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新年随笔杂文随笔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09-29

摘要:我喜欢这般过年,无论多么的年年重复,多么的壮观又平凡,多么的繁华又乡土,多么的惬意又拥挤,都改变不了对过年的喜欢。那溶进血肉的仪式,刻进心灵的祝福,伴着一桌团圆的丰盛聚餐,孩子的欢笑,长者的慈祥,晚辈的拜年,在过年时都会尽情的、不拘一格的全部点燃。 秋天来了,蔚蓝的天空中一群群大雁振翅往南飞去。别问它们来自于何方,也别问它们历经了多少艰辛,因为它们心头都充满着希望,迁徙的目的地只有一个——温暖的南方。

每年7月底,随着旱季的来临,数以百万计的角马、斑马等食草野生动物自动汇合一起,组成一支迁徙大军,浩浩荡荡从非洲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向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进发,寻找充足的水源和食物。这是一段 000公里的漫长旅程,途中不仅要穿越狮子、豹埋伏的草原,还要跨越布满鳄鱼、河马的马拉河。途中有大批的角马将死在路上,但同时又将有大批小角马诞生,这是自然界最伟大的迁徙旅程。

春节快到了,炎黄子孙也学习着大雁、角马、斑马开始了充满期待的迁移。人们不畏路途遥远,不惧千难万苦,目的只有一个——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途中,无论是关山万里,烟水迢迢;还是征途漫漫,风餐露宿;不论采用什么样的迁移方式,也不管在途中经历些什么,“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的意念决难阻断。离乡人踏上返回乡土的那一刻,心里的喜悦幸福难于言表。回家吧,哪怕是历尽颠簸;回家吧,哪怕是囊中羞涩;回家吧,哪怕会近乡情怯;回家吧,尽管是暂时的团聚、欢笑;回家吧,不是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一幅壮阔的人类文化图景,也是一次盛大的民族心理仪式。这是春节来临前中华民族独有的春运大潮,在严冬的末尾,带着缱绻的乡愁踏上归途,期待如坐春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年不赶,赶三十晚”。从漫漫羁旅风雪夜归,到春运期间滚滚人潮,构成从古到今中国春节来临之际永恒的景观。“回家过年”不仅仅是亲人的聚会,也是精神的洗礼与伦理关系的更新……“春节,这高悬在民族天幕上的古老明灯,以其独特而永恒的光芒辉映着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这样的光芒,明亮又温暖。”

“春运”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年的《人民》。“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将有2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的1/ 。中国春运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数据库(纪录编号:Z-),是世界上最大的周期性运输高峰,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人员流动限制的放宽,非常之多的人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到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乡外出求学。诸多人群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人力的大量流动,造就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春运。这些离开家去外地就业求学的人员在春节前后集中返乡过年,成为了交通运输的主要人群。是啊,春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迁徙,人们带着一年的收获,怀着急切的心理,不论千辛万苦,不远千里迢迢回家,因为家就是他们永远的港湾。不能回家过年的中国人哪怕不孤单,却总有一种“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的漂泊失落感。这场一年一度的人口大迁徙,是时代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每一个出门在外都准备回家过年的人心中最深刻的生活纪实。

春节,是炎黄子孙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中国的历史上,正月初一曾称作为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了。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充满着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春节,是炎黄子孙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人,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腊月三十除夕夜,是团圆之夜、守岁之夜。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

记忆中,小时候虽然并不清楚过年的意味,但对春节总是充满期盼。因为在春节和整个正月里,个人欲望的满足和极少的约束是平时无法企及的。过年了,可以穿新衣,吃美食,放鞭炮,收压岁钱。我们老家,每逢年底就会有好几家结婚,应了一句老话:“有钱没钱,娶个媳妇回家过年。”虽然我们这些小屁孩当时什么都不懂,但是个个都喜欢凑热闹、看热闹。喜欢看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新娘子,喜欢看他们拜天地,喜欢看大人们闹洞房,更喜欢抢喜糖吃,总以为抢到喜糖就能沾上喜气。乐趣不在吃糖上,而在抢的过程中,好不热闹!有时还能跟着大人吃上丰盛的大餐,满桌子的美食,看着都流口水!一切,都很热闹,也很喜庆。小时候的我,还喜欢和妈妈一起到长辈家里去给他们拜年,向长辈们说着祝福的话;长辈们不但对我们给予祝福,还会给压岁钱。尽管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看春晚到很晚,但丝毫不影响第二天的早起。春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起得很早很早,我们小孩子最是兴奋得睡不着觉,一早就起来了。

记得过年前几天,大人就从街上买回红红绿绿的鞭炮,摊放在篾扁里晾晒几天,然后用旧的棉袄、棉被裹得严严实实,不让鞭炮受潮。据说谁家的鞭炮声越多越响,就预示着谁家来年的日子越红火,会有大运降临。新年钟声敲响之际,鞭炮齐响,全城一片爆竹声,据说爆竹声都将上一年家中所有不快的事关在门外。“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朵朵报新春”,各式各样的鞭炮、礼花把夜空映的五彩缤纷。每年除夕午夜钟声响时,父亲要么已经熟睡,要么还没醒来;所以,放鞭炮这一艰巨任务就落在了母亲的身上。我就常跟着妈妈一块放鞭炮,有时用烟点燃捻子,有时用香点燃;每次放过后,就觉得特开心,特有成就感。早晨,又是鞭炮齐鸣震天响,开门迎接新一年。

……

蛇年刚进入腊月,妈妈就会像《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所云:“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和凤姐儿治办年事。”,催着我们着手办“年货”准备“美食”了。我说为时尚早,妈妈说:“你看人家的腊货已经出晒了。”妈妈已是年过耄耋之年的人了,听了老人家的话语我们便开始行动。每天带着手推车上街,每天几乎都是上两次街,买回鱼、猪肉、猪耳朵、猪内脏,猪排骨、牛肉、鸡子、香米、糯米、粉条、面粉、酒、汤圆、糍粑、鸡蛋、香菇、芦蒿、蒜苗、莲藕、红萝卜、白萝卜、大白菜等。其中购货时还有一项重要任务——配齐炒蔬菜(什锦菜)需要的所有蔬菜种类,蔬菜以咸菜为主材,时令鲜蔬为辅料搭配炒制而成。我买了冬笋、金针菜、黄豆芽、香菇、胡萝卜、豌豆叶、荠菜、木耳、菠菜、酱生姜、酱瓜等,炒出来的蔬菜红白黄绿搭配,清香诱人可口。还买了花生、瓜子、开心果、碧根果等各种炒货和诸样水果,准备招待客人。妈妈在一旁指挥着我们腌腊肉、腊鱼,腊鸡,撒上花椒,又到菜市场灌香肠。腌制一段时间,就拿到凉台上出晒,腊货挂满了凉台,晒得流油,晒得红艳红艳的。

这些年货,把若大一个冰箱装得泊泊满满,北阳台和朝北的书房也摆满了年货;年货备足显丰盛,浓浓年味溢满心。其实年货中并没有什么稀罕的物什,大多是按妈妈的要求备的,都是再家常不过了。这些年货组成了每一年的一个片段,而这些小小的片段,就像一盏盏灯火,温暖了那味道香浓的年。妈妈看着这些,瘪着没剩几颗牙的嘴乐哈哈的笑了。说:到了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都回来了,让他们吃得开心玩得快乐,我看着也开心也快乐。随着时间往前移,春节日益临近,家中的年味愈来愈浓。

过年了,放假了。从年夜饭开始,姊妹们就开始陪着妈妈过起年来,能跟自己的妈妈一起度过一段时光,比什么都幸福、快乐。在过年的日子里,平日寂静的屋子开始热闹了起来,满屋笑声不断,妈妈的身体也好像突然硬朗了起来。抚摸着妈妈因为我们而失去光泽满是皱折的粗糙皮肤,深情地喊一声“妈”,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妈妈衰老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成长速度,以至于还来不及全心侍奉孝敬妈妈,妈妈已经九十开外了。还来不及亲手捧上儿女的心意,父亲已经等不起了;还来不及说声“爸爸,我一直都那么的爱着你”,父亲已经听不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给予父亲的太少太少,甚至想不起来是否让他开心过,只有曾经的奖状、证书证明父亲的笑容存在过。只有那个时候,父亲脸上才会舒展成一朵盛开的美丽的花,可是那些笑容真的是好远好远。如今,我们连这些也看不到了;只有用“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父亲在里头/”来叹息父亲的不复存在,只有用那一张黑白照片来触摸父亲的影子。只能用竭尽全力孝顺好健在的妈妈来对父亲的回忆,只能用妈妈满眼的欢心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也只能用仅存的儿时的回忆来慰藉自己。母爱是风,轻轻地为我们拂去脸颊上的泪痕;母爱是雨,为我们送来心泉干涸时的甘霖;母爱是山,用温暖的怀抱休憩我们远足后的疲劳;母爱是水,潺潺的清流涤荡我们浮躁的灵魂。情系母亲扎深根,回报母亲永奋发,我们会以绿叶对根的情意,回报母亲和这个世界……

我喜欢这般过年,无论多么的年年重复,多么的壮观又平凡,多么的繁华又乡土,多么的惬意又拥挤,都改变不了对过年的喜欢。那溶进血肉的仪式,刻进心灵的祝福,伴着一桌团圆的丰盛聚餐,孩子的欢笑,长者的慈祥,晚辈的拜年,在过年时都会尽情的、不拘一格的全部点燃。这“年味”建立在中国灿烂而厚重的文化之上,并深深地融于其中。

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和事情,开始七天乐吧。所有的不快都将随新年烟花爆竹的炸响烟消云散,所有的开心都将从现在起滋长蔓延。

共 61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这是一幅壮阔的人类文化图景,也是一次盛大的民族心理仪式”。文章开篇以大雁、角马、斑马不管历尽多少艰辛与曲折的每年迁移与“人们不畏路途遥远,不惧千难万苦”的每年“回家过年”进行类比,然后切入正题,生发、深化。文章夹叙夹议,叙事简洁明快,语言平朴真挚,不雕绘,不著色,而一腔浓情自然流淌笔尖。纵观全篇,笔法娴熟、沉稳,生活底蕴丰富,我们从文中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那种潜在的、固有的对骨肉亲情的深挚情怀。一篇很不错的文章,推荐共赏!【:古垒东边】

1楼文友: 2 :29:00 笔法娴熟,感情深挚。推荐共赏!谢谢赐稿墨香,祝创作愉快!顶了!

2楼文友: 08:5 : 0 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和事情,开始七天乐吧。所有的不快都将随新年烟花爆竹的炸响烟消云散,所有的开心都将从现在起滋长蔓延。欣赏佳作。问好!

回复2楼文友: 08:59:48 谢谢潮仙文友。

胃疼拉肚子喝四磨汤

消化不良喝汉森四磨汤

小腹痛不腹泻有声怎么回事

收银会员系统
乙型流感的相关症状
欣康啥时候吃比较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