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中收新厂区奠基将新增收获机械产能70生存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5-05

洛阳中收新厂区奠基 将新增收获机械产能7000余台

“项目竣工达产后,每年可新增收获机械产能7000余台,预计新增年销售收入11.19亿元,预计每年新增利税7498万元以上。”2014年5月9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举行的洛阳中收大型智能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产业化项目奠基仪式上,洛阳中收机械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天舒宣布了新厂区的产能数字,对于洛阳中收机械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阳中收)来说,新厂区的奠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预示着公司接下来的扩张和变革。

5月9日上午10点半,洛阳中收大型智能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产业化项目奠基仪式在历史名城洛阳市孟津县举行,洛阳市政协副主席、孟津县县委书记吉振华先生、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树君先生、洛阳市发改委副主任杜建华先生、孟津县县长张书卿先生、孟津县县委副书记宗国明先生、洛阳市农机局局长裴万赢先生、农民社副总吕明宜先生、农机化导报副社长刘卓先生、农机360总经理吴克铭先生及建设、监理单位代表、部分经销商代表出席并见证了奠基仪式。农机360:农业机械行业媒体传播站和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

据了解,洛阳中收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大型智能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产业化项目选址于洛阳市孟津县麻屯镇境内,规划占地面积323亩。项目建成主要生产玉米联合收割机,可实现销售玉米联合收割机13000余台。

洛阳中收机械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天舒在欢迎辞中对于新厂区的定位做了详细的阐释。他表示,洛阳中收大型智能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产业化项目被列为2014年河南省重点工程之一,项目将建设营销服务中心、产品研发中心、职工培训中心、国家级收割机械检测中心、机加工车间、冲焊车间、装配车间、涂装车间、生活综合楼、发运中心、成品仓储及公用基础配套设施;新增机加工柔性生产线、自动化焊接生产线、玉米联合收割机总装线、智能化立体高架仓库等工艺设备。“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为2年,该项目竣工投产后,每年可新增收获机械产能7000余台,预计新增年销售收入11.19亿元,预计每年新增利税7498万元以上。”刘天舒介绍说。

“好乘东风布新雨,顺风扬帆行大船”,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树君先生在致辞中这样形容本次新厂区的奠基。李树君介绍说,近年来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不断加强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高端制造能力,逐步建设完成了布局东南西北中的5大产业园区13个产业基地和一个农机物流科技园,为规模化高端产品制造和现代化商业经营奠定了坚实道路。此次洛阳中收大型智能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产业化项目在孟津奠基,就是要以高端收获装备技术为引领,着力打造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的农业装备产业集群,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为地方经济发展,为振兴中原装备工业,为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对于洛阳中收新厂区未来的发展,李树君充满信心:“我相信,在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我们共同的勤勉努力下,项目建设一定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正能量,成为地方经济繁荣发展的增长极。”

奠基仪式结束后,农机360采访了洛阳中收副总经理丁学谊,“在中收,我们一般称新厂区为‘三期工程’,洛阳中收经历了三期的建设和升级改造,逐步走向了更高的发展模式。”丁学谊说。农机360:农业机械行业媒体传播站和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

据丁学谊介绍,此次的三期工程建成以后,将重点加强小麦收割机产品外观、内饰装修、人性化设计以及玉米收割机的可靠性,未来还会在现有产品线的基础上引入茎穗兼收玉米联合收割机。丁学谊表示:“我们目前正与山东省的一家企业洽谈合作,他们会利用我们的装备收集秸秆进行造纸。另外,在国家和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的支持下,我们还会在人才引进及重要零部件自给化方面有所作为。项目的建设将提高公司收获机械关键零部件的自制和产品研发、试制能力,逐步完善保证产品质量所需的检测手段,满足按照现代化生产模式进行大批量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农机360 王晓微)

关于洛阳中收:

洛阳中收机械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阳中收)隶属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下属的现代农装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买产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直专注于收获机械的研发、生产与制造,公司拥有冲焊车间、机加车间、现代化阴极电泳涂装线、总装车间、试制车间,目前可年产7000套大型收获机械关键部件,具备1万台大型联合收获机械的生产能力,年产值达10亿元。

洛阳中收是国内最专业的研发、生产收获机械的企业,产品涵盖了小麦、玉米、水稻、大豆、油菜等收获类机械。洛阳中收拥有国内完善的销售及服务络,“中国收获”品牌家喻户晓;远销亚洲、非洲、美洲、欧洲,以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深受国际市场欢迎。

汉森四磨汤口服液是中药吗
心绞痛总是心慌吃通心络好吗
小儿厌食怎样治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