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来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2-13

“很久以来,我一直尝试着把春天和花朵,运回雪白雪白的纸上。/花香和梦境,在午夜呈现。/站在更深的黑暗里,谁小心而幸福地守着那扇通往春天和梦境的门扉。/午夜灯盏,照亮谁安静的前额和那只夜色里赶路的笔。/从血液里取出一个又一个明亮的词语,排列起来,叠加起我一生的疼痛和幸福。”(《午夜进行的写作》)这章散文诗是陈劲松1999年的某日以记日记的方式写的,当然这则“日记”是诗意和文学的,因为它是完全有别于那种非文学性质的日记的。同时,这则“日记”也间接地告知我陈劲松对待写作是虔诚的,以及他的注重“花香和梦境”的审美取向。是的,他的“花香和梦境”大多是在午夜里呈现,并且甚至成为了他写作的压迫和动力。因此,他喜欢这种“小心而幸福”地在午夜里“守着那扇通往春天和梦境的门扉”的感觉。是的,是感觉,而不是其他。于是,他循着这种感觉在“夜色里赶路”和呕心沥血地“从血液里取出一个又一个明亮的词语”,然后把那些“春天和花朵”“运回雪白雪白的纸上。”现在,陈劲松将这本叠加了他的“疼痛和幸福”的《白纸上的风景》呈现在我们面前。当然,这些“风景”并不是大地上原生态的风景,也不是摄像师镜头或者画师笔下的风景,而是加上了一个“白纸上”修饰语同时也体现了陈劲松“自己”的“风景”。
陈劲松的这本新著共分七辑,精选了诗人自1997年公开发表作品以来的散文诗作品150余章,其中,既有20余次获全国诗歌大奖的佳作,又有收入全国语文教材的精品。这些诗作,或大气硬朗,或清丽柔婉,或精简凝练,既有精致唯美的短章,又有气势恢宏的佳构。为了评说的方便,我还是从诗集里随意找出几个短章或节选一些佳构的片段尝试分析一下吧。
盐与盐在交谈,它们的交谈中出现叵测的坏天气。
盐与盐在交谈,话语隐秘如梦境:
太阳灼热,只有它的手指可以找出我们!
风在搬动不明真相的云朵,一滴雨水张开潮湿的耳朵。
盐与盐在交谈。
在一滴雨水到来之前,盐的声音更低。
只有那群汗水咸涩的人能听见。
只要安静的察尔汗可以听见,
只有此时的察尔汗!
——《在察尔汗盐湖》
这章诗作,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在呈现,实质上却在揭示生存的境际和本质。在写法上,尽管诗人突出了拟人化的手法,并且有意将自己的主观意念埋伏很深,但是却借助盐与盐的“交谈”,将“太阳灼热,只有它的手指可以找出我们”这句颇类似于“烈火炼真金”的生存哲理巧妙地揭示出来,并且是以非常诗意的形式。同时,诗人还利用复沓的技巧不停地往返诗意,并且令这章诗作达到了意境悠远的效果。
再譬如:
神的小小的信徒。
海拔5000米,红柳站在向阳的山坡。纤细的手指拈住每片阳光。
你沉默,雪山便沉默。
你开口说话,雪山和神便开口说话,
春天便开口说话。
——《红柳》

这章精巧的短章,尽管只有短短的几十个字,但是诗句却异常短促有力,并且场景宏大,时空开阔,寓意高远。邹岳汉老师在《2010中国年度散文诗》“编者的话”里说:散文诗写作不拘长短。长而饱满丰沛,并无不可;但一般说来,散文诗以精短取胜。为此,编者广收严选、精心梳理,反复斟酌,编成“精短散文诗大展4 佳”压卷,一如十里滩头展现的彩贝奇石,读者进入其中,相信会有出乎意料的惊喜与收获。同时在“卷前小语”里,邹老师再次强调“本书特别策划‘精短散文诗大展4 佳’专辑压卷,读者走进此书,如走进满布彩贝奇石的十里海滩,相信会有意外的收获和发现。”可见,作为散文诗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和权威选家,邹岳汉老师是十分看重精巧的散文诗短章的。是的,精短的散文诗并不意味着就是小打小闹,相反,我觉得越是短小的文字往往越是更难驾驶,并且也是最藏不住拙遮不住丑和掺不了水的,如果功力不够常常会出现表达不到位的缺憾。其实,作品寓意的大小并非与文字的篇幅成正比,因为文学性质的寓意不是物理学上容积的概念,而是一个载力概念。在一篇作品里,要想尽量用最少的语言去承载多容量的寓意其实是很难的,所以,我觉得越是写精巧的散文诗短章越能考验一个人的文笔和功力。在陈劲松的这本散文诗集里,就有许多这样让人称道的承载了大容量寓意的精致短章。那么,陈劲松是如何尽量用最少的语言去承载多容量寓意的呢?我觉得其最明显的特长就是善于制造“空白”,在字里行间里制造出如同书法的飞白或国画的留白一样的“空白”,并且利用这些“空白”形成联想的可能和多向度的、模糊的、不确定的“能指”,从而为作品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和美。如,《雪山脚下的白马――题李皓兄照片》就是一例:
雪山。
羌塘草原。
一匹雪白雪白的马用它的孤独守住整个草原和它的绿!
就像守住自己谜一般的身世。
一匹白马,目光沉静,雪山般立着。
一匹白马,是夜色中迷路的一座小小的雪山么?它的体内隐伏了多少场大风雪?
雪山的秘密由那只黑色的鹰来读。
整个羌塘大草原的秘密由那些野花们来读。
而那匹白马的秘密,由谁来读?
白马白马,你让多少场大风雪在体内安静下来。
白马白马,你让那群召唤你的雪山停下脚步。
白马白马,你会在某个夜晚重新回到你雪山的前生么?

白马在暮色中低下头。
一场雪正暮色般垂落下来。

在这章精美的诗作里,既有借助意象组合出来的白描,又有诗人自己的诘问和抒情。其实,以我私见,这章诗作即使没有“题李皓兄照片”这个副标题,它本身也是一副很好的“风景”,并且是抛开了对事物表象咏叹、描摹,以及十分注重诗意提炼和诗境营构的“风景”。但是加上了这个副标题就更加彰显了作品“能指”的魅力,因为这意味着它已不再是单纯的写意和抒情,而是有着象外之象,味外之味。那么为什么能够加上“题李皓兄照片”这个副标题呢?因为这篇作品的字里行间里有“空白”,再加上笔者博客的头像,也就是2009年国庆假期在韶山照的那张照片在神韵上与“白马”有几分相似点,故而安上这个“指鹿为马”式的副标题可谓是锦上添花。实际上这种灵智的“指鹿为马”也是一种写作技法,比如米兰·昆德拉就曾经说过“事物彼此之间越是陌生,它们的接触所碰撞出的光芒就越神奇。”我想,劲松是深知其三昧的。
此外,我觉得劲松这本诗集里几个篇幅较长的散文诗既像是一棵棵枝繁叶茂,摇曳生姿的华美大树,又好像是一部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的易经,如《白纸上的风景》、《漫游》、《与水相关》、《高大陆》、《镜象》、《蓝色可鲁克湖》、《舟子》等。譬如在《高大陆》里,诗人籍以开阔的视野进行凌空高蹈的大写意和硬朗的、大当量的抒情,并通过大野、风、雨、花朵、雪山、红衣喇嘛、羊群、青稞、鹰等等一系列密集的意象群,呈现了一个开阔大气的高大陆。也就是说,在诗人眼里高大陆并不是孤立的,凡是与高大陆有关的所有镜象、元素和符号,都是与高大陆共栖共生的精灵,并且令这些精灵在他笔下一个个都衍化成了另一种神性的“高大陆”。
在认真地阅读劲松这本诗集里那些与雪有关的诗章时,我忽然冒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在一个诗人的写作词典里,并非一定要有十分丰富的意象,有时反复使用一种或几种意象也照样能将心中的诗意精彩地尽显。在钙质中渗入了柔软,在柔软中嵌入着钙质,是的,陈劲松笔下的那些雪是精到、精细、精美和纷纷扬扬地尽显诗性的雪。散文诗既然是“诗”,就必须具有诗的元素,诗的美感,诗的韵味,同时还必须具有诗境的高远和诗意的魅力,我想,这就是陈劲松散文诗里最突出的诗性吧。
另外,我还注意到,劲松的写作大部分是贴近心灵的幻象式的写作,并且是高蹈的、抒情的、重精神气质的占居主体,同时又不乏介入生活的理性叙述和俯身向下的关注底层的佳作。如:“简单的工序:放在牙齿之间,适度用力。/小小的对抗之后,洁白的籽仁终如一个干净的词语般,从瓜子壳小小的坚硬中跳出。/这个过程,多么像我们简单的生活——在努力之后,生活大都会露出它干净的内核!”(《细节:磕瓜子》)磕瓜子,本是日常生活中很普通、也很不引人注意的事情,可是通过诗人的理性叙述,却将这一平常的“细节”赋予了诗意的哲理和内涵。再比如:“‘修锁哎——配钥匙……’/这声音多么像一丛微小的火。”“这火能擦亮多少锈迹斑驳的门楣?/又能点亮多少黑夜中徘徊于门外,丢失了钥匙的眼睛及心灵?”“修锁匠啊——/你多么像一把闪光的钥匙,契入这个城市锈蚀的锁孔,扭动沧桑的命运。”在写《修锁匠》时,尽管陈劲松是在俯身向下,是在关注底层的弱势群体,但是他写实却不“实写”。也就是说,诗人抛弃了单纯的没有多少文学意义的“记录”,以向内的追问而非向外的观察更深地介入精神领域这个层面,并且在赋予“钥匙”和“锁”这两个意象双重寓意的同时,也令作品更加丰富于现实。

作为一个主要是操持散文诗这一文体的同道诗友,我觉得自己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如果不去涉及具体文本,并且只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地进行抽象笼统的泛泛而谈,那无疑就是对劲松兄弟的作品不尊重,所以在此抱着学习和借鉴的想法挂一漏万地尝试着探寻其具体的写作技法、意义和价值。记得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美,是道德上善的象征。是的,陈劲松总是用他一颗善良的心虔诚地捕捉一个个闪耀的美,并且不停地将那些闪耀的美以诗的性质呈现出来。现在,他将这些令人沉醉的美结集成了一部叫做《白纸上的风景》的散文诗集。我觉得,这样的洋溢着诗性的美不仅值得我用心感受,更是值得我仔细地欣赏、品味和研究的。

共 72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读完这篇赏析之作,不禁感叹文字的无限魅力与神奇。灵动的诗句让两位诗友相遇,作者通过深入阅读诗友陈劲松先生的诗句,仅仅依靠着文字来完成并达到了两个人心与心的碰撞,美与美的交织,情与情的交融,那厚重的诗句所吸引和产生了强烈的心灵共鸣。作者以浓墨的笔迹,深度剖析了陈劲松先生散文诗集《白纸上的风景》里面的大量作品,从品读诗性之美、颂扬友情之美及追求心灵之美的精神境界,用优美的诗句把两个人的心灯点亮,并对摘录下来的精致诗句做了精彩详尽的阐述,读起来能让我们深深感染于作者对这篇赏析的认识与理解。我们不由得再循着作者的墨迹,想走进那细腻、灵动、智慧的文字中欣赏那有滋有味和情趣盎然的诗集。作者在行文中,对陈劲松先生散文诗集里面的语言风格、文字特色、思想魅力精神境界等,都有着非常深入的拓展,在作者层层细致的解读下,十分形象地向我们作了详尽的概述与分述,也让我们领略了作者不凡的诗歌鉴赏水平。这篇赏析极具质地,全文主旨分明,文情并茂,语言精练,笔法老道,气韵沉稳,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较高的艺术性。真情美文,十分欣赏。倾情推荐欣赏!【编辑:简单爱好】【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 051622】
1 楼 文友: 201 -05-15 2 :27:09 问好作者!感谢您赐稿江南烟雨,期待更多精彩呈现!欣赏作者精致的文字,祝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 201 -05-15 2 : 2:01 灵动的诗句让两位诗友相遇,仅仅依靠着文字来完成并达到了两个人心与心的碰撞,美与美的交织,情与情的交融,那厚重的诗句所吸引和产生了强烈的心灵共鸣。我们不由得继续循着作者的墨迹,走进那细腻、灵动、智慧的文字中欣赏那有滋有味和情趣盎然的诗集。再次向作者问好,感谢您对江南的支持!谢谢!
 楼 文友: 201 -05-16 01: 9:22 问好作者,很不错的文字,欣赏了。。。。欢迎作者赐稿江南烟雨社团,祝福创作愉快的同时,也祝福阅读愉快。希望作者在江南烟雨社团里,有新的收获,以及有更多的精彩作品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有更大的进步。济宁治疗牛皮癣费用
宝鸡中医牛皮癣医院
防城港治疗妇科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