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热三伏短篇小说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10-17
既不过年,也不过节,刘淑珍忽然是那么想回家。
养老院的门卫和保安们正在那里打扑克,旁边围了一大堆闲人在那里看,一般来说,在这种普普通通的日子里,住在养老院里的老人们一般不会闹着回家,所以谁也没注意刘淑珍从院子里悄悄走了出去,院子外,照样也坐了不少老年人在纳凉,三伏还没过,天还是那么热,对面的街道上还停了两辆卖西瓜的车,西瓜车旁边是五颜六色的水果摊子,五颜六色的水果摊子后边就是那个花花绿绿的小菜铺。更没人注意刘淑珍穿过了车来车往的街道慢慢走进了对过儿那个小菜铺,从小菜铺出来的时候,兴冲冲的刘淑珍的手里多了几样菜,六七条黄瓜、一大把儿碧绿的芫荽、还有白是白绿是绿的小葱,还有两袋儿面酱。这些东西都放在一个大塑料袋子里,这些东西提在手里让刘淑珍突然那么激动,她已经很长时间没这么买东西了,因为没人再需要她给谁买什么东西了。
这时,突然有人大声在刘淑珍旁边喊了起来:“卖瓜——卖瓜——”
刘淑珍给吓了一跳,她看看旁边,小声问了一声:“甜不甜?”
“那还能不甜。”卖瓜的说。
刘淑珍已经在养老院待了整三年了,除了过年过节,她平时很少回家,虽然她总是想回家,虽然家没怎么变样,但对她来说多多少少是有些陌生了。从养老院出来,刘淑珍走了好一阵子路,才终于到了家。怎么说呢,天太热,一进家,刘淑珍就气喘嘘嘘坐在了那里,她是太累了,她已经好长时间没这么走路了,一坐下去,她马上就又要犯困了,什么是老了,这就是老了,现在是,只要刘淑珍一坐下来,她马上就会犯困,养老院的李大夫说这就是脑萎缩的结果,李大夫说别看人的脑壳子不会小,但脑瓤子却会越来越小,这就是人老了,外边看不出,里边却瓤儿小了。
刘淑珍怕自己犯困睡过去,她不敢多坐,她站起来去了阳台。她去阳台做什么?她先把阳台上塑料箱子里的那几个塑料袋子都翻看了一遍,一个塑料袋子里是四五个紫皮山药,一个塑料袋子里是两个茄子,另一个塑料袋里呢,是一个茴子白,还有两个青椒,把这个塑料箱子拿起来,下边那个塑料箱子里是蒜。这一切刘淑珍是再熟悉不过了,但现在让她感到特别的亲切,亲切之中有那么点伤感。刘淑珍虽然手脚已经不那么麻利,虽然拿东忘西,但她还是把东西一样一样看过来,她发现那一捆儿油菜已经坏了一半儿,不择不行了,“看看这,看看这,这这这,这这这。”她嘴里叨念着,马上动手把油菜给择了出来,油菜这东西一捂就黏,根子一黏,菜帮子就跟上黏。她把油菜择好了,一捆儿油菜,经这么一择,也就只剩下三分之一了,这让她有那么点儿不高兴,所有跟浪费沾边的事都让她不高兴,所以她又把择到一边的烂叶子又重新拣了一遍。她择菜的时候已经想好了,中午除了给老四他们做过水凉面,她还要做一个海米油菜。择完油菜,她开始剥蒜,剥蒜的时候家里的那只老猫就一直蹲在她的旁边,而且不停地用头顶她的手,顶了一下又一下,顶了一下又下,亲热的了不得,这让她感到特别的感动,她奇怪自己在养老院怎么就总是想不起这只猫,猫也是家里的一口子呀,这让她觉得有点儿对不住这只老猫。
“别啦,别啦,别顶了。”刘淑珍对猫说,说想不到你还认识我?你也老了。
刘淑珍忍不住又把手递过去,让猫又顶了一下。
“哪天你跟我到养老院住两天吧?”刘淑珍又对猫说,说那地方的人都老了,不会有人祸害你,那地方没小孩儿,你去了就是小孩儿。”
猫又顶了刘淑珍的手一下。
“那地方还有好多鸟儿。”刘淑珍又对猫说。
猫又顶了一下刘淑珍的手。
“那地方还有蝈蝈。”刘淑珍又对猫说,说你就别顶了,你不看我这手上都是面。
猫又顶了一下,又顶了一下。
“好了好了,我要合面了。”
刘淑珍准备合面了,这让她有些兴奋,她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过去的日子。她把面粉舀到那个黄瓷盆里,还往里边又加了一点点盐,这样擀出来的面筋道些。在这三伏天的日子里,刘淑珍已经想了好多天了,养老院前天给老人们吃过水面的时候她就开始想了,想要悄悄回去给老四一家子做一回过水凉面,整整一个夏天,不吃一顿过水凉面能是过夏天吗?这种想法来得那么突然,那么强烈,那么让人无法释然,那么让人不能再等。她已经好长时间没给孩子们做过饭了,为了这个想法,她激动了都有好几天了。她想她要切黄瓜丝做菜码儿,要切得最细最细,她还要把麻酱调到正好,要用筷子一遍遍地搅,搅他娘一百遍,吃过水凉面最最重要的还要炸酱,刘淑珍的炸酱做得最好了,肉要切得最细最细,还要有姜丝,葱丝,炸酱的时候还要放一些糖在里边,酱炸好,出锅的时候最好再淋些香油,油要多放一些,油把酱盖住了香气才不会跑,酱才会好吃。刘淑珍想好了,就这么办,她打算好了,她要把一切都做好,面擀好,多洒些布面,放在那里等老四他们回来再往锅里下,酱炸好,放在锅里让它不至于凉了。黄瓜丝切好了也不能早拌,早拌就要吐水儿了,要多会儿吃多会儿再拌。刘淑珍想好了,她要把这一切一切都做好,做的好得不能再好。老四从小就喜欢吃她做的过水凉面,三伏都要过去了,“妈,我要吃过水面——!”这几天,刘淑珍的耳边总好像能听到老四小时候说的这句话,怎么说呢,多少年一晃就过去了,日子过得可真够快,现在没人再对她这么说话了,没人再向她提这种要求了,这让她觉得很伤感。现在是,没人再需要她了,她伤感的都有点慌,没根没底的慌。
“唉,过得多快呀。”刘淑珍自己对自己说。
刘淑珍慢慢把黄瓜洗了,切了,把芫荽也洗了切了,还有肉,她在冰箱里找到了一块化好的肉,她把肉也切了,虽然她切得不好,虽然她做不动了,做着做着就犯困,这说明她真是老了,她的黄瓜丝切得很粗,芫荽也切得长的长短的短,肉丁儿也切得大是大小是小,她真是不如当年了,她真是老了,但她还是把这一切弄好了。弄好了这些,刘淑珍忽然坐在那里又困了一会儿,只那么一会儿,猫的叫声让她马上又醒了过来。
“我没睡着,你可别以为我睡着了。”刘淑珍对猫说。
刘淑珍看了一下表,都快十二点了,她想自己应该再等等就把面切出来,然后就烧水,等老四他们一回来正好就下,那颗西瓜,她已经把它泡在了水池子里,才一会儿功夫,她已经换了两次水了,这样一来西瓜吃起来就会特别凉爽可口。刘淑珍怕自己犯困,她想自己还应该给老四再把家掸掸,她在门后边找到了那把她熟悉的大鸡毛掸子,她开始掸家了,掸南屋窗台的时候,她听到了蝈蝈叫:“嘁嘁嚓嚓、嘁嘁嚓嚓、嘁嘁嚓嚓、嘁嘁嚓嚓、”她不但听到了蝈蝈叫,她还看到了外边,外边是一片喧闹,一片碧绿,一片姹紫嫣红。已经放暑假了,一大群孩子正在窗外的花圃间跑来跑去,花圃旁边是一排车库,有两个孩子正坐在车库上边和下边的一个孩子说话,又有一个孩子跑过来了,穿着一件蓝白两色的体恤,下边是一条短裤。这孩子的出现让刘淑珍静静想了一下,想什么呢?她在想这孩子像谁?这孩子有些像她的老四,老四小时候就这么个模样,车库顶上那个孩子,穿着白体恤,下边是条灰蓝色的裤子,这孩子戴着副眼镜,这孩子像谁呢?刘淑珍忽然笑了起来,她想这孩子是不是有几分像自己的老大?小小儿的岁数就戴上眼镜了。一个孩子像老四,一个孩子像老大,外边的这两个孩子让刘淑珍心里好一阵乱跳,她忽然又想起她的老大来了,她已经有多少年没见过老大了?老四总是说老大已经出了国,还对她说既然出了国就得听从领导的安排,所以回一趟家就不那么容易,一来得有假期,二来还得上级批准,但她还是很生老大的气,出国怎么就不跟她说一声?怎么也不在走之前来看看自己。老大不在,但老二还在呢?自己怎么就只想着老四,老二呢?让老二也过来吃过水凉面,对,让老二也来。刘淑珍这么想着,忙放下了手里的大鸡毛掸子,她又去了厨房,她又重新舀了面,又开始合另外一团面。
“让老二也过来。”刘淑珍一边合面一边对自己说。
刘淑珍毕竟是老了,合面又合出了一身汗,她坐下来了,喘着,歇了歇,又站起来合,合了一阵子,又坐下来,喘着,歇了歇,再站起来继续合。合着面,她的主意又变了,她想她不但要让老二过来,她还要让老二一家子都过来。老四的家里有,但刘淑珍不会打,她不会打那就只有等,等老四回来。
合好了面,刘淑珍隔着玻璃朝外张望,这时候人们已经开始陆续下班了,院子里有人走过去了,又有人走过来了,几个女孩子在对面花丛边的台子上摆家家,蝴蝶似地飞过来飞过去地把找来的东西一份儿一份儿地摆在那里,是一点一点的颜色,那颜色可真鲜艳,红的啊,黄的啊,都是些鲜艳的花啊瓣儿啊的,对孩子们说这都是饭饭菜菜,有两只鸽子忽然落在了地上,头一点一点的在地上走过来走过去,但忽然什么又都不见了,都不见了,什么都不见了。忽然,又有人在阳台外边敲玻璃了。
“喂喂喂,喂喂喂,”是楼上的邻居老魏。
老魏在外边看见刘淑珍了,她看见刘淑珍坐在阳台上睡着了,老魏敲了敲玻璃。
“他刘姨,他刘姨,他、刘、姨——”
刘淑珍睁开了眼,看清了,忙招招手:“进来,快进来。”
“你孙子考上大学了你知道不知道——”老魏隔着窗子大声说,老魏扒在窗子上已经看到盆子里合的那两大团面了,也看到刘淑珍切的那些黄瓜丝菜码儿了,还有好大一碗油汪汪的炸酱,老魏简直是吃了一惊。
“您干什么呀,合这么多面?炸这么多的酱?开食堂呀?还是用面条儿庆祝您孙子考上大学了?”
“快进来——”刘淑珍笑了,又说。
“你老四他们也该回来了。”老魏说她也该上去给孩子们做饭了。
刘淑珍的老四一家早说好了的,这天中午他们要赶到最南边的弘雅饭店去吃饭。
刘淑珍的老四碰到了大喜事,那就是他儿子乐乐今年高考中榜了,大红的录取通知书刚刚下来,是南方的集美大学,那可是个好学校,听说学校里芭蕉啊,各种的花啊一年到头常绿常开四季如春,到了冬天连棉袄都不用穿,更不用说穿棉鞋。虽说乐乐考中的是二本,但一家子可高兴坏了,老四一开始打算要请所有的亲戚到饭店庆贺一下,到时候鱼虾好吃的都一齐上,但老四媳妇说请亲戚的那顿饭要等到乐乐开学的时候再说,“这种喜事当然要好好庆祝一下,这一回,就咱们一家子先庆贺庆贺,到孩子走的时候再大请一次,到时候把你妈和你大嫂也都接过来。”饭店是昨天就定好的,就在这个城市最南边的弘雅饭店,老四经常在那边陪生意上的朋友,和那边很熟,有那边的优惠券。老四定了个楼下的小雅间。饭店负责定餐的服务员问刘淑珍的老四是订“玟瑰”还是订“雪松”?老四兴奋地在里说:“那还用说,当然是要订‘雪松’,我要让我儿子像雪松一样,因为我儿子考上‘集美’了!”这一家三口,快十二点的时候就去了饭店,去了饭店还不行,老四媳妇说吃完饭顺便还要去沃尔玛超市转转。这一家三口的幸福感是一波一波的,潮水样的幸福感一波一波不停地冲击着老四这家人,小人家,还能有什么更大的喜事呢?就是大人家,孩子考中大学也不会是件小事。
“超市中午人少,咱们这回好好儿转转。”老四的媳妇说。
老四说你们女人就是爱转商店,不买东西也要到处转着看:“都是瞎转。”
老四媳妇说这一回肯定有买的,“你猜猜我要买什么?”
老四说我还能不知道你:“呶,给你儿子。”
“南方用不上羊绒被吧?”老四媳妇说沃尔玛的羊绒被不错。
“被子不用买。”乐乐马上在一边说现在谁还买被子,学校那边早准备好了。
“脸盆呢?牙膏牙刷呢?”老四媳妇说还有蚊帐呢,还有毛巾被呢。
“那东西什么地方没有?”乐乐说到学校那边再说,又不是去月球。
“还有里边穿的,背心和内裤。”老四媳妇说。
乐乐说你们什么也不用给我买,要买就给我买台笔记本吧:“怎么样?”
“笔记本?”老四看着儿子,“那也太奢侈了吧?才进学校就买笔记本。”
“现在都这样。”乐乐说笔记本算什么?
“先别买了,到时候需要再买。”老四的媳妇说。
“要是我大大爷活着,他肯定会给我买一台笔记本。”乐乐说大大爷早这么说过。
“你大大爷都三年了。”老四忽然难过起来。
“别说这些了。”老四媳妇说汽车这东西就是不长眼睛,我现在听到按喇叭声就心跳。
“对,不说这些。”老四说待会儿咱们好好儿转转,顺便给猫再买点猫食。
沃尔玛超市在这个城市的南边,到了晚上那一带特别的热闹,是灯火辉煌,是闪闪烁烁,是人声喧闹。因为是三伏天,人们吃了饭都要出来走走,都想要把身上的烦热散散。那一带就成了人们乘凉的好地方,中午的时候那地方人相对少一些,正是买东西的好时候。为了去沃尔玛,刘淑珍的老四连连催了几次菜,所以菜就上得很快。凉菜是三道,是小人家所能点的菜:凉拦西芹、皮蛋豆腐、手撕牛肉。热菜也是三道:干炸丸子、红烧鲈鱼、还有一道是鸡中翅,一共是六道菜,外加一个酸辣汤,三口人足够吃了。
共 1264 字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发生在热三伏的这个故事真是又热闹又让人感慨万千啊!养老院里八十岁的老婆婆刘淑珍第六次逃出来了,原来她是惦记着回家给老四一家做过水凉面呢!因为老四小时候爱吃,每年夏天她都要给他,以及全家做过水凉面。在老四家做着过水凉面,她又想到了老大,想到了老二,最后,她又重新合了一团面,为的是也让老二一家过来吃过水凉面。在她的记忆里,热三伏不吃过水凉面,就不叫过伏天,而她的老四一家此时正在饭店庆祝她的孙子乐乐考上大学。养老院终于通知了她的老二,老二又告诉了老四,于是,老四一家不得不把刚上桌的饭菜打包往回赶,老二一家也买了很多吃的赶过来了。当大家都催刘淑珍吃饭时,她却三番五次要去给大家下自己做好的面条。刘淑珍老了,老得丢东忘西,老得都住进了养老院了,但是,刘淑珍又没有老,她居然还会擀那么多面条,居然会第六次成功从养老院出走,对多年不见了的老大念念不忘。整篇小说热闹中透着苍凉,其乐融融中透着孤凄。父母想着的永远是自己的孩子,而孩子们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把健忘的父母推向精神的孤岛。直面现实,引人思索的佳作,倾情推荐!【:雪飞扬】 【江山部·精品推荐14101 000 】
1楼文友: 20:50:16 欣赏老师佳作,问好,祝您创作愉快!
2楼文友: 07:48: 2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 逝水流年 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小孩儿不爱吃饭
小孩脸黄怎么办
小孩腹胀不爱吃饭
小孩老是流鼻血怎么回事维生素D滴剂孕妇用量
幼儿流鼻血
上一篇:青春小说对不起女人小小说
上一篇:江南成熟的色彩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