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荷梦黔东南之行走进丹寨征文散文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09-07
摘要:为了让山区的孩子读到书,读好书,我和几位文友,走进丹寨,走进学校,将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籍,送到了孩子们手里,维孩子们送上了精神大山……
一
两天的跋涉,让我们筋疲力尽,但住在异乡的宾馆,家一样的温馨,那种新鲜感还是让我久久不能入眠。
第二天,还在梦乡的我,突然被几声鸟鸣惊醒。揉揉眼睛,隔着窗幔望外看去,此时凯里的面纱一下被揭开。南方的城市天亮的早,此时,才五点多钟,但太阳已经从晨曦里渐渐露出了头。放眼望去,街道上紫荆花,蔷薇花、槐花花团锦簇,散发着幽幽的清香。街道上车辆来来往往,打破了清晨的寂静。身着艳丽服饰的人们,有的在散步,脚步缓慢,悠闲。有的担着红红的樱桃,向集市走去,脚步急促而敏捷。此时此刻,才深深的感觉到,我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异客,在充满民族风情的世界里遨游。
由于定在早九点要在丹寨县人民政府举行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我们来不及走进凯里,便急匆匆的梳洗,吃早点。早点是自助餐,菜品很丰富,大多数都是地方特色菜。
此时,接我们的两辆车已经等候在宾馆大门。为了不影响早上的会议,饭毕我们便急匆匆的收拾行李,洪涛安排我和丽萍,李秀云老师夫妇分别坐上了一辆轿车。为我们开车的是位年轻漂亮的姑娘,简单的介绍后才知她叫罗敏,是位苗家妹子,一家公司的经理,也是这次《安然爱心流动书屋》的自愿者。她开车技术很好,通过繁华的街市,几个红绿灯,一溜烟,汽车便进入丹贵高速,乘此机会,她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了丹寨的风土人情,她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当好,口齿伶俐,滔滔不绝,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融入到了这个苗家妹子的描述中。
去丹寨的交通很方便,上丹贵高速一个小时便到。透过车窗玻璃,一幅幅唯美的画卷映入我眼帘。这里的山很特别,一堆一堆,像个金字塔,非常壮观。今天的天气很好,瓦蓝的天空漂浮着几多白云,显的那么清澈,像一匹蓝色的绸缎挂在天边,唯美而浪漫。蓝天下一只只大雁不时从我们眼前飞过,那么矫健、凌然,过后,留下一对对影子渐行渐远。汽车穿山过洞,不到一个小时,我们便来到了丹寨。此时,罗敏接了个说父亲病危,要前往医院。我们被她的善良、义举感动的不知说啥好,只是催促她快去医院。开会还得一个小时,乘此机会,我们便漫步在美丽的丹寨县城,感受那里的城市建设,民俗文化。
邂逅这座城市,小城的宁静,朴素、典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影响。街道上非常干净,绿树成荫,花艳裹香散发着清香。随处可见身着苗家服饰的男女老少,很悠闲的漫步在大街小巷。突然出现一群异乡客,让他们感到惊讶,继而微微点头,表示友好。最大的感受是这里的市民很遵守交通规则,每到十字,即使没有车,他们也要等到绿灯结束,才井然有序的通过。街道和大部分县城一样,没有太多的高楼,楼顶都是木质吊脚楼,看起来神秘,浪漫,体现着一种民俗文化。
县委、政府在东北方向,沿着人们指引的方向,我们走进了通向以北的街道,不过100米,我们便看到了一个很大的文化广场,看来这里才是丹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广场很大,有表现苗家蚕尤文化的雕塑、文化墙,上面全是远古的图腾,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苗家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程。政府大楼建在广场以东的正前方,左右两座楼分别是县委、人大政协的大楼。七八层高的政府大楼虽然不是很高大,但外观设计很新颖、气派。左右两边的楼略高一点,看起来,整个建筑群,就像一个展翅飞翔的雄鹰,非常壮观。
二
开会时间渐近,此时从此刻,早来两天的爱心人士早已等候多时。大家从祖国的四面八方相聚于此,一双双手握在了一起,那么温暖,没有一点陌生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大家一同走了进丹寨县人民政府二楼会议室。只见桌子上已经摆好了资料。主要领导已经坐在会议室等候我们。见我们到来,非常热情的和我们一一握手。待坐定,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首先侯洪涛向在座的各位介绍了自愿者的基本情况。他们分别是:天津市原组织部副部长李秀云老师和的老伴,邯郸市晚报部主任刘晓玲女士,河北省长城站站长刘震山夫妇,四川秭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俭,还有洪涛的七十多岁的老妈妈,还有我和我的好友丽萍。当地的爱心人士,由于特殊关系,没有参加今天的会议。对方也介绍了宣传部、文化局,文联,作协的各位领导。随后,南京著名作家侯洪涛女士就这次活动做了详细的介绍。洪涛今天很漂亮,穿一身苗服,戴着眼睛,显得更加温文尔雅,卓尔不群。她说:“这次活动的成功举行,缘于去年和文友的一次文学交流采风活动,让我走进了诗画贵阳——凯里苗族自治州。在哪里,我见到了有生以来见到的最美景色,见证了大山深处苗寨的风土人情,见证了乡民们的淳朴善良,更见证了孩子们那双纯真的眼神,也见证了他们的艰辛和贫困。这一双双眼睛,合着的的血液在奔涌、激荡,久久不能平静。在孩子们纯真的脸上,我似乎悟出了什么?我该为这些大山深处的孩子们做点什么?于时,心灵里的一个闪念,一个大胆的计划便孕育而生,就是用我的微薄之力,为孩子们送图书,送文化,送温暖,让大家的爱汇聚一起,如一滴滴清泉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在读书中寻找乐趣,增长知识,改变命运。就这样,以我的名安然命名的《安然爱心流动书屋》在大家的支持下拉开了帷幕……”她的精彩介绍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鼓掌。
随后,由宣传部部长对丹寨的历史渊源做了详细的介绍。他说:“丹寨,位于贵阳市以以东,距省城贵阳大约210公里,是一个偏远、多民族的聚集县。总建筑面积为940平方米,总人口为17.2万人,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人们的生活相对贫困,1999年全县才脱离马车运输……最近几年,国家在繁荣民族文化,扩大开放,推动旅游产业等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扶持,各项事业迸发出蓬勃生机,正在向文化、经济双向互动的道路上开拓着一片新天地。“紧接着,政府办公室主任对丹寨的经济、文化、民俗、发展前景做了详实的介绍,他希望各界人士关注、支持丹寨的发展。紧接着文联、作协的领导都发了言,对于我们千里迢迢能来到偏远的丹寨奉献爱心,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们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这个行列,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送上爱心。听着他们的介绍,我深深的同情这些山区的乡民,交通制约了他们的发展,信息闭塞阻扰了他们的致富之路,这就是地域带给人们的不同发展,不同生活水平。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们感知着丹寨,这个少数民族地区依然处在一个经济相对比较薄弱的阶层,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
接下来是交流环节。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对这次的活动谈了各自的体会,也对各自的家乡做了简单介绍。当我说我是来之甘肃陇东地区,和同伴丽萍坐了整整两天车才来到了贵阳丹寨,他们同时发出了深深的惊叹,并向我投来敬佩的目光。多少年了,每走一地,当我说我是甘肃人时,我就感受到一种地域的蔑视和复杂的目光,我时常能感受到了甘肃在人们心里依然是一个遥远、落后、贫穷的代名词,和贵阳一样,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但作为一个甘肃人,我又是那么的骄傲,在会上,我自豪地说到我省是一个出产铁、金、锌、镍、铜、铁、煤,矿藏的地方,而且资源非常丰富。甘肃也是中国导弹发射基地的摇篮,成功的发射了多枚导弹,为中国的导弹事业增光添彩。甘肃也是古丝绸之路的的要道,有着古老悠久的灿烂文化,值得人们去探究,游览,观光。我这样说的目的,第一,甘肃是我的故乡,我爱它。第二,打消甘肃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看法,让大家知道,我们甘肃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样贫穷、落后,甘肃也合着时代的音符,不断的发展,壮大。随后,大家对文学创作,读书心得、当地的民俗民风等做了交流。丹寨县作协并为我们每人送上了一本由陈应发编著的《蚕尤与丹寨》。在这本著作里,我们将会对丹寨的历史、文化、名俗做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此时,时钟已经指向了12点。
为了尽地主之谊,政府办为我们准备了简单的欢迎宴。大家相聚饭馆,吃着苗家的菜肴,喝着苗家的米酒,听着苗家的山歌,耳边传来不同的乡音,感受着苗家人的热情、好客,没有感觉到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内心充满着阵阵暖流。
三
下午,是《安然爱心流动书屋》进学校送书活动。
当我们从一个居民小区的七楼,将一摞摞书籍吃力的搬到一楼,为苗家人对这次活动大力支持感到由衷的感动。王文琴,一个淳朴善良的苗家妇女,将来自全国各地爱心人士捐赠的几千册图书一个人从一楼搬到了七楼,而且占去了家里很多地方,她用瘦弱的肩膀,支持和帮助志愿者,是《安然爱心流动书屋》的捐助活动顺利进行。这爱是泉水,是溪流,融入到一起,汇聚成了爱的洪流,流到了美丽的贵阳丹寨。
车载着满满的爱,拉着我们走向了长青小学。此时学校已经布置好了主席台,校长和老师们在校园里等候我们。见我们到来,非常热的接待了我们。
校园很大,有两栋三层教学楼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全校一共有12个班级,一千多名学生。校园里杨柳依依,花香四溢。教室里老师讲课的声音,学生们读书的声音,唱歌的声音相互交错,此起彼伏。走进它,校园久别的气息让我们感觉很亲切。
铃声响了,校园里一下喧闹了,孩子从各个教室跑出来,开始做课间操。课间操很独特,是我们常在电视里看到的竹杆舞。在我们的不解中才知,竹杆舞是贵阳的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意在传承和发扬广大。所以,为了传统文化能够渊源流传,要求学生课间操跳这种舞。竹杆舞的特点是在音乐的节奏中,要求舞者步调一致,和谐统一,提倡的是一种团结,凝聚、向上。感觉新鲜,好奇,自愿者们也纷纷加入到了孩子们的行列,在笨拙的舞步中,和苗家的孩子们融为一起,感受快乐的童年时光。
处于对的敏感,县电视台也早早派前来学校,全程报道这次活动。在校园,洪涛作为活动的发起人,接受了媒体的现场采访。
突然,来自天津作家李秀云老师和老伴身边一下围了很多孩子。原来,他们是被老师一个单反照相机所吸引,老师是位摄影师,现场指导孩子们怎么照相,看到一个孩子对照相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老师留下了他的联系方式,打算回家后,给孩子买部相机,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四点钟,活动开始了。全校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操场。首先,校长代表被捐助方,向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为我们的这次爱心活动表示感谢。他说: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朋友,不远千里,来到丹寨,为我们送来爱心,为孩子们送来精神食粮,让孩子们在读书中,了解世界,感受人生真谛,放大视野,学会感恩……”侯洪涛女士代表《安然流动书屋》的全体志愿者,向全校师生讲了这次活动的意义。她说:“……读书可以净化人们的灵魂,武装我们的思想,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可见,读书是多么的高尚和重要。但是,这些身处大山深处的孩子们,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看不到外面的世界,触摸不到世界悄然变化的音符,只有通过读书来了解社会,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希望我们的活动能够温暖更多的孩子,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话音未落,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响彻在校园里,那么嘹亮,高亢。
紧接着,我们将一本本还散发着墨香味的书送到了每一个孩子们的手中,看到孩子们拿着书本,稚嫩的脸上出现知足、欣慰的微笑,山笑了,水笑了,孩子们笑了,我们的心也踏实了。
紧接着,安然和部分自愿者走进教室,和孩子们讲励志,讲读书,讲写作,讲自己的读书体会,讲外面的世界。自愿者们讲的传神,孩子们听的专注。这是一次心灵的对接,是一次洗剂灵魂的文化之旅。
活动在浓浓的气氛中结束,和老师、学生们依依告别后,已是下午六点。几个当地文友为了表达地主之谊,便在丹寨的卡拉民俗村招待我们,品尝了贵阳的特色菜——斗鸡。
四
斗鸡是丹寨的一道名菜,凡是来此地的客人,主人一般都要请他们品尝这道菜肴
斗鸡的并不复杂,就是将斗鸡切成指头大的小块,先加上盐、酱油,调料、姜、葱、蒜,辣椒,在把土豆、松子切成和斗鸡一样大的小块,和鸡块搅拌后进行腌治,大约一个小时到半个小时,待客人来了,准备用餐时,便在桌子上的火源放上一个大大的铁质锅。这口锅很特别,是一个双层锅,底层很大,紧靠着火源。待放上食油,烧到火候时,在将腌制好的斗鸡的三分子一倒进锅里,大家开始现场炒。搅拌的过程,一股股香味扑鼻而来,令人忍俊不禁。
炒斗鸡一般火候要把握的得当,不能太过火,炒的太过,肉就失去了它的鲜嫩。待颜色看起来红艳艳的时候,斗鸡已经炒熟。随后,把已经炒熟的斗鸡全部放到锅的第二层边缘,在望锅里倒上清油,继续炒第二锅。
挟一块斗鸡放进嘴里,肉嫩,味美,辣辣的,麻麻的。
此时,我们面前放着大大的碗,开始以为是盛菜的碗,文友们却倒上一杯杯自酿的米酒。从凯里来的苗族作家龙艳,端起了米酒,一边唱歌,一边给我们倒酒。歌声悠扬、清脆,充满韵味,还夹杂着原生态。歌声如一滴滴清泉,浸润着我们的心。她唱的苗语,我们听不懂,一位当地文友便介绍说,这是苗族人招待尊贵客人的一种方式,叫敬酒歌,一般她唱完,客人们就要把碗里的酒喝完,这是苗家人的规矩。她还介绍眼前这位写散文的女子是苗族的女作家,不但文才飞扬,山歌也唱的一流,曾经代表贵阳少数民族,接待过不少中外宾客。此时,我一下恍然大悟,怪不得眼前这女子不论唱歌、还是倒酒的样子,仪态落落大方,一招一式,娴熟专业,与众不同,原来是见过大世面的苗家女子。
原以为经常喝白酒,认为米酒只是一种饮料而已,便不肖一顾。待她的歌声结束,一碗碗米酒也被我们一饮而尽后,竟然头晕目眩,有点醉意。我们一边吃着香喷喷的斗鸡,一边听着委婉的山歌,一边喝着苗家的米酒,那种惬意、知足真是不言而喻。此时一位苗家妹子不依不饶,认为既然是文化交流,也要让我们出个节目,以增加气氛。我不会唱歌,五音不全。于时,我推举洪涛代表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酒后的洪涛微醉的脸上泛起红晕。她落落大方的拿起脖子上挂的陶笛,开始为大家表演。陶笛响起,悠扬悦耳,荡人心魄的旋律传遍房间,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仿佛穿越了时空,此时此刻,空气好像凝固了般宁静,唯有陶迪声声,听的人陶醉,神怡。笛声落下,但大家还静心屏气的陶醉在音乐的意境中,继而是一片掌声和赞扬声。
还有一位苗家女子,我已经记不清她的名字。她豪爽,大气,银铃般的笑声韵味悠长。我们要求她用苗语说几句话。她说:“可以的,既然要让我说,大家必须喝完这杯酒,才能表示你们的诚意”我们也不示弱,一碗酒喝下,她便开始给我们讲苗语,叽里咕噜,一句也听不懂。经朋友翻译,才知她说的是:“欢迎尊贵的客人来到美丽的贵阳、丹寨,为我们送爱心,送温暖,我们感谢你们。”
天色渐晚,幽静的民俗村,一盏盏大红灯笼点缀着静怡的村庄,发出温暖的光,诗意而温暖,还有高高的山岗上,那盏大大的鸟笼,散发着诱人的七彩炫光,为卡拉村的夜晚平添了几分神韵。
2015年6月24日清晨8点完稿于家中
共 5820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以叙述的方式执笔,自然随意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情愫。通过环境的描写渲染气氛,为后文铺垫。全文围绕给大山里孩子送图书、送文化、送温暖这条主线而泼墨,按照时间的顺序跟随作者的笔墨,一起去领略丹寨县的自然美景以及风土人情习俗。小城宁静朴素具有古典的韵味,环境整洁风景怡人,随处可见的苗家人非常友善。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因共同的志向齐聚在丹寨县人民政府会议室,齐心协力共同去帮助这些淳朴善良可爱的孩子们,开启《安然爱心流动书屋》活动,来照亮他们人生之路。作者用细腻的文笔详细的记录了丹寨的历史渊源、地理位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不禁令人伤感。用抑扬顿挫的笔调展现苗族的风土人情,一种浓郁的民族文化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描写细致入微,构思巧妙,文字中透出一股民族的神韵色彩,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人与人之间那份温情,爱心人士的义举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传递一种大爱无疆的正能量,照亮别人的同时也是照亮自己,推荐共赏,问候老师,感恩赐稿!【:叶华君】
1楼文友:- 1 10:47:2 问候老师,期待更多精彩! 叶华君,简阳市作协会员,成都市简阳市草池镇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10524 0610
2楼文友:- 1 10:50:05 文笔细腻,情感朴质,突出苗族人民善良淳朴热情的一面,彰显爱心人士们善良大爱无疆的高尚精神品质,传递正能量,值得拜读学习。祝老师安康,文祺! 叶华君,简阳市作协会员,成都市简阳市草池镇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10524 0610
楼文友:- 1 17:55: 4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祝您生活愉快。 断桥春睡足。
4楼文友:- 1 17:55:4 拜读关山老师新作,学习问好 浑然不解其中意,又怎知它是与非。
儿童打喷嚏治疗方法
宝宝吹空调感冒打喷嚏
宝宝鼻子老打喷嚏怎么办
腰酸背痛如何锻炼如何开发微信小程序
生物谷灯盏花品质
上一篇:杨柳专栏姻缘三合小说
上一篇:细雨心声写给我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