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皇上经常翻德妃的牌子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1-16

最近皇上经常翻德妃的牌子。

皇上今年三十二岁,正是英姿勃发的年纪。后宫里,皇帝的女人不算多也不算少,从中宫的蔡皇后,四位贵妃,六位庶妃,到昭仪、婕妤、昭容、才人等各品级的嫔妃,共有三四十位。皇上宠爱的是张昭仪,这位德妃并不是个得宠的妃子。

前些年,皇后失仪,后宫混乱。皇上果断,禀明太后,决然废黜了当时的皇后殷氏,立了现在这位德高望重、足以母仪天下的蔡皇后。蔡皇后时年二十四岁,她十七岁进宫封了婕妤,一步一步晋到妃位,直到皇后。蔡皇后能有今天的后位,盖因其父兄。蔡氏一家对如今的皇帝,实乃功不可没。皇帝即位之后,论功封赏,并将功臣家的女儿或者妹妹接进宫中赐以位份——这蔡皇后,便是其中之一。

话说,史上除开国皇帝外,先苦后甜的皇帝并不多——而当今皇帝便是一个。十多年前,先帝驾崩,外戚专权。其时的皇帝乃是董后之子,庸碌无能,彻里彻外一个傀儡,朝野大权实则全都握在其生母和舅父董氏一族手中。早年先帝驾崩前,实有意欲立薄昭仪所出汝南王为帝,盖因汝南王少年持重,德才兼备,饱读诗书,有胆有识,贤孝双全;却无奈董氏一家势力太大,几乎是威逼着先帝立了这位嫡出的傀儡皇帝。董太后早年残酷打击每位育有皇子的嫔妃,好在薄昭仪在先帝时期并不太受宠幸,汝南王睿智,便早早携了生母赴汝南上任,韬光养晦,方避得一时之乱。先帝龙归西去之后,董氏一家便再无忌惮,肆意横行,残害前朝重臣,直搞得数年间民生凋敝,四海混乱。先帝时期的几位重臣见势,毅然起兵,内发百姓,外联西域,经数月征战,除掉了专权的外戚董氏一族,废了傀儡皇帝,杀外戚董恢、董威等人,逼董太后自尽,夺回了先帝的江山。

除了外戚之后,立谁为皇帝,这便又成了问题。众多功臣们经过商议,又洞悉先帝圣意,便将汝南王从藩邸接来京城,拥为皇帝。

当今皇帝即位后,宵旰勤政,锐意进取,任用贤臣,鼎力革新。当然,皇帝还要封赏功臣,便将平定外戚之乱和拥立自己有功的几位将军都封了要职——这位蔡将军便是其中典范。蔡将军名作蔡致远,生有三子一女,乃是前朝的太尉,因位列三公,位高权重,握有兵权,董氏一族暂时动他不得,蔡太尉便看准时机,果断下手,起兵反抗,立下功勋。当今皇帝即位后,封蔡致远为万户定国侯,三个儿子也皆有封赏。此外,皇上还将蔡家唯一的一位 ,指名召进宫来,册封为婕妤,颇多宠幸。蔡氏一族一时间极尽荣宠。

皇上在藩邸作汝南王的时候,有着一位正室王妃殷氏;皇帝即位,便册封殷氏为皇后。谁知殷氏数年以来,生活奢华,又善妒忌,又无所出,一时间后宫混乱,争风鹊起。皇帝恼怒,便禀明太后,废了殷皇后。而这之后立谁为后,皇上与太后也踌躇了许久,乃因立后事关体统,母仪天下,唐突不得,因此,后宫里相当长时间并无皇后,后宫事务,大事由皇太后和皇上亲自决断,小事就由王贵妃代理。这位王贵妃与皇上青梅竹马,早在皇帝做汝南王时,王氏便是第一侧妃,位份仅次于殷氏。皇上即位后,就册封她为贵妃,且也是在贵妃首位。

此时,婕妤蔡氏也已经封了妃位。蔡氏颇受宠幸,晋封极快。蔡婕妤进宫不多日,因为父兄的功劳,就封了昭仪。次年,蔡昭仪生下了皇七公主,皇上喜爱,又封蔡氏为妃。蔡昭仪仁义谦和,孝敬太后,才华横溢,自太后起,各宫嫔妃,下至宫女太监,人人皆称颂蔡娘娘的德行,皇上便将蔡氏赐以封号,且列在庶妃首位。如今后宫没有皇后,蔡妃的地位便仅次于四位贵妃。

辛酉年,北方突厥大举进犯,皇上命定国侯蔡致远出关迎敌。蔡侯爷带着三个儿子转战疆场,三个月时间将突厥赶回关外,立下赫赫战功。皇上便与太后商议欲立蔡妃为皇后。起初太后并不同意,对皇帝说,就算你宠爱蔡氏,但封后之事却不得造次。太后的意思其实是想立王贵妃,因王贵妃早年就是侧妃,也稳重贤淑。但皇上执意立蔡氏,皇上只是强调蔡氏一家有战功,太后却也反驳不得。后来王贵妃得知此事,向皇上和皇太后力辞,道自己实在无意皇后之位。太后想想蔡妃平日,也是孝顺恭谨,仁义谦和,也便应允了。皇帝择吉日举行册封大典,封宸妃蔡凌华为皇后,同时大赦天下。

此后,朝野人人皆知蔡皇后是功臣之女,因家中对当朝有功,便当了皇后——蔡氏一族炙手可热,权倾天下。

再说这位德妃,姓陈,有个很不俗气的名字,叫陈殳芟。其实德妃的得宠,想来也是必然:陈德妃原本是皇后蔡氏的贴身侍女。皇后嫁进宫做婕妤的时候,陈氏就是蔡婕妤的侍女;等蔡婕妤封到昭仪的时候,皇帝便宠幸了陈氏,封了才人。后来,蔡氏一步一步晋到了皇后,而陈氏又生养了一个深得皇帝喜爱的小公主,便仆以主贵、母以女贵地封了德妃。朝野上下也人人都知道:这是蔡家功高,女儿封了皇后不说,连陪嫁进宫的侍女都封妃了——这蔡家可不得了啊……

当然,陈氏能封到妃位,也必不是仅靠蔡家的背景。从陈德妃的名字便可知道,陈氏也是出身书香门第。原来,德妃的父亲乃是前朝的探花,曾一直官至礼部尚书;外戚专权的时候,陈大人因刚正不阿,维护先帝朝纲,不肯攀附外戚,便受了排挤迫害——骠骑将军董恢寻了个由头,竟将陈家满门抄斩。陈殳芟是陈家落难时唯一活下来的人。那是因为当时蔡侯爷韬光养晦,听从骠骑将军差遣:陈家抄家的时候,正是蔡侯爷带人去的。当时蔡将军心存仁慈,想给陈家留下条根:无奈当时身边全都是骠骑将军的眼线,陈家男丁一个也不得逃脱,蔡将军便只趁乱抱回来了这个七岁的女娃!蔡将军将她带回府里,只说是新买来的丫头,服侍 的,外人也并不曾疑心。然话说回来,七岁的小姑娘又何能“服侍” ?蔡家便只对外说,因为家中只有这一位 ,怕寂寞了,买了个小姑娘陪伴 。时人看蔡家是豪门大户,买几个丫鬟仆从又算得什么,便不曾挂怀。是当时蔡 十一岁,大陈殳芟四岁,二人名为主仆,实有姐妹之情。况且,蔡将军家知道这女孩乃是前朝陈尚书的遗孤,也当她是半个 待,吃穿用度都不曾当她是奴婢。陈殳芟在自家时,父亲请人教她识字;到了蔡家以后,殳芟更是陪着蔡 一起读书——殳芟天资聪颖,因此很快识文断字,颇受蔡侯爷一家的赏识。

蔡侯爷原本打算,待殳芟长大了,就把她许个好人家嫁了,也配得上她家世代忠良的地位。未料这一年,太后和骠骑将军这么快就倒了,汝南王即位,蔡将军成了功臣,皇帝点着名要蔡 进宫做娘娘。这对蔡家是殊荣,蔡家自是受宠若惊,荣幸万分。时年陈殳芟十三岁,蔡侯爷想她年幼,又跟 情深,便索性让她随 一同嫁进宫去,做了一个陪嫁的宫女。

当然,进宫以后,陈殳芟就是蔡婕妤的大宫女。当时蔡氏住在宁锦宫,陈殳芟就是宁锦宫的长位宫女。

皇上对蔡昭容宠爱有加,时常驾幸宁锦宫。蔡昭容对陈殳芟情同姐妹,便对皇上说出了陈氏的身世。皇上惊喜,从那之后,皇上再到宁锦宫,便会多看陈殳芟几眼。

后来,由于蔡家的功劳和蔡婕妤自己的德才,她的位份一升再升,从宁锦宫的侧位升到了主位,封了昭仪。有了昭仪名分的人,就是正经的娘娘了。

从这时起,皇上再去宁锦宫,蔡昭仪身子不适的时候,皇上就命陈殳芟侍寝。这在宫里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主位娘娘的侍女经常有受了皇帝宠幸封了位份的;而今蔡昭仪是得宠的娘娘,她的侍女也受了皇帝的临幸,实不为奇。

后来,蔡昭仪生下了一位公主,皇上封她为妃。

再后来,蔡妃被册封为皇后。皇帝废了殷皇后,立了蔡氏之后,蔡皇后母仪天下,德摄后宫,后宫自贵妃起,到下面的嫔妃娘娘,宫女太监,均无不对蔡皇后的德行和威仪钦佩之至,皇太后对蔡皇后亦是十分赏识疼爱,皇帝对蔡皇后更是恩爱敬重。

陈殳芟自从给皇上侍寝之后,生下了一位公主,皇上甚是喜爱。由于蔡皇后的位份,陈殳芟也从一个陪嫁的宫女,封到了皇妃。陈氏封妃以后,皇上便指了一位聪明伶俐的宫女苗苗,服侍皇后。陈妃是因主得宠,生了公主,但其实皇帝也并不经常临幸她,宫里也没有什么人去理会她。

皇上最宠爱的娘娘是张昭仪。

说“最”宠幸,是从皇上翻牌子的频率看的。皇上临幸最多的,便是这位张昭仪了。张昭仪名字叫张秋,是皇上从民间带回来的。如今太平盛世,皇上也难免时常出去风流潇洒,便从民间带回了几位女子,其中,最得宠的,便是这位张昭仪。张昭仪的父亲是安徽的小吏,从出身来看,她便卑微些了。然而,皇上并不在意张秋的出身,自把张秋领进宫的那天开始,皇上就几乎再也不去别的娘娘宫里了。除了每月初一、十五,例行要去皇后宫中之外,其他地方其他嫔妃就再也休想见到皇上的影子!一翻彤史,只见皇上总是翻的张秋的牌子!张秋进宫,从一个小小的才人,转眼不到半年的工夫,就封了昭容、婕妤。后来,张氏更是生下了皇十一子,皇上喜爱得不得了,又把张秋封为昭仪。要不是皇上重体统,鉴于张氏出身卑微,早就将她封妃了。

皇上对张秋的盛宠,是谁也说不清楚的。皇上自从把张秋接进宫来,就跟中了邪一样,再也不想离开张秋宫中一步!当然,皇上是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倒始终不曾荒了政务:皇上把张秋接到自己寝宫伺候,红袖添香,读书阅折。张昭仪是个深明事理的娘娘,她时常劝皇帝要雨露均沾,总把皇上往皇后和别的嫔妃宫里推。尤其是张昭仪怀着皇子那段日子:皇上还是要天天来守侯、探望张秋,但张昭仪说有太医照看就好了,皇上还是去陪陪别的娘娘吧。如此,别的娘娘宫里才又看见了皇上的影子。张昭仪的皇子生下之后,别的娘娘宫里就又难见到皇上了……

不过,张昭仪却从未曾恃宠而骄。张昭仪得宠的时候,皇宫内外很多人,都早已将她当成了无冕之后,对她无不极尽巴结恭敬。但是,张昭仪却是永远温柔,谦逊,仿佛她从未曾得到过皇上片丝的宠幸一样。其实,她圣眷优渥,但却始终低眉顺眼。她对自己贴身的太监宫女,和因她而发达起来的家人,都反复说,人要得宠念辱,居安思危!她说,尤其是在这皇宫里,宠永远都是暂时的,虚无的,说不定哪天,就什么都没有了……大家都觉得张昭仪作如此想是多此一举,杞人忧天:张昭仪的宠全天下都知道,又生了皇子,她哪里有什么必要去“得宠念辱,居安思危”!但,只有张昭仪心里,一直是清醒的。

还有,蔡皇后始终是明白的——她赞叹张昭仪的清醒,她明白:得宠念辱,居安思危,是必要的。

话说这后宫里,最美貌的嫔妃,其实是昭仪施氏。施昭仪是选美入宫,家中是常州的小吏,身份并无什么离奇可言。施氏进宫时,有个小名唤作凤儿,皇上赐名蝉君,一来是“凤儿”这名字有冲僭皇后之嫌,再者,是皇上见施氏貌美异常,又恰姓施,赐名施蝉君,意为西施、貂蝉、王昭君三位美女之美貌加在一起方抵得上施昭仪之容貌!

施昭仪这名字却也不夸张。话说这位施昭仪美到何等地步?皇帝第一眼见到施氏之时,惊呆了良久!宫中的选秀三年一次,每次选出的人数不等,大致上是看皇上的脾性喜好。从皇上即位至今,也总共就搞了两次选美:这施昭仪乃是首批选入宫中的美人。话说当年选美之日,每一组是五位女子上殿,拜见皇帝皇后。施氏这组进殿之时,皇上已然疲惫,实无意于再选什么人,只是敷衍罢了;皇后更是对选美淡然,唯陪着坐在那里而已。这组的五位女子上殿,拜过帝后,内监便命抬头,这五位女子抬起头来,皇上也是有一搭没一搭地扫过一遍。谁知当皇上的目光落在右首第二位女子之上,便再也移不开了!选美至此皇上原已疲惫,而见了此女,皇上倦意顿消,精神豁然振奋——这名女子简直就不是人间能有的颜色!皇上已不由得走下龙椅,趋步这名女子面前,弯下腰去,双手搀扶这女子,道:“美人快快请起!”

皇后见状,不由大惊:此时才是选秀而已,下面跪的不过是一些民女侍婢,皇上竟如此大失体统地走下座位去搀扶一个民女!皇后不禁站了起来,向那女子望去。哪知皇后的目光一触到这女子的容颜,皇后也呆住了。

这女子已是慌张,叩首有声,道:“皇上折杀奴婢了!”她还想再说些什么,无奈民女出身,不谙宫廷规矩,已再难言,只是一个劲地磕头。皇帝微笑道:“美人不必拘谨,你起来吧”。

这名女子就势起身,垂首立在皇帝面前。皇帝凝视她良久,方问了一句:“你,叫什么名字?”

这女子又要跪倒回话,被皇上伸手拦住。这名女子答道:“民女姓施,小名凤儿,今年整二十岁,江苏常州人氏。”

皇帝已握住了施氏的右手,呆立良久。皇宫是什么地方?人间颜色,千娇百媚,可不都云集在这后宫之内!皇帝贵为九五至尊,览尽人间颜色芳菲,什么样的美女未曾见过?这后宫里,美女如云,难以尽数——昭仪张秋、贵妃吴氏、贵妃端木氏……皆是天姿国色!可今天皇帝一见了施氏,但觉自己于人间粉黛钗环之上,枉自虚度了半生!

共 21740 字 5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好一段宫中传奇,幸福和快乐到底是什么,通过作者的小说有了一个理解。爱情,在哪个人心里都有,即便是九五之尊的皇帝,故事一波三折,人物语言极其丰富。故事的结尾更是感人,这不,陈娘娘先着皇上一步走了,这一先,就是五十年!皇上怕德妃等得急了,也就早早地随德妃去了……!【:诗史苍狼】【江山部?精品推荐012011 09】

1楼文友: 17:06:42 欣赏!好作品!问好! 爱好文学,愿文学的殿堂永远追随我,独树一帜,书写靓丽人生!

2楼文友: 07:45:52 欣赏学习佳作,问好,愉快。 流浪汉。五十年代末出生,壮族,插青,公务员。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员文学创作协会作家诗人,中外散文诗研究会中国当代诗歌协会会员,有千多件作品在全国各地报刊发有 0多件作品获奖;出版个人专集2部……

楼文友: 21: 7:19 问好朋友

祝福新年愉快

新的一年写出更多好文章

希望以后多交流 写手、长篇小说。750 67789

首大医院宋立
成都治疗男科医院
月经后期左侧小腹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