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红河谷的传说杂文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09-18
摘要:《红河谷》,电影界的大气磅礴之作出现了。小说还没有(我忘了,《白鹿原》应该算一部,《平凡的世界》算半部)。经过那么长时间的探索,民间传说、藏传文化、西洋文明的冲击,它包容了一切。此片选择了一个绝好的角度,这也是现代的民间传说,时间是多么可怕,刚刚飘过的历史烟尘,马上就被时空湮没了,变成现代传说,像一场幻梦一样。可这梦曾经是多么真实,没有一点虚构。 前面的话:
这是我多年前看过的一部真正的国产史诗巨片,怎么评价也不过分,冯导后来拍的《黄河绝恋》就有点江郎才尽了,没有文化大气,至于这些年的所谓国产巨片,我似乎从来没完整看过一部,所以也就无从评价,反而对《一个馒头引起的血案》印象深刻,整理旧日的文章,就象与初恋情人会晤,谈心。
一九九七年五月二十日凌晨一点
从哪写起呢?
从开始写起吧!这是一场精神漫游。感情漂泊的季节。我还得漂泊一段时间,因为我不想回家。等是有家归未得。休问奴归处。看你能记住多少。宁静一开始也没有入戏,向来欢愉难工。略显得矫揉造作。
《红河谷》,电影界的大气磅礴之作出现了。小说还没有(我忘了,白鹿原应该算一部,平凡的世界算半部)。经过那么长时间的探索。民间传说,藏传文化,西洋文明的冲击,它包容了一切。此片选择了一个绝好的角度,这也是现代的民间传说,时间是多么可怕,刚刚飘过的历史烟尘,马上就被时空湮没了,变成现代传说,像一场幻梦一样。可这梦曾经是多么真实,没有一点虚构。
高原、雪山、草原、蓝天、白云、湖泊,藏族少女、美丽的姑娘、苍凉的牧歌......这是诗,是艺术,真正的艺术。枯涩的汉文化需要藏文化的补给。我被那个古老传说惊呆了,以这个传说作结可谓高明之至:
从前大海里有一颗贝壳,它后来变成珠穆朗玛女神。它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叫黄河,二儿子叫长江,最小的儿子叫雅鲁藏布江。
这就是传说最伟大的魅力。你不能小瞧民间传说,它是与珠峰同在,同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同在。
这就到了伟大、崇高的境界。
这是一部需要虔诚、崇敬、顶礼膜拜的片子。是的,面对如此庄严美丽的蓝天白云,我会跪下来的。我不会要那种虚伪的尊严,毕竟那尊严也是礼教带来的“恶果”,是另外一种变态。在如此庄严的雪山面前,你无论做什么,都是自然的,包括一切丑恶和肮脏。它会使你现出你的原形,你穷形尽相,你无法掩饰自己。《我们很坦然》,马原到高原取了经回来。博大、深邃、神秘、诱人,无疑这是人间的仙境,人间的至美,至善,至真。
圣洁的灵魂需要崇拜。
神圣,什么时候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离神圣有多远。苦难也是一种神圣,劳动也是一种神圣。有时候谬误和狂热也是一种神圣,于是你多少有点理解了毛泽东。神圣、圣洁里面也有罪恶,可是它能包容一切。我并不懂到底是东方吞没了西方,还是西方吞没了东方。或许从那个英国人的彻悟可以得到,不过那不是吞没,是融合。文化需要融合,你包容我,我包容你,真正的大文化应该有这种气度。
圣洁,只有用生命来洗涤自己的罪恶,才会换来圣洁,才会彻悟。
“我看到圣山了。”
是的,我看到圣山了。
圣山是圣洁的象征。
洗涤自己身上所有的罪恶,你也就可以看到“圣山”了。东方文化是一种内省式的文化,是慎独,是禅悟。苏格拉底也是“内省”文化的鼻祖,东西合一,大道合一。
群山静默无语。
狼烟四起之后,山还是那样的山。
高原上只剩下一位老妇人和一个小孩。文化的传承还在继续。珠穆朗玛峰的传说还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的,正应了一句“精神是不死的”。开篇便是。
这座高原是本世纪最后一块净土。
现代文明的处女地。
汉文化以一种祭奠的方式宣告了它的“灭亡”。它的残酷,它的自我束缚,把自己彻底窒息,雪儿达娃,又一个文成公主,不再象以前那么辉煌,那么光辉灿烂,它成了汉文化的逃逸者,逃到这一片净土。它是带着自己应有的尊严来的。它不跪,它只是参与,这是一种真正的融合。它的勤劳,它的温柔,它的贤惠,犹如那大草原,犹如那蓝蓝的圣水。无疑它能与那种雄强、激昂的藏文化交融在一块。雪儿达娃最后说了一句“这也是我的家”,水到渠成。是的,它终究没有亡,它不会亡。
那座石狮子,终于等来了天上的仙女。
美好的东西总是那么脆弱,那么不堪一击。
美好的东西让人心碎,让人魂牵梦萦,或许就是因为它的脆弱吧!但是它的精神魅力总是无比的强大。
古代文明非得遭受血与火的洗礼,才能进入现代文明吗?这样付出的代价是否太大了。
我想起了《最后一个莫西干人》,还有《与狼共舞》。
无疑《红河谷》可以与上述影片对话了,毕竟它产生于我们的国土。我们有比它更神圣的东西,更美丽的东西。
或许因为还有这样好的影片,我们还值得活在这个世界上。
应了那一句话,太阳明天还会升起。
不再是那句话,看这个世界能把我怎么样。
强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自然法则。弱肉强食,是不是太简单了一点,抑或太程序化了一点。如果世界就这样发展的话,想来人类也没有多大存在的必要。宽容,我们需要宽容。美好的东西是脆弱的,包括勇敢,正义,信任,当然也有自由。可是强权征服只是一时,它能够带来的只是某种物质性的东西,精神上却带给人们更多的抵制和厌恶。
如果战争只产生于同等层次的国家和地区,那就不会有战争了,其实战争这部分意义已体现到体育竞赛去了。战争成了以强凌弱的工具。
所以那个英国人控诉这战争是“他妈的战争”,这是屠杀,我倒觉得多少没有认清战争的本质。
你以为战争只能发生于同一层次上吗?不是的,不会的,不会那么公正的。战争是邪恶的。
如果以后谁能接触西藏和平解放那个题材,那将又是一部鸿篇巨制,近百年的西藏史。
绝对的“独立”,闭关自守,是行不通的。
所以有时候孤独便成了诱人的猎物。
当然这句话的前提是......
专注是一道特别的风景。
他们谁能知道我倚在窗边,专注地看着外面,在看什么呢?我什么都没看,但我什么都看了,最主要是在看“想”。
我在想周恩来说了一句: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对伟大的作品你只有顶礼膜拜。你需要顶礼膜拜,什么时候学会崇敬,学会“跪下”,你也就接近了伟大。你拒绝了它们,你游戏了它们,你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是的,我们为什么要去强迫别人接受你的文明呢?人家不愿意,为什么要强迫呢?文化也是一种心灵相通,犹如感情的相契一样。
是的,我的心灵被圣洁、博大、深邃、崇高充满了。我的心灵受到彻底的清洗,我需要反省,我需要振作。
我那图一时之快意,我那由于愤怒而作出的决定,无疑埋下新的仇恨种子。这于事何补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是天生一人,必有一人的用处。实用主义,采用纯自然主义行吗?无为而治。一切心中有数就可以了。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毛泽东也是这样的庸人,无为而治是最高的智慧。
我轻飘飘地走着,一切都不入我的眼。
我还是听到耳旁的议论声。
这反映了一种民族精神。
另外就是一阵嘻嘻哈哈湮没了这一句话。
这就是文化的脆弱。
也是圣洁的稀有。
或许就因为它是如此的稀有而珍贵、庄严、高贵。
衣锦还乡其实是每个中国人的美好想法,我为什么那么恨这一点呢?
因为我的淡泊名利吗?
其实我那个宏大的愿望又怎么能与它分开呢?
雪儿达娃,典型的汉族女子,勤劳,温柔,与相爱的人只能相望,深深地掩藏自己的爱欲。最终,两个相爱的人被蓝天白云、青青草原陶醉、融为一体。
狼一样不是生灵吗?
不,狼是罪恶的东西,必须让它转世成为另外的动物。
狼是羊的天敌,羊则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所以狼也就成了人们的天敌。
在西方狼没有成为人们的天敌,那又是为了什么?人还可以与狼共舞。印第安传说狼是个又好又坏的动物,他们对狼不是全盘否定,这也反映东西文化的差异。
我乃方外之人也。
我就叫方外仁,可乎?
大音希声。《红河谷》给了我太多太多的启发,更坚定了我走向民间的信心,挖掘民间文化。迫不及待,我要去听伯伯讲的故事,讲鬼,讲古都可以。我永远只能以一个爱听故事的小孩身份出现,什么时候我才能自己讲故事呢?
(我到外面去一下,可以整理一下散乱的思想。)
“俺本是卧龙岗上散漫的人。”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无为无不为”,一个道理。
凌晨三点
从前面那个店子亮灯可以说明现在已经是三点多了,肚子饿得不行,可是又吃不得东西。要写的东西还很多。难得有这样的境界。
都是因为《红河谷》,让我一触即发,一泻千里,滔滔不绝。
难得有这样的机会。
看完了这个片子。
听到了一个小女孩与她婆婆的对话:
“散戏了。”
“好得你看。”
我差点笑出声来。
这可能是这部影片最短的评论了。
值得注意一点的是,藏文化出现的是一座石狮子像,在等待那位仙女返回人间。而汉文化更多的是“望夫崖”。应了那句“痴情女子负心汉”。其实贾宝玉也是负心郎、薄情汉。他很快就忘了林黛玉,与薛宝钗生活起来。只是那段情缘成了他精神永恒的苦痛,这也是曹雪芹自己的写照。
那种眨眼即逝的美丽总是令人感动,我不敢想起那次去新晃的车上碰到的那个女孩,那个英姿焕发的女孩,因为她那夺目的美丽和某种神秘感以及她突然的消失,永恒地刻在我的心上。
真正的艺术品总是令人震撼并有所启迪的。我给这部影片最简单的评价是:明天再看一遍。
我还是上去吧!还没开场,可这里没有我的容身之地。我于是遁到那一片无人空间。慢慢我的“专注”、“孤独”吸引了一批人。
我在“专注”中,旁边竟然靠来了两个女的,我坚决地不说一句话。
可我还是尖起耳朵听到了。
“我很少看电影......”
“听说这下面有个录像厅。”
而我却望着下面来来往往的人独自出神。
我在想诸葛亮为什么要出山。
周恩来为什么要下地狱。
毛为什么需要周。
这部影片值得看第二遍吗?
第二遍会是何种感受呢?
《最后一个莫西干人》我是看了第二遍的。
还是很感动。有种回味的感觉。
重看此片,加深印象,深化某种感受。
小城里有这样的好片子。
看一次也算大饱眼福了。
那种单调的音乐,有种一以贯之的永恒的东西,看来也不能小瞧它。
花鼓戏呢?
基本上把脑子里的豆子都倒了出来。
我莫名其妙想到“埃及”,那一堆骨头,只剩下骨头。
他也来了。
我送给他一句话:
“你缺少骨头。”
你只有为自己辩护,才能解释。
我的头恍恍惚惚,出现了幻觉。
可惜不会有圣山。
他们都起床了吗?
清晨了,七点天就亮了。
一九九七年五月二十日下午七时
看了第二遍,不再有那种一见钟情的心动,少了某种庄严感,多了几点质疑,发现几处败笔,恕不一一点出。
还有一句话,关于人类的来源,藏族传说最接近现代科学,或许他们真是远古人类最后的幸存者。
共 95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从一部作者认为是大气磅礴之作的电影很自然地联想到到伟大、崇高、神圣、圣洁这些抽象的概念。作者试图用这些概念来概括《红河谷》,同时也想据此谈谈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探讨文化的内涵,寻找某些被遗忘的精神性的财产。从古代文化跨越到现代文化,这种历程中的血与火的洗礼,是让人心痛的,甚至让人遗憾、愤恨。“强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自然法则”的观点,使作者以为也许这观点未免不适应这个世界。这使作者想到了“宽容”,想到了战争的本质,想到了这部影片重大的启发性和警示性。文章表明,我们的心灵需要圣洁,需要彻底圣洁的清洗。——相信到那时,正义和和平会永在。《红河谷》似乎使作者陷入了思考的癫狂状态,以致于文章写来像一句句散乱的思维游记。当然,也引发了一系列相当璀璨的联想。在这联想里,读者诸君可以看见凡人的善良和正义,伟人的豁达和慷慨。总之,这篇随笔具有一望无垠的宽广度。【:张魁】
1楼文友:201 - 16:41:08 虽然让我有点头大,但我真心受教了。思维的视角很广! 欢乐人生不常在,你只当它是随心。
2楼文友:201 - 16:52: 9 从你的诸篇文章中,我相信你的素材很多。可谓胸有块垒,愿你常写常新。问好! 欢乐人生不常在,你只当它是随心。
楼文友:201 - 16:54: 1 我只看了《红河谷》的百度百科介绍,一些剧情基本了解。但电影没看,所以评价可能难免偏颇,不到之处见谅。同时也希望作者能写出更好的影评。 欢乐人生不常在,你只当它是随心。
4楼文友:201 - 18:16: 1 这篇影评虽然有点 东扯葫芦,西扯叶 的味道,但还是看的见作者的思想。
5楼文友:201 - 18:27:2 思考的癫狂状态,评价非常到位。连夜看,连夜写,真到了那种癫狂不休的状态,思维一直没有停止。自己也觉得它很毛,很多问题只是提出一个引子,并没有深入展开,学力亦有限,所以浅尝辄止了。
但我还是敝帚自珍,喜欢那种海阔天空的思想漫游。 笔名拜林西甫。
什么引起骨质疏松
脚抽筋吃什么食补
老年人腿抽筋怎么办
小孩不流鼻涕但咳嗽鲁南欣康一疗程吃几盒
灯盏花制剂好用吗
上一篇:第三届朱自清散文奖颁奖
上一篇:读上官婉儿手记
- [散文精选]女生多大需要涂眼霜?不是25岁也不是30岁,大部分人或许仅仅只是了
- [散文精选]购买惠普 Galaxy Tab S7 FE 最多可节省 130 美元
- [散文精选]猪蹄分“前后”,买错了肉质差白花钱,记起5点,不被肉贩忽悠
- [散文精选]吉林敖东(000623.SZ)大股东广发证券(01776)495.74万股 每股作价约10.16港元
- [散文精选]市场占有率就是王道,哪吒汽车靠什么驰骋车市屡创新高?
- [散文精选]苹果VR/AR头盔曝光 传了10年的死讯终于要实现了吗?
- [散文精选]鹿晗家门口严肃乘凉,腰上系着一根“面条”,看清后网友沸腾!
- [散文精选]爆笑:镇静剂和安眠药不能同时吃,否则后果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