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许给了中秋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2-09

月饼,何时许给了中秋

差不多十多天前,傍晚遛弯,发现楼下街边已经支起了月饼摊。各色月饼摆了一长溜,不时有人过来瞧瞧,看看品种,问问价钱,看摊的中年女子热情地回答着各种询问。

这时,天刚刚擦黑,路灯悄然亮起,橘色的灯光映在豪华的包装盒和散装的包装袋上,暖暖的,反射出一片多彩的光芒,真有了过节的气氛。

家门口的这块地方,许是卖月饼的宝地,每年中秋前夕,都会有一波人到这儿来支摊,节后大约再坚持一周左右,就撤退。来年这时,又是支摊撤摊,来来去去,好像有十几年了。

忙忙碌碌的日子里,总是他们的月饼摊,让我突然想起,哦,中秋节要到了。

02。

节日和美食,风俗和特产,是我们可以用味蕾触摸的故乡,是我们可以嗅出味道的乡愁。

中秋月夜,不论在地球的哪个角落,吃一口月饼,中国人的精神就回了家乡,无限的乡愁就在舌尖上找到了寄托。不管亲人在多么遥远的地方,品一款有记忆的月饼,相思之情就有了托付。

遥望那一轮中秋圆月,低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亲情会在月饼的滋味里相拥,故乡或亲人,于是不再遥远。

03。

作为一款特色点心,月饼,可能在唐代就已经有了。

多年前,考古人在新疆吐鲁番的唐代墓葬中,发现了一些保存很好的面点,其中有一些花式点心就与今天的月饼印纹很相似,有人认为,这些点心纹饰,应当是以木模印成的。

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月饼状点心。

模印纹饰,可以说是月饼工艺的核心,这个发现证实了,至少唐代或更早,月饼的雏形,印花点心就出现了。

现代各色纹饰月饼印模。

南宋时,吴自牧的《梦粱录》中出现了月饼”的名称,不过这个月饼”可能只是一般的点心,与中秋无关。当时,周密的《武林旧事》中,也说到了月饼,这个或许也与中秋无关。

那么到了何时,月饼成了中秋的特色节令食品呢?

元代,陶宗仪《元氏掖庭记》中有这样的诗仲秋之夜,…当其月丽中天,彩云四合,帝乃开宴张乐,荐蜻翅之脯,进秋风之鲙,酌玄霜之酒,啗华月之糕”这华月之糕”应该就与今天的月饼相似了。

月华之糕,很诗情的名子,有时会想,去掉中间二字,称作月糕”依然很是美,不知为什么后来叫了月饼”私以为这是一件遗憾的事。

到了明代,田汝成的《熙朝乐事》里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还有当时的《帝京景物略》里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之如莲花。…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这里说到的月饼就是真正的中秋月饼了。

从那时的文献里,我们还知道,月饼在当时,也被称作团圆饼,有了团圆之意,浓浓的亲情融入到了月中,使中秋节的内涵更加丰富亲民。

清代龙凤呈祥纹大月饼印模。

清代开始,中秋节的活动,以吃月饼为主题,常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亲邻间互赠节物,也以月饼为贵品。人们追求的中秋最美好的意境,就是家人亲朋的团圆与亲近。

中秋时节,皓月千里,多少欢聚,多少相思,都系于味蕾上的月饼。月光下,在特别的味道里,中国人总能找到最温暖的亲情和故乡。

書空匠于2017年中秋。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月饼

月饼是久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小吃,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特色美食,月饼的形状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它象征着团圆和睦,是在中秋节这一天的必食之品。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时至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广式、京式、滇式、苏式、潮式等月饼广为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三亚牛皮癣专科医院
沈阳治疗男科费用
老人风湿骨痛怎么办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