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玺璋我看李六乙版万尼亚舅舅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11-30
-2 解玺璋 说该剧在获得间离效果这方面是成功的,它一方面迫使观众从感情的泥淖中脱颖而出,一跃而进入思考的层面,另一方面,它也的确有助于抵制 毫无节制的平庸所装饰的舞台 ,抵制当下戏剧舞台(其实又何止于戏剧舞台)上过度夸张的滥情。作为必不可少的代价,这种由 尖锐的羞愧感 造成的舞台上的冷、静,却可能刺破契诃夫戏剧简单、朴实、自然、平常的美学风格。 显而易见的是,李六乙舞台的偏于冷、静,是他内心过热折射出来的一种幻象,是对 毫无节制的平庸所装饰的舞台 的矫枉过正,并试图从 尖锐的羞愧感 中解脱出来。虽然他看到了 舞台四面楚歌,戏剧岌岌可危 ,但他还没有绝望,也不打算放弃,所以还在排戏 尽管是在冒险,而且, 在人艺排契诃夫更是险中之险 这种勇气和胆识是令人敬佩的。遗憾仅仅在于,情绪控制了理智,主观的 压倒了客观的表达,舞台便显得过于刻意和强调了。
看李六乙版《万尼亚舅舅》的感受,可以用 沉闷 来概括。这沉闷更多的不是来自契诃夫作品所表现的19世纪末俄罗斯日常生活的乏味和无聊,而是我从李六乙特有的舞台表现风格中得到的一份感受。
生活,始终秉持着含蓄、克制、收敛的态度,绝不让作者跳到前台来发表意见。这种冷静、客观的写作,使他 保持着个人的独立的自由的态度,站在高处但不是远处,去观察人类的生活。他客观,但自己并没有离开生活当中;他冷静,但内心怀着情绪。惟有这种内心的自由感觉,才能给人生一个新的观察,一个新的反映 。所以,他的戏剧作品常常是 平淡而有力,简单而深刻,客观而抒情 的。值得注意的是,契诃夫虽然有效地控制着自己的情感,不使其轻易流露,却并不反对剧中人物讨论、发表自己对生活的看法,他 让那些沉湎于梦幻与空谈之中的和迷失于矛盾与徘徊之中的俄国知识分子 充分地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真实的生活场景由此自然地呈现出来。 然而,我在李六乙的舞台上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情景。在这个舞台上,以冷静、含蓄、克制、收敛的态度进行艺术创造的,首先不是导演,而是演员,是演员所饰演的角色。角色与角色之间的距离被刻意地拉开了,尽管每个人物从始至终都待在舞台上,人与人之间也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关系,但每个人物似乎都被封闭在一个独立的空间里,即便是同一场景中的对话者,也可能被分置于不同的位置,而且,对话双方都很少有反应,基本上属于自说自话,使人感到表演者之间有一种冷冰冰的疏离感,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很难显露出来。 导演以冷、静为出发点的舞台调度,以及对演员表演的要求,不仅完全切割了角色与角色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也切断了观众与舞台、观众与角色之间可能发生的联系。事实上,观众正是通过角色与角色之间的情感冲突,与舞台和角色发生关系的。虽然不必像写实主义戏剧所希望的沉浸式的全身心投入,却也不能一点感觉也没有,你让观众情何以堪?观众总是以情感投入的方式获得观剧享受的吧?我们当然可以
李六乙的舞台何以使我感到沉闷呢?如果有人表达相反的感受,说李六乙的舞台并不沉闷,我也并不觉得奇怪。毕竟,李六乙赋予舞台一种流动感,剧中人物在舞台上的行动,有时是超时空的,换句话说,是不受物理时空限制的。他们自由地穿梭于某个物理时空和非物理时空之间,没有任何障碍。演员可以自由地跳进跳出,一会儿是角色本身,一会儿又可以是毫不相干的人。这是中国传统戏曲的审美思维,是以虚拟性、程式化、写意性为特征的。相对于李六乙所说的 毫无节制的平庸所装饰的舞台 ,李六乙的舞台不仅不能说是 沉闷 的,反而应该说是生动的、有趣的、充满活力的。
尽管如此,我的 沉闷 之感还是挥之不去。我想这也许是因为,李六乙只给了舞台自由的时空,却把戏剧不可或缺的 情 遗落在无何有之乡了。时空自由固然是舞台的生命线,这种舞台调度的灵活性,不仅可以使艺术的表现获得无限扩展的可能,也极大地拓展了观众的艺术想像力,从而避免了所谓忠实于生活的教条和僵化。然而,对戏剧来说, 情 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一个 滥情 的戏,会使人产生 尖锐的羞愧感 ;而一个 无情 或 寡情 的戏,也可能拒观众于千里之外,得不到应有的艺术享受。 空的空间 给舞台带来了自由度和灵活性,但这个 空 不是空无,就像零不是绝对没有一样,空是有内容的,是由情来填充的,所谓 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 ,就是空与情的辨证法。
契诃夫戏剧的美学风格,表现出简单、朴实、自然、平常的特征。他不动声色地,书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始终秉持着含蓄、克制、收敛的态度,绝不让作者跳到前台来发表意见。这种冷静、客观的写作,使他 保持着个人的独立的自由的态度,站在高处但不是远处,去观察人类的生活。他客观,但自己并没有离开生活当中;他冷静,但内心怀着情绪。惟有这种内心的自由感觉,才能给人生一个新的观察,一个新的反映 。所以,他的戏剧作品常常是 平淡而有力,简单而深刻,客观而抒情 的。值得注意的是,契诃夫虽然有效地控制着自己的情感,不使其轻易流露,却并不反对剧中人物讨论、发表自己对生活的看法,他 让那些沉湎于梦幻与空谈之中的和迷失于矛盾与徘徊之中的俄国知识分子 充分地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真实的生活场景由此自然地呈现出来。
看李六乙版《万尼亚舅舅》的感受,可以用 沉闷 来概括。这沉闷更多的不是来自契诃夫作品所表现的19世纪末俄罗斯日常生活的乏味和无聊,而是我从李六乙特有的舞台表现风格中得到的一份感受。 李六乙的舞台何以使我感到沉闷呢?如果有人表达相反的感受,说李六乙的舞台并不沉闷,我也并不觉得奇怪。毕竟,李六乙赋予舞台一种流动感,剧中人物在舞台上的行动,有时是超时空的,换句话说,是不受物理时空限制的。他们自由地穿梭于某个物理时空和非物理时空之间,没有任何障碍。演员可以自由地跳进跳出,一会儿是角色本身,一会儿又可以是毫不相干的人。这是中国传统戏曲的审美思维,是以虚拟性、程式化、写意性为特征的。相对于李六乙所说的 毫无节制的平庸所装饰的舞台 ,李六乙的舞台不仅不能说是 沉闷 的,反而应该说是生动的、有趣的、充满活力的。 尽管如此,我的 沉闷 之感还是挥之不去。我想这也许是因为,李六乙只给了舞台自由的时空,却把戏剧不可或缺的 情 遗落在无何有之乡了。时空自由固然是舞台的生命线,这种舞台调度的灵活性,不仅可以使艺术的表现获得无限扩展的可能,也极大地拓展了观众的艺术想像力,从而避免了所谓忠实于生活的教条和僵化。然而,对戏剧来说, 情 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一个 滥情 的戏,会使人产生 尖锐的羞愧感 ;而一个 无情 或 寡情 的戏,也可能拒观众于千里之外,得不到应有的艺术享受。 空的空间 给舞台带来了自由度和灵活性,但这个 空 不是空无,就像零不是绝对没有一样,空是有内容的,是由情来填充的,所谓 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 ,就是空与情的辨证法。 契诃夫戏剧的美学风格,表现出简单、朴实、自然、平常的特征。他不动声色地,书写普通人的日常
然而,我在李六乙的舞台上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情景。在这个舞台上,以冷静、含蓄、克制、收敛的态度进行艺术创造的,首先不是导演,而是演员,是演员所饰演的角色。角色与角色之间的距离被刻意地拉开了,尽管每个人物从始至终都待在舞台上,人与人之间也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关系,但每个人物似乎都被封闭在一个独立的空间里,即便是同一场景中的对话者,也可能被分置于不同的位置,而且,对话双方都很少有反应,基本上属于自说自话,使人感到表演者之间有一种冷冰冰的疏离感,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很难显露出来。
生活,始终秉持着含蓄、克制、收敛的态度,绝不让作者跳到前台来发表意见。这种冷静、客观的写作,使他 保持着个人的独立的自由的态度,站在高处但不是远处,去观察人类的生活。他客观,但自己并没有离开生活当中;他冷静,但内心怀着情绪。惟有这种内心的自由感觉,才能给人生一个新的观察,一个新的反映 。所以,他的戏剧作品常常是 平淡而有力,简单而深刻,客观而抒情 的。值得注意的是,契诃夫虽然有效地控制着自己的情感,不使其轻易流露,却并不反对剧中人物讨论、发表自己对生活的看法,他 让那些沉湎于梦幻与空谈之中的和迷失于矛盾与徘徊之中的俄国知识分子 充分地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真实的生活场景由此自然地呈现出来。 然而,我在李六乙的舞台上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情景。在这个舞台上,以冷静、含蓄、克制、收敛的态度进行艺术创造的,首先不是导演,而是演员,是演员所饰演的角色。角色与角色之间的距离被刻意地拉开了,尽管每个人物从始至终都待在舞台上,人与人之间也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关系,但每个人物似乎都被封闭在一个独立的空间里,即便是同一场景中的对话者,也可能被分置于不同的位置,而且,对话双方都很少有反应,基本上属于自说自话,使人感到表演者之间有一种冷冰冰的疏离感,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很难显露出来。 导演以冷、静为出发点的舞台调度,以及对演员表演的要求,不仅完全切割了角色与角色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也切断了观众与舞台、观众与角色之间可能发生的联系。事实上,观众正是通过角色与角色之间的情感冲突,与舞台和角色发生关系的。虽然不必像写实主义戏剧所希望的沉浸式的全身心投入,却也不能一点感觉也没有,你让观众情何以堪?观众总是以情感投入的方式获得观剧享受的吧?我们当然可以
导演以冷、静为出发点的舞台调度,以及对演员表演的要求,不仅完全切割了角色与角色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也切断了观众与舞台、观众与角色之间可能发生的联系。事实上,观众正是通过角色与角色之间的情感冲突,与舞台和角色发生关系的。虽然不必像写实主义戏剧所希望的沉浸式的全身心投入,却也不能一点感觉也没有,你让观众情何以堪?观众总是以情感投入的方式获得观剧享受的吧?我们当然可以说该剧在获得间离效果这方面是成功的,它一方面迫使观众从感情的泥淖中脱颖而出,一跃而进入思考的层面,另一方面,它也的确有助于抵制 毫无节制的平庸所装饰的舞台 ,抵制当下戏剧舞台(其实又何止于戏剧舞台)上过度夸张的滥情。作为必不可少的代价,这种由 尖锐的羞愧感 造成的舞台上的冷、静,却可能刺破契诃夫戏剧简单、朴实、自然、平常的美学风格。
显而易见的是,李六乙舞台的偏于冷、静,是他内心过热折射出来的一种幻象,是对 毫无节制的平庸所装饰的舞台 的矫枉过正,并试图从 尖锐的羞愧感 中解脱出来。虽然他看到了 舞台四面楚歌,戏剧岌岌可危 ,但他还没有绝望,也不打算放弃,所以还在排戏 尽管是在冒险,而且, 在人艺排契诃夫更是险中之险 这种勇气和胆识是令人敬佩的。遗憾仅仅在于,情绪控制了理智,主观的 压倒了客观的表达,舞台便显得过于刻意和强调了。
脾胃弱消化不良消瘦
女人厌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汉森四磨汤怎么服用
间隙性脑梗死严重吗腹泻小腹痛吃什么水果
云南灯盏花药业怎么样
上一篇:话说济南系列10肢解历城为哪般
上一篇:著名作家谢璞因病逝世
- [伤感文章]Amick:在考虑球队未来时 勋爵老板仍然将米切尔放在首位
- [伤感文章]vivo Y72t上架,天玑700+6000毫安大蓄电池
- [伤感文章]Alessandra Rich 2022早秋系列,修身廓形的韵味,亮点更添时髦
- [伤感文章]高考志愿怎么挖?永州爱尔眼科带你完美“避坑”!
- [伤感文章]哪有什么真直男 都是装直男 他发觉你生气了 需要哄 也发觉消息要及时回 也发觉要关心你 给你买喜欢的
- [伤感文章]证监会增补基金管理办法,从准入到监管全链条管理
- [伤感文章]破亿元!七一一所成功中标地中海航运6艘16000TEU油轮脱硫系统订单
- [伤感文章]星云有客携手淘宝知名主播萝卜来了,让私域流量成为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