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星爸爸的喜怒哀乐体系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3-02

我和外甥朱石磊的故事

外甥朱石磊一家三口,游宝岛台湾。摄于2018年10月

2002年夏,磊磊在上海市建平中学毕业后,直接选择去英国学习金融专业。

磊磊长大了,要出国了。在祝福他的同时,感觉真的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我同他舅妈一起奔往浦东国际机场,和送行的亲人和朋友们一样,依依不舍,反复叮咛,并衷心祝福他!

现代化的候机大厅,宽敞明亮,高大气派。分别的时刻终于到了,一一握手道别后,他便快步走进机场对外封闭的通道。就在即将步入隔离区的那一刻,只见他迅速转身,向我们高举双手连连挥动,又迅速大步向前,再不见回首。他穿着一件当时流行的短袖衬衫,淡淡的,略带花色。皮肤白皙,身材挺拔,青春英姿,典雅大气。同行的,还有他建平中学的一位同学。

四年后,他学成回国。世界著名的四大会计事务所中的普华永道录用了他。老板同他有段对话。

“到英国留学,学习金融,家里付出了很多!”

“知道。”

“每月工作辛苦,薪资不高。”

“知道。”

“按现在的薪资状况,你工作一辈子,也很难补偿你父母!”

“知道。”

平时话就不多的磊磊,此时更少;回答平静,仅六个字而且重复雷同。

而此刻的他,内心一定是复杂的,激烈的…

2016年的春天,上海普华永道派他到欧洲小国卢森堡,协助开展公司在那里的中国市场业务。十月中,他回国参加长江商学院学FMBA的毕业典礼。取道上海,看望父母和我们,话语仍不多。

他的脸,依旧白皙光滑,了无当年令他无比烦恼的青春痘的痕迹,看上去似乎瘦了些,下巴还蓄起了短鬚,时尚又显成熟。我关心地问他,工作适应了吗?他回答,可以。看到他的手臂似乎不如以前强壮,我又,身体,怎么样?听到的仍是“可以”的回答。

席间,唯一同他有较长的一段对话,是我问到他,卢森堡大吗?他开始介绍起卢森堡,它在欧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同它毗邻的以及离其不远的周边许多国家,滔滔不绝,侃侃而谈。我中间插了一句,“在卢森堡出境,就像从上海的中心地标到朱家角,是吗?”他笑了。这次相聚,听他详细介绍,令我这个舅舅大开眼界,明晰了整个欧洲的版图。

我是看着他从出生,一步步成长的。1984年一月末,分娩期将临的,半夜里,突感腹痛难已。凌晨时分,其父骑车载着,匆匆赶往瑞金医院;随后我也赶到。历经几个小时的折腾,午前,小生命终于呱呱坠地。三天后,娘俩出院返家,我也参与了护送的整个过程。

小外甥磊磊在这里(272弄34号)长大;我们见证了他一天天地变化、成长。

小生命的到来给大家庭带来了莫大的惊喜。他太公兴奋之余,为他起名“石磊”听到此名,我不禁击掌大呼:何其好的大名!石磊者,四石相叠,是为正方啊!他太公一定是希望自己的重孙子,将来做人光明磊落,行事沉稳大气。我女儿四岁,此时正由我带着,住在前客堂,小名谓“圆圆”和刚刚降临于世的石磊,俩人的名恰是天圆地方之大气象的绝佳组合啊!

夜里闻其啼,白日观其笑,一连十多天。正月初四,我带着圆圆,告别了小外甥石磊,返回大兴安岭深处的小家。以后每隔两三年,我会回一次上海老家,都能看到小外甥石磊在长大,发现他的新变化,留下美好难忘的记忆。

1986年春节前,父亲加急电报告我母亲病危,我们全家心急火燎地赶回上海。母亲大人终于转危为安,心方落地。一日,我们兄妹们带着各自的孩子,一起到虹口鲁迅公园欢游,拍了许多照片。其中,难忘和有趣的是那张经典照片,小石磊穿着厚厚的棉衣,外套一件红蓝白相间的毛衣外套,头上戴着黑色瓜皮帽,面露微笑,却煞有介事,一本正经地举起右手,向大家敬礼!那年,他刚满两岁,口齿还不很清楚。

童年时代的朱石磊,举手向我们敬礼!是最难忘和有趣的经典照片。摄于1986年初春

1989年夏末直到深冬,因为要从大兴安岭的北方,调动到南方的江苏,我在上海老家住了好几个月。同磊磊相处的时间长了,越发觉得他可爱,更好玩了。那年,他五岁多,刚上幼儿园大班。

有空,我就会送他或接他。送他,我攥着他的小手,一路有说有笑,十几分钟的路,转眼就到幼儿园了。“舅舅再会…”轻轻的稚嫩声刚听到,他已挣脱我的大手,一溜烟地跑入伙伴群里了!

下午接他,又是一番景象。在园外等着的我,翘首张望寻觅。“舅舅!”一声响亮清脆的叫唤声后,他已拥入我怀里。还是我牵着他的手,一路上却是我听他不停地在说。什么“我们今天又做新游戏了”什么“老师表扬我啦”还有“我班有个同学的名字叫xx超的,好像他是超人一样”尽是儿童趣闻趣事,我喜欢。当然,有时他也会提出“舅舅,我想吃糖”之类的请求,我也尽量满足他。

回到家中,自然又是一番景象。他会对着阿妈(我)指指自己的肚皮;阿妈便心领神会,赶紧打开冰箱,拿出牛奶和面包。喝足吃饱后,他便窜出大门,在弄堂里疯跑疯玩。一个名叫魏刚的,是他的好朋友。他常去他家,他也常来我家。有时,闹互动时,难免碰坏一些东西;挨呵斥、责骂,甚至痛打,也是自然的了。这时,便会听到他哇哇的大哭声…

有一次,传来磊磊断断续续的抽泣声。闻声,我急忙走入他住的后客堂。只见磊磊贴在一张长方凳上,向上昂着头,双腿悬空上下摆动着。一旁站着的是他父亲,口中喊着“1、2、3…”和“加快,用力;再加快,再用力!”小家伙无奈地跟着节奏,上下摆动着双腿。原来,他父在当教练,正在训练他自由泳双腿上下打水的动作呢。小家伙两眼泪汪汪,小声地哭泣着。他快上小学了,而卢湾区的重点小学“一中心”有一个硬指标,被录取的新生必须有一项体育特长。

“树挪死,人挪活。”1990年我们调转成功,落户在江苏仪征化纤。七月,上海老家装修。他随他的阿妈到我仪征的新家,住了两个月。其时,他已上完幼儿园,快满七岁。

那时,国门打开不久,家家户户有了自己的电视机。人们通过电视机看体育直播,看意甲,观英超,绿茵场上的足球赛成就了无数球迷。

携外孙磊磊来江苏我家的那些日子,正值意大利世界足球杯,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每天都有直播。吸引了无数球迷挑灯观看比赛。不满七岁的小石磊竟也成了球迷!每当足球杯有直播比赛时,他都会和我一起端坐在电视机前看比赛。同我一样,大呼小叫,身临其境,感受着比赛的紧张、激烈和精彩。小球迷有时还会点评球员的表现,甚至还会同我这个老球迷争论一番。

更令人称奇的是,每看完一场比赛,小球迷都会牢牢记住对垒双方的国旗。白天没有比赛时,他就专注地用各色腊笔,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画参赛国的国旗。24支队伍,24个国家的国旗无一落下。

当时正是暑热高温,还只有电扇吹风。中午从不愿睡觉的磊磊,满脸满头都流着汗,兴致勃勃地画着。画完一幅,就会:“舅舅,我画勒像伐?”我摸着他的头,帮他擦汗,连连说道:“像额,像额!”他就接着再画下一幅。

决赛那天,阿根廷和德国的比赛,直播安排在凌晨三点,这是一个人最不易醒的时候。我还迷迷糊糊地睡着,感觉有人在推我,“舅舅,辰光到了伐?”是小石磊在喊我,声音有些沙哑。睁开眼睛,手表指针正指向2:50!真是神了,一个七虚岁的孩子,时间竟能掐算得这么准?

小球迷的个性鲜明,而且也很搞怪。在江苏的两个月,每天到了这三个节点,他都会反复要求“我不要第一个洗澡!”“我不要第一个睡觉!”和“我不要睡午觉!”语气肯定,且不厌其烦!可见,这小家伙有多么的执着!是精力充沛,还是要和他的表姐圆圆争一争?

从江苏仪征到上海老家,方便多了。年迈的父母,常令我挂念于心。因而,每半年,我总会回上海一、两次。或借出差,或逢年节…自然,见到磊磊的机会也多了。

磊磊上学后,个头在长高,学习也不错。开始,他会问我一些汉语拼音的问题,后来又开始问我作文或数学应用题的问题。他在成长,他的个性也在不断地变化中。

民间有句老话:七岁、八岁,讨狗嫌!每次出门,他都要“作”上一番,几乎成为惯例。那次,全家要出门,磊磊又开始“表演”了。说好的,一起出去,临时又不愿去了,怎么哄劝,毫无作用。气得她母亲狠狠揍了他。他一边哭嚎,一边还振振有词:“你这是侵犯青少年保护条例!”而保护自己最好方法,就是以哭来抗争!

他的哭,犹如在演奏一部交响曲。有序曲,开端,发展直到高潮,那是哭声音量最大的时段;也奇怪,到达高潮即最伤心痛苦时,迅速进入尾声。音量急剧下降,终至平静,转而破涕为笑。哈哈!最后又乖乖地跟着父母,高兴地外出了;每次都这样。

此后,我与磊磊相处还有许多趣事。我带他游淮海公园。正逢公园搞活动,摆了一溜长长的小吃摊位。手上拮据,我只为他买了一碗油豆腐细粉汤,那种用一次性餐具装的。他一人独吃,一气吃尽,香极了!

有一次,在爱珑妹福州路房子的阳台上,他居然要求他舅舅的我,将他五花大绑!还有一次,我带他到南京东路的打字机商场,进入不久,发现他不见了!我上下电梯,寻觅四周,仍不见踪影。正当我焦急万分时,广播里传来“谢平海小朋友,请注意;谢平海小朋友,请注意,有人在服务台等你!”听到广播,我快步奔向服务台。心中则想,小赤佬,老娘舅竟变成了你的“小朋友”

他,一天天地在长大;上海也开始发生巨变。“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里弄厢的公用电话间,已另做他用。往日,传遍整条里弄里的“电话阿姨”高八度大嗓门传呼声,也消失了。里弄厢各家人家,兴起了一股装电话风。

小石磊的才干,又有了用武之地。上海老家的电话号码,他记的最快,最牢。他教阿妈记,告诉我们这些还在外地的长辈,“3261052”脱口而出;洋洋自得,不厌其烦。后来电话升级,七位数又变八位数。这次,他又忙了,不厌其烦地告诉大家,是“63261052”“前头不加一个‘6’打不通的”一脸认真的样子。

外甥朱石磊一家三口。平静的他在看手机,活跃爱出“洋腔”今天该是他儿子了吧!

1996年暑假,乘着浦东改革的春风,我们全家也重返上海。工作节奏快,日子也过得飞快。

小学毕业前,我陪他练自行车;初中毕业前,我陪他练长跑;高中毕业前,我同他与“大家族旅行团”一起,游广东老家潮洲,品浙南溪口山水。

微信才出现于世,他就牵头建起了大家族的群,当起了群主,并为群起名为“272弄34号”“272弄34号”是他的出生地,成长地;也是我们大家族见证他呱呱坠地,一日日,一步步成长过程的温暖老家。

不知什么时候,曾经很爱说话的磊磊,变得不爱说话了。

那年春节,我们大家族游温州。四天的游程即将结束,十多位老少亲人团团围坐。大家品味着东瓯温州美丽的山水,兴致勃勃;磊磊则是静静地听着。

然而,当议论起“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时,大家议论纷纷。正在上高二的他,突然冒出一句:闯荡市场,敢为人先。哈哈,一语中的!

我不禁刮目相看,他真的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而且是那么的精准!

我也注意到,他脸上现出了青春痘,唇上也冒出了毛茸茸的黑色…

2018年12月10日写于上海寓中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外甥

外甥是一种亲情关系称呼用语,将自己姐姐、妹妹的儿子称为外甥,如是女儿,则称为外甥女。某些地区亦称外孙为外甥。【外甥旧义】最初的雅言亲属称谓中,己及妻将己之姐妹之子(儿子或女儿)统称为外甥。“舅-外甥”对称。注:前述“子”最初是不分男女的,后特指男性。【外甥新义】雅言亲属称谓中,己及妻将己之姐妹(出嫁)的儿子称为外甥,而将己之姐妹的女儿称为外甥女。“舅-外甥”对称。注:“甥”属于妻亲亲属称谓语,指姊姊或妹妹的子女。“舅舅-外甥(女)”对称时,称出嫁姊妹的子女为外甥或外甥女。如湖南地区。

泰安癫痫病医院宝宝健脾吃什么好宝宝消化不良拉肚子

汉森四磨汤调理肠胃吗
印度希爱力和希爱力选哪个
关节酸痛应少吃什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