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幅年画的思考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08-28
日前,七十多岁的老画家杨作文喜上眉梢。原因是他的助理在整理小仓房时,意外找到四幅杨作文四十年前画的人物年画铅笔草稿。这四幅精品“红色经典”题材年画,其中一幅“迎春图”成品原作,2010年在北京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65万元拍出。
当时,他的儿子拿着这四幅画到北京荣宝斋找专家鉴赏。有个行家看了这些画后很震惊并随口说:“像这样的精品画作,应该拿到北京最大的拍卖行,能拍大价!”他儿子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嘉德……杨作文当即表态:其余三幅不再拍卖,将作为文化遗产留给后人。
仔细端详这幅《迎春图》年画草稿,老画家陷入沉思。
“1972年,我拿着画好的《迎春图》应邀到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定稿。当时的郭钧社长(兼全国美协副主席),看了这幅画后连连点头,沉思片刻又说,这幅画的空白处是否添点什么?经与郭钧社长反复研讨,最后决定在空白处添几枝梅花。为了这几枝梅,我用了一星期时间,无数次易稿,最终才有了这幅《迎春图》。当时,这幅画被多次印刷发行全国。”
老画家娓娓述说着,我洗洗尘心、静心倾听,我被带入那个并不久远的年代。
我便感慨,艺术无国界,艺术是镶嵌在画家心灵深处的明珠,无论何种境遇,只要灵光闪耀,就会散发出艺术的万种风情。
是的,在那个“造反”、“白卷”是英雄的年代,画家杨作文没有随波逐流,更没有在那个纷乱的年代沉沦。他用艺术家的心灵,画家的慧眼,去捕捉生活的美。
工笔画作《河深海深没有毛主席恩情深》,表现了一位农民站在桥上,手指前方,举目远眺,一帮小学生静心倾听。画家的传神之笔在于农民的眼睛、眼神传达出的是感激与欢乐之情,以及周围环境的渲染、烘托,更突出了主题。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到: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画家深蕴此道。
工笔画作《政治夜校》、《夜校喜添理论书》,在画面设色中,打破传统工笔重彩,大量采用水粉色代替国画颜料渲染,以暖色为主调的画面,色彩更加艳丽、明快,增加年画的喜气。
工笔画作《迎春图》,画面描写的是支书带领一帮小学生敲锣打鼓、慰问烈军属的场景。画面人物众多,层次分明。小铁梅手举红灯,农民头上的毛巾等诸多元素,散发着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更说明杨作文早已是位接地气的画家。
文革十年,他的笔一刻不停迤逦散落在艺术的边边角角。到八十年代,中国年画的鼎盛时期,他的年画创造也达到了炉火纯青,先后八十多幅作品被印成几千万张发行全国。画家杨作文也载着他的名字享誉全国。其实早在一九六五年,他的年画《海河工地英雄多》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就受到周总理赞扬。
八十年代,他创作了大量的京剧年画人物,以四大须生最为著名。在全国享有南有“四大名旦”作者李慕白,北有“四大须生”作者杨作文的美誉。
老画家感慨良多:“当年,因画年画而出名的,河北共有十来位画家,如今,去的去,病的病,能画者寡,岁月不饶人啊。”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我知道,现如今的杨作文,仍然笔耕不辍,眼不花,耳不聋。但愿我们的画家益寿延年,为我们留下更多的墨香。
共 122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杨作文是河北省画坛上一员宿将,他生于威县,师从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周秉恭,是齐白石大师之门再传弟子。作者以一幅《迎春图》,牵引出老画家的陈年往事以及他的创作史,对其作品风格、精神主旨、其人其事作了详尽的介绍,便人读者欣赏解读,让人受益,欣赏!【:冰煌雪舞】
1楼文友:201 - 2 :58:14 谢谢点评。第一次与贵投稿。这里的功能还不太适应,我会努力的。 文字是通心的桥,以文会友。
2楼文友:201 - 08:25:07 姐姐好!真高兴您也能来江山,又多了个机会能向您请教了!在您的笔下,我认识了久远年代的年画名家杨作文,认识了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绘画艺术可敬的老人,他是我们河北的骄傲呀!欣赏姐姐的美文!
回复2楼文友:201 - 12:16:01 谢谢才女MM指路,才知道了这个有价值的站。在这个物欲时代,这个站就象扬春白雪,在这个冬天里招摇。我喜欢。
楼文友:201 - 22:51:56 欢迎朋友来到江山,感谢支持江山散文,祝福写文愉快,创作丰收!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回复 楼文友: 2 :17:29 刚刚知道这个站已存在五年,俺太寡闻啦。这里的气氛,温馨而温暧。们的点评也很贴心,俺有点小感动:)
谢谢您的鼓励。
4楼文友: 22:41: 5 问好文友,这么熟悉的文字,就是一时想不起谁了,抱歉,再次拜读美文,问好
云南省特色植物药什么牌子好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多少钱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多少钱一盒
悦而维生素D好吗血糖测试仪哪个牌子好
治疗前列腺炎想怎么办
上一篇:江南丰田你如此自我救赎杂文
上一篇:故乡往事之小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