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r钱三奶奶用打火机点燃手里的一沓纸钱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2-21
一
钱三奶奶用打火机点燃手里的一沓纸钱,放到地上,顺手从地上捡起一把线香,在纸钱燃起的火焰上点着,分三处 人行道的砖缝里。然后跪下去,对着天空虔诚地拜起来,嘴里还念念有词。
拜毕,她站起来,返身从门店里拿出一串鞭炮,点燃,丢到地上。
鞭炮没响。
钱三奶奶变了脸色,颤颤巍巍走过去,用脚尖拨弄了一下鞭炮,鞭炮“叭”地炸了一个子儿。钱三奶奶吓了一跳,转身就跑。身后没有动静,鞭炮又哑了。
钱三奶奶弯腰捡起鞭炮,又一次点燃,丢下。鞭炮在地上弹了几下,无声无息。
钱三奶奶再一次捡起鞭炮,点燃,丢下。
鞭炮还是没响。
事不过三,今天有点邪,兆头不好。钱三奶奶那张原本蜡黄的脸此时变成了黑褐色,她气急败坏地把鞭炮捡起,丢进了还在燃烧的纸钱上,鞭炮终于“噼噼叭叭”炸开了,腾起一阵烟雾和灰尘。
“妈,来福在屋里,我出去了。”女儿晚云从门店里出来,准备去超市上班。
钱三奶奶抬起头,睁着一双混浊的眼睛望着晚云,愣了好一会,忽然问:“晚宝,今天是六月初几?”
晚云一脸疑惑,妈怎么问自己今天初几呢?她今天又是烧香又是放鞭炮,肯定又是哪个菩萨生日,她怎么不知今天是初几?
“妈,你怎么糊涂了?你今天一大早就起来烧香拜菩萨,不知道今天初几?”
钱三奶奶不自然地笑了一下:“今天是初七吧?”说完,望着晚云,眼睛里充满期待。
“是初七。”晚云肯定地说。
钱三奶奶抿了抿干瘪的嘴唇,似乎想说什么,可晚云已转身走了。望着晚云的背影,钱三奶奶有点失望。
县城的人并不比乡下的人懒惰,这会儿,街上的人声、车轮声、喇叭声已经响成一片。城里的太阳公公也不比乡下的太阳公公懒惰,这会儿,已经爬上了城东的山顶,把那些高楼的磁砖照得明晃晃的,把人行道上的树梢染成了金色。有一束阳光穿过楼与楼之间的空隙,斜斜地射在马路上。光束里似乎有数不清的尘粒在飘荡,在翻滚……
钱三奶奶眯着眼左右瞧了一阵,摇摇头,转身往门店走。今天,她本来就有点心事,因为那串鞭炮,又多了一份沮丧,多了一份心神不宁。房子是女儿的,从地到天,一共四层,因为地处偏僻,门店一直闲着。女婿在市里做小包工头,女儿在超市上班,大外孙女在读初中,平时基本上是她带着五岁的小外孙守着这栋房子。
上到二楼,钱三奶奶掏出钥匙开了房门,一只脚刚跨进门里,忽然,一条全身碧绿的蛇扭动身子出现在眼前。钱三奶奶大惊失色,吓得尖叫一声,忙收回了跨进房门的脚,一个趋趄,差点摔倒。
房里传出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外孙来福出现在门口,手里正握着那条碧绿的蛇。
“外婆,这蛇是假的!”
“你这个鬼崽崽,怎么这样不听话!你把这东西丢了,丢了!”钱三奶奶惊魂未定,脸色惨白,用手不停地拍打着胸口。
“我不!这是妈妈给我买的玩具。外婆,你能带我去乡下看真的蛇吗?“
“你这个鬼崽崽,乡下哪有么子蛇,再提蛇,我撕你的嘴,你看我敢不敢撕你的嘴!“钱三奶奶脸色由惨白转成铁青,她很忌讳蛇。
来福却不懂看脸色,一个劲地嚷嚷:”我知道了,外婆,乡下的蛇都被舅舅捉光了。“
“你……唉,今天真是撞了鬼……”钱三奶奶全身颤抖起来。
二
马猴子戴着一顶白色的遮阳帽,穿一件红色的背心,腰上扎一条黑色的腰带,左手握一把特制的铁钳,右手提一只白布袋,一大早就来到了老虎崖。他这一身装扮,加上一双老鼠眼,一只蒜头鼻,一张蛤蟆嘴,实在有点像喜剧里的小丑。
老虎崖在村子的后山。说是老虎崖,其实这方圆数百里都没有老虎,老虎只有城里的动物园里才有。只不过这座山像一只趴着的老虎,这座崖又像一个张着的虎嘴,所以得名老虎崖。一条小溪从山脚经过,在老虎崖下形成一个小小的水潭,名字自然叫老虎潭。
马猴子围着老虎潭转了几圈,又抬头望了老虎崖好一会,心想,这崖上的岩石和杂草之间有几个山洞,莫非大蛇藏在山洞里?
老虎崖没有老虎,这是众所周知;可老虎崖有大蛇的传说却是由来已久。那是民国初年,据说有一天晚上,村里一个老汉丢了牛,趁着月色出来寻牛,走到老虎崖时,远远地看到有一个牛头在老虎潭里翻滚,溅起一片白色的水花。老汉心想,原来这老牛跑到水潭洗澡来了。老汉刚想跑过去赶牛,那牛忽然从水中窜了出来,后面拖着长长的身子。原来是一条头上长角的大蛇。老汉吃这一吓,几天后竟疯了,不久就离开了人世。从那以后,再没有人在老虎崖见过大蛇。不过,这段日子,村里又传出了有人在老虎崖见过大蛇。见过大蛇的人一个是妇女,一个是学生。那妇女当时在老虎崖对面的山上干活,偶一抬头,发现老虎崖山坡上的杂草无风自动,往两边分开。仔细一看,是一条碗口粗的大蛇从山上直冲向水潭。那学生则是中午放学回家路过老虎潭时,发现潭水里有一个 浪在不停地移动。这学生以为是一条大鱼,于是停下来想看个仔细,没想到忽然从水里窜出来一条大蛇,飞快地游向老虎崖。
马猴子听到这个消息,开始怎么也不信。老子捉了几十年蛇,哪个山旯旮没走到?现在这周围几十里小蛇也难得找到一条,说有大蛇,几乎不可能,那是哄爹哄娘的。可后来听人家说得有鼻子有眼,他就动心了。如果真的有一条大蛇,捉住了,那就发财了。再说,就算是一条小蛇,也能卖百儿八十的。有了钱,就能在家玩玩小牌,或去发廊找个妹子,发廓的妹子又嫩又不贵,嘿嘿。想起发廓妹那又白又大的 ,马猴子就忍不住流出哈利子来。于是,他就到老虎潭来“守潭待蛇”,可一连几天,他连蚯蚓都没见着一条。今天已经是第四天了。
这马猴子何许人也?他就是前面说的钱三奶奶的大儿子。说起这对母子,话就长了。
三
梅子坪地处江南丘陵地带,也算得上有山有水。虽然山不高,水也不深,蛇却是出了名的多。什么“乌煞公子”、“四十八节”、“鸭公蛇”,这些有毒的蛇在田间地头随时能见着。“草鱼蛇”、“王字蛇”、“哈气逼”这些无毒的蛇,上个厕所都能碰到。由于蛇多,于是,捉蛇的人也就应运而生。开始,只是一两个胆子大的,偶尔捉条蛇用来泡酒或换点油盐钱。后来,时代变了,乡下人脑子也活了,为了挣钱,大家都挖空了心思。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梅子坪自然得靠“吃”蛇了。
钱三奶奶,不对,那时她应该还是“钱三娘”。钱三娘的男人有一手捉蛇的绝活,不管什么蛇,有毒还是无毒,在他手下就成了一根草绳。他凭着这手绝活,很快就发家致富,盖了新房子,买了新家具,成了全县有名的捉蛇专业户。钱三娘家发了蛇财,全村人纷纷效仿,几年后,村里捉蛇的人越来越多,捉蛇专业户也越来越多。那些蛇就遭殃了,数量是急剧减少。
钱三娘家“蛇业”正兴旺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钱三娘一家本来只有四口人,两口子加上儿子马猴子和女儿晚云。由于捉蛇赚了钱,在马猴子十三岁时,她又生了一个儿子。
那年端午节,钱三娘的老公在山上捉了一条“四十八节”(眼睛蛇),让她拿到镇上去卖。钱三娘把才八个月大的小儿子背在背上,把蛇放进布袋绑在自行车的后架上,骑上自行车出发了。
半路上,孩子忽然哭闹起来,钱三娘也没在意,以为孩子是饿了。
到了镇上,钱三娘发现孩子全身青紫,已经死了。
原来,装蛇的布袋口没扎紧,袋里的“四十八节”用尾巴不停地捅布袋口,终于把袋口捅开了。孩子的光屁股刚好在布袋的上方,被“四十八节”咬了一口。
儿子被蛇咬死后,钱三娘痛不欲生,回家经过老虎潭时,跳进了潭里。也是她命不该绝,就在她快要沉下水底时,被一个过路的人救了。
钱三娘的男人听到儿子被蛇咬死了,却把一腔怒气都发到了钱三娘身上,给了她一阵老拳,然后一头钻进山里捉蛇,家也不归。从此,钱三娘变得沉默寡言,变得讨厌男人捉蛇。她曾经跪在男人面前,求他不要再捉蛇了,就算穷得没饭吃没衣穿也愿意。可男人哪里肯听。有句俗话:瓦罐难免井上破。终于,在一个月夜,男人也被“四十八节”咬死了。
接连两个亲人丧身蛇嘴,给钱三娘的打击太大了。她变得痴痴呆呆,只要听到蛇就全身发抖。她觉得是男人捉了太多的蛇,遭到了报应。于是,她就开始烧香拜菩萨。她想用这种方式减少男人的罪孽,求得神灵的保佑。她这一拜就拜成了习惯。天上神仙、菩萨的生日,她打听得清清楚楚。只要哪个菩萨或神仙过生,她一大早就会起床,烧起纸钱,点上香,然后对着天空跪拜。开始的时候,人们觉得好奇,她一拜菩萨,总有人看马戏似的围着看。其实,钱三娘长得还真像只大马猴。体重不足八十斤,身高不到一百五十公分,背有点驼,脸又瘦又长,眼睛灰蒙蒙一片,眼珠蓝中泛黄。后来,钱三娘拜菩萨的时间长了,人们也就见怪不怪,反而有点同情起她来。
钱三娘的男人死后,家境一落千丈,没过几年,就成了村里的贫困户。
按常理来说,钱三娘家从此应该和蛇绝缘,可偏偏事与愿违,儿子马猴子初中毕业后继承了他爹的“事业”。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句话用在马猴子身上再恰当不过了。他不但继承了他爹的绝活,而且还青出于蓝,小小年纪就成了全县的“捕蛇能手”。
马猴子不读书迷上了捉蛇,可气坏了钱三娘。真是家门不幸啊!为了阻止马猴子捉蛇,钱三娘哭过,骂过,上过吊,跳过河。可不管钱三娘用什么方法,就是阻止不了马猴子捉蛇。儿大不由娘,何况这个儿还又毒又狠。
那次,马猴子听人说,后山有一条“王字蛇”,他赶去的时候,蛇已经钻进了洞里。马猴子的狠劲上来了,他守在洞口,整整守了一天一夜。可蛇知道他在洞口等着似的,再也没有爬出来。马猴子火了,找来一把锄头,开始挖蛇洞。蛇洞弯弯曲曲,挖了大约一米深,看到蛇尾了。马猴子忙去揪蛇尾,可蛇又往里钻了一下,蛇尾不见了。马猴子拿起锄头继续挖,很快,蛇的后半个身子露了出来,前半个身子则钻进了石缝里。石头很硬,锄头挖不动,马猴子就抓着蛇的后半身子猛揪。可他把吃奶的力气都使了出来,就是揪不动分毫。蛇和人这两种动物,一种在洞里,一种在洞外;一种求生,一种求财,就这样僵持住了。马猴子揪了一阵,累得精疲力尽,还是拿蛇没有办法。难道就这样算了?不行,你不让我捉了换钱,我就不让你活!马猴子拿起锄头,手起锄落,蛇被挖成了两截。被挖断的那一截在地上扭了好一会,最后成了马猴子的晚餐菜。
钱三娘知道这件事后,气得两天没吃没喝。她对马猴子说:“你如果还捉蛇,就不是我的崽,就不要再进这个家门!”
马猴子倒是巴不得,以后几天,果然没有回家。钱三娘没有办法,只得到处去找。
马猴子捉蛇一捉就是几十年,捉得马三娘变成了马三奶奶,捉得他自己四十多了还是光棍一条。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村里那些靠捉蛇为生的人纷纷改行,有的去做生意,有的出外打工。可马猴子却痴心不改,依然提着布袋到处捉蛇,大有蛇不捉尽誓不罢休之意。其实,经过这些年的捕捉,蛇族在这个县早就成为“珍稀”了。
看到捉蛇连生活都难以维持了,马猴子还乐此不疲,钱三奶奶是又急又气又毫无办法。年轻时没能阻止他,现在自己六十多了,还能拿他怎样?况且自己只有这一个儿子,一半是恨,另一半还是舍不得。
去年夏至那天,马猴子捉了两条“四十八节”,高兴得不得了,当着村民的面表演剥蛇。他捉出一条蛇,用铁钉把蛇头钉在禾场坪边的树上。那蛇头被钉,蛇身不断扭曲着,挣扎着。马猴子拿出一把锋利的小刀,在蛇脖子上绕了一圈,接着双手扯着蛇皮往下剥,像剥香蕉皮一样,白色的蛇肉就露了出来。马猴子一边剥蛇皮,蛇一边扭动身子,只几秒钟,一条活生生的蛇就变成了一根白花花的肉。完了,那根蛇肉还兀自动着。马猴子剥蛇的过程一直笑着,好像一个自信的艺术家在雕塑一件作品。剥完皮,马猴子在蛇腹里找到蛇胆,往嘴里一丢,生生吞了下去……
马猴子剥活蛇的过程被钱三奶奶全看到了,看得她腿肚子打颤,全身起鸡皮疙瘩。她仿佛看到小儿子和丈夫扭曲的面孔。这个没良心的,总有一天,会遭到报应啊!她忙跑回家,偷偷把另一条“四十八节”放了。马猴子回家不见了蛇,得知是母亲放了,心里恼怒:都是你这个叫化婆,常常坏我的好事,不然,我早就发财了!他当场翻了脸,拿起一只空碗朝钱三奶奶就是一下子,把钱三奶奶头上砸了一个大包。钱三奶奶一气之下跑到了女儿晚云家。
女儿晚云比马猴子小,因为家庭的变故,晚云十六岁就出去打工,后来认识一个本县的男孩,两人结了婚,在县城定居下来。结婚后的晚云,讨厌原来那个家,很少回去。
钱三奶奶在女儿家住了下来。她万念俱灰,只管烧香拜菩萨。 共 8414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品声情并茂,曲折生动!再一次展现出了偶像老师文笔的优美,语言的流畅,故事的精彩,细节的生动!作品构思巧妙,老师写起来举重若轻,再一次展现出了偶像老师的文字功底,文学功底和扎扎实实的生活基本功!作品主题深刻,以小见大,以小人物的故事折射深刻的大主题。大道理。作品在起伏跌宕高潮迭起的精彩故事里,把“钱三奶奶”,把“马猴子”等等人物的形象,从肖像,从心理,从行动,从语言,从细节等等之上,刻画得入木三分,刻画得个性鲜明,刻画得鲜活生动!作品生动形象,细腻生动,丰满感人,不仅仅塑造描绘的是这些小人物的悲喜命运,而是把那些蕴藏于人类灵魂深处的某些东西给挖掘出来,展现给了读者。整篇作品一直处在意料之外,又在合情合理之中!深深吸引读者,吸引眼球,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偶像老师知识渊博,乡土气息浓厚,作品取材典型,亲切感人!作品写起来一鼓作气一气呵成,读起来像在追一只脱缰的野马,既潇洒又震撼!既饱眼福又涤荡心灵!经典作品!特别倾情推荐阅读欣赏!十分感谢一直赐稿支持晓荷!非常期待偶像老师新作!相当的感谢!【编辑:双头狼】
1 楼 文友: 2016-05-17 00:12: 经典作品!特别倾情推荐阅读欣赏!十分感谢一直赐稿支持晓荷!非常期待偶像老师新作!相当的感谢!在此再次给偶像老师敬茶问安!祝好!祝福老师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幸福吉祥!!!
回复1 楼 文友: 2016-05-17 22:15:08 谢谢狼兄编按,辛苦了,敬茶!
2 楼 文友: 2016-05-17 00:52: 0 学习老师佳作,祝好。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2 楼 文友: 2016-05-17 22:15: 9 谢谢你猜老师留墨,祝好!
回复 楼 文友: 2016-05-17 22:16: 8 贪婪的结果。
4 楼 文友: 2016-05-17 08:20:51 我能理解钱三奶的做法。蛇是那么可怕的动物!她的小儿子死于蛇口后,她就尽自己所能地阻止丈夫去捉蛇,后再丈夫也死于蛇口。钱三奶奶又阻止不了大儿子捉蛇,她整天担惊受怕,去求佛拜神,希望儿子得到保佑。结尾出人意料 悲剧结尾,增加文学艺术效果。
回复4 楼 文友: 2016-05-17 22:17:10 谢谢影儿留评,祝好!
5 楼 文友: 2016-05-17 10:48:46 云静的文总是写得那么好!欣赏佳作,晓荷有你更精彩。 红尘不过一段路程,你路过我,我错过你,然后各自前行。
回复5 楼 文友: 2016-05-17 22:17:5 谢谢叶子鼓励,祝夏安!
6 楼 文友: 2016-05-17 16: 0:42 云静的伟大就是写啥像啥!一流的人品,一流的文采。给赞!晓荷有你更精彩! 红尘不过一段路程,你路过我,我错过你,然后各自前行。
回复6 楼 文友: 2016-05-17 22:18: 0 谢谢叶子!我自当努力。祝好!
7 楼 文友: 2016-05-18 08:05:02 钱三奶奶和她丈夫、大儿子之间的斗争,就是两种观念的争斗。她丈夫与大儿子一味地贪恋金钱带来的利益,不顾家人和个人的安危,更不管生态平衡的破坏。钱三奶奶渴望一家人平平安安地生活在一起,哪怕清贫也只要团圆、平安。这是这一家的悲剧,也折射出一些社会现象。呼吁人们加强环境保护,家庭成员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平安幸福。学习了。
回复7 楼 文友: 2016-05-18 1 :4 : 2 谢谢影儿品评,祝好!
8 楼 文友: 2016-05-18 10:45:04 老师是懂蛇的人!我曾在山区呆过,毒蛇横行,那不仅是害怕,简直就是一种恐惧。
读到小孩被蛇咬,心都发凉!
谢谢老师的好文!
祝福老师!
回复8 楼 文友: 2016-05-18 1 :44:24 谢谢织雨老师雅品,祝福,祝好!
9 楼 文友: 2016-05-18 12:20:05 云静大师,好久不见了! 每次书写到最后、都习惯性的落款,而你、便是我遗落、未曾执笔的烟雨江南。
回复9 楼 文友: 2016-05-18 1 :45:2 谢谢三少留墨,好久不见,别来无恙,祝好!怎么样才能舒筋健骨月经量多注意什么口感符合儿童需求的止咳药选哪个
钱三奶奶用打火机点燃手里的一沓纸钱,放到地上,顺手从地上捡起一把线香,在纸钱燃起的火焰上点着,分三处 人行道的砖缝里。然后跪下去,对着天空虔诚地拜起来,嘴里还念念有词。
拜毕,她站起来,返身从门店里拿出一串鞭炮,点燃,丢到地上。
鞭炮没响。
钱三奶奶变了脸色,颤颤巍巍走过去,用脚尖拨弄了一下鞭炮,鞭炮“叭”地炸了一个子儿。钱三奶奶吓了一跳,转身就跑。身后没有动静,鞭炮又哑了。
钱三奶奶弯腰捡起鞭炮,又一次点燃,丢下。鞭炮在地上弹了几下,无声无息。
钱三奶奶再一次捡起鞭炮,点燃,丢下。
鞭炮还是没响。
事不过三,今天有点邪,兆头不好。钱三奶奶那张原本蜡黄的脸此时变成了黑褐色,她气急败坏地把鞭炮捡起,丢进了还在燃烧的纸钱上,鞭炮终于“噼噼叭叭”炸开了,腾起一阵烟雾和灰尘。
“妈,来福在屋里,我出去了。”女儿晚云从门店里出来,准备去超市上班。
钱三奶奶抬起头,睁着一双混浊的眼睛望着晚云,愣了好一会,忽然问:“晚宝,今天是六月初几?”
晚云一脸疑惑,妈怎么问自己今天初几呢?她今天又是烧香又是放鞭炮,肯定又是哪个菩萨生日,她怎么不知今天是初几?
“妈,你怎么糊涂了?你今天一大早就起来烧香拜菩萨,不知道今天初几?”
钱三奶奶不自然地笑了一下:“今天是初七吧?”说完,望着晚云,眼睛里充满期待。
“是初七。”晚云肯定地说。
钱三奶奶抿了抿干瘪的嘴唇,似乎想说什么,可晚云已转身走了。望着晚云的背影,钱三奶奶有点失望。
县城的人并不比乡下的人懒惰,这会儿,街上的人声、车轮声、喇叭声已经响成一片。城里的太阳公公也不比乡下的太阳公公懒惰,这会儿,已经爬上了城东的山顶,把那些高楼的磁砖照得明晃晃的,把人行道上的树梢染成了金色。有一束阳光穿过楼与楼之间的空隙,斜斜地射在马路上。光束里似乎有数不清的尘粒在飘荡,在翻滚……
钱三奶奶眯着眼左右瞧了一阵,摇摇头,转身往门店走。今天,她本来就有点心事,因为那串鞭炮,又多了一份沮丧,多了一份心神不宁。房子是女儿的,从地到天,一共四层,因为地处偏僻,门店一直闲着。女婿在市里做小包工头,女儿在超市上班,大外孙女在读初中,平时基本上是她带着五岁的小外孙守着这栋房子。
上到二楼,钱三奶奶掏出钥匙开了房门,一只脚刚跨进门里,忽然,一条全身碧绿的蛇扭动身子出现在眼前。钱三奶奶大惊失色,吓得尖叫一声,忙收回了跨进房门的脚,一个趋趄,差点摔倒。
房里传出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外孙来福出现在门口,手里正握着那条碧绿的蛇。
“外婆,这蛇是假的!”
“你这个鬼崽崽,怎么这样不听话!你把这东西丢了,丢了!”钱三奶奶惊魂未定,脸色惨白,用手不停地拍打着胸口。
“我不!这是妈妈给我买的玩具。外婆,你能带我去乡下看真的蛇吗?“
“你这个鬼崽崽,乡下哪有么子蛇,再提蛇,我撕你的嘴,你看我敢不敢撕你的嘴!“钱三奶奶脸色由惨白转成铁青,她很忌讳蛇。
来福却不懂看脸色,一个劲地嚷嚷:”我知道了,外婆,乡下的蛇都被舅舅捉光了。“
“你……唉,今天真是撞了鬼……”钱三奶奶全身颤抖起来。
二
马猴子戴着一顶白色的遮阳帽,穿一件红色的背心,腰上扎一条黑色的腰带,左手握一把特制的铁钳,右手提一只白布袋,一大早就来到了老虎崖。他这一身装扮,加上一双老鼠眼,一只蒜头鼻,一张蛤蟆嘴,实在有点像喜剧里的小丑。
老虎崖在村子的后山。说是老虎崖,其实这方圆数百里都没有老虎,老虎只有城里的动物园里才有。只不过这座山像一只趴着的老虎,这座崖又像一个张着的虎嘴,所以得名老虎崖。一条小溪从山脚经过,在老虎崖下形成一个小小的水潭,名字自然叫老虎潭。
马猴子围着老虎潭转了几圈,又抬头望了老虎崖好一会,心想,这崖上的岩石和杂草之间有几个山洞,莫非大蛇藏在山洞里?
老虎崖没有老虎,这是众所周知;可老虎崖有大蛇的传说却是由来已久。那是民国初年,据说有一天晚上,村里一个老汉丢了牛,趁着月色出来寻牛,走到老虎崖时,远远地看到有一个牛头在老虎潭里翻滚,溅起一片白色的水花。老汉心想,原来这老牛跑到水潭洗澡来了。老汉刚想跑过去赶牛,那牛忽然从水中窜了出来,后面拖着长长的身子。原来是一条头上长角的大蛇。老汉吃这一吓,几天后竟疯了,不久就离开了人世。从那以后,再没有人在老虎崖见过大蛇。不过,这段日子,村里又传出了有人在老虎崖见过大蛇。见过大蛇的人一个是妇女,一个是学生。那妇女当时在老虎崖对面的山上干活,偶一抬头,发现老虎崖山坡上的杂草无风自动,往两边分开。仔细一看,是一条碗口粗的大蛇从山上直冲向水潭。那学生则是中午放学回家路过老虎潭时,发现潭水里有一个 浪在不停地移动。这学生以为是一条大鱼,于是停下来想看个仔细,没想到忽然从水里窜出来一条大蛇,飞快地游向老虎崖。
马猴子听到这个消息,开始怎么也不信。老子捉了几十年蛇,哪个山旯旮没走到?现在这周围几十里小蛇也难得找到一条,说有大蛇,几乎不可能,那是哄爹哄娘的。可后来听人家说得有鼻子有眼,他就动心了。如果真的有一条大蛇,捉住了,那就发财了。再说,就算是一条小蛇,也能卖百儿八十的。有了钱,就能在家玩玩小牌,或去发廊找个妹子,发廓的妹子又嫩又不贵,嘿嘿。想起发廓妹那又白又大的 ,马猴子就忍不住流出哈利子来。于是,他就到老虎潭来“守潭待蛇”,可一连几天,他连蚯蚓都没见着一条。今天已经是第四天了。
这马猴子何许人也?他就是前面说的钱三奶奶的大儿子。说起这对母子,话就长了。
三
梅子坪地处江南丘陵地带,也算得上有山有水。虽然山不高,水也不深,蛇却是出了名的多。什么“乌煞公子”、“四十八节”、“鸭公蛇”,这些有毒的蛇在田间地头随时能见着。“草鱼蛇”、“王字蛇”、“哈气逼”这些无毒的蛇,上个厕所都能碰到。由于蛇多,于是,捉蛇的人也就应运而生。开始,只是一两个胆子大的,偶尔捉条蛇用来泡酒或换点油盐钱。后来,时代变了,乡下人脑子也活了,为了挣钱,大家都挖空了心思。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梅子坪自然得靠“吃”蛇了。
钱三奶奶,不对,那时她应该还是“钱三娘”。钱三娘的男人有一手捉蛇的绝活,不管什么蛇,有毒还是无毒,在他手下就成了一根草绳。他凭着这手绝活,很快就发家致富,盖了新房子,买了新家具,成了全县有名的捉蛇专业户。钱三娘家发了蛇财,全村人纷纷效仿,几年后,村里捉蛇的人越来越多,捉蛇专业户也越来越多。那些蛇就遭殃了,数量是急剧减少。
钱三娘家“蛇业”正兴旺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钱三娘一家本来只有四口人,两口子加上儿子马猴子和女儿晚云。由于捉蛇赚了钱,在马猴子十三岁时,她又生了一个儿子。
那年端午节,钱三娘的老公在山上捉了一条“四十八节”(眼睛蛇),让她拿到镇上去卖。钱三娘把才八个月大的小儿子背在背上,把蛇放进布袋绑在自行车的后架上,骑上自行车出发了。
半路上,孩子忽然哭闹起来,钱三娘也没在意,以为孩子是饿了。
到了镇上,钱三娘发现孩子全身青紫,已经死了。
原来,装蛇的布袋口没扎紧,袋里的“四十八节”用尾巴不停地捅布袋口,终于把袋口捅开了。孩子的光屁股刚好在布袋的上方,被“四十八节”咬了一口。
儿子被蛇咬死后,钱三娘痛不欲生,回家经过老虎潭时,跳进了潭里。也是她命不该绝,就在她快要沉下水底时,被一个过路的人救了。
钱三娘的男人听到儿子被蛇咬死了,却把一腔怒气都发到了钱三娘身上,给了她一阵老拳,然后一头钻进山里捉蛇,家也不归。从此,钱三娘变得沉默寡言,变得讨厌男人捉蛇。她曾经跪在男人面前,求他不要再捉蛇了,就算穷得没饭吃没衣穿也愿意。可男人哪里肯听。有句俗话:瓦罐难免井上破。终于,在一个月夜,男人也被“四十八节”咬死了。
接连两个亲人丧身蛇嘴,给钱三娘的打击太大了。她变得痴痴呆呆,只要听到蛇就全身发抖。她觉得是男人捉了太多的蛇,遭到了报应。于是,她就开始烧香拜菩萨。她想用这种方式减少男人的罪孽,求得神灵的保佑。她这一拜就拜成了习惯。天上神仙、菩萨的生日,她打听得清清楚楚。只要哪个菩萨或神仙过生,她一大早就会起床,烧起纸钱,点上香,然后对着天空跪拜。开始的时候,人们觉得好奇,她一拜菩萨,总有人看马戏似的围着看。其实,钱三娘长得还真像只大马猴。体重不足八十斤,身高不到一百五十公分,背有点驼,脸又瘦又长,眼睛灰蒙蒙一片,眼珠蓝中泛黄。后来,钱三娘拜菩萨的时间长了,人们也就见怪不怪,反而有点同情起她来。
钱三娘的男人死后,家境一落千丈,没过几年,就成了村里的贫困户。
按常理来说,钱三娘家从此应该和蛇绝缘,可偏偏事与愿违,儿子马猴子初中毕业后继承了他爹的“事业”。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句话用在马猴子身上再恰当不过了。他不但继承了他爹的绝活,而且还青出于蓝,小小年纪就成了全县的“捕蛇能手”。
马猴子不读书迷上了捉蛇,可气坏了钱三娘。真是家门不幸啊!为了阻止马猴子捉蛇,钱三娘哭过,骂过,上过吊,跳过河。可不管钱三娘用什么方法,就是阻止不了马猴子捉蛇。儿大不由娘,何况这个儿还又毒又狠。
那次,马猴子听人说,后山有一条“王字蛇”,他赶去的时候,蛇已经钻进了洞里。马猴子的狠劲上来了,他守在洞口,整整守了一天一夜。可蛇知道他在洞口等着似的,再也没有爬出来。马猴子火了,找来一把锄头,开始挖蛇洞。蛇洞弯弯曲曲,挖了大约一米深,看到蛇尾了。马猴子忙去揪蛇尾,可蛇又往里钻了一下,蛇尾不见了。马猴子拿起锄头继续挖,很快,蛇的后半个身子露了出来,前半个身子则钻进了石缝里。石头很硬,锄头挖不动,马猴子就抓着蛇的后半身子猛揪。可他把吃奶的力气都使了出来,就是揪不动分毫。蛇和人这两种动物,一种在洞里,一种在洞外;一种求生,一种求财,就这样僵持住了。马猴子揪了一阵,累得精疲力尽,还是拿蛇没有办法。难道就这样算了?不行,你不让我捉了换钱,我就不让你活!马猴子拿起锄头,手起锄落,蛇被挖成了两截。被挖断的那一截在地上扭了好一会,最后成了马猴子的晚餐菜。
钱三娘知道这件事后,气得两天没吃没喝。她对马猴子说:“你如果还捉蛇,就不是我的崽,就不要再进这个家门!”
马猴子倒是巴不得,以后几天,果然没有回家。钱三娘没有办法,只得到处去找。
马猴子捉蛇一捉就是几十年,捉得马三娘变成了马三奶奶,捉得他自己四十多了还是光棍一条。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村里那些靠捉蛇为生的人纷纷改行,有的去做生意,有的出外打工。可马猴子却痴心不改,依然提着布袋到处捉蛇,大有蛇不捉尽誓不罢休之意。其实,经过这些年的捕捉,蛇族在这个县早就成为“珍稀”了。
看到捉蛇连生活都难以维持了,马猴子还乐此不疲,钱三奶奶是又急又气又毫无办法。年轻时没能阻止他,现在自己六十多了,还能拿他怎样?况且自己只有这一个儿子,一半是恨,另一半还是舍不得。
去年夏至那天,马猴子捉了两条“四十八节”,高兴得不得了,当着村民的面表演剥蛇。他捉出一条蛇,用铁钉把蛇头钉在禾场坪边的树上。那蛇头被钉,蛇身不断扭曲着,挣扎着。马猴子拿出一把锋利的小刀,在蛇脖子上绕了一圈,接着双手扯着蛇皮往下剥,像剥香蕉皮一样,白色的蛇肉就露了出来。马猴子一边剥蛇皮,蛇一边扭动身子,只几秒钟,一条活生生的蛇就变成了一根白花花的肉。完了,那根蛇肉还兀自动着。马猴子剥蛇的过程一直笑着,好像一个自信的艺术家在雕塑一件作品。剥完皮,马猴子在蛇腹里找到蛇胆,往嘴里一丢,生生吞了下去……
马猴子剥活蛇的过程被钱三奶奶全看到了,看得她腿肚子打颤,全身起鸡皮疙瘩。她仿佛看到小儿子和丈夫扭曲的面孔。这个没良心的,总有一天,会遭到报应啊!她忙跑回家,偷偷把另一条“四十八节”放了。马猴子回家不见了蛇,得知是母亲放了,心里恼怒:都是你这个叫化婆,常常坏我的好事,不然,我早就发财了!他当场翻了脸,拿起一只空碗朝钱三奶奶就是一下子,把钱三奶奶头上砸了一个大包。钱三奶奶一气之下跑到了女儿晚云家。
女儿晚云比马猴子小,因为家庭的变故,晚云十六岁就出去打工,后来认识一个本县的男孩,两人结了婚,在县城定居下来。结婚后的晚云,讨厌原来那个家,很少回去。
钱三奶奶在女儿家住了下来。她万念俱灰,只管烧香拜菩萨。 共 8414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品声情并茂,曲折生动!再一次展现出了偶像老师文笔的优美,语言的流畅,故事的精彩,细节的生动!作品构思巧妙,老师写起来举重若轻,再一次展现出了偶像老师的文字功底,文学功底和扎扎实实的生活基本功!作品主题深刻,以小见大,以小人物的故事折射深刻的大主题。大道理。作品在起伏跌宕高潮迭起的精彩故事里,把“钱三奶奶”,把“马猴子”等等人物的形象,从肖像,从心理,从行动,从语言,从细节等等之上,刻画得入木三分,刻画得个性鲜明,刻画得鲜活生动!作品生动形象,细腻生动,丰满感人,不仅仅塑造描绘的是这些小人物的悲喜命运,而是把那些蕴藏于人类灵魂深处的某些东西给挖掘出来,展现给了读者。整篇作品一直处在意料之外,又在合情合理之中!深深吸引读者,吸引眼球,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偶像老师知识渊博,乡土气息浓厚,作品取材典型,亲切感人!作品写起来一鼓作气一气呵成,读起来像在追一只脱缰的野马,既潇洒又震撼!既饱眼福又涤荡心灵!经典作品!特别倾情推荐阅读欣赏!十分感谢一直赐稿支持晓荷!非常期待偶像老师新作!相当的感谢!【编辑:双头狼】
1 楼 文友: 2016-05-17 00:12: 经典作品!特别倾情推荐阅读欣赏!十分感谢一直赐稿支持晓荷!非常期待偶像老师新作!相当的感谢!在此再次给偶像老师敬茶问安!祝好!祝福老师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幸福吉祥!!!
回复1 楼 文友: 2016-05-17 22:15:08 谢谢狼兄编按,辛苦了,敬茶!
2 楼 文友: 2016-05-17 00:52: 0 学习老师佳作,祝好。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2 楼 文友: 2016-05-17 22:15: 9 谢谢你猜老师留墨,祝好!
回复 楼 文友: 2016-05-17 22:16: 8 贪婪的结果。
4 楼 文友: 2016-05-17 08:20:51 我能理解钱三奶的做法。蛇是那么可怕的动物!她的小儿子死于蛇口后,她就尽自己所能地阻止丈夫去捉蛇,后再丈夫也死于蛇口。钱三奶奶又阻止不了大儿子捉蛇,她整天担惊受怕,去求佛拜神,希望儿子得到保佑。结尾出人意料 悲剧结尾,增加文学艺术效果。
回复4 楼 文友: 2016-05-17 22:17:10 谢谢影儿留评,祝好!
5 楼 文友: 2016-05-17 10:48:46 云静的文总是写得那么好!欣赏佳作,晓荷有你更精彩。 红尘不过一段路程,你路过我,我错过你,然后各自前行。
回复5 楼 文友: 2016-05-17 22:17:5 谢谢叶子鼓励,祝夏安!
6 楼 文友: 2016-05-17 16: 0:42 云静的伟大就是写啥像啥!一流的人品,一流的文采。给赞!晓荷有你更精彩! 红尘不过一段路程,你路过我,我错过你,然后各自前行。
回复6 楼 文友: 2016-05-17 22:18: 0 谢谢叶子!我自当努力。祝好!
7 楼 文友: 2016-05-18 08:05:02 钱三奶奶和她丈夫、大儿子之间的斗争,就是两种观念的争斗。她丈夫与大儿子一味地贪恋金钱带来的利益,不顾家人和个人的安危,更不管生态平衡的破坏。钱三奶奶渴望一家人平平安安地生活在一起,哪怕清贫也只要团圆、平安。这是这一家的悲剧,也折射出一些社会现象。呼吁人们加强环境保护,家庭成员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平安幸福。学习了。
回复7 楼 文友: 2016-05-18 1 :4 : 2 谢谢影儿品评,祝好!
8 楼 文友: 2016-05-18 10:45:04 老师是懂蛇的人!我曾在山区呆过,毒蛇横行,那不仅是害怕,简直就是一种恐惧。
读到小孩被蛇咬,心都发凉!
谢谢老师的好文!
祝福老师!
回复8 楼 文友: 2016-05-18 1 :44:24 谢谢织雨老师雅品,祝福,祝好!
9 楼 文友: 2016-05-18 12:20:05 云静大师,好久不见了! 每次书写到最后、都习惯性的落款,而你、便是我遗落、未曾执笔的烟雨江南。
回复9 楼 文友: 2016-05-18 1 :45:2 谢谢三少留墨,好久不见,别来无恙,祝好!怎么样才能舒筋健骨月经量多注意什么口感符合儿童需求的止咳药选哪个
上一篇:或者什么样的人才叫健康
上一篇:春到秋心更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