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散文母亲的专利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09-20

摘要:母亲在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独有的专利,煮玉米的独特方式就是对儿女们的浓爱中的一种,母爱似海深,这就是啊 小区广场有卖粘玉米的,女儿吵着要吃,就给她买了一个,只吃了两口,她就扔了,说超级不好吃,老婆就给她一巴掌:“你这个孩子,两三块钱的东西,说扔就扔了?你不吃,大人吃,你不知道爸爸爱吃煮玉米,真是个小败家子。”

可能是因为老婆下手重了些,女儿的泪哗哗地流下来,老婆硬着心肠没理她。我有些看不下去,拉过女儿说:“再等几个月,爸爸带你回老家,让奶奶给你煮,咱俩当饭吃,好不?”女儿止住泪:“奶奶的煮玉米超级好吃,我就爱吃奶奶煮的玉米,最最好吃了,爸爸,只要能天天吃奶奶的煮玉米,我就能保证不吃麦当劳。”

是的,用我女儿的话说,我母亲的煮玉米是超级好吃,如果申请国家专利,我想是没有问题的。

玉米刚能煮着吃的时候,母亲就会给我们打,我们兄妹五个相继回家。

一般情况是早上煮玉米。在我们都还睡觉的时候,娘就起床,守在三爷家竹园边的小泉里等上两桶泉水(不用隔夜泉水,也不用井水),佝偻着背担着回家,倒到大锅里,用大劈柴架上火。这时才去地里掰玉米,母亲不掰净穗子,玉米一定要带着“贴身衣”,一般是两层叶子,等掰上一竹篮子嫩玉米,娘顶着一身露水提回家时,水也快开了,这时娘赶紧拿来一大一小两个青竹箅子,把玉米一头一尾一头一尾一层一层放好,就像皮鞋盒子里皮鞋的摆放法,娘说这样放着煮出来的玉米受热均匀,不老不硬,不塞牙不架嘴。有一次大嫂起得早,看到娘这样摆放玉米,开玩笑地对大哥说:“你娘净是故弄玄虚,下饺子一样丢进去不就得了……”,大哥当场就翻脸了,有两年就没让她回来吃玉米,她憋不住,真心承认“是专利是技术”。每个箅子摆两层,等水咕咕嘟嘟开滚,娘小心地放入箅子,水正好淹没玉米,盖上锅盖,压上两块砖头,看着表,煮上一刻钟,抽掉大劈柴,小火再烧五分钟,回回气,开锅,捞出玉米,控掉水,剥掉叶子,玉米颗粒圆鼓鼓黄灿灿,又甜又香又软,又有一种淡淡的青味,好吃得没有一点办法!

去年老四一连吃了五个春玉米,对娘说:“妈,要是你带着这个绝活跟我去北京,肯定会被奥组委指定为运动员专用绿色小食品。还会获得国家专利呢!”娘笑呵呵地说:“好呀,那可得把整个亚运村都种上玉米还不见得够吃呢。”

我知道,在我们兄妹五个的心中,娘的煮玉米早已获得了“国家专利”。我孤独的娘,已经白发的娘,坚决留在乡下,并强留下家门口的三四分地,就是为了种玉米,一次一次上土肥,就这三四分地,又是种春玉米又是种秋玉米;就这三四分地,也不说一次播种完,总是先种五六行,停个八九十来天的再种一次,错过墒情了就挑水浇地,还常与老天爷打赌“我就不服就这巴掌大一片地我还种不好”。费那劲真有点像彭老总种的那“一分试验田”,费这劲就是为了让几个子女每年都能享用到具有国家专利品质的香甜玉米。

共 110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从女儿扔掉不好吃的玉米,引出正题,重点描述了母亲亲手煮玉米的过程及玉米的美味,再通过衬托手法,进一步突出主题。看似写的是母亲的煮玉米,实则歌颂的是作为农民母亲的善良、勤劳的美德以及对子女倾注的满怀情意,表达的是对母亲的尊敬语感恩情怀。欣赏!【:青莲二世】

1楼文友:201 -0 -17 00:55:04 母亲煮的甜玉米很好吃,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吃上好吃的煮玉米,母亲非常愿意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这种母爱的浓烈就包含在这独一无二的煮玉米中,每每回忆到此,我都会心存感激,内心感动,正所谓常说的真爱无敌吧。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楼文友:201 -0 -17 14:51:49 本文真情流露,质朴感人!问好作者! 一个返老还童的文学朝圣者

楼文友:201 -0 -18 15:44: 0 母爱多种多样,煮玉米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浩然加油!期待更多佳作! 80后女人,辛勤的工作者、码字工。

4楼文友:201 -0 -26 09:11:40 可怜天下父母心!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5楼文友:201 -0 -26 18:08:02 谢谢各位老师和文友的喜爱!问好。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云南特色植物 灯盏花疗效如何

云南特色植物 灯盏花怎么样

云南特色植物灯盏花效果怎么样

小孩口臭
小孩脸色发黄吃什么
什么方法可以维持肾精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