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兵力总数哈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1-12-02

赤壁之战兵力总数

赤壁之战兵力总数

每每提起赤壁之战,总会让人想到它是一场少数战胜多数的战役。但是据史书记载,孙权的总兵力约在万,但是部队分散不利于调动,于是孙权派了3万人给周瑜,用于和曹军直接作战。而刘备的军队以自己的一万加上刘表长子刘琦的一万,合计约为两万。所以,总的来说刘备与孙权的兵力总的为5万左右。

赤壁之战油画

对于曹操的士兵数量,历史上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其实,曹操当时的总兵人数约为23万人之多,据曹操自己说是80万左右,然而80万是个非常虚的数字,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说80万首先是想在心理上压制住孙权,让其不敢进行抵抗而投降。其次,曹操在北方有300万的人口,然而这个数字是曹操总共拥有的人口数,除去老弱病残的人

,生产的人力以及各地的当差人员等,曹操最多只有35万能带到荆州。

同时,根据史料上的记载,周瑜把曹操的兵力汇报给孙权时,称兵力才有15~16万人左右,而刘表的儿子刘琮带着约7万人投降了曹操,所以当时曹操的军队约为23万人。当然也有人对周瑜汇报的数据有所怀疑,但作为一个军队里的重要将领,对打探到的情报要有一定的把握,不可能为了为军中战士壮胆而虚报数字。

所以,总的来说,两方的兵力悬殊并不像5:80那样夸张,也就差不多是在5:23之间。大家现在是不是已经了解了呢?

赤壁之战时间介绍

三国演义里面最受欢迎的就是赤壁之战,这也是最经典的一个故事,关于赤壁之战的故事很多人都存在很多的疑问,对于,赤壁之战的时间一直广受争议,《三国志,曹操传》记载:”十二月……公自江陵征备……”。

赤壁之战油画

众所周知,十二月份是我们的冬天,冬天一般刮得是北风,而草船借箭借的可是东风,冬天刮东风那就是一件稀奇事了,所以人们争议的并不是不无道理。

历史是无法还原的,对于那些未知的迷,我们也只好通过各种史料记载来考证,推断。曹操铁索连舟,不会无原无故,他十月占据江陵,然后隔江与周瑜对峙,连舟操练大军。

在《三国志,蒋济传》中又说道,建安十三年的时候,孙权带领大军攻打合肥,可以见得,十三年合肥之战就结束了,而上面说的十二月份的赤壁之战,曹操是没有时间跑到合肥去展开合肥之战的。

所以说,还原历史,史料也是存在很多漏洞的。后来又有人发现,东汉的建安十三年是闰年,那么所有的推理也有了依据,闰年多出了比平常年足够的时间让一切事情变得顺理成章。

时至今日,我们的研究人员翻阅无数资料也是无法确认赤壁之战具体的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十一月,孙权,刘备合力与曹操在赤壁交战,十二月,曹操铁锁连舟,周瑜草船借箭,大败曹军于赤壁。

赤壁之战歇后语有哪些

很多历史故事都很经典,赤壁之战就是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说到赤壁之战里的歇后语,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句歇后语说的是对于同一件事,双方都是自愿的。在赤壁之战中,为了让曹操以为孙权要投降,周瑜与黄盖合伙演了一出苦肉计,假装言语不合、意见不投。就是为了演给诈降阵营的张允等人看的,而恰好这些假的情报被误送到曹操手中,也是致使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之一。

赤壁之战画像

再有就是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在这句歇后语中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要想成功做好这么一件有风险的事,是需要很大把握的,而诸葛亮知己更知彼,他深知曹操生性多疑,在大雾天不会贸然出击,必定会以远距离试探,正好射箭就是这个试探的方法。

同时他要能观天象,知道天气的变化。最重要的是他有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他想到的不是自己去造箭,而是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去达到自己的目标。这些种种串起来,才是真正的高人,可以为了一个目标,综合利用身边的优势,十拿九稳地完成一件事情。

因此观测时间只有两个小时左右。只是由于辐射点较低 其实在赤壁之战里还有一些歇后语,像曹操南下——操之过急;诸葛亮周瑜定计——不谋而合;诸葛亮周瑜用计——英雄所见略同;诸葛亮借东风——装神弄鬼等等,其实每一句歇后语都有一个待人挖掘的故事。你现在是不是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了呢?

南宁治疗妇科习惯性流产多少钱
贵阳阳痿治疗哪家好
朗圣丹媚避孕效果怎么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