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的作品我读得并不多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2-24
其实,村上春树的作品我读得并不多,第一本是他的处女作《且听风吟》,也实在没有惊艳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对于日本作家的作品我素来比较不那么敏感的缘故罢?虽说书的封二上介绍说《且听风吟》获得了日本群像新人奖,我却真的没有觉出来多少好来,只觉得作家有想要掌控一个略微复杂的局面的野心。当然,村上掌控的很好,虽说讲起来故事的时候那种散文似的、形散神聚的方式让读小说的人要不时的翻回去复习一下前边的故事,否则就会一头雾水。这样的小说自然读起来要费些脑子的,如今有一个比较新鲜的词:“烧脑”,我觉得用在我读村上的《且听风吟》上比较合适。当然,是我不够聪慧的缘故,也怨不到作者那里去。当然,村上最终是给小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否则也不会得奖了,是不?当然,也并非所有获奖的文学作品就都是好的作品,我固执的以为凡是带了人的主观意愿的评判的结果都是具有个人的倾向,所谓“我之霜糖,彼之砒霜”。文字上,似乎这样的感觉更严重?但终究文学作品依旧还是有好有坏。这一点上,我也依旧固执。
村上春树的作品很多,我接触的却并不多,除了上边提到的《且听风吟》就是那一本鼎鼎大名的《1Q84》了,当然,在我看,比起来作家的处女作品,《1Q84》要好多了,虽然说读那样带着诡异色彩的、关于邪教与宗教的思考的小说很容易被惊吓到,也很烧脑子,终究不能不承认是好看的小说。但是,也就止步于此了,诡异色彩的《1Q84》之后,我没有看过村上的更多的作品,虽说每一年的以文学奖为大幕拉开的诺贝尔奖都会让人替这一位日本的作家捏了一把汗,终究没有起了念头要再读,也不知道是否真的在读书上我是有功利心的?只看获奖作家的作品?也不对,我看书似乎只看想看的,没有兴趣的,纵然得了满世界的奖似乎也依旧没有兴趣花了银子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还真的没有看过几本,却也并不觉得遗憾或者气短。读书看报上,我似乎蛮讲究气场相合的。当然,这习惯也实在不值得自我夸耀,个人爱好罢了,不是嚜?
扯远了,说到正题罢。村上春树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新近读到的村上春树的比较新的作品。当然我不知道这一本小说是否是村上最新的作品,曾经觉得是最新的,但有人指出来不是,那么就是较新的罢?Anyway,《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是我最新读的村上春树的作品,而且看过之后觉得这是我看过的几部村上作品中最好看的,或者说最受看的,虽然读的过程中因为某个情节叫我想起来他的《1Q84》,到底是完全两样的故事,而且因为没有邪教的诡异色彩觉得更好看。当然也更好看罢?揭开十六年的一个谜,无论如何是有吸引力的——人,是好奇的动物。虽说很多的“谜”揭开之后让人觉得平淡无奇,但是困扰其中的时候却往往欲罢不能,或许,这就是“谜”的魅力?《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就是揭开“谜”的故事,一个十六年的谜。
其实,《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的故事并不复杂,一个没有鲜明的特征与个性的男人,多崎作,到了三十六岁的年纪,遇见了一个让他动心的女人。女人生来都是好奇心重的物种罢?木元沙罗,多崎作三十六岁上喜欢上的女人。当然,我不知道村上春树描述的对不对,但是男女之间实在是微妙的,村上如此写:“初次遇见沙罗,他(多崎作)就有那种感觉,彷佛一只无名的手从某处伸来,指尖牢牢按住了背部那个开关。相识那天,两人聊了很长时间,他却几乎不记得聊了什么。只记住了背部那突如其来的触感,还有它给身心带来的难以言语的奇妙刺激。有些部分松弛下来,有些则被卡住勒紧。就是这种感觉。”男女之间的化学反应?抑或有的人经常强调的“来电”?我不大清楚,但是,就是这一个沙罗让多崎作开始了他的“解谜”之旅。当然,解到最后,竟然是一个谎言。
是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讲的是关于谎言的故事。多崎作高中时代的、关系亲密的五人小团体突然之间就把多崎作排除了,斩钉截铁,毫无妥协余地,甚至根本不告诉他为何一定要他接受如此严厉的通牒。当然,这样突如其来的断交给多崎作的打击应该是近乎毁灭的罢?——“从读大二那年的七月起,直到次年一月,多崎作几乎只想着死这一件事。”当然,多崎作没有死,否则就不会有后边的故事了。
活下来的多崎作把那个曾经自己属于其中的五人团体尘封了起来,十六年。十六年之后,沙罗却将它重新拉回到了多崎作眼前,理由充分:“记忆可以巧妙地掩藏起来,可以牢牢埋进地底,可是它形成的历史却无法抹消,这一点你不妨记住。历史是不可能抹消,也不可能改变的。那么做就等于杀死你自己。……不过,打那以来已经过去十六年多了。你现在是三十多岁的大人了。不管当时的损伤有多巨大,大概也到战胜它的时候了吧?”沙罗是比多崎作大两岁的成 人,既然多崎作想要跟她长久在一起,她就不愿意多崎作心里带着一道疤痕跟她在一起,“也许你心里只想着我一个人。你这么说,我相信你。可尽管这样,你心里还是钻进了别的东西。至少我有这种类似隔阂的感觉。大概只有女人才明白这一点。总而言之我想让你知道,我无法长期维持这样的关系。哪怕我心里喜欢你。如果你我今后还打算认真相处,就不希望我们之间有别的东西钻进来。不明真相的某种东西。”因为沙罗,多崎作开始了他的解谜之旅。
解谜似乎很容易。也确实不难,可是结果却叫多崎作震惊——那是关于他的一个谎言,一个性侵犯的谎言。当然,虽说小团里的其他三个人并不相信多崎作会强奸美丽的白,但是他们却选择了相信她而放弃多崎作。当然,或许因为是谎言,所以每个人都并不轻松,那一段历史也变成了每一个人心里的疤痕,尤其是那个说谎的白,似乎更是无法摆脱说谎带来的压力。就如赤,小团体里的一个成员这样说他跟白在横滨的相聚:“我们俩聊了聊往事,吃了饭。可是怎么说呢,也不是一点都不紧张。就是说,聊天时不得不避开某种话题……”多崎作问话题是他?赤点头承认:“是的。这好像仍是她(白)心里的一块疙瘩。她没有忘记那件事。……只不过她没有以前漂亮了。……面对那样的白,老实讲,我相当痛苦——从前曾经存在的某种炙热的东西,如今再也找寻不到。那样非凡的东西居然会走投无路,以致不知所终。”白死了。但是真的是命案抑或是自杀呢?似乎也没有定论。惟一明确的,只是白死了。
多崎作还是找到了最终的答案了罢?远在芬兰的黑,黑野惠理,小团体里的另外一个女生,讲出来了所有的真相,却是一个多少带着精神不大正常的女孩子的扭曲的故事。当然,这一个不那么正常的女孩子的谎言却对五个人都造成了伤害,心灵创伤,而且,“那伤痕绝对不浅。”黑野惠理这样告诉多崎作。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让我想到一部英国的电影:“ATONEMENT(赎罪)”来了。“ATONEMENT”讲的是一个小姑娘说谎证明邻家贫穷的大男孩强奸表姐,最终导致那个大男孩被送上战场,而小姑娘的跟大男孩相爱的姐姐也为了自己被冤枉的爱人离家出走做了战地护士,最后两个年青人都死了,小姑娘受了一生一世的心灵的折磨,为了弥补她的谎言造成的巨大伤害,日后成了作家的小姑娘用小说为那个大男孩跟她的姐姐安排了一个童话的结局,终究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生命的最后,她依旧无法走出来自己的谎言带来的心灵的创伤。我想,《多崎作》里那个死掉的白或许也是这样罢?当然,死亡,其实从另外的角度看,实在是一种解脱,不管是背负着说谎的压力的,抑或还是被谎言伤害到的,都是一种解脱。只是,天堂里,有没有谎言呢?
当然,所以觉得《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好看也并非只是解谜的过程吸引人,村上的这一部小说里还穿插写了多崎作念大学时的一个朋友,灰田,以及灰田讲给多崎作听的绿川的故事,这些故事给我的感觉除了减弱小说单一的解谜的乏味之外,就是增加了一些玄机感,也就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当然,又不可避免的让我有了些故弄玄虚的感觉。Anyway,《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到底是一部耐看的小说,就是村上春树先生自己说的:
“一直以来我的小说中一对一的关系居多。这样一个五人团体具有很多意义。人若真的受伤,通常会无法直视伤口,想隐藏他忘却它,把心门关起来。这是一个成长的故事。要成长,伤痛就得大一点,伤口就得深一点。”
只是,村上先生用笔切出来的这个伤口有些太大太深了。可是,或许普通人群中这样的伤口很多,只是人多不愿意说出来?村上春树设定的人物都是最普通的,伤害似乎也并非多么奇特,但是却意味深长。我这样以为。
当然,我很喜欢村上春树最后的那个open的结局,让读者自己去想最终找到了答案的多崎作跟沙罗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在一起了?还是没有在一起?很有意思,真的。 共 46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没有色彩的多琦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是村上201 年出版的最新长篇小说,故事讲述了主人公多琦作在女友木元沙罗的鼓励下,勇敢寻找当年被亲密朋友们无端抛弃的理由,解开心中的结或者谜……诚如作者所说,这篇小说的故事并不复杂,是美丽的白谎称多琦作性侵了自己,然后身边的朋友离开了他(多琦作),使他多年生活在强烈的失落感与绝望感之中,一度想到了死亡。然而,至此以后,播下谎言的白也一直生活在深深地自责与愧疚中。谎言,一切都是谎言。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位正义的审判官,时时在监督和奖惩自己。无论时间、地点,亦或是身份,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亦在伤害自己!这篇文章,深入浅出、由点到面,旁征博引,全面揭示了人性真实的阴暗一面,极富现实警示意义。【编辑:上官风】
1 楼 文友: 2015-12- 0 09:5 :16 无论是编辑的需要亦或是心中的好奇,编者都渴望仔细品读一些这不小说 没有色彩的多琦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回复1 楼 文友: 2016-01-04 08:42:0 問好上官風!謝謝你的按。我很喜歡!
這一本《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我個人覺得是讀到的村上的最好看的小說。
新年快樂!
2 楼 文友: 2015-12- 0 16:22:11 因个人观点不同,所以没人喜欢的小说也不相同,无论获不获奖,若是喜欢,那就是最好的作品。
或许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看过任何一位日本作家的书。看完本文,大概了解了《没有色彩的多琦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故事只是对一个谎言的解密,解密或许没有什么,只是那谎言背后带来的伤害却让人不忍直视。
近来很喜欢看这样解析别人小说的文章,虽说没看小说但却对其故事有了一些了解。
文章拜读,问好! 摘下温和的面具,只剩下一张哭花了的脸!
回复2 楼 文友: 2016-01-04 08:42:58 日本的文學我也是近兩年才接觸的比較多。個人以為遠藤週作的是上品。非常好,尤其《沉默》。
心梗病人适合吃什么水果好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低密度脂蛋白多少正常
村上春树的作品很多,我接触的却并不多,除了上边提到的《且听风吟》就是那一本鼎鼎大名的《1Q84》了,当然,在我看,比起来作家的处女作品,《1Q84》要好多了,虽然说读那样带着诡异色彩的、关于邪教与宗教的思考的小说很容易被惊吓到,也很烧脑子,终究不能不承认是好看的小说。但是,也就止步于此了,诡异色彩的《1Q84》之后,我没有看过村上的更多的作品,虽说每一年的以文学奖为大幕拉开的诺贝尔奖都会让人替这一位日本的作家捏了一把汗,终究没有起了念头要再读,也不知道是否真的在读书上我是有功利心的?只看获奖作家的作品?也不对,我看书似乎只看想看的,没有兴趣的,纵然得了满世界的奖似乎也依旧没有兴趣花了银子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还真的没有看过几本,却也并不觉得遗憾或者气短。读书看报上,我似乎蛮讲究气场相合的。当然,这习惯也实在不值得自我夸耀,个人爱好罢了,不是嚜?
扯远了,说到正题罢。村上春树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新近读到的村上春树的比较新的作品。当然我不知道这一本小说是否是村上最新的作品,曾经觉得是最新的,但有人指出来不是,那么就是较新的罢?Anyway,《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是我最新读的村上春树的作品,而且看过之后觉得这是我看过的几部村上作品中最好看的,或者说最受看的,虽然读的过程中因为某个情节叫我想起来他的《1Q84》,到底是完全两样的故事,而且因为没有邪教的诡异色彩觉得更好看。当然也更好看罢?揭开十六年的一个谜,无论如何是有吸引力的——人,是好奇的动物。虽说很多的“谜”揭开之后让人觉得平淡无奇,但是困扰其中的时候却往往欲罢不能,或许,这就是“谜”的魅力?《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就是揭开“谜”的故事,一个十六年的谜。
其实,《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的故事并不复杂,一个没有鲜明的特征与个性的男人,多崎作,到了三十六岁的年纪,遇见了一个让他动心的女人。女人生来都是好奇心重的物种罢?木元沙罗,多崎作三十六岁上喜欢上的女人。当然,我不知道村上春树描述的对不对,但是男女之间实在是微妙的,村上如此写:“初次遇见沙罗,他(多崎作)就有那种感觉,彷佛一只无名的手从某处伸来,指尖牢牢按住了背部那个开关。相识那天,两人聊了很长时间,他却几乎不记得聊了什么。只记住了背部那突如其来的触感,还有它给身心带来的难以言语的奇妙刺激。有些部分松弛下来,有些则被卡住勒紧。就是这种感觉。”男女之间的化学反应?抑或有的人经常强调的“来电”?我不大清楚,但是,就是这一个沙罗让多崎作开始了他的“解谜”之旅。当然,解到最后,竟然是一个谎言。
是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讲的是关于谎言的故事。多崎作高中时代的、关系亲密的五人小团体突然之间就把多崎作排除了,斩钉截铁,毫无妥协余地,甚至根本不告诉他为何一定要他接受如此严厉的通牒。当然,这样突如其来的断交给多崎作的打击应该是近乎毁灭的罢?——“从读大二那年的七月起,直到次年一月,多崎作几乎只想着死这一件事。”当然,多崎作没有死,否则就不会有后边的故事了。
活下来的多崎作把那个曾经自己属于其中的五人团体尘封了起来,十六年。十六年之后,沙罗却将它重新拉回到了多崎作眼前,理由充分:“记忆可以巧妙地掩藏起来,可以牢牢埋进地底,可是它形成的历史却无法抹消,这一点你不妨记住。历史是不可能抹消,也不可能改变的。那么做就等于杀死你自己。……不过,打那以来已经过去十六年多了。你现在是三十多岁的大人了。不管当时的损伤有多巨大,大概也到战胜它的时候了吧?”沙罗是比多崎作大两岁的成 人,既然多崎作想要跟她长久在一起,她就不愿意多崎作心里带着一道疤痕跟她在一起,“也许你心里只想着我一个人。你这么说,我相信你。可尽管这样,你心里还是钻进了别的东西。至少我有这种类似隔阂的感觉。大概只有女人才明白这一点。总而言之我想让你知道,我无法长期维持这样的关系。哪怕我心里喜欢你。如果你我今后还打算认真相处,就不希望我们之间有别的东西钻进来。不明真相的某种东西。”因为沙罗,多崎作开始了他的解谜之旅。
解谜似乎很容易。也确实不难,可是结果却叫多崎作震惊——那是关于他的一个谎言,一个性侵犯的谎言。当然,虽说小团里的其他三个人并不相信多崎作会强奸美丽的白,但是他们却选择了相信她而放弃多崎作。当然,或许因为是谎言,所以每个人都并不轻松,那一段历史也变成了每一个人心里的疤痕,尤其是那个说谎的白,似乎更是无法摆脱说谎带来的压力。就如赤,小团体里的一个成员这样说他跟白在横滨的相聚:“我们俩聊了聊往事,吃了饭。可是怎么说呢,也不是一点都不紧张。就是说,聊天时不得不避开某种话题……”多崎作问话题是他?赤点头承认:“是的。这好像仍是她(白)心里的一块疙瘩。她没有忘记那件事。……只不过她没有以前漂亮了。……面对那样的白,老实讲,我相当痛苦——从前曾经存在的某种炙热的东西,如今再也找寻不到。那样非凡的东西居然会走投无路,以致不知所终。”白死了。但是真的是命案抑或是自杀呢?似乎也没有定论。惟一明确的,只是白死了。
多崎作还是找到了最终的答案了罢?远在芬兰的黑,黑野惠理,小团体里的另外一个女生,讲出来了所有的真相,却是一个多少带着精神不大正常的女孩子的扭曲的故事。当然,这一个不那么正常的女孩子的谎言却对五个人都造成了伤害,心灵创伤,而且,“那伤痕绝对不浅。”黑野惠理这样告诉多崎作。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让我想到一部英国的电影:“ATONEMENT(赎罪)”来了。“ATONEMENT”讲的是一个小姑娘说谎证明邻家贫穷的大男孩强奸表姐,最终导致那个大男孩被送上战场,而小姑娘的跟大男孩相爱的姐姐也为了自己被冤枉的爱人离家出走做了战地护士,最后两个年青人都死了,小姑娘受了一生一世的心灵的折磨,为了弥补她的谎言造成的巨大伤害,日后成了作家的小姑娘用小说为那个大男孩跟她的姐姐安排了一个童话的结局,终究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生命的最后,她依旧无法走出来自己的谎言带来的心灵的创伤。我想,《多崎作》里那个死掉的白或许也是这样罢?当然,死亡,其实从另外的角度看,实在是一种解脱,不管是背负着说谎的压力的,抑或还是被谎言伤害到的,都是一种解脱。只是,天堂里,有没有谎言呢?
当然,所以觉得《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好看也并非只是解谜的过程吸引人,村上的这一部小说里还穿插写了多崎作念大学时的一个朋友,灰田,以及灰田讲给多崎作听的绿川的故事,这些故事给我的感觉除了减弱小说单一的解谜的乏味之外,就是增加了一些玄机感,也就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当然,又不可避免的让我有了些故弄玄虚的感觉。Anyway,《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到底是一部耐看的小说,就是村上春树先生自己说的:
“一直以来我的小说中一对一的关系居多。这样一个五人团体具有很多意义。人若真的受伤,通常会无法直视伤口,想隐藏他忘却它,把心门关起来。这是一个成长的故事。要成长,伤痛就得大一点,伤口就得深一点。”
只是,村上先生用笔切出来的这个伤口有些太大太深了。可是,或许普通人群中这样的伤口很多,只是人多不愿意说出来?村上春树设定的人物都是最普通的,伤害似乎也并非多么奇特,但是却意味深长。我这样以为。
当然,我很喜欢村上春树最后的那个open的结局,让读者自己去想最终找到了答案的多崎作跟沙罗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在一起了?还是没有在一起?很有意思,真的。 共 46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没有色彩的多琦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是村上201 年出版的最新长篇小说,故事讲述了主人公多琦作在女友木元沙罗的鼓励下,勇敢寻找当年被亲密朋友们无端抛弃的理由,解开心中的结或者谜……诚如作者所说,这篇小说的故事并不复杂,是美丽的白谎称多琦作性侵了自己,然后身边的朋友离开了他(多琦作),使他多年生活在强烈的失落感与绝望感之中,一度想到了死亡。然而,至此以后,播下谎言的白也一直生活在深深地自责与愧疚中。谎言,一切都是谎言。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位正义的审判官,时时在监督和奖惩自己。无论时间、地点,亦或是身份,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亦在伤害自己!这篇文章,深入浅出、由点到面,旁征博引,全面揭示了人性真实的阴暗一面,极富现实警示意义。【编辑:上官风】
1 楼 文友: 2015-12- 0 09:5 :16 无论是编辑的需要亦或是心中的好奇,编者都渴望仔细品读一些这不小说 没有色彩的多琦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回复1 楼 文友: 2016-01-04 08:42:0 問好上官風!謝謝你的按。我很喜歡!
這一本《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我個人覺得是讀到的村上的最好看的小說。
新年快樂!
2 楼 文友: 2015-12- 0 16:22:11 因个人观点不同,所以没人喜欢的小说也不相同,无论获不获奖,若是喜欢,那就是最好的作品。
或许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看过任何一位日本作家的书。看完本文,大概了解了《没有色彩的多琦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故事只是对一个谎言的解密,解密或许没有什么,只是那谎言背后带来的伤害却让人不忍直视。
近来很喜欢看这样解析别人小说的文章,虽说没看小说但却对其故事有了一些了解。
文章拜读,问好! 摘下温和的面具,只剩下一张哭花了的脸!
回复2 楼 文友: 2016-01-04 08:42:58 日本的文學我也是近兩年才接觸的比較多。個人以為遠藤週作的是上品。非常好,尤其《沉默》。
心梗病人适合吃什么水果好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低密度脂蛋白多少正常
上一篇:p黑夜过后的光芒很美p
相关阅读
- [伤感文章]Amick:在考虑球队未来时 勋爵老板仍然将米切尔放在首位
- [伤感文章]vivo Y72t上架,天玑700+6000毫安大蓄电池
- [伤感文章]Alessandra Rich 2022早秋系列,修身廓形的韵味,亮点更添时髦
- [伤感文章]高考志愿怎么挖?永州爱尔眼科带你完美“避坑”!
- [伤感文章]哪有什么真直男 都是装直男 他发觉你生气了 需要哄 也发觉消息要及时回 也发觉要关心你 给你买喜欢的
- [伤感文章]证监会增补基金管理办法,从准入到监管全链条管理
- [伤感文章]破亿元!七一一所成功中标地中海航运6艘16000TEU油轮脱硫系统订单
- [伤感文章]星云有客携手淘宝知名主播萝卜来了,让私域流量成为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