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舞记忆中的汪家店之旅杂文随笔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10-02

摘要:这儿没有城市的繁华和热闹,这儿没有城市的熙攘和喧嚣。可以传入耳鼓的除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就是偶尔的几声犬吠。多数时候就是静谧和祥和。汪家店,一个值得游览,居住的风水宝地…… 福州的天气正像一个在婆家受了气要回娘家的媳妇,笑脸少,哭脸多。几乎是三天两头的刮风下雨,整天整日的哭丧着脸,见不到半点笑容。若不是因为,天天雨水不断,我是预备乘着倒班休息的机会把福州的各处景点多玩几处的。既然下雨不便出行,只好利用这样的闲暇时光,认真地回味回味自己的人生经历。于是,记忆就回溯到1988年时的一次陕西之旅。

从陕西省的商南县乘坐公共汽车,大约需要四个小时的车程,途中会翻越好几座大山,才能到达位于县城西北面的一个山村——汪家店。

我清楚的记得,那次的山村之行,由于下车后走了很远一段山路,造成了严重的旅途疲劳。到达汪家店的当天下午,我便在山村里仅有的一家小旅馆住下了。等我一觉醒来,已经是第二天早上八九点的时候了。虽说头一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两顿没吃饭,但我并不感到饥饿,似乎充裕的睡眠可以替我填饱肚子一样。我走出旅店,呼吸了一口山村的新鲜空气,顿时觉得神清气爽。

当清晨的朝阳离开山村右边的山头,慢慢开始升向高空时,我已经洗漱完毕。腋下夹了一本《小说月报》,爬到村子对面的一座山头上,预备朗读上面选登的几首徐志摩的小诗,顺便认真地浏览一下北边这个山村的美丽构筑和布局。

我站在北面的山头上,向下俯瞰,群山环抱之中,一条“丫”字型的小溪,从村子的西北和西南两个山沟里流到村口处汇合一起,向东蜿蜒曲折的流去。一条弓弦状的乡村公路,与那条小溪呈对称状的穿村而过。弓背与弓弦之间,自西向东有一大片麦田。弓背的后面,就是座南朝北的汪家店村。村子里住着大约接近百十户人家,至少有六七百人常年在村子里居住。那个年代,不像现在这样,大伙除了在家务农,很少有人外出打工。

汪家店是典型的陕西风情的农家院落,大树浓荫笼罩下的房屋,清一色的人字形瓦房。房屋的瓦片一律的凹面向上的粘贴在房顶上。院落的正中央,也就是供销社的门前,长有一棵巨大的皂角树,冠如扇盖,浓荫蔽日。树下摆放着一个早已废弃不用的大石碾,石磙没有了踪迹,只有碾盘完好无损的躺在地上。错落有致的槐树,榆树成了家家户户之间的分界线。一棵一棵的槐树和榆树,枝繁叶茂,头挨着头,手挽着手,织出一片浓荫。太阳也只能从树梢的罅隙里穿越进去,在地面上留下斑驳的影子。小溪欢快地流淌着,发出潺潺的声音。

小溪的南岸与那条乡村公路呈对称状的磊起了一道堤坝,防止山洪爆发起来时冲毁田里的庄稼。此刻,田里的麦苗正在拔节抽穗,微风从各个山口吹了过来,田间的麦子荡起绿油油的麦浪。当几股来自不同方向的风吹到田间汇合一处之后就会形成旋风,螺旋着向空中升腾,甚是壮观。

小溪源头的北岸有一所村小学,而小溪尾部的南岸有一所镇中学。这就是汪家店作为一个远离县城的乡村,不仅不觉得荒僻,反倒给人一种人口稠密的感觉的关键所在。两所学校里不时传来的读书声,清脆爽朗,像对流雨一样汇合一处直上九霄。

五月的仲夏,山村的阳光到了半晌,没有任何燥热的感觉,只是让你感到暖融融。收了工的村民,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点上一支纸卷的末合烟,说着一些只有夜晚才会有的故事。沐浴在温暖如春的阳光下,显得十分惬意!

这时候,一些在家里不用做午饭的少女,小媳妇们,收拾出一些换洗的衣物,不约而同的来到小溪边。一边洗衣,一边叙着家常。她们一个个 着双脚,把裤管卷过膝盖,裸露着两根如同莲藕般白皙的大腿,让人不由得就会去联想那大腿根部的内容。小溪里游荡的小鱼,亲吻着女人们的脚丫,让她们感到麻酥酥的舒服!她们铆足劲的抡着棒槌,在石砧上捣衣。让夜间得到的快感,化作无穷的 ,搅动着溪水,溅起朵朵晶莹闪亮的浪花,飞溅到自己脸上。

堤坝上一溜烟的摆放着许多竹编的凉席,把刚从溪水里淘干净捞起来的麦子晾晒在上面。这儿的主要农作物就是小麦,玉米。村民们的主食便是面粉做成的各类食物。比如馒头,刀削面,馄炖,饺子之类。尤其是当地的刀削面,最具陕西特色,汤汁里漂浮着一层厚厚,红红的辣椒。

汪家店四周的山坡上,没有特别高大,茂盛的树木。荒草和毛竹倒是成片成林,给人一种郁郁葱葱的感觉。这儿的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就像公路两旁的白杨树,山风一吹,哗哗做响,仿佛拍着双手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这儿的大小山林都保持着原始的生态,植被没有受到任何毁坏。真可谓,青山绿水,翠竹掩映。

这儿有丰富的中药材,枸技,柴胡,生地,熟地,何首乌等……尤其是一种土名叫火头根,学名叫黄姜的植物,更是满山遍野,到处都有。火头根富含薯预皂素成分,是重要的医药,化工原料。当时,我就是为单位采购这种化工原料才慕名而来的。

我所以会说这儿的人,民风淳朴,就是他们在挖黄姜时表现出的质朴和坦诚。其他地方的人,把黄姜拿到供销社卖的时候,不仅明显带有泥土杂质,而且还会掺杂一些水分。而汪家店人,把火头根拿到供销社出售的时候,总是晒干水分,摘去杂质,筛去泥土,才算安心。

我所以说这儿的人热情好客,就是因为无论你是路过也好,常住也罢,都会受到热情的招呼和款待。尽管他们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裕,早餐,家家户户都可能只吃地瓜玉米粥和馒头。可是,他们款待客人时却是尽显地主之宜。会炒出平时不常吃的一些菜肴,比如嫩竹笋炒鸡蛋,熏干焖腊肠之类。我第一次吃到嫩竹笋炒鸡蛋就是在汪家店,所以,至今记忆犹新。仲春五月正是新笋破土而出的最佳时节,漫山遍野的竹林里随手都可以采摘到刚出土的嫩笋。把拿回家的新笋去掉外面的粗皮,在开水里面焯一下,就可以去掉土腥气。然后放进鸡蛋一起炒好,一道鲜嫩可口的竹笋炒鸡蛋就成功了。

这儿没有城市的繁华和热闹,这儿没有城市的熙攘和喧嚣。可以传入耳鼓的除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就是偶尔的几声犬吠。多数时候就是静谧和祥和。汪家店,一个值得游览,居住的风水宝地……

共 229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篇属于游记的杂文随笔。作者用回忆的方式,细细地回味了陕西汪家店天然的景色和淳朴的民风。汪家店是典型的陕西风情的农家院落,大树浓荫笼罩下的房屋,清一色的人字形瓦房。房屋的瓦片一律的凹面向上的粘贴在房顶上。汪家店的树木错乱有致,成了家家户户之间的绿色分界线。汪家店的村外有着两条合并成“y 形的小溪和大片大片正在拔节的麦田。汪家店的人淳朴热情,保留着人性的本真,汪家店的风带着大自然真实的味道。汪家店在作者的文章中栩栩如生地站立在我们眼前,一方没有被时代喧嚣污染的净土,一群没有被时代浮躁侵蚀的乡人,和那两座学校的朗朗读书声一起走进我们心里。记忆中的汪家店,一篇让人心纯静的好文字,作者用质朴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原生态的桃花源。感谢作者赐稿轻舞,期待更多佳作,问好!好文!【 宁心】

1楼文友: 09:41:57 感谢老师带来的好文,在你的文字里领略了质朴的乡村风情。问好老师,祝创作愉快!

2楼文友: 11:07:46 感谢作者带来的令人赏心悦目,如临其境的美文,祝身体健康,美文多多。

楼文友: 12:25:49 质朴!醇厚! 流逝的是时光,弥坚的是友情

4楼文友: 09:46:10 福州的天气就像在婆家受气要回娘家的小媳妇,笑脸少,哭脸多。欣赏了

5楼文友: 14:15:04 这儿没有城市的繁华和热闹,这儿没有城市的熙攘和喧嚣。可以传入耳鼓的除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就是偶尔的几声犬吠。多数时候就是静谧和祥和。汪家店,一个值得游览,居住的风水宝地 汪家店,一个朴素的地名,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 不要让他人的噪音,淹没了你内心的声音。

6楼文友: 08:5 :58 这儿没有城市的繁华和热闹,这儿没有城市的熙攘和喧嚣。可以传入耳鼓的除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就是偶尔的几声犬吠。多数时候就是静谧和祥和。汪家店,一个值得游览,居住的风水宝地 欣赏佳作。五一快乐!

7楼文友: 08:07:49 我喜欢看游记,因为能够通过文字去那些我没有去过的地方,看到那些我没有看到过的风景,不能够真实地行万里路,通过阅读文字来行路,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很喜欢您的这篇文章,祝您创作愉快,写更多好作品。

灯盏花功效与主治

灯盏花能治什么病

生物谷灯盏花药用价值

女性长期便秘治疗方法
小孩晚上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心绞痛要注意些什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