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日出日落生生不息随笔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09-14

摘要:余华,一个真实的作家。他的作品无论语言,结构,对现实的批判都给人深刻的印象。介绍一下《兄弟》,这部耐人寻味的作品和读后感。 冷幽默搭建出的一串惊叹号的神奇组合!

一只苍蝇,两只苍蝇,三只苍蝇,当有千万只苍蝇杂乱无章的,以俯冲轰炸的方式,瞬间拥挤进你的喉头的时候,就知道看完这本书的感觉了。

如果你觉得还是难以想象,那么当你瞪大眼睛发现那只刚被饥肠辘辘的你一口吞掉大半个的包子里面不再是垂涎已久的热乎乎流着油的肉馅,而是一堆不断蠕动着的蛆虫时,恐怕唯一的反应就是是看完的感觉了。对,吐,今天的晚饭,午饭,早饭直到昨天的晚饭,午饭,早饭,前天的,大前天的,能想的起来的,甚至是小时候吃过的奶都倒空之后,嘴角挂满绿色的胆汁时,恭喜你,找到感觉了。

浪漫、夸张、粗鄙、下流,沉重、畸形、压抑、变态、脱俗、荒诞、粗糙、嘲讽、尖锐、野蛮、欲望、狡黠、喧嚣、混乱这些是在我眼前乱飞的词。

现实与理想,革新与愚昧,天性与良知,惊醒与沉迷,夸张与写实,善良与残忍,欣喜与悲凉,粗糙与细腻,雅致与俗气,高尚与卑鄙错综复杂地同在一部小说中杂乱地展现,两代人的命运在社会的转变中激荡碰撞,不断迸发和泯灭着人性中最基本的关于身体,关于欲望,关于荣誉,关于亲情,关于命运以及国家和时代的故事。

余华:“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悲惨的欧洲中世纪和伦理颠覆、浮躁纵欲与众生万象的现代欧洲时代碰撞的故事。西方人要400年才能经历的动荡在这里中国人只要40年就能经历。”

整本书是本社会骤变时期的大杂烩。中国社会最激烈变革的时代浓缩在一个南方小县城和灌装进了兄弟两个成长过程的故事。夸张的以人性中最丑恶、扭曲的部分来揭示了社会大命运的变迁和个体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余华用犀利的笔触粗俗地讲述着两个俗人在世俗中沉浮的故事。

他们注定是从一开始就要粗俗到生命的结束。

耶稣说:“你们要走窄门”。

于是,书中的人物们纷纷从窄门走过,那个时代,宽阔的门不存在。

李兰:李光头的妈妈。苦命的女人,从书的开始就沐浴在儿子和老公双双在公厕里偷窥女人屁股的舆论光环之中。不过老公掉进粪坑里淹死的,儿子给了她有生之年的耻辱。一个一辈子没有直起腰来的女人,家庭不幸接踵而至,逆来顺受,迷失自我,全面压抑的女人(在碰到宋凡平之前)。唯一的直起腰来的日子很短,幸福交杂着苦痛中离开世界。中国历来不缺这样的女人,以前有,现在有,以后也不会绝迹。

宋凡平:兄弟二人中哥哥宋钢的父亲。中学教师,地主的儿子。高大,英俊,爱家庭,爱生活,有知识,爱好广泛,是50年代令人羡慕的男人的形象。文革中走在时代前列,终因成分问题,这个一出生就没有受到地主祖先一丝恩惠的大男人被毛主席的接班人们活活打死。一生中让他在刘镇声名远扬的事是在刘镇球场上的一记扣篮,娶了寡妇李兰,文革中扯着造反有理的大旗走在刘镇的桥上,慷慨激昂,万人敬仰。被打死后扔下了李兰和儿子们宋钢,李光头相依为命。

林红: 被年少的李光头在公厕里看过屁股的刘镇公认最标致的女子。让多少男人想入非非,是多少男人半夜爬起来打老婆的罪魁,受不了李光头在孙子兵法指导下的强烈追求,嫁给了宋钢。平淡而甜蜜地过了几年,宋钢下岗后,一切都变了。为了宋钢,祈求起了当年恨的巴不得上完厕所后顺着马桶冲走的李光头。一个口口声声保持着精神纯洁的出卖自身满足欲望的女人,后来成为发廊老板,出卖起了他人的身体。

赵诗人:50年代初的文艺青年。60年代文革的参与者,70年代以后的愤青。80年代的祥林嫂。一生乐于躺在已有的成功上,不思进取,面对新变革拒绝改变。穷困一生。

刘作家:夹缝式人物的典型。欺负幼年的李光头,笑话少年的李光头,羡慕爆发后的李光头,追随成了人物的李光头。文艺青年在不断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失去了自我,出卖了自己的灵魂,走肉着自己的身体。

周游:行走江湖,巧舌如簧,有胆有识,刘镇的外来人,也是落脚于刘镇的外来人。带给了小镇新的活力,有把握商机的头脑和聪明,持久力不足。以至于:“在全国开一百家苏记包子馆, 让麦当劳的股价下跌50%”永远都成为了一句让苏妹脸红的口号。

宋钢:刘镇的外姓人。悲剧式人物,虽不媾和于刘镇的俗流,但一门三代,悲惨开始悲剧结束。地主爷爷死后被他背了几天才发觉,用席子卷着埋了。爸爸被打死时不在身边,下葬时棺材乘不下要敲断腿才能放进棺材。自己卧轨,当火车碾过他的身体,没有流血,衣服都没有压破。他的一生是为了爷爷,父亲,李光头,林红而活。懦弱的让人生怜。也是中国很多男人的缩影。为了兄弟,为了对继母李兰的承诺,为了妻子林红,他活的失去自己。把相爱的人拱手让给兄弟,自杀是他的宿命,也是他唯一的理想归宿,他没有面对问题的勇气,也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逃避是他最终的解脱。自杀时,最后一眼看到的世界是一只孤独飞翔的海鸟,他就是那只鸟。

李光头:中国大地上最不缺的“流氓”。一边是偷看女人屁股、找凳子和全镇的电线杆发泄的混混,投机倒把、到处钻营,一夜暴富,四处乱搞的流氓。一边是聪明机敏,善用资源,抓住契机,不屈不挠,知人善用,注重信息,也是一个注重兄弟感情,孝敬父母(是宋凡平继父和生母李兰,而非见都没有见过的掉在粪坑淹死的生父刘山峰),敢于挑战,目标明确,善于接受新事物,意识超前,敢想敢做,讲朋友义气,恩怨分明的楷模。人性中为了活下去而应该有的性格都在他的身上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看完书后,不想直接骂李光头,也不想抱怨宋钢,也不会说林红的水性杨花。唯有胸闷。

既然来到这个世界,没有人不愿意活下去。

活下去需要各种技能,活下去需要各种妥协,活下去需要各种适应——这就是生活。

兄弟间亲密的感情不足以改变什么,真实社会的残酷才是造就兄弟关系渐行渐远的元凶。也许这一点永远没有谁能有力量改变。

这本书快看结束的时候,思绪万千,耳边正好听到水木年华的《一生有你》:“因为梦见你离开,我从哭泣中醒来,看夜风吹过窗台,你能否感受我的爱。等到老去那一天, 你是否还在我身边,看那些誓言谎言,随往事慢慢飘散。”

瞬间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不知道李光头遨游太空的理想实现了没有,宋钢在太空的骨灰能否看到一天之内16次的日升日落。

祝福他们,希望他们俩都能看到。

共 24 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由著名作家余华撰写的长篇小说《兄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大的反响。正如本文作者所言:“ 整本书是本社会骤变时期的大杂烩。”在这本大杂烩中我们真实的触摸到了社会底层民众最真实的悲喜人生。也是我们整个社会底层民众最真实的生活缩影。由李光头我们看到了人的两面性;由宋钢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懦弱;由刘诗人我们看到了新时代的祥林嫂;由林红我们看到了无奈的堕落。尽管日出日落生生不息,但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将与这个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我们根本就走不出时代给予给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根本就冲破不了这个时代的禁锢。只有国家阳光,人民才能在阳光下生活的幸福。本篇读后感发人深省,引人深思,笔风犀利、文章厚重。感谢赐稿笔尖!!【:含笑花】

1楼文友:- 0 12:08:44 本篇随笔深沉、厚重,引人深思。一定要拜读一次《兄弟》这篇小说。 位卑言轻布衣身,我以我笔写我心。

回复1楼文友:- 0 12:11:49 谢谢含笑花老师!余华的小说都很好,我几乎读完了他所有的。这是一部好小说,值得您读的。

回复1楼文友:- 0 12:15:18 含笑花老师,很抱歉。第六行多了一个字 是 。看了几遍,唉,难道是眼花了。抱歉,我先去买老花镜!

回复1楼文友:- 0 12:29:47 再谢含笑花老师!很喜欢看您的编者按,很到位,也很有见地。一些藏在作者心底的东西也能看出来,高手!谢谢!

2楼文友:- 0 12:15:15 读流水老师文貌似有一种行云流水的味道,非常精彩到位的抒写让我有种去拜读这部小说的渴望。何叶学习问候老师,笔尖有你更精彩! 红尘不过一段路程,你路过我,我错过你,然后各自前行。

回复2楼文友:- 0 12:16: 6 谢谢荷叶!相互学习。不过余华的小说的确值得去读的。语言的运用和文章结构都是上品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楼文友:- 0 12:21:07 我感觉 是 字不多余,像是加重了语气,所以没删。 位卑言轻布衣身,我以我笔写我心。

回复 楼文友:- 0 12:2 :46 好的,听您的,您对!

4楼文友:- 0 12:24:52 写得太好了,一篇作品的评论让你看了,会有一种去看原作品的冲动,真好啊。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回复4楼文友:- 0 12:26:45 谢谢啦!去看看吧!他的书让人长知识,深刻思维。也可以写点自己的看法、评论,练练笔!

5楼文友:- 0 12:42: 2 感谢老师对笔尖的支持!有大家的努力我相信笔尖会更加辉煌灿烂!谢谢!

回复5楼文友:- 0 14:17:54 谢谢老师的点评!我会更努力的!

6楼文友:- 0 1 :14:25 一篇随笔有这么多的跟评,可见作者文章的内涵有多厚重。期待更多佳作赐稿笔尖,不胜荣幸! 位卑言轻布衣身,我以我笔写我心。

回复6楼文友:- 0 14:19:15 谢谢老师啦!大家抬爱,受宠若惊!只有更努力来回报大家!

老人骨质疏松护理

怎么样治疗佝偻病

佝偻病吃什么好

右腿肚子抽筋怎么回事
小孩上火
门店库存管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