矛盾那一段,让人感触颇深。母亲,在作者的心中是伟大的,不仅是她对自己父亲的孝顺,还有她对亲人的无微不至,在父亲出事后的坚强。一如作者所说:母亲用无私的心维护家庭的和睦。母亲的爱是伟大的,母爱更像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殷实的文字里,是对母亲无尽的赞美。欣赏作者美丽的文字,欢迎赐稿笔尖。【:梦雪荨】【江山部精品推荐01 09 029】

1楼文友:201 -09- 0 21: :00 朴实感人至深,天下妈妈最伟大。问好! 夏春华新笔记体小说,我来写,你喝彩!

小孩感冒流感用药

怎么判断宝宝是否流感

怎样才能治宝宝感冒流感

小便异味难闻怎么治疗
小儿呕吐吐奶溢乳有什么后果
6岁儿童口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