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湘戏出精品出名家出流派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09-28

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 张文雄

黑格尔说, 哪个民族有戏剧,就标志着这个民族走向成熟 戏剧是一个民族开化的民族生活的产物 。戏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浓缩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着一个地方活态的文化基因。对中国人来讲,看戏、听戏、唱戏,是一种文化传统,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要以这次 湘戏晋京 为新的起点,立足传艺、传神、传德,着力出精品、出名家、出流派,推动湘戏活起来、传下去,使之像湘菜、湘绣、湘瓷等 湘 字号文化品牌一样 湘 飘海内外。

从剧本抓起。剧本是戏剧生产的根本和源头。有戏没戏,关键看本子。没有好本子,就唱不出好戏。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对戏剧创作而言,剧本是 将 ,导演、表演、舞美、灯光、服装、道具等是 三军 ,剧本不行,导演、表演、舞美等再好也 没戏 。振兴湘戏,首先要抓剧本,要搞点 本本主义 。清末大学问家王国维讲,戏剧的审美特征是 以歌舞演故事 , 歌舞 是形式, 有戏 必须 有故事 , 故事 是戏剧的筋骨与灵魂。 戏不够,舞来凑 ,再热闹、再花哨也只是表面文章。好本子从哪里来?一是要加强规划扶持。抓剧本不能 望天收 ,也不能 靠海捞 ,要有的放矢,加强剧本创意策划和规划论证,强化统筹协调,搞好孵化培育。剧本创意策划要因时而变、推陈出新,不能 老戏老演、老演老戏 ;规划论证要科学严密,富有前瞻性,像吃汤圆一样, 口里吃一个,筷子夹一个,眼里看一个,心里想一个 。二是要把创作扎根在民间。作品要上去,作者要下去。好的本子,是在民间生长起来的。要发扬地方戏剧 接地气 重生活 的传统,走进生活深处,观察群众的 柴米油盐 ,感受群众的 喜怒哀乐 ,倾听群众的 凡人故事 ,从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提炼主题,使鲜活的 生活原型 演化为动人的 艺术形象 ,触动人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三是要注重锤炼打磨。好戏多磨。好的本子都要经历一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过程。剧本创作要有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的韧劲,以 工匠精神 去精雕细琢、反复锤炼,做到剧本不成熟、坚决不排演。

从人才抓起。梅兰芳讲,戏剧的景都在演员身上。戏剧是 角儿 的艺术,要有 才子佳人 ,好演员一身都是戏。一台戏,有好的剧本,有几个名角,就会满堂生辉、喝彩不断。没有 角儿 ,表演平平,观众不喜欢看,戏剧就变成了 圈内 互相捧场的艺术、小众的艺术,久而久之,必然走向没落、走向失传。要建立健全戏剧人才培养机制,既注重名家、名角的打造,又注重各行当、各方面人才的培养。发扬 戏比天大 以德培艺 的优良传统,引导戏剧工作者坚守艺术理想和职业操守,对戏剧艺术保持敬畏之心、虔诚之情,把传承发展戏剧艺术当作志业来追求。名角培养要趁早,要从小抓起、从苗子抓起。现代戏剧史上众多流派创始人,无一例外都从幼年起就开始了异常艰苦的基本功训练。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8岁学戏、10岁登台,京剧 麒派 艺术创始人周信芳6岁学戏、7岁登台亮相。要注重师徒传承,实施好 名师传艺 工程,发挥好名家、名角的传帮带作用。演戏如登山,往上走看到的是长处,往下走看到的是短处。各剧种之间、各流派之间、各剧作家之间,要以 和 为贵,要 文人相亲 ,不要 文人相轻 、互相看不起对方;更不要 文人相倾 ,相互倾轧。要用好剧评这个 磨刀石 ,多一点 啄木鸟 式的挑刺,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更好引导人才进步、促进戏剧发展。

从娃娃抓起。观众是戏剧生存的土壤。但凡有生命力的戏剧,历史上的名篇、名剧、名段,都是在与观众的互动中演出来的。观众是最好的评委,有观众捧场,才会有市场。现在,受流行音乐、电影和电视的冲击,戏剧观众呈现锐减、老化、流失的趋势,很多年轻人对传统戏剧 不感冒 , 戏迷 戏粉 越来越少。中老年人是戏剧的 原住民 ,广大年轻人是络的 原住民 ,要把络 原住民 更多地变成戏剧 观光客 乃至戏剧 移民 。实现戏剧振兴发展,培育观众群体,关键是从娃娃抓起,培养新生代戏剧爱好 朋友圈 。要加大戏剧普及宣传,从文化生态的源头出发,加强学校戏剧通识教育,大力推动戏剧进校园,鼓励引导青少年学生走进剧场,在文化浸润过程中,提高看戏兴趣、养成看戏习惯,使得文化血脉得以传承。积极利用平面传媒、影视、和互联等媒介宣传戏剧,推动戏剧进荧屏、进动漫、进络,提高传播力、影响力。组织实施好 送戏下乡、演艺惠民 活动,引导传统戏剧走向民间、服务群众。

从政策生态抓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戏。一个剧种在一个地方流行、发展,主要还是服这个地方的水土。再好的种子,没有适宜的土壤、水分、气候都发不了芽。振兴戏剧,根本上要重视环境、优化生态。对戏剧来说,很多时候给点阳光就灿烂,撒点雨露就发芽。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具体院团的实际困难,跟踪服务、精准扶持,形成 一团一策 一人一策 的长效扶持机制。发挥省戏剧创作资金等专项资金的作用,重点扶持戏剧创作、人才培养、作品传播等,防止撒胡椒面。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把戏剧产品纳入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政府购买优质服务、精品剧目提供给群众。加强演出场所建设,大力推进基层大剧场、小戏台建设。加快艺术院团改革发展,促进剧团锤炼内功、提高自身 造血 功能。

肾精足能提升精气神吗

肾精亏虚的治疗方法

什么方法可以维持肾精足

调和阴阳的方法哪种好
灯盏花产业未来发展
生物谷灯盏花有哪些特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