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我人生的楷模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09-22

我出生在农村。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中期,我刚12岁。就在我12岁的那年,我们村子里有个名叫刘大坤的人遭受了火灾,家中所有的物品都被烧得一干二净了,统统都变成了灰烬,几乎没有留下一点有用的东西(那时农村里有很多的农户住的还是茅草房,条件好一点的人家最多住的也只是土砌瓦盖的房子,还没有什么楼房;刘大坤家住的是茅草房,这种房子一遇火灾,是很难抢救的,大多都要被烧得一毫不剩为止)。

他的家被烧后,村里想办法给他盖了一个临时的居所,那居所也是草房的,是用麦草盖的,只有两间,总面积大概有三、四十个平米,让他们一家六口人将就凑合着住了下来,还好,谢天谢地!总算没有露宿在野外;至于其他的方面——像他们的穿衣呀、吃饭呀,村里则手长衣袖短——无能为力管不了,只得靠他们自己了。

谁都知道,像这种情况,要靠他们自己,那该是何等的艰难呀!那时搞的还是“大集体”,每个社员都要在村里“出工”,而且这出工要到一个月完结了才能得到村里的粮食,按农村的土话讲就是“口粮”。刘大坤家因火灾是发生在月头,离月尾分“口粮“还很遥远,所以他们一家人的“吃”就成了大问题。通常的情况下,他们都是朝人家借,待借了一点米后就用这米搀杂着“苦菜子”(一种野菜)熬稀粥喝;如果借不到米,他们就只好白白地饿肚子了。有两三天,他们一家人就只吃了十几个洋芋,饿得连走路都没啥力气了,更别讲搞什么劳动了。

这时,我的母亲看见了,顿生恻隐之心,便把家中仅够我们七口人勉强糊肚裹腹的大米给他们家送去了一小布袋(大概有二十多斤的样子)。那时的粮食比“金子”还要贵重,没有金子不会饿死人,但没有饭吃可就要死人了,每个劳动力(也就是成年壮实的男女),辛辛苦苦地劳动一月,只能从村里分到二十七、八斤“毛粮”(就是还没有打成米的稻谷)。我们家只有三个“劳动力”,还有四人基本是吃“闲饭”的,这七人加在一起,一个月总共只能从村里得到一百四、五十斤“毛粮”,如果把这毛粮用打米机打成米,最多也就只有一百二、三十来斤大米。这一百二、三十来斤大米,供七张嘴吃,一个人一天一斤米都划不到,最多也就六、七两的样子;这六、七两米,把它煮成饭,也就两小碗;这两小碗饭,你想,它能让人吃得饱吗?很显然,吃不饱!可我们自己都吃不饱,但母亲却把家里的大米给刘大坤家送去了二十多斤,唉,真是太叫人难以接受了!

对此,我便数落起母亲来了,我说:“妈,你真是!我们自己都吃不饱,你还把米拿去接济人家,是自己的命重要,还是人家的命重要?况且,刘大坤也不是我们的什么亲戚呀,你又何必要那样去做呢?村子里的其他人,比我们家条件好几十倍的都没有帮他,我们为何要帮他呢?你也太菩萨心肠了吧?”母亲说:“孩子,不能这样讲!人活在世上,要有一点关爱之心才行呀,不能太冷酷无情了。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大家都应该互相帮助才对,现在你帮助了人家,等日后你遇到了困难,人家才会帮助你,才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这是‘互换性’的——也就是说,这是‘换手搔背’。我们一家不管怎么说,总比刘大坤家要好,他家被火灾烧得一毛不剩了,现在连生存都成了问题,作为同一个村里的乡亲,我们不能坐视不救呀!我们家虽说不是很好,粮食也不是很多,但只要我会操持,是不会让你们断口度餐的,请你们只管放心吧;有我在,一日三餐,保证有你们吃的,饿不了!”

母亲因把自己家里的米拿去接济了人家,很自然地,我们的粮食就不够了,即此母亲就开动脑筋想办法,把那“空缺”填上。她用藊豆、用兰瓜、用马铃薯来给我们搞“瓜菜半边粮”,我们全家人都怨她,本来我们是可以不吃这些东西的——你可知道,米饭可比这些东西要好吃多了,这都是由母亲讲“善心”和做“好事”所造成的,你说,我们能不怨她吗?可每当我们怨她的时候,她就耐心地对我们进行教育,帮我们解开思想上的疙瘩;听了她的教育,我们都不作声了,认为她做得对,做的正确,随后我们吃起藊豆、兰瓜、马铃薯来也就“其乐无穷”了。

母亲不仅在“吃饭”的问题上帮助刘大坤,而且还把我和妹妹的衣服拿了几件送给他的儿子和女儿穿——因为自从失火以后,刘大坤家所有的东西都被烧光了,他的儿子和女儿穿在身上的衣服都已像理发师的“磨刀布”了,脏得都无法了,但却没有可以换洗的,母亲看见后就又向他们施爱了。刘大坤的儿子和女儿跟我和妹妹的年龄一般大,且身高都差不多,我们的衣服正合他们的身子。本来我们的衣服也不多,那个时候的农家都很穷蹙的,经济都不宽裕,谁家有很多衣服呀?母亲把我和妹妹的衣服“外送”了几件后,搞得我们自己都没有穿的了,我们又向母亲发牢骚,可最终都被母亲的“教育”给征服了,那牢骚也就不再“牢骚”了。

长大以后,我通过读书考学而从农村走进了城市,当了一名国家工作人员。由于小时候受母亲的影响,所以这么多年来,我都是像她当初一样的对待社会对待人家,向每一个困难的地方、向每一个困难的人都尽可能地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我曾经给玉树地震捐过款、给汶川地震捐过款、给芦山地震捐过款、给鲁甸地震捐过款,我曾经给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的一个希望小学捐给80多本图书。而且最近几年来,我还在专门地帮助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一个名叫周小青的穷家孩子,我每年都要向他寄赠2000元钱(虽说钱不是很多,但这是我的一点爱心——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我决心要把他“帮”到读完大学为止。除了帮助“外面”以外,对本单位的人我也热忱地相翊。去年,我们单位杨大明的老婆患病,要开刀动手术,因他的老婆没有正式的单位,一直以来都是在一个私营企业里打工,这医药费,很显然,就只得全靠他自己了。杨大明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属于“困难户”,出于关爱之心,我一次就向他送上了 000元(虽然我的工资不高,但我对有困难的人,就像母亲当初一样,是很“舍己”的)。

多年来,我曾受到过很多的表彰,荣誉和鲜花可谓是一大堆,很多人都把我称为“爱心人士”。想想我能成为这样的一个人,要讲原因,是跟母亲这个榜样离不开的,可以说,我的今天就是母亲用她的表率作用塑造而成的。如果没有母亲小时候对我们的教育,我想我是不会变成今天这样一个人的——这是肯定的!没有丝毫可以怀疑的!

因此,我很感谢我的母亲!有母亲这个楷模的引导,我的人生才闪射出了“人性”的大美,才闪射出了“爱”的光彩!母亲,我永远忘不了你!母亲,我要永远学习你!

共 255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母亲是我们最亲的亲人,是我们生命的孕育,也是人生最好的老师。母亲的言传身教,往往会影响子女的一生。在“我”很小的时候,刘大坤家遭受灾难,尽管自家很穷,尽管生活拮据,但母亲仍然想方设法接济邻居。当时尽管很不理解,但在母亲的教导下逐渐接受。长大后,受到母亲的影响,多次捐款捐物,扶贫帮困,被称为“爱心人士”,这不仅是对“我”的肯定,更是对母亲的褒奖,体现了人性的大美和爱的传承,在受到表彰接受荣誉的时候,更忘不了母亲的引导,倍感母亲的伟大和传承的力量。正能量作品,推荐共赏,建议加精!【:航帐】【江山部精品推荐】

免费开微店

什么是微店

微店代理商

血糖仪多少钱
治老年人腿抽筋偏方
心肌梗死术后注意事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