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三农微观察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9-10
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三农微观察)
04:12:48 来源:人民
近年来密集出台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让这些安心种粮的人通过扩大规模获得了不菲的收益,也带给了他们诸如“全国种粮大户”“杰出青年农民”等荣誉,这让他们感到由衷的喜悦。但是有些事也让他们挺头疼。他们几乎都被所在地区的领导约谈过,谈话的核心内容大多是“鼓励”他们要继续扩大规模,当好带头人,做好当地农业生产的标杆。一位种粮大户苦笑着说,扩大规模那里是领导下个指标就做得成的啊,技术、装备、人工都跟不上就盲目上规模,回头领导的政绩是好看了,可我们的日子就不一定好过了随着阵型的变换啊。
这番谈话让笔者联想到了日前的一则报道。南方某省为了完成到2020年新增农村转移人口城镇户籍1000万的目标,运用行政力量,实行指标驱动,2012年和2013年短短两年就完成“农转城”人口近500万,这一数字几乎是政策实施前的20多倍。过分强调速度和进度的结果,就是出现了以土地城镇化和户籍城镇化为表象的“数字城镇化”,一些地区的农民成为既进不了城又回不了乡的“夹心人”,日子真真是不太好过了。
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也好,城镇化进程也好,都要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都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进展越快越好,而且也都不应该通过下达指标、绩效考核等办法强行去推动。拿土地流转来说,适度的规模经营是种粮大户等经营主体的市场行为,选择多大的规模,什么时候扩大规模,经营主体最清楚。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自然能够获得不错的收益。可若是外人越俎三面环山代庖,盲目下达指标、硬性摊派任务,强扭的瓜是什么味道就难以期待了。试想,在南方土地资源紧张、人多地少矛盾更为突出的地方,盲目追求几千亩地的经营规模;在村民外出务工机会不多、意愿不强的地方,非要推广整村流转,这种“领导意愿”成功的可能有多大呢?毕竟穿多大的鞋合适,没谁比脚更清楚。
事实上,不顾发展规律盲目下指标、限时间,硬性摊派任务,用数字进度、时限指标等“硬杠杠”来倒逼生产、施工或是强行推动工作进程,轻则带来安全隐患,重则引发伤亡事故,损伤群众权益。类似的教训已经不少了,可是为啥在现实中还屡屡见到“数字杠杠”在充当指挥员呢?说到底,还是某些领导的政绩观“跑偏”了,片面地将发展等同于成规模、上档次,以至过度倚仗“指标化”“行政化”手段。
上海白癜风治疗中心
小孩厌食身材瘦小怎么办
宝宝大便干燥怎么办
上一篇:自强游戏攻略43189
- [散文精选]女生多大需要涂眼霜?不是25岁也不是30岁,大部分人或许仅仅只是了
- [散文精选]购买惠普 Galaxy Tab S7 FE 最多可节省 130 美元
- [散文精选]猪蹄分“前后”,买错了肉质差白花钱,记起5点,不被肉贩忽悠
- [散文精选]吉林敖东(000623.SZ)大股东广发证券(01776)495.74万股 每股作价约10.16港元
- [散文精选]市场占有率就是王道,哪吒汽车靠什么驰骋车市屡创新高?
- [散文精选]苹果VR/AR头盔曝光 传了10年的死讯终于要实现了吗?
- [散文精选]鹿晗家门口严肃乘凉,腰上系着一根“面条”,看清后网友沸腾!
- [散文精选]爆笑:镇静剂和安眠药不能同时吃,否则后果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