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河南共识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9-10
河南共识
文化传承、汇集中原。 2011年11月27日,来自中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40余家博物馆的管理者与实践者相聚河南博物院,举行 创新 制度 活力 中国博物馆志愿服务与社会建设 河南论坛。本次论坛在对中国博物馆志愿者进行科学认知与价值评估的基础之上,从国际视野和世纪思维角度,围绕中国博物馆志愿服务与21世纪社会建设这一新的时代命题,为构建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的 中国模式 建言献策。
我们发现,志愿者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志愿服务是推动社会进步、提升公民素质的基石。博物馆志愿者与博物馆携手,共同肩负 牵手历史、奉献社会、文以教化 的无尚使命,在广泛传播博物馆文化的同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对社会公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产生积极影响。
我们认为,志愿服务正日益成为所有社会的基础要素之一,志愿者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和公民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健康发展与日渐壮大的中国博物馆志愿者群中央综治办、团中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民政部等8家单位共同开展了全国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试点工作体,是推动中国博物馆公益化、社会化、开放化的有益举措,是博物馆践行 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 的具体体现,更是中国博物馆未来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动力与拓展方向。
我们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博物馆是文化发展的重心与中枢所在,志愿精神、志愿文化将与博物馆文化融为一体。中国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的开展,需要凝聚来自于不同地域、不同岗位的社会力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历史研究、文化创新、道德传承为基础,从全面了解博物馆观众的角度出发,建立起必要的管理制度与服务标准,利用知识在博物馆服务中发挥作用的同时,以感恩履行、用奉献诠释诚信,进一步彰显博物馆的文化辐射与道德传承的自身价值,为社会发展、家庭和谐、个人成长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们建议,借鉴国内外博物馆志愿者建设的优秀实践经验,不断加强博物馆志愿工作理论研究,使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与完二、注意平时的生活习惯:善;探索中国博物馆志愿者社会动员与社会建设的机制,拓展博物馆志愿者的服务形式和内容,进一步发挥博物馆志愿者在公益文化事业、社会文化建设中的显着作用;创新中国博物馆志愿者信息共享平台,为志愿者提供获取知识、发挥潜能与自我创造的机会,实现博物馆与志愿者、国内外志愿者的合作与交流;扩展 牵手历史 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 的品牌影响,致力于中国博物馆志愿者培训和激励机制的探索。
我们确信,伴随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博物馆从 馆舍天地 走向 大千世界 的宏伟蓝图正在勾画,中国博物馆大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博物馆志愿者体系也正在逐渐形成。博物馆志愿工作以人为本、和谐共存、服务社会并为社会反哺的 中国模式 正在建立。希望博物馆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团结一心,以实际行动支持志愿者工作,创新形式、完善制度、增强活力,共同研究、探讨以及实践 博物馆志愿服务与社会建设 这一时代命题。
中国博物馆协会志愿者专业委员 河南论坛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2011年11月30日3版)
解毒药
强直性脊柱炎
长治治疗早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