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畅销书看读书风尚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10-30

众所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

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中国目前年产图书20多万种,面对茫茫书海,读者将畅销书排行榜视为指路明灯,希望借此找到有价值又好看的书籍。

如今全国上千种图书榜单中,比较受业内认可的是由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 开卷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观测系统 。这一1998年始建的系统,目前覆盖2000多家书店,开卷每月的全国畅销书排行榜由这些书店的所有图书零售数据汇总整合而成。

一份权威真实的排行榜不仅可以向读者提供图书销售的客观数据,还是一种风向标,能清晰反映大众的真实阅读状况。

酸酸甜甜恋青春

我们来看一下开卷今年6月10日到6月16日(第24周)排行榜

虚构类top10:《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辛夷坞,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和朝华出版社全新修订版,两个版本分别占据一二名)、《百年孤独》、《小时代 .0刺金时代》、《小时代2.0虚铜时代》、《第七天》(余华)、《宝贝》(六六)、《晨昏》(辛夷坞)、《少年pi的奇幻飘流》、《哑舍》(玄色)。

非虚构类top10:《看见》(柴静)、《谢谢你离开我》(张小娴)、《过得刚好》(郭德纲)、《正能量》、《谁的青春不迷茫》(刘同)、《闲来笔潭》(吴官正)、《幸福要回答》(杨澜)、《你吃对了吗?》(于康、悦悦)、《邓小平时代》(傅高义)、《大数据时代》(迈尔-舍恩伯格)。

认真分析这张榜单,可以看出很多内容。

正如书评家黄集伟曾经概括的那样,有三个元素决定一本书是否畅销 影视、新势力、媒体。正是因为同名电影《致青春》的火爆上映,辛夷坞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不仅两个版本都上榜,还带动她的《晨昏》排第8位。而郭敬明自编自导的电影《小时代》在6月27日上映,仅仅 天,就使得第26周(6.24-6. 0)榜单20本书中,他的书惊人激增到6本,不愧是畅销书霸主。《少年pi的奇幻飘流》也是因为电影,《看见》和《幸福要回答》来自两位著名电视女主持人,《哑舍》则是从络小说转为实体书的。虚构类畅销书中,几乎本本都洋溢着一股酸酸甜甜的味道,青春、爱情是主旋律。非虚构畅销书中,张小娴的《谢谢你离开我》、杨澜的《幸福要回答》以及刘同的《谁的青春不迷茫》也反映了这一倾向。

从身体到心灵

我们不妨对照一下一份2008年的全国畅销书榜:《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求医不如求己》、《沉思录: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货币战争》、《赢在中国》、《人体经络使用手册》、《新编家常菜谱》、《红袖》、《野蛮生长》、《哈利 波特与死亡圣器》、《窗边的小豆豆》、《林海音文集:城南旧事》、《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5年,是一个很大的跨度吗?和2008年相比,关于劳动合同的种种困扰已经过去,经管、职场和养生类图书在渐渐淡出,只剩下一本《你吃对了吗?》。而《百年孤独》、《邓小平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存在,让关注读书趋向的人看到了某种熹微的曙光。总体而言,虽然有跟随电影等时尚之嫌,但人们的阅读偏好正在脱离对健康、饮食等身体方面的狭隘关注,开始变得感性,关注心灵。面对社会压力,人们开始借助阅读去品味温习曾经的美好,希望用正能量来治疗心灵的缺陷,克服现实生活的挫折坎坷,找到幸福的感觉。同时,关注历史和未来的严肃书籍也开始在榜单上占据一席之地。

国家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多次呼吁回归读书的真谛。他说,古人的读书并非我们今人理解的那么功利,什么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书首先在立德、立志、求知、益智,在于格物致知、知行统一、学以致用,最后才是娱乐。

我们大多数人的读书,距理想状态已经很远了。最多的是作为求职的敲门砖,还有很多人,把读书作为单纯的消遣和精神娱乐,虽然比其他娱乐高尚些,却不免错失了书籍中最宝贵的东西。

青春期的乳酸饮料和披沙沥金

前一段有一张炒得很火的 死活读不下去 榜单,《红楼梦》、《百年孤独》、《三国演义》、《追忆似水年华》、《瓦尔登湖》、《水浒传》、《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尤利西斯》居然名列前10名。

这几本经时间淘洗留下的经典,曾经启发了多少代人对生命的感悟和追求、对生活的信念和品味,如今却成了一些人厌弃的鸡肋或累赘,猛一看的确让人痛心,但细想起来却也其出有因,最重要的是,时代变了!

应该说,我们读这些经典名著已经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情,那时候,中国基本还属于农业社会,我们的生活内容和节奏与100年前的 旧世界 没有太大的区别,虽然读外国经典时有些隔膜,但仍能心怀敬畏地领会其中的深意。可如今,几次工业革命、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工作内容、生活节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与古典经典之间,隔膜的已不止是叙述方式,还包括了题材内容的陌生。

于是,符合这个时代内容的短平快的文化快餐应运而生,人们又从最浅表的文学 和爱情相关、对世事的憧憬与迷惘、心灵鸡汤 开始自己的阅读之旅。

络时评人曹宗国将郭敬明现象视为当代中国的文学奇观,说郭敬明发现了一个恒定而庞大的消费市场 17岁中学生读者群。他们刚形成自主的思想感情和兴趣爱好,对五光十色的外面世界充满天真幻想又充满 梦幻迷茫淡淡的忧郁 。

郭敬明把作品基调定格在 永远是17岁 ,有其文化价值和必然性,像酸酸甜甜的乳酸饮料,清浅可口,却没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标准。经典才是时间留下的金矿,它们触及到人类更深层次的精神构架,涉及到对生命意义的探究、对灵与肉关系的思考、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困境、善与恶的分野,只要读者肯付出披沙沥金的辛苦,最终会获得丰厚的报偿。因为时代虽然改变,但人类的精神实质并没有根本的改变。

我们可以从 17岁读物 开始阅读,但不能永远长不大。畅销书榜的变化,让我们看到变化已悄然发生。

利鲁唑胶囊

国产利鲁唑片价格

利鲁唑有用吗

孩子积食发烧怎么办
老人免疫力低怎么办
大腿肌肉酸痛怎么回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