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随手被泄露吗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2-02-28

互联+ 时代,我们的生活逐渐与互联密不可分,用滴滴或快的打车,在上订餐购物,用预约挂号,下载金融软件炒股 这些行为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在实现这些行为之前,我们必需要做的第一步,是告知对方自己的个人信息。

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络行为是否安全,信息会不会被泄露,都是潜藏在互联所提供的便利和快捷的背后常常被忽视的问题。

第一道 防火墙 不可小视

在新华推出的 你的络行为安全吗 互动调查中,我们能看出,随着互联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绝大多数民已经具有了基本的络信息安全意识。

有 8.87%的友选择 数字、字母、标点等多种字符复杂组合 设置密码。选择复杂组合来做密码,无疑增加了不法分子窃取密码的难度。但同时,有 7.12%的友选择 多账户使用同一密码 在上聊天、购物、搜索信息等等。我们在络上的每一个行为几乎都需要注册、登陆,每一个人在络上都不只有一两个账号和密码,因此,多用户使用同一密码这一现象虽然带来很多风险,但由于便于人们使用而广泛存在。

与此同时,有70%以上的友只有在遇到安全问题的时候才会更换密码,只有不到10%的友有定期更换密码的习惯,而从来不换密码的友占五分之一。

由于在日常络行为中我们已经习惯了密码的存在,因此对密码的重视程度因习惯而或多或少有所轻视,但密码毕竟是我们上行为的第一道防火墙。

信息 随手 被泄露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在使用络的过程中,人们都或多或少有过 打开陌生人发送的链接或文件 随意下载应用 随意连接无线 随意填写个人信息 随意扫描二维码 的行为,仅有不到 0%的友表示以上行为都没有发生过。

而在进行上支付时,有超过 0%的友不会仔细辨认支付页面的地址,并且有22%的友使用过无密码wifi进行络支付,并且 0%以上的友没有使用公共计算机支付后消除上痕迹的习惯。

随手填写的信息,随手打开的数据,如果不仔细检查分辨,就难怪被 随随便便 的窃取走了。

免费wifi猫腻多

面对公共场所免费wifi时,你是否能禁得住免费的 诱惑 ?调查显示,有超过50%的友都会选择连接,并在浏览页之外,使用、等即时通讯工具。

然而根据2014年猎豹免费Wi-Fi对全国8万个公共Wi-Fi热点进行的抽样调查,有21%的公共热点存在风险,其中绝大多数Wi-Fi热点加密方式不安全,包括黑客在内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侦听到该局域内的数据通讯,如账号、密码、个人信息等。

免费的Wi-Fi受到黑客攻击导致个人隐私泄露,民可能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个人信息就早已 公诸于众 了。

条款 缺少监督

面对用户信息保护和条款时,有6 %的友认为这是 霸王条款,看也没用,直接同意 ,有22%的友表示 看不懂,从来不看,直接同意 ,仅有15%的友会 仔细阅读,合理则继续注册和下载 。

用户信息保护和条款之所以会成为 一纸摆设 ,也许是民的无奈之选。个人信息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并非使用软件必要条件,但不同意告知信息的话就是不能使用软件,这样霸道的不对称关系,需要为民建立一个便捷的反馈渠道,形成对站或软件开发商的监督。

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方面,不但需要政府加强管理和约束,提升络安全环境,打击非法骗取个人信息的行为,还需要民自身提升安全意识,共同维护良性的络环境。(文/李晶瑶)

铝产量与用铝量基本达到平衡 相关链接:

普洱治白癜风哪里最好
白山哪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拉萨医院妇科哪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