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有奖金征文有感于网络沙皇突然落马随笔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11-01

摘要:鲁炜两面人的特征十分明显。一方面,他勤奋好学、待人和蔼、工作勤奋、没有架子、平民气息较浓;另一方面,他又极善献媚、钻营、贪腐弄权、不惜出卖灵魂。这两个截然不同的鲁炜应该都是真实的。能够做好这种两面人,那也是要有相当本事的。所鲁炜被查,当然是他咎由自取。 突然看到有篇报道,说中宣部副部长鲁炜因严重违纪被查。报道没有提严重违纪的具体内容,从报道的严厉措词可以感知,鲁炜的问题是十分严重的。

鲁炜曾任中央信办主任,被誉为中国的“络沙皇”,他的突然落马,让我多少有些意外。

很快,我的几个朋友先后在里向我传递鲁炜落马的信息。鲁炜曾经是桂林风动工具厂热处理车间工人、厂宣传干事,后调入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做书记员、干事。上世纪90年代初我调到这个厂时,曾经见过他一面,那时他已经是新华社桂林支社社长,他将随身带的一本作品集推荐给我看。由于是回到了“老家”,他很随便,也很健谈,为人随和,给人的印象是热情、干练而诚肯,我对他颇有好感。有些职工,在我面前每每谈起鲁炜,多半都是些溢美之词,说他勤奋好学,与职工们相处很好,大概是出于他是从这个厂走出去的而感到有些荣耀吧。

过了几年,听说鲁炜当了新华社广西分社社长。职工在和我的闲聊中,对他的谈论也无形中多了起来。又过了两三年,听说鲁炜当了新华社副秘书长,后又升任秘书长,新华社副社长,成了副部级的大人物。据说,他并没有进过正规大学,只是电大语文专业毕业,短短十多年,先后获得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高级称号,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还官升到如此高的位置,真是很幸运的,神通不小。在心里,我不由得有些另眼相看他了。

一次,厂里一个据说是鲁炜的师傅的职工,其小孩结婚,鲁炜还专门从北京发来了贺信。当婚礼主持人不无夸耀地大声宣布:“下面宣读新华社副社长鲁炜同志的贺信。”接着便抑扬顿挫地高声念了起来。回信写得很好,平易近人,语言不多,那亲切、朴素、真诚的话语,令在场的人都有所感动,在人群中响起阵阵“啧、啧”的赞叹、羡慕之声。做了这么大的官,仍然不忘自己的平民朋友,没有任何官架子,按照时下的话说,非常接地气,他的形象在我的心里也增加了不少光鲜。不少人,随着官位的升高,那看人的眼睛也慢慢长到了脑顶上,真是“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然而,鲁炜给我的印象却不是这样。

自从他被免去中央信办主任后,坊间就有许多传闻,说鲁炜很可能因故失去了信任,虽然保留了中宣部副部长的职务,失去信办职务也是一个不祥之兆。不久,桂林报道,鲁炜一行人到桂林考察,市委、市政府还专门拜见了他。这是不是预示信办的去职,并没有什么影响,说不定还有什么更重要的职位在等着他?原来的那点猜疑也随之烟消云散。然而这之后,就再也没有看到或是听到他的消息,他就一直沉寂着,好像消失了一样,杳无音信。

突然之间,暴出鲁炜被查的消息,而且是从中纪委暴出来的,这就等于从政治上判了他的死刑。这令我多少有些惊愕,我相信,那些给我发通报鲁炜落马的朋友,也会与我一样惊愕。我心里在想,也许,他的落马,只是因为一时失足做错吧什么事吧?我不愿意把他与贪污腐败联系在一起。

接着,我在里读到一篇《我所认识的“络沙皇”》的文章。文章的作者与鲁炜是新华社的同行,有一次鲁炜到湖北替人催款,找他人帮忙,使鲁炜的催款顺利完成。为此,他们成了好朋友,他长鲁炜几岁,鲁炜称他大哥。文中披露,有一年他陪新华社社长到海口出差,完了社长要从海口飞南宁,鲁炜奉命到海口迎接。不料,海口到南宁的是小飞机,没有头等舱。为了讨好领导,鲁炜让社长坐大飞机的头等舱到桂林,然后出面联系警车开道,风风光光从桂林坐汽车到南宁。有人认为这样太小题大做了,有点得不偿失。鲁炜却坚持认为,接待无小事。果然此举给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产生打算调他去北京的意向。次年,对鲁炜印象极佳的新华社社长去世,鲁炜到北京奔丧,如丧考妣,又是下脆,又是大哭,还几欲昏厥。写到此,作者深深感叹:鲁社长是在哭领导命苦呢,还是在哭自己福薄?后继社长到广西考察,鲁社长同样的竭尽全力、鞠躬尽瘁,又给新社长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快,鲁炜真的调到了新华社先后任副秘书长、秘书长、副社长。可见,鲁炜阿谀谄媚、溜须拍马的功夫,简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有次作者路过北京顺便去看望他的这个“老弟”,鲁社长一句“有事找我秘书联系”,昔日的“大哥”遭遇如此冷淡,让作者深感无趣和世态炎凉。

文章中的鲁炜,彻底颠覆了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让我感觉这人从来没有过的生疏,并产生几分厌恶。《庄子•山木》有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话点不假。鲁炜如此献媚领导,慢待“大哥”,当然是真正的小人了。所以,他的出事就属必然了。

在里与朋友谈到鲁炜的落马,我感慨地说:“当官是好,但也危险,稍不留心就会粉身碎骨。还是远离官场,修身养性最好。”有朋友回复我:“当官动机歪了,危险自是必然。”朋友的结论无疑是正确的。但事情也还有另一方面。我接着回复道:“是的,当官落马,当然是‘动机歪了’。但是,这只是一方面,你可以做到不歪,但是却根本管不了别人也不歪。由于工作需要,成天与一帮‘歪人’混在一起,会觉得非常别扭的。历史上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著名隐士?我想原因只一个,就是不愿隋入污泥耳。另一方面,即使你‘不歪’,也不能保证你不落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清代大钦差林则徐,不照样官贬边疆?”

鲁炜的落马,肯定是“心歪”了。我的话跑题有些远,也是针对对当官落马的这一社会现象说的。我只是想说明,当官只要“心不歪”就不会落马也太乐观、天真了,否则,官场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错案、冤案了。当然,这与鲁炜是无关的。

还有一个问题我不甚明白,鲁炜任中央信办主任时,不就是一个正部级的官员嘛,如何被称为“络沙皇”?这样的称呼,只能是与独立王国、霸道专横、飞扬跋扈才能联系在一起。这使我感觉到,鲁炜两面人的特征十分明显。一方面,他勤奋好学、待人和蔼、工作勤奋、没有架子、平民气息较浓;另一方面,他又极善献媚、钻营、贪腐弄权、不惜出卖灵魂。这两个截然不同的鲁炜应该都是真实的。能够做好这种两面人,那也是要有相当本事的。

生活中我们看人,很容易陷入非黑即白、脸谱化的误区。说到一个好人,好像总是完美无缺,一尘不染;而说到一个坏人,又总是坏得透顶,一无是处。这些都不真实,人是复杂的,也是可以一分为二的。好也好,坏也好,一个人的本质是由他的主流决定的,我们在看到其主流时,也不要完全抹煞其支流,这样才能全面认识一个人。比如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曾国藩,都说他是卖国贼、千古罪人,可是,他的治家之道、那些家书,却得到许多人的称道、并纷纷效法就是个例子。好人也有缺点,坏人也有可以称道的地方。所以,鲁炜的被查,当然是他咎由自取,他的那些违纪行为,令人挽惜,甚至有些讨厌。但是,我也不愿意因此而将他那和蔼、平民气息的一面从我的印象中抹掉。

两面人虽然可以蒙蔽一些人,不过,再能蒙蔽,总有一天也会露出狐狸尾巴来,鲁炜就是一个活典型。

共 27 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件的文艺性论文,它的特点是“杂而有文”,短小、锋利,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杂文作为思想批判的武器,是解剖现实黑暗的的匕首,是剖析现实痼疾的利刃,现实的尘垢,时政的虚伪和腐败。杂文《有感于“络沙皇”突然落马》通过中宣部副部长鲁炜因严重违纪被查一事,着重批判的具有两面人性格的虚伪,“心歪”的官员一定会落马,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捣鬼有数也有效,然而有限以此成大事着,故近未有的。”李汝珍之《镜花缘》,在“两面国”里的人前后都长着脸,每个人都有两个面孔,前面一张笑脸,后面浩然巾里藏着一张恶脸,这些人都虚伪狡诈。我们的社会渐渐失去了这些人生存的政治环境,他们的落马是迟早的事情。文章语言流畅,举例恰当,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好文共赏。【:上大人孔乙己】

1楼文友: 21:51:16 文章夹叙夹议,素材服务于主题,杂而不乱,学习了!

2楼文友: 21:59:52 小时候,看过一部戏《七品芝麻官》清苑县知县唐成的一句名言: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这句话对现在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楼文友: 09:42:58 寓理于事,有理有据,精彩文章,欣赏学习!

小孩儿不爱吃饭

小孩脸黄怎么办

小孩腹胀不爱吃饭

小孩健脾的食物有哪些
乳腺癌的症状有那些
生物谷灯盏细辛注射液有哪些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