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扑朔迷离拳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4-29

摘要:一本书,从太平天国后期陈玉成兵败到康梁变法、庚子赔款、清帝退位、袁世凯复辟,再从同盟会成立、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到1927年国民党发动“4一二”流血事件,虽然错综复杂,但作者巧妙选取了一个不变的地点“忘忧茶庄”、一把“曼生壶”,就把所有的人和事全部串连了起来。它既是杭州半个世纪的史书,又是普及中国茶文化的书籍,几位主人公在茶道与人道上不断挣扎…… 炎炎夏日,烹一杯明前龙井。顿时, 幽静的香气荡漾在空气中,如兰如玉。那杏绿色的茶汤,清澈明亮;那一朵朵逐步绽放的叶片,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小嘬一口,沁人心脾,唇齿留香。恍惚间,我眼前的杯水变成了碧波荡漾的西湖,那一片片碧绿的叶子,不正是曲院风荷吗?“ 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 ”西湖龙井茶就像杭州的西子湖一样,名声早已飞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这样写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无疑,茶树是美丽的。杭州因为有了这美丽茶树而多了几处美景,杭州的历史也由于有了这美丽的茶树更加厚重。

一曰史

最近,我一直对《南方有嘉木》这本书痴迷着。它是女作家王旭烽写的“茶人三部曲”的第一部。忘忧茶庄杭家四代人跌宕起伏,中华民族半个世纪忧患深重,主人公在茶道与人生道路上忍辱负重地挣扎着。书中充满了正义与邪恶、理想与现实、爱情与欲望、自由与禁锢和追求与无为的矛盾与斗争。

《南方有嘉木》是一部小说,也是一部杭州半世纪的史书。从太平天国后期陈玉成兵败到康梁变法、庚子赔款、清帝退位、袁世凯复辟,再从同盟会成立、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到1927年国民党发动“4一二”流血事件,虽然错综复杂,但作者奇妙选取了一个不变的地点“忘忧茶庄”、一把“曼生壶”,就把所有的人和事全部串联了起来,足见作者历史知识的娴熟、文学手段的高明。

书中谈到了杭姓的由来:相传夏禹治水时来到会稽,大会天下诸侯。治水大业完成后,留下很多船只,他把这些船只交给他的一个儿子管理,并将他封在全航这个地方,建立了余航国(今浙江余姚)。后来,他的子孙就将“航”去舟加木写成“杭”,并自称为杭氏,世代相传,就构成了今天的杭氏。书中还提到杭州的求是书院,即浙江大学的前身。它由光绪年间的浙江知府林启创办。这里不但培养出了杭天醉和赵寄客(虚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早年读书的地方。这些明显有着地域历史的内容,让读者对历史古都杭州有了多层次,多方位的了解。

二曰茶

春来的时候,满山的茶树正抽出新芽,翠绿中,采茶姑娘巧手玲珑。两瓣一尖的嫩芽,经过在铁锅里的翻炒,就是飘香的绿茶。所有的饮料中,只有茶被誉为茶文化。读了《南方有嘉木》你定会被中国的茶文化有所吸引。古人云:茶者,娇美意也。《诗经》曰:有女如荼。荼,同“茶”也。

书中叙述了在中国茶文化历史上占有不可替换地位的王褒的《僮约》和“烹荼净具”和“武阳买茶”的故事:

西汉时期,有一个风流儒生,名叫王褒,字子渊,前往成都赶考时,寄居亡友的家中。亡友寡妻,名唤杨惠,青春年少,红颜薄命。一来二往,子渊与杨惠有了私情。子渊好酒,常常命女主人的家童,那个叫便了的,前去打酒。

而那个家童,其实不认王褒是他的主人,每次去打酒,都是嘟嘟嚷嚷,满心不耐烦。我们没法推测,他对王褒的不满,是由于他与从前的男主人主仆甚洽,还是因为他有他的道德标准,认为王褒的行为有伤风化,不能苟同?抑或是他自己认为他的职责范围仅仅是看守寡妇丈夫的墓地而非替寡妇情人打酒?

一日,他终于谢绝替王子渊打酒了。他甚至索性跑到亡故的主人坟上去大哭,且哭且诉:“当初主人把我买来,只是让我看家,并不是要我为其他甚么野男人打酒的呀!”

王褒怀恨在心,后来举官做了谏议大夫后,就以一万五干钱的身价,向杨惠买下了这个家童,还写了份契约。

这份被称之为《僮约》的契约,王褒以四六骈文的格式,洋洋洒洒,从晨到夜,从春到冬,从家事杂务到田间耕作,从执戈巡守到收租纳税,从个人起居饮食到对待邻居,从手中编织到市上贩卖,百般苦役,细细规定,倘不听话,鞭打百下。那“烹荼净具”和“武阳买茶”自然在他不可推卸的职责范围以内了。

两千年前这个风流且不免有点残暴的书生,虽然在当时可能只是玩弄家童的报复行动,可万万没有想到,他却为中国茶文化史,留下了最早、最可靠的文字史料。

通过读这本书,我们从中可以知道,无论茶树的种植还是饮茶,最早都与僧人有关。西湖边的灵隐寺、虎跑寺里都有品茶的高僧。西湖龙井茶其实有四个品种:狮峰、龙井、云栖、虎跑。其中又尤以狮峰为最,乾隆皇帝册封的十八株御茶龙井,是属于狮峰龙井。

通过读书,我还知道了闻名天下的紫砂壶名牌――“曼生壶”的来历。历史上著名的篆刻“西泠八家”之一的钱塘人士陈鸿寿,号曼生,在江苏凓阳知县任上,在宜兴制壶名家杨彭年兄妹那里,定做了十八种茶壶,并撰铭题刻,世称“曼生十八式”。而其中题有“内清明,外直方,吾与尔携臧”的这把曼生壶,为第十八式,方形。这把壶不仅是《南方有嘉木》的主线,更是主人公杭天醉的人生信条。

三曰槚

槚:《尔雅》的解释为苦茶树,也指楸、梓一类树木,且楸、梓是美木、木王,故我自己理解为悲壮而美丽的古茶树。

《南方有嘉木》就是一部茶人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书写壮丽人生的史书。

杭九斋,一个十足的富家少爷,他整天吸食鸦片、眠花宿柳,不问茶庄事务,终究死在了 小莲的榻上。他的太太林藕初的沉着冷静在新婚之夜突然跳进被追杀的太平天国勇士事件上征服了他和所有人。她泼辣精细、善于管理、敢爱敢恨,当她明白丈夫早因服食鸦片过量,失去生殖能力后,敢于向当年的那个搅乱她新婚之夜的“长毛”吴茶清乞求“给我个儿子吧”。这对在那个时代,被封建思想包裹着的女人来说,是多么艰难和无奈的选择呀!也正是这个不同寻常的女人和在茶庄“默默无闻”的吴茶清创造了“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才得以让茶庄“忘忧”,让茶农“忘忧”。

杭天醉,忘忧茶庄第二代主人。按说他和杭九斋并没有血缘关系,却继承了那个名义是他父亲的人的风流儒雅和才气逼人,有着封建士大夫情怀。他曾经有过 澎湃的岁月,想和好友赵寄客相约东渡日本,无奈做事犹豫不决的他终究没有能够走出桎梏,被条条桎梏禁锢在了忘忧茶庄。但是他又是一个骨子里崇尚自由的人,由于不满家庭包办的婚姻,他面对那个强势而貌美如花的妻子沈绿爱怎么也没法强壮起来,而面对外室小茶却是雄姿勃勃。天醉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人性的执着与人生的无奈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精致。

他的一生几乎和好友赵寄客搅在一起,年轻泛舟西湖,荡漾青春热血;晚景灵隐参禅,醒悟不争人生。他明知妻子沈绿爱视赵寄客为梦中情人,却能让自己和妻子生的儿子嘉平跟随寄客北上京城,女儿寄草认好友为父。他表面看上去对没有沈绿爱和赵寄客那样积极投身革命,而一旦加入进去,又可以几天几夜不眠不休,书写檄文标语,并不惜把家中所有拿出作为革命资本。其实,他内外的价值无时无刻不在与自己发生冲突,除了本性中的仁慈,他没法克服软弱和虚荣,于是,一度放纵堕落了下去。

其实,我是根本无法读懂杭天醉的。他年轻时的荒唐,最多可以算是人生道路上的坑坑洼洼。晚年他遇事超乎想象的冷静与清醒,面对自己和小茶生的儿子嘉乔认贼作父,他不予理睬,顺其自然;临终前仍然能够撑住最后一口气为女儿嘉草和共产党员林生所生的孩子取名“忘忧”。他隐居灵隐寺与高僧论道参禅,而他的行动又形似道家的无为而治。这个集儒释道于一生的主人公,虽比不上苏轼的豁达和王阳明的功业,但他一定是承载了作者“茶道与儒释道密不可分”的重担,才在作者笔下有了血肉与灵魂的。他那看似迷迷糊糊的眼神中,深藏着的大智慧,足够让每一位读者去揣摩、去体味。

四曰蔎

蔎: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也作茶的别称。自古香草和美人分不开,《南方有嘉木》中自然也有几个美人。

无论是杭家的第一代女主人林藕初,还是第二代女主人沈绿爱,她们都是美的。除面貌姣好,她们那种把茶庄重任1肩担当的精神,那种孜孜不倦、勤劳持家、不断摸索的奋斗精神,那种对美好生活始终不辍追求的精神都是我们当代人不应该抛弃的。

书中还有一个女人叫小茶(原名红衫),她在书中算不上最漂亮的,却是最可人的,是那种小鸟依人的南国女人风味。她原来是街头的一个卖艺女子,从小被人贩子拐骗,早已不记得自己的父母是谁,家在哪里。卖艺时受尽了恶人欺凌。杭天醉救了她以后,先是把她寄养在老仆家里,后来让她到隆兴茶馆做事。他喜欢她,喜欢她的柔顺,喜欢她看他时总是低眉顺眼的样子。不久她怀孕了,他把她接出来安置在吴山脚下的圆洞门别院。她为他生了三个孩子,嘉和、嘉乔和嘉草。

然而,世间的一切美好总是那么短暂。他对她的爱从开始就遭到茶馆一个人的嫉恨。那个叫吴升的管事觊觎小茶的美丽,千方百计破坏他们。不久,在吴升的诱惑下,她和他一同染上了毒瘾,他被寄客和家人朋友带去强制戒毒了,她把家里所有值点钱的东西都拿出来向吴升换了烟抽,青花瓷碗,天醉送她的祖母绿戒指……最后还想用自己的身体向吴升换大烟,而此时的吴升,心里依然想的是那个粉红色毛眼睛的少女,怎么还能看得上她这个烟鬼呢?她再也走投无路了,只能用一条绳子把自己交给了房梁。一切的美好,都在无穷无尽的生命折磨中消耗殆尽了!

小茶无疑是个悲剧人物,书中最令人痛心的地方是她的第一个孩子——杭家的长子杭嘉和对母亲的冷漠。这个孩子从出生就被抱回了杭家抚养,管绿爱叫妈,管小茶叫姨娘,他甚至恨他的母亲,她让他自卑,让他觉得自己和弟弟嘉平是不一样的。直到母亲被烟瘾折磨得要拿他向吴升换大烟,他被吓跑了。再次见到母亲时,她已挂在了房梁上,她永远听不到他喊一声“妈”了。

这大约就是封建时代小妾或外室的宿命。《大宅门》中的唐九红,那个很受白景琦宠爱的漂亮女人,他们的女儿佳丽骂她是娼妓,同在一个院子里,连正眼都不看她,这是一种怎样的悲痛呢?还有《红楼梦》中的赵姨娘,好容易盼的女儿探春协助李纨管理大观园,恰逢弟弟赵国基去世,她就想趁机多要几个钱,没想到女儿一阵抢白:“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升九省检点了。哪里又跑出个舅舅来。”这一句话中,很明显探春认王夫人为亲母,认王子腾为舅舅,也是不认生母的。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无论是小茶还是唐九红,亦或是赵姨娘,都应该是当年的美人,为何随着时光的流逝都变成萧草和艾草了呢?大抵做小妾的文化程度不高,不求上进,像小茶一样自甘堕落,染上毒瘾,自己一幅烟容,家里满屋尘垢,还指望他人喜欢吗?像唐九红那样恃宠而骄,动则寻死上吊,即使是自己的女儿,也睚眦必报,硬生生把外孙偷了出来,非让女儿体会当年自己之痛,这样的人还会有人喜欢吗?赵姨娘为人阴险,计谋百出,总是想陷害宝玉,巴望着宝玉死了让自己的儿子贾环出头。我们即便无法用孟子“幼无幼及人之幼”的标准要求一个小妾,但别人家的孩子也是孩子,连这点爱心都没有,无怪乎香草变成萧草和艾草了。

五曰荈

《尔雅》里说: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其实,槚、蔎、茗、荈都是茶树的别称。正如《南方有嘉木》中的天醉与寄客、嘉和与嘉平,他们的外表、性格迥异,然则殊途同归,都是真正的茶人。

嘉和和他的父亲一样,是重视心灵的、细腻的、哀伤的、艺术的。他们深谙茶道与禅宗,懂得茶道的最高境界是和静清寂。外表平和,对人谦和而彬彬有礼,内敛而不张扬。特别天醉晚年,熄灭了心中的一切 ,达到了涅槃寂静的地步。

而赵寄客和嘉平是那种坚强的、大胆的,浪漫而盲目的,理想而狂热的。正如古代《茶经》所云:虽为草木中人,乐为大众献身,不惜赴汤蹈火,欲振万民精神。

夜已经深了,我再品一撮清茶,芬芳馥郁中,有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彻悟:每一个人,都是一片茶叶,只有投入沸水,将小我提升为大我,大我转化为无我,才能留下一份经久弥醇的余香。

共 459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案】作者读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南方有嘉木》,写出了作者浏览后的感受。文章标题已经表明了该文的行文线索和写作角度,文章以此揭示了这部小说涉及的内容:茶文化、茶人、茶中包括的人生和社会道理。五个章节,顺次说了小说触及的社会历史,涉及的茶文化,写出的茶人的悲欢人生,写出的人性与命运。这篇文章解读角度清晰,对我们了解和更好地阅读《南方有嘉木》是有帮助的。【:春雨阳光】【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0 12:05: 4 谢谢春雨阳光老师的编按!只由于喜欢读书,随笔的一些感想,记下来做个纪念吧。 依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2楼文友:- 0 21:21: 9 这篇文章的构思是值得品味的,解读的选点也非常清楚,很好地体现了小说在内容上的魅力特点。 语文教师

回复2楼文友:- 1 07:45: 5 看着《茶经》写的标题,原来真没仔细读过,原来中国茶文化真的博大精深,共勉!

楼文友:- 1 08:00:44 祝愿老师文章精品,期待下一篇。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回复 楼文友:- 1 17:58:16 下一篇不知道猴年马月,呵呵,休息两天再动笔。

4楼文友:- 1 08:21:25 恭喜佳作获精,期待更多精彩。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4楼文友:- 1 17:59:07 谢武戈老师,感觉写这个还是比小说容易,学不会写小说。

金华治疗睾丸炎费用
口腔溃疡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成都医学院附属医院在哪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