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法师1899年10月0日生于萨拉托夫kisi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7-20

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1899 1980)俄罗斯著名诗人曼德施塔姆的妻子,作家,翻译家。1899年10月 0日生于萨拉托夫,娘家姓哈津娜。1919年5月1日与曼德施塔姆相识于基辅一家咖啡馆,三年后二人结婚。经历了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的短暂平静之后,娜杰日达不得不面对丈夫的两次被捕。这位被丈夫称为“黑暗岁月的同志”的妻子,仅与丈夫共同生活了十六年,其中的最后四年还是在流放地度过的。六十年代初,娜杰日达开始撰写关于丈夫、关于那个恐怖时代的回忆录,即七十年代相继成书的“回忆录三部曲”《回忆录》、《第二本书》和《第三本书》。1980年12月29日,娜杰日达卒于莫斯科。“娜杰日达”在俄语中意为“希望”。

曼德施塔姆夫人在二十世纪俄国文学史中的名声和地位,主要就源自她的回忆录,换句话说,就源自身为遗孀的她关于其丈夫的回忆,源自她关于她所处时代和社会的文学记忆。

曼德施塔姆夫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写作回忆录,她一直写到去世,相继出版的回忆录共有三部。在曼德施塔姆夫人的三本回忆录中,相对而言最为重要的还是这第一部。实际上,人们在提起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时,如果不作特别说明,所指的也往往就是这第一部。这部《回忆录》于1970年发表后迅速被译成欧美多种语言,不断再版。苏联解体后,这部作品于1995年在俄罗斯境内面世,先刊于《新世界》杂志,后又由多家出版社推出,每隔数年便有一个新版本问世。

总括地看《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发现它主要由两个部分的内容构成,其一是关于诗人曼德施塔姆及其诗歌的回忆,其二是对作者所处时代及其本质的反思。

曼德施塔姆是俄国诗歌白银时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但他在十月革命后却逐渐失声,19 8年去世后,他更是在文学界和文学史中销声匿迹。他的一些诗作后来在“解冻”时期陆续发表,国外也相继有他的作品和关于他的文字面世,但是,真正为曼德施塔姆在文学上“恢复名誉”的,还是曼德施塔姆夫人及其回忆录。在曼德施塔姆重新被发现、被接受的过程中,曼德施塔姆夫人及其回忆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曼德施塔姆被捕的那个夜晚,曼德施塔姆夫人就暗暗为自己确立一个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但在那个五月之夜,我还明确了这样一个任务,我过去和现在都是为这一任务而活的:我保全了他的部分手稿,背诵了他的很多东西,只有我能挽救这一切,值得为此保持体力。”曼德施塔姆夫人最终完成了这一使命:在丈夫被捕之后,她将藏匿、保存丈夫的诗作当成生活的主要意义;在丈夫被流放后,她始终陪伴在他身边,两人共同整理曼德施塔姆的新旧诗作;在丈夫去世之后,支撑她活下去的信念就是有朝一日能出版并宣传曼德施塔姆的诗歌遗产;而在时代相对宽松、生活相对稳定之后,她又开始撰写以曼德施塔姆为“主人公”的回忆录。一位当年曾目睹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如何反复背诵、整理丈夫诗歌遗产的人这样写道:“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的记忆不仅是保存其夫未发表诗作的一座宝库,它还是曼德施塔姆学的中心,持续不断的研究工作在这里展开。在记忆的深处,或许是在潜意识的深处,各种不同版本被一一搜寻出来,得到,在一番比较、评估和筛选之后,确定了最终版本。”

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曼德施塔姆夫人调动、翻拣、整理并归纳她的记忆,为我们还原出一个活生生的曼德施塔姆。

通过诗人曼德施塔姆的个人遭遇来折射俄国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的悲惨命运,来反衬当时社会的反人道、反文化本质,曼德施塔姆夫人于是成了一个大恐怖时代的文学见证人。正是在这层意义上,1978年文学奖获得者、波兰裔美籍作家辛格评论此书道:“这是一部最为严肃、最引人入胜的书。它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道出了假借进步等美好字眼而展开大规模屠杀的痛苦真相。这是社会学和人类行为学方面的深刻一课。”于是,如布罗茨基在《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一文中所言:“丝毫不令人奇怪,这样的阐释会变成对体制的谴责。娜杰日达·雅科夫列夫娜·曼德施塔姆的这两部回忆录的确能被等同于在人间对她所处的世纪和她所处世纪的文学作出的最后审判,更可怕的是,正是这个世纪曾发出建造人间天堂的呼吁。”曾到莫斯科造访过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的美国密歇根大学俄国文学教授卡尔·普罗菲尔也从这个方面肯定了《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的意义:“无论对于任何一位仔细探究曼德施塔姆创作的专家而言,还是对于任何一位认真研究那整个时代的学者来说,曼德施塔姆夫人的回何尝不是干部作风转变的要求?习总书记曾批评一些干部不会说话:与新社会群众说话忆录都是首屈一指的参考资料之一。”(本文为《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中文版序摘录,标题为编者另加。)

(:李万欣)

儿童拉肚子吃什么
能同时用丁桂儿脐贴和妈咪爱吗
3个月宝宝拉肚子
儿童拉肚子吃什么
能同时用丁桂儿脐贴和妈咪爱吗
3个月宝宝拉肚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