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警惕教辅的潜伏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08-27
摘要:总之,是腐败的种子,无论在哪里,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和“水、温度”便会发芽。现在政府急需要做的是,要清理掉腐败的“种子”,要净化教育的“土壤”。不然一但,让其发芽、开出恶之花,便会结出恶之果,对整个教育界来讲,就是“致命的硬伤”。 据《东北》9月19道: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杜绝校园教辅材料泛滥现象,在“一费制”的教育机制下,教育部门严禁任何部门、单位或个人搭售教辅材料以及强迫学生购买教辅材料。然而,这些规定却难不倒“教辅贩子”和部分“聪明”教师:“指定购买”的绝招应运而生——有的教师给学生指定购买书目,有的教师则干脆一步到位,为学生直接指定了购买教辅材料的书店。“9月14日,收到一封大庆市家长对某学校与书商联合,强售教辅材料的行为进行举报的信件,信中称,其中一本教辅书,竟然还是盗版”。
档案界有一种说法,“经济发展到哪里,档案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是说,“档案部门要主动上门,积极为企事业建档服务”。看来大庆市这家学校的某些领导和老师对“档案和情报学”也有所“研究”,主动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教辅情报”,真是行家里手。但让人不解的是连购书目录都是指定,最可恨连书店也是“预定”好的,且还卖的是假冒伪劣“产品”,真是对学生“情真意切”、“服务到家”了。
“无利不起早”是当下某些人的通病,有些更是权利和利益“通奸”的产物。一家曾经被“查封”过的书店,竟有如此的“魅力”。让学校这个被称赞为教授学生基本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和道德等“谋生本领”和做人道理的机构,为其奔走“呼吁”,让被人们称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的老师们为其“上门服务”,并“服务到家”。不得不“佩服”他的“能量”!那么,它的“能量”在哪?在经济、在利益、在分得利润的“筹码”上,这一点毋庸置疑。
近几年,教辅泛滥已成为学生家长之痛,几成社会之殇,尽管政府和其有关职能部门也三令五申,严令彻查教辅之乱象;《人民》等主流媒体也曾经呼吁;强烈要教育等部门,加大打击教辅腐败的“始作俑者”,设法斩断教辅利益的链条。但,最终几乎没有什么成效,有的地方反而借机发了“横财”。“原理”是借上边的“会议精神”,部分教育部门或学校、个别教师把上级的“好经念歪”。打击别家的出版社和其他教辅材料,而鼎力支持推广对自己有“效益”的、有“甜头”的“教辅材料”,把别家的教辅和哪怕是“字典”也说成“异端学说”,对自己有“油水”的“教辅”乃至书店要高高举起,倍加呵护,说成是“必须”的,“上级要求”的。其中包藏的祸心,可想而之,一目了然。什么出版总署出台的新举措,“严禁任何部门、单位或个人搭售教辅材料以及强迫学生购买教辅材料”的命令和文件统统视为废纸一张,其根本原因在于“法不责众”,或者是上边的命令和法规,可以用利益和金钱把上边“堵住”。命令和法规当然由“令箭”变成了“鸡毛”。
教辅的乱象有一些原因在于“应试”教育。基本教材对于众多为分数和升学率马首是瞻的学校和家长几乎是“不解渴”的,必要的教辅当然成为“香饽饽”了。而教辅的数量之多,用量之大当然成为一些学校和教师乃至教育部门的重要“经济来源”,成为盘剥学生家长血汗钱的“绝佳”机会,成为“利益共享”的大好时机,成为“强卖”的冠冕堂皇的借口,更可恶的是,黑心的商家居然和某些学校和教师勾结在一起,为更多的榨取家长的“血汗钱”实行买一本搭配一本的做法。真是“没有最黑,只有更黑”。
“培训班”、“补习班”黑是黑点,但还有家长选择的权利和机会。老师指定的作业在教辅里边,家长和学生便没了选择和“还手”的机会。某些学校和教师利用手中的“软权利”和“硬手段”迫使家长和学生“就范”。整个一个卑劣的“下三滥”的“打法”,专门击打家长和学生的“软肋”,最后家长们不得不乖乖的掏钱。这正应了那句话“卑鄙是被逼的通行证”,整张“通行证”赫然写着“指定购买”的字样。
要说的是在利益和金钱面前,连学校和教师都打了“败仗”,把道德和做人的道理,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跑到九霄云外了,将来育出的“苗子”能在做人和做事上有所建树吗?
也许大庆的那个学校是个“个案”,但绝不能任其发展,更不能让其起到一个“带头”和“示范的作用。否则,教辅真的成为“教腐”了。教辅的乱象值得警惕,强卖的现象值得深究,但更应该值得深思的是,某些学校,不再“推广”个人订购教辅了,而是变相把教辅转换成所谓的“题单”,收费更黑,比教辅更“教腐”。其“复印”和“指定复印”将是下一个“教辅”的另类战场,利益的纠结将更加“辉煌”,所谓的“题单”和“模拟考试卷”将把家长变成“提钱”的“机器”。这教辅“明晃晃”的易于发现,容易被人抓住“把柄”。特别是在上级教育等部门的高压下,不敢再“造次”。但也要警惕,像高压下的“驻京办”一样想法“潜伏”起来,比如,以大量题单和“模拟考题”的形式,变相隐藏起来,在指定的“复印部”,或者在学校里“严令”学生掏钱购买。所以,教辅的乱象,即使在高压下也绝不不自动消弭,有利益当前,教育界的腐败人士将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将教辅来个“变通”,利益照得,还不显山露水、也规避了被处罚的“风险”。
总之,是腐败的种子,无论在哪里,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和“水、温度”便会发芽。现在政府急需要做的是,要清理掉腐败的“种子”,要净化教育的“土壤”。不然一旦让其发芽,开出恶之花,便会结出恶之果,对整个教育界来讲,就是“致命的硬伤”。
共 210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的确,教辅的乱象值得警惕。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以及那些那些利欲熏心的黑书店黑场所,其不择手段,令人发指。文本揭示了真实的现象,应该得到相关部门的警惕和查处,以确实保障广大学生及其家庭的正当利益。【:夏冰】
1楼文友: 14:25:19 见利忘义,促成很多乱象。蔓延至教育界,确实令人忧心忡忡。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女孩小便有异味是何原因
女性经常尿频尿急怎么办
女人小便异味吃什么药
生物谷灯盏细辛注射液规格小孩中暑
婴儿有眼屎是怎么回事
上一篇:再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
上一篇:文苑散文我的处女小说的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