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童年的感觉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10-12

青石板、木板房、瓦片屋常在我梦中萦绕。“五一”期间,来到了巴山深处的一个古镇,走在狭窄的青石板路面,看着路边两旁的满目疮痍的木板房,望着错落有致的青色的瓦片屋,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我的童年时代。古镇的街道清洁干爽,人烟稀少,没有阆中古城商业味盛浓的喧嚣,没有丽江古镇人头攒动的拥挤,也没有街子镇灾后重建后的浮华;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特色小吃店,和几家好称正宗十大碗的小饭店;河边的茶馆聚集着古镇大多数的老人,街边的茶馆则吸引着人数不多的外地人。

古镇沿街而建的街市民居建筑,多为二进式或三进式小四合院木结构穿斗、木柱檩梁、双檩双挂、青瓦屋面多为二层,墙身多用竹篾土夹墙,门面多为可拆卸的木板门,并向外伸出木质骑门柜台,便于经商售货,建筑口面较窄、进深大、内开天井,大户人家则有一进两个小四合院、前院天井、鱼缸,后院花园、假山,书香门第则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民居建筑的窗棂皆为方窗,现存窗雕多数分格类,如意格,什锦嵌花,鸟兽花卉、形神各异,不难看出是经能工巧匠精心设计,分件雕琢成型后,镶嵌于固定位置,入槽合缝,构成精美浮雕,造型美观,井然有序,堪称建筑木雕艺术之精品。

沿着幽静的青石板路,迈上三步石梯,就看见两边开的木门微微地敞着,我轻轻地推开,好奇地引项探望,一个小天井倏然出现在眼前,精致的石水缸,简陋的洗衣台,现代的小童车,勤劳的古镇人,历历在目。如若是小童车从画面上消失,活脱脱一幅儿时生活过的地方。

从街边沿石梯子向下行,一条大河在眼前,四面青山在环绕,一座石桥在述说,一坡石梯在凄凉;旧时的繁华,水路的商贸,已过眼烟云,只有清澈的河水,宽大的石盘,还残留着儿时野餐的灰烬,搬螃蟹的足印;在翠绿的黄桷树叶下,坐在石栏上,回首往事,就像回到了孩提时代。

五月的骄阳适值正午,将河边的游人沐浴得暖洋洋、睡意上扬。重回到古镇的街上,青石板路面上那种凉悠悠的气息就从脚底串上来了,推开一间茶馆,顿时就有一种阴暗潮湿的冷空气迎面拂来,穿过进深长的过道,走过堂屋,春日的阳光在瓦房中消散,又集中在宽大的天井中体现,柴火铁罐红薯饭和着盖碗春茶的香味,四方桌凉椅子老麻将弥漫着一股股霉味,厚重的麻布口袋挡着茅屋淡淡的膻味,就是那种儿时的味道,就是儿时的那种感觉。

古镇的人、古镇的风、古镇的情、古镇的山、古镇的水,让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找回了我童年的感觉。这种感觉,首先体现在古镇人的身上,古镇没有停车场,我们只好冒昧地停在人行道上的一家门口边,主人推门而出,得知临停是到古镇游玩,欣然同意,这淳朴的民风,好客的态度,让我们回归到了童年;这种感觉,体现在古镇厚重的历史沧桑里,没有美化亮化工程,没有旧城改造工程,只有清朝民国的建筑,让我们回归到了童年;这种感觉,体现在自然留存血脉的延续里,依山傍水建古镇,水路凋零存古镇,公路建筑在大河的对面,让古镇逃脱了上世纪末的小城镇开发,让我们回归到了童年;唯一遗憾的是,没有我们儿时常见的风火墙,估计小镇上当时的大户人家少,经济实力差,毕竟是在巴山深处的缘故,有了遗憾,才有怀念,有了怀念,才会去寻找童年的感觉。

共 127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把古镇的描写和作者的童年生活结合起来,写出了古镇的古朴纯真。文章以游踪为线索,描写了古镇沿街的建筑结构,描写了古镇见到的作者童年时代的物品,这些都给了作者以亲切感。文章描写见闻和感受,具体生动。【:春雨阳光】

1楼文友: 2 :19:12 从古朴小镇走过来的人,处在繁华城镇中,看到古朴小镇,真的有走进童年的感觉。 语文教师

2楼文友: 20:18:4 现在很多古镇,都是有古镇名,无古镇实;只有人现在还居住的古镇,才是真正的古镇;愿这个古镇不要把人迁出,不要打造出商业味的古镇!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效果如何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什么时间吃好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服用方法

什么季节补钙吸收最好
小孩子高烧反复发作怎么办
青岛双鲸药业维生素D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