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芜尽处是春山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4-21

平芜尽处是春山,关于追风平芜尽处是春山的介绍

平芜尽处是春山。

画家陈勇的国画天地。

雨后的午时,如约走进陈勇画室。这是二月的春天,庭院的花草,绽放得茂盛而随意。

一壶普洱入唇,舌尖甘醇,话题竟是从古诗词开启。自幼钟情诗文,闲暇也吟几句唐诗宋词,风雅一下。陈勇尤爱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他以为诗歌美学理论对自己的创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品读,反复琢磨、体味,创作过程中就又多了几条路径。

无论是雄浑高古,自然含蓄。还是清奇飘逸,旷达流动。古诗词的意象与神韵在脑海幻化成画面,与创作时自我的心境交合,时不时潜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烟雨几时休的意境。个人的情趣、与生俱来的执着,让他徜徉在中国画的诗情画意中。大自然的雄奇,丘壑的超凡脱俗,山水的冷寂清疏与雄浑博大,不时唤起他的创作激情。兴之所至,那画笔挥动如桨,尽情游弋在水墨世界的方寸中。

观赏他的画作,以山水小品居多。色调清雅,注重水墨写意, 重笔浓墨的不多。有些画作并未具题,这应该是别有深意的。我作诗亦如此,友问之,笑曰无题

一路浏览,画作有山峦起伏中隐现的村落,洒脱秀逸;有杏花风雨江南欢飞的雀鸟,饶有意趣。亦有萧疏幽淡,暮色夕烟的古寺,苍茫简远。画作里不同时空中的物象看似随意汇聚,实际上是他某个阶段写生的感受以及通过艺术手法重新的设置定位。实与虚,明与暗,光与影,全神贯注于水墨之间。浓淡相间的笔墨,点染成各种物象的画面。望之天高云淡,烟雨飞鸿。驻足其中,有别致与欢欣,有沉寂与涌动,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凌云。

作品《故园暮韵》中,例占据画面的假山石,细腻的纹路和孔隙的清晰,近似工笔。近处的扶栏,不远处亭台下的人物,都笼罩在一种昏黄的色调中。我想,也许他是试图通过假山形体的质感来突出暮色,表达内心对故乡的一丝迷惘吧?陈勇说,有时主题并不一定要突出,自我有想法,观者有感觉,可以感觉到个人化的东西”或许作品离杀青”就不远了。

按照他的说法,我试着调整思路,隐约间有一丝亮光。

静观作品《清漪》通透的窗花,嶙峋的瘦石,自然的虬枝,笼罩在一层淡淡的白雾之中。枝的一侧,有星星点点绽放的白梅。这该是冬春之交,冷暖纠缠不休的时段。节气变换不免令人有些茫然,心底的那些憧憬,在左顾右盼中有些躁动。或许雾散云出,春天的到来就会释然。

观赏他的作品,有时沉默,有时会意,偶尔还会撩起我的诗情。真想作诗,只是留恋于画中,自叹心猿意马。再赏《水木清华》《灵山紫烟》《春雨》这些作品主题并不突出,风格从细节上看是含蓄的,清雅幽静。有油画的印象,又有水彩的影子。凭栏处,似曾相识,一庭风雨期燕归。

画画是他的梦想。在广州美术学院,林丰俗先生解疑惑,传厚德,授以渔。让孩童就喜欢看小人书在稿纸上画大头像的陈勇梦圆

来自乡土,初心不忘。近期他创作的作品多是以乡村、民俗为题材的小场景 人物画为主。通过主题串起人物,以场景环境渲染、表现事件状态和人的情感关系。作品刻画不事工细,内容也不复杂。但接地气贴近现实。颇似陶渊明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后的豁然开朗。

如2016年入选第二届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的作品《瑶族-盘王节》就是如此。画面用色单纯,除了淡灰色树枝和屋舍的酱红,瑶民的红衣裙、招展的红旗构成暖暖的主色调,幢幢屋舍背景衬托,数以千计、形态各异的人物载歌载舞、狂欢庆祝的场面跃然纸上。小镜头,大场面,盘王节这个瑶民的节日题材流溢着人文风情和地方特色,折射出时代的风貌和自然景观。

笔墨意趣需要涵养”我以为,画家主观的意”应该是视觉化的,是心灵不自觉的融入笔端的反映。心手合一,方能纵横天地,见于墨彩。观赏者也是在画中品读画外之意”内容与形式如何呈现于作品,是创作技法与意识的短兵相见。既要有所思,赋予作品文化属性,也要读者和圈内认同,这非同小可。陈勇感言:道必有法,得法不易,得道更难。要创作接近自满”的作品,接受传统文化基因的浇筑与新形式的营养滋补尤为重要,把握好则相得益彰。

回眸从画之路,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对有追求的画者也是如此。有时一幅画反反复复,几易其稿,几个月才脱稿。脑不断的代谢新陈,是煎熬亦是开悟,苦乐都在其中。他说:画作的表达渗透,根在于思,而不完全在于形…读书阅世多了,出门采风创作,写生渐成写熟沉潜中,雪月风花,山水鸟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陈勇更如故,下笔意定神闲就不惊奇了。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白驹过隙,风送芬芳。在岭南的山光水色中滋养中,欣然于陈勇的画作和青春一起绽放。我在羡慕中,丰盈着对他未来的想象。

清远治疗牛皮癣医院汕头治疗白癜风医院安徽治疗男科费用

小孩不爱吃饭是什么原因
助阳兴痿的原研进口药
亳州治疗阳痿费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