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父亲的半块月饼散文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10-30
每年中秋节,我都要长途跋涉回到乡下的老家,看望我的父母共享佳节团圆之乐。而现在老家宅院里,只剩下父亲孤单地与两棵香椿树为伴,母亲已仙逝六年了,父亲的身影越发瘦小。母亲走后,我曾经N次劝说父亲不再种地,到城里照看孙子,享享清福,而父亲始终不同意放弃土地和老宅。
回家时,我都会买美味的月饼,三四百块钱,我的经济收入还是承受得起的。说到买月饼还有一段小插曲呢。六年前,母亲走后的第一个中秋节,父亲还没有完全从失去老伴的悲痛里走出来,像往年一样我拎着一盒包装精美、口味精当的月饼送给父亲。父亲吃惊地瞪着牛眼儿问我,这么高档的月饼得卖多少钱哪,我随口就说,不贵,才五六十块钱。父亲脸上凸显出不相信,有点不高兴,转眼之后,又开心地说笑起来。结果是父亲把六块黄灿灿的月饼当成宝贝疙瘩不舍得吃,每个月只吃一小块儿,半年之后刚吃了两块,转年夏天月饼都长了半寸长的白毛坏掉了,父亲心疼坏了。转年春节,我把这件事跟我叔叔说了,叔叔婶婶笑过之后才说,每年你买的盒装月饼都是你妈把外头的包装偷偷地扔掉,只用包装纸包着月饼,找个鞋盒子把月饼装进去。我一下子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母亲知道父亲喜欢吃月饼,这样的障眼法才能让父亲觉得月饼不贵,他才舍得在短时间里把月饼吃完。从那以后,我都是把月饼的精美包装扔掉,用鞋盒子装着月饼送给父亲。
父亲看到我的月饼,当即打开鞋盒子掰了半块细细品尝起来,品尝之后竖起大拇指,一个劲地说好吃啊好吃。两个妹妹也带着老公、孩子来给父亲过佳节,一大家子人开开心心地畅谈社会现象、交流城里乡下的新鲜事儿。父亲开心地喝着酒看着儿孙们笑谈生活,孙子、外孙子时不时地逗得父亲哈哈大笑。
品茶赏月时,父亲总是要讲过去年月里半块月饼的真实故事。当时还是生产队,父亲是民办教师,和母亲出工一样也是挣工分。生产队里打月饼,用芝麻、花生仁、橘皮丁做馅儿,分给每个大人一块月饼,孩子半块月饼,我们家分到三块半月饼。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月饼是相当好吃的食品,各家各户都想吃月饼改善一下生活。嘴馋的父亲和母亲一道先偷偷地把半块月饼吃掉了。我和两个妹妹各分到一块月饼,就兴高采烈地一点点地吃着月饼,恨不得这块月饼能吃上十天半月呢。父亲偷吃了半块月饼,心里一直愧疚不已,因为父亲一直将诚实守信、心胸坦荡作为处世标准。而父亲通过自身的经历来教育子女诚实做人、坦荡做事,即使成家立业的子女在他的眼里依然是一个孩子,由此可见父亲教育子女的良苦爱心。
中秋赏月时,父亲总会端出乡下打制的土月饼,月饼馅儿几十年都没有变化,还是以花生仁、橘皮丁、芝麻为主,越吃越香,这种浓浓的乡土味道是城市出产的月饼根本无法具备的亮点。乡村,乡情,乡思;亲情,亲切,亲人,永久活跃在我的内心深处,让我时时刻刻地感动、感知、感悟我们的父老乡亲、我们的父母、我们的亲情大爱。
共 11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字精短,情真意切。年年八月十五,合家团圆,或者遥寄情思,都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和期盼,月饼在某种程度山,就承担着这个神圣的使命。但是在物质匮乏的年月,吃月饼却有着另一番滋味在心头。也因为如此,在从艰难中走过来的父辈们看来,享受高价位的月饼就是一种奢侈,一种无畏的浪费。可见,勤俭节约,辛勤劳动,才是他们的本色,而且也是国民的根本。作品回味父亲吃月饼的往事,舍不得吃包装月饼的情形,以及“偷”吃自制月饼的愧疚,表达的不仅仅是骨肉亲情,更是对艰苦朴素精神的弘扬和赞美。时下,这种精神依然在全社会扩展开来,展现了正气升腾,国泰民安的景象。这种精神,是我们事业辉煌的力量,是永远不能丢弃的传统,它甚至就是我们诚实做人、坦荡做事的父辈,我们应当永远铭记,永远敬重。作品文字也同样朴素,不事雕饰,以小见大。推荐欣赏。【:满园】 【江山部·精品推荐1 】
1楼文友:201 - 10:40:4 文字精短,情真意切。
2楼文友:201 - 18:54:16 按语第二句应为:月饼在某种程度上。
楼文友:201 - 21: 6:42 谢谢满园老师的精彩点评。同时也感谢您对这篇小散文的鼓励。遥祝秋安。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5楼文友:201 - 21: 9:18 复审理由:
短小精悍的文章里,饱含了浓浓的真情。一个固守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同时也固守传统美德的父亲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典型的事例细致的描写,让这个形象丰满,令人肃然起敬。文字质朴凝练,声情并茂。
回复5楼文友:201 - 2 :0 :06 谢谢北极老师的复审精品推荐!
老人如何补养精气神
肝肾阴虚可以吃姜吗
如何恢复一个人精气神
如何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云南特色植物 灯盏花怎样
咽喉化脓疼痛怎么办
上一篇:星月回味别急让我们慢慢老散文
上一篇:星月我的绿色诗意如春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