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田理代子的凡尔赛玫瑰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6-23

池田理代子的《凡尔赛玫瑰》,我在中学的时候就看过,那个时候我还很小,很为此作品感动,但时间长了也印象不深了。前两天我在上找到了《凡尔赛玫瑰的》漫画和动画片,所以又翻出来看了一遍。感触很深,忍不住想谈一谈。

《凡尔赛玫瑰》是作于上个世纪70年代。我对日本漫画史不太熟,应该是作于日本漫画起步不久的阶段。当时就被誉为杰作。原因是池田理代子成功地塑造了女主角奥斯卡这个形象。这个漫画,我们80后都很熟悉,但是还是担心很多读者没有看过。所以简述一下原著情节。

女主角奥斯卡出生于一个将军世家,父亲希望有一个儿子继承自己的职位。结果老婆连生了六个女儿。在最后一个女儿奥斯卡出生的时候,这位迫切需要继承人的爸爸,实在忍无可忍,觉得奥斯卡的哭声很有劲,就决心把她当儿子教养。从小教她剑术,终于把她培养成了一位优秀的女将军。在奥地利公主玛丽嫁给了还是王子的路易十六之后,奥斯卡肩负起了保护玛丽公主和王子的军人职责。奥斯卡尽职尽责地保护了玛丽王妃近二十年,和王妃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是最后却因为同情贫民,在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她站在了贫民一边,最后牺牲在革命中。

本书除了奥斯卡的命运是主线,还有一条主线就是玛丽公主和汉斯的恋情。这位玛丽安东尼德公主,也就是路易十六的妻子玛丽王妃,在历史上被称为“亏空夫人”,因为她花钱太厉害了。后来在法国大革命中,和路易十六一同上了断头台。但是在这本书中,她被塑造得非常可怜。她嫁到法国来以后,和路易十六完全没有爱情。因为心灵极度空虚,再加上自己性格里的轻浮,她每天不是换衣服就是赌博。但是她确实是个心地善良,充满爱意的女孩,后来她深深地,真挚地爱上了瑞典贵族汉斯(这其中还穿插着奥斯卡对汉斯的单相思,以及奥斯卡的侍从安德烈对奥斯卡的追求),这段不伦之恋使得她最终悲惨地走向了毁灭。池田理代子的成功塑造,让这位不幸的女性深深地留在了读者心中。

这部片子的动画片改编还不错,尤其是奥斯卡的扮相比书里要好,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炯炯有神,金色的长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真是个美人。个头比书里看上去矮一点,更像女孩子。动画片基本忠实原著,不像《三个火枪手》改编得那么多,不过也可以说它没有什么太特别的改编。

主题歌非常好听,歌词写得也不错。另外这部动画片有一个杰出的贡献今年计划铺设300多家点。这位高层表示,就是把那个天真,善良,又有很多缺点的玛丽公主塑造得非常丰满。在漫画原著里,虽然大家看了书也会很同情她,但是她被奥斯卡盖过去了,我看原著的时候几乎看不到她,这也跟纸媒的表现比较平面有关。但是在动画片里,她的性格塑造得很生动立体,她有生气,有灵光。

台词和配音都非常到位,笑起来的声音就像一道光一样,说话的语气非常甜蜜和粘人,她对人亲切,让人看到她就会不由自主地快乐起来。而声音、语气、态度,恰恰是纸媒无法表现的(我看的是日语版,不是国语配音版)。

她非常喜欢奥斯卡,总是想方设法地对奥斯卡百般体贴,无论奥斯卡在什么场合对她直谏,她从来都高高兴兴地听。其实奥斯卡刚开始只是个侍卫队队长,是个应该听从命令的军人,政治根本不关她的事,她也没权利没资格在贵族官员们讨论政治的时候在旁边插嘴向玛丽谏言,但是不管她说什么,玛丽公主那副态度和反应似乎是在说:反正奥斯卡是不会错的!不过到了故事的后期,玛丽当上王妃后,渐渐地越来越自作主张,奥斯卡也渐渐劝不动她了。后来,在革命开始后,奥斯卡因为站在贫民一边反抗王室获罪的时候,她还亲自下令赦免了奥斯卡。而奥斯卡对这个活泼的女孩子有一种真诚的怜爱,她的那种开朗,欢快,像小鸟一般的个性,正是冷静睿智的奥斯卡所欠缺的。就像奥斯卡对安德烈说的——当时安德烈向奥斯卡议论玛丽公主,说:“真难想象你和玛丽公主是同龄人,她就像个小孩一样。”奥斯卡回答说:她的性格直率天真,易于感动,很容易就会被优雅和强大的东西吸引过去,而且从来无法掩饰自己的情绪,虽然她有很多缺点,但是相信大家都会喜欢她的个性。这个动画片在玛丽公主的处理上非常成功,我以为要看懂玛丽公主的精髓,必须看动画片。不过,我此文并不是主要想谈她。

池田理代子在塑造奥斯卡的时候,提出了一个问题。奥斯卡在原著中,曾经和爱着玛丽公主的年轻伯爵汉斯有一段对话。那个时候路易十五刚刚过世,玛丽当上了皇后。一心护着感情天真直率的玛丽的奥斯卡,觉出汉斯和玛丽的关系有点微妙,她主动私自找到了汉斯,要求他离开法国,她跟汉斯说:以前玛丽还是太子妃的时候,大家对她交什么朋友都不会太关注,但是现在她是王妃了,她的一举一动都在大家的视线里。汉斯向奥斯卡承认,玛丽王妃太美了,但是,当然,他还是走了。走之前,他问奥斯卡:你会不会觉得寂寞?你身为女人,却打扮成这样,你浪费了青春,也得不到身为女人应有的幸福。奥斯卡的回答是:我为了继承家父杰尔吉将军的职志,从小他们就是以男孩子的身份将我养大,因此,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自然,或是有什么好寂寞的。汉斯无话可说,就走了。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候,奥斯卡对自己女扮男装一事毫无反感,对女性的生活毫无向往,她的女性意识和爱情意识还在沉睡,至于后来她爱上了汉斯,那是好久以后的事情了。

我们这个时候又要联系起池田理代子后期的作品《奥尔菲斯之窗》来谈这个问题。关于《奥尔菲斯之窗》,我曾经写过一篇专论。这里不重复里面所有的内容。《奥尔菲斯之窗》是池田理代子后期的作品,里面的女主角尤里乌斯就是奥斯卡的影子。尤里乌斯也是一个女扮男装的女孩,但是读起来和奥斯卡感觉完全不一样。尤里乌斯和奥斯卡相似的地方是性格刚烈而光明,但是她从小就对自己女扮男装非常反感,一心想恢复女孩身份。她的恋人是俄国的一位革命党人阿里克塞(《奥尔菲斯之窗》的政治背景是俄国十月革命,阿里克塞是支持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尤里乌斯自见到阿里克塞后,心里自始至终只有阿里克塞,从来没有思考过什么事业和家国大计。当尤里乌斯为了爱情,从自己的祖国德国跑到俄国去找阿里克塞的时候,我还真心以为尤里乌斯后来参加了革命,成了一位女将军。其实尤里乌斯一直是革命的旁观者,她在全书所起的作用只是爱情而已。我有时候想,可能池田理代子觉得自己不能在自己的两部作品里重复塑造一种角色,既然上一部写了一位女英雄,下一部就写个小女人吧。以此来向读者证明自己塑造角色的能力有多么卓越。不过这里可以看到池田理代子思想的转变,她作为一个女才子,改变了塑造比男人还强大的女英雄的兴趣,转而去塑造一个只关心爱情的小女人,而且还把这位小女子塑造得非常精彩,不能不说她此时对自己笔下的尤里乌斯也是非常喜爱的。

在《凡尔塞玫瑰》一书里,奥斯卡是个忧国忧民的女孩子,她同情人民,并且嫁给了平民出生的安德烈。最后她同情革命,把自己的部队带到了人民这一边,最后牺牲在革命中。这个人平时非常冷静,以至于安德烈觉得她没有 。但是后来安德烈发现她会为社会上的以强凌弱的事非常激动,所以更喜欢她了。我有时候在想她和《悲惨世界》里的革命英雄安灼拉的相似点。在安灼拉的朋友们议论安灼拉从来没有情人的时候,安灼拉喃喃自语了一个词:祖国。我有时候想,奥斯卡如此忧国忧民,大概也像安灼拉一样把祖国当了情人。不同的是安灼拉的性格冷得像冰,而且致死都没有恋爱过,而奥斯卡显然与他不同。

然后让我们再回到《凡尔赛玫瑰》。在动画片里,对奥斯卡这个角色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改编。动画片里,奥斯卡是不情不愿地接受将军的职位的。在动画片的第一集,奥斯卡那强势的爸爸,和奥斯卡发生了很大的冲突,因为奥斯卡不愿意当将军,爸爸要她保护公主玛丽,她找了个借口,说自己不愿意保护一个女生。结果为这她爸爸一次把她从楼梯上推了下去,一次把她狠狠地揍了一顿。她爸爸做这些事的时候,安德烈和奶妈吓得在旁边气都不敢出。而奥斯卡的反应也不过是一声不吭从地上爬起来而已(估计她已经习惯了)。但是奥斯卡最终还是穿上了军服。她在心里说:父亲大人,我不是为了你,也不是为了任何人。但是她没有说出到底是为了什么。很显然,在动画片里,奥斯卡一开始根本不知道当军人对自己有什么意义。

后来有一个女角色,对奥斯卡说自己一生是按照自己的意思活着的,觉得很幸运。奥斯卡后来玩味这句话,流下了眼泪。动画片里也保留了之前我写过的,奥斯卡说给汉斯的那段话,就是自己很适应男装生活,也不觉得寂寞的话,但是在动画片里,这段话看上去不像是心里话。

然后,让我们来看一看,奥斯卡的人生中经历过的,对她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事情。原著中有一个情节,就是玛丽还在做太子妃的时候,和出生低贱的国王情妇迪奥夫人较劲。玛丽公主是宫里身份最高的女人,按照法国的规定,身份低的女人不可以主动和身份高的女人说话,除非那位身份高的女人先向那位身份低的女人开口。玛丽嫁到法国来以后,一直不愿意和迪奥夫人说话,因为迪奥夫人是 出生,玛丽觉得和她说话有失身份和尊严。恼羞成怒的迪奥夫人就在国王面前施加压力,最后惹恼了色鬼路易十五,国王下令,如果玛丽不向迪奥夫人让步,他就要对奥地利发动战争。玛丽在各种压力的逼迫下,承认失败,向迪奥夫人让步,同她打了声招呼。看到迪奥夫人志得意满的丑陋神情,玛丽再也忍受不住,跑出了大厅,向奥斯卡哭诉:法国的宫廷堕落了,太子妃居然向那种女人让了步!奥斯卡为此由衷地欣赏玛丽公主,觉得她高贵,自尊心强,心态上就是法国皇后。在动画片里,这里加了一句台词,就是奥斯卡的内心独白:玛丽公主,我奥斯卡会用这把剑,一辈子守护着您!我以为这个改编相当可圈可点,就是奥斯卡不仅在剑术上比男人强,心态上也像个男人,遇到危险的时候,不是想自己怎样得到别人的帮助,而是自己怎么才可以有力地保护自己所爱的人。这个事情发生的时间,离奥斯卡后来爱上汉斯的时间还很远,奥斯卡似乎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男性的思维习惯。

后来当奥斯卡发现玛丽王妃因为爱着汉斯已经渐渐走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时,奥斯卡痛哭失声。她想起她十一岁那年,在她父亲面前立下的,永远保护玛丽王妃的誓言,忍不住哭诉:可是我保护不了玛丽王妃啊!好像这事该是她一个人的似的……这位敏感聪明的女性的伟大痛苦,引起了我深深的同情。

那么奥斯卡是什么时候开始爱上汉斯的呢?大概是汉斯离开法国四年后又回来的时候。奥斯卡让汉斯去见王妃,本来是想拯救那个因为空虚而沉迷在赌博里的王妃。果然玛丽一见汉斯就戒赌了(在动画片里,玛丽是因为奥斯卡的谏言,在汉斯回来之前就戒赌了,我以为这个改编很失败)。而这个时候奥斯卡开始觉得,当汉斯和她谈论自己有多么爱着王妃的时候,心里有刺痛的感觉。从这以后作品着力刻画奥斯卡情感的转变,这一段微妙的感情发展和转变刻画得极其自然。用汉斯的爱情来拯救空虚不理国事的王妃,其实是拆东墙补西墙,王妃又陷入了流言蜚语的灾祸中,奥斯卡不得不冒死直谏,希望玛丽王妃顾忌一下自己的身份。结果这个时候玛丽王妃和奥斯卡说了一番引起奥斯卡极大震动的话,她说她虽然是王妃他认为延迟出让公告,但也只是个普通的女人,她十四岁就嫁到法国来,从来没有爱过那个木讷的路易十六,她心里渴望爱人和被爱。你奥斯卡也是女人,为什么不理解她,难道你不知道女人的内心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而汉斯是她的初恋,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她对汉斯的爱。这一席话深深地震动了奥斯卡,就算奥斯卡性格再沉稳,她也不会喜欢别人说话的时候好像有说她不像个女人的意思。

后来汉斯告诉奥斯卡,他为了王妃决定终身不娶,奥斯卡听了没有说什么。他收留的孤女罗莎莉,虽然知道奥斯卡是女的,但是一直无法克制自己被她吸引,有一天她大哭一场。安德烈来安慰罗莎莉,说你还算幸运,大哭一场死了这条心就行了。但是他安德烈虽然爱着奥斯卡,却没有机会,一方面因为自己地位很低只是个佣人,一方面因为奥斯卡心里已经有了别的男人,一句话把罗莎莉说愣了。这个和奥斯卡青梅竹马的平民侍从安德烈,他在玛丽和汉斯的事情上非常后知后觉,但是奥斯卡的一点点变化,他就一眼看穿了。

汉斯为了逃避现实,作出了参加美国的南北战争的决定。这让奥斯卡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因为汉斯的这种为爱牺牲的精神,正好和深爱着自己身边的人,默默地为他们付出一切的奥斯卡的心灵产生了共鸣。奥斯卡发现汉斯是一个伟大的男人。汉斯心灵的强大比奥斯卡有过之而无不及。奥斯卡流着泪送别了汉斯。王妃在汉斯走后,不理朝政,和两个孩子搬去了离宫,过幸福平静的生活去了。奥斯卡又冒死直谏,希望王妃为百姓着想,不要搬去离宫。但是这一次,王妃已经听不进去奥斯卡说的什么了。王妃心里说:奥斯卡,为什么我想要做的事情你都要反对呢?其实我挺喜欢你的,还希望你和我一起到离宫去呢。要是她这句幼稚无知又无辜的话说出来让理性坚定的奥斯卡听到,奥斯卡会作何感想呢?

共 9219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章写作者阅读池田理代子的《凡尔赛玫瑰》的感受,写法是值得我们品味和学习的。文章先以故事情节为线索,采用对比的手法,写了主人公奥斯卡的身份,写了她涉及到的政治活动、军事活动,写了她的家庭生活和爱情生活,在这些生活故事的叙述中,把她丰满的人格形象清楚地揭示了出来。还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作者把原著的情节和改编为动画故事的情节和内容进行了对比叙述,指出了改编删除大量原著情节造成的遗憾,也指出了改编的成功之处。这些艺术方面的评析,对我们的写作是有启迪意义的。文章最后一部分,对其他人物进行了赏析,写出了作者从作品中得到的思想和写作上的启迪。这些启迪,也是能给读者以启迪的。【:春雨阳光】 【江山部·精品推荐 】

1楼文友: 2 :09:09 文章以故事情节为线索,一边叙述故事情节,一边分析每种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同时,叙述点评原著和改编后的动画片情节的不同之处,让读者看到了谁优谁劣,在这些阅读思考中,作者也自然得到了写作的启迪。 语文教师

2楼文友: 18: 0:11 祝贺老师佳作获得精品,祝您佳作不断!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风湿骨痛特效中药
蚌埠白斑疯医院
承德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