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农场猪倌获评全国劳模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9-17

农场“猪倌”获评“全国劳模”

——1979年全国劳模吴雁茜幸福追忆30年“农场岁月”

吴雁茜1979年获得“全国劳模”时留影。

手持当年的“全国劳模”奖章、证书,吴雁茜如今仍激动不已。

“我在农场农作了30年,已与农场无法分开。所以退休后把家安在农场附近,每天仍可开心地参与劳作。”昨日,当知道有来采访,吴雁茜赶紧放下手中的活,从家门口的菜园子里快步走回家,向追忆了那段长达30年的“农场岁月”。

吃住在猪圈

日均上下山40回

“我是1962年来顺峰山农场上班的,当时22岁,体重不到90斤。”吴雁茜回忆起30多年前自己刚参加工作时情景仍历历在目,“一开始我被安排种植果树。”

翻阅着泛黄的老照片,吴雁茜说,当时顺峰山农场面积很大,从现在的郑为玩家带来被冰封千年的宋朝秘境!在新资料片中裕彤中学对面的山头一直绵延到顺德中西医结合医院。每天清晨五六时,她就起床上山劳作,开草、担化肥、松土、喷药,“虽然当时我很瘦,但每天都要挑着跟自己差不多重的肥料或其它物资,上下山来回跑40多次,一点都不觉得累,年轻啊!”

上世纪70年代初,她被调往顺峰山农场养猪场工作,“当时顺德社会物资缺乏,粮食紧缺,养猪是一项很重的工作。”吴雁茜一个人负责饲养30多头猪,由于宿舍和猪圈相隔一公里远,如遇到母猪生产,她担心来不及赶去照料好母猪而造成压死猪仔或母猪难产,索性搬块木板摊在猪圈里睡觉。

“一直到退休,春节、元旦、中秋、……我几乎没休过假,当然也就没法与家人团聚。”吴雁茜笑称,“我照顾猪仔比亲生儿子还细心。” 赴北京领奖

受国家领导人接见

1979年,经过层层推选,吴雁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时隔31年,回忆起首次进京,在人欧盟领袖在解决欧元区债务危机问题上存在分歧民大会堂与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会面、握手,老人家仍激动不已,“当时真的没想到,我这么平凡的一个饲养员,居然会获得如此大荣誉。不光是我,全家人连续几晚都睡不好觉。”

从北京领奖回来后的吴雁茜,仍继续坚持在平凡岗位上更加卖力地工作,从未借此为自己争取个人利益,“这份荣誉是大家给予的肯定,我只想做好分内的工作。”

20年前,吴雁茜退休后定居于曾辛勤工作近30年的顺峰山,在自家房子前,便是一片片小菜园,里面种植着各种果蔬,“干了一辈子活,已经闲不下来了。每天动手干点活,也可以让我在家继续‘农场生活’。”

“现在社会发展得那么好了,工作环境也大大改善,我希望年轻人们能继续发扬吃苦精神,将祖国建设好。”吴雁茜寄言后辈。

人物档案

吴雁茜,70岁,原顺峰山农场饲养员。40多年前,体重45公斤的她,每天要挑着几乎与自己体重差不多的农用物资,上下山40余次;为了方便照顾“比自己儿子还亲”的猪仔,她将宿舍、饭堂都搬进了猪圈。凭着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劳作,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的她,经过层层推选,获评1979年的全国劳模。当年39岁的她,首次去到北京人民大会堂,与其他37名全国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一起领取“全国劳模”的光荣勋章。



藤黄健骨丸
忻州牛皮癣治疗方法
阜阳白癜风治疗较好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