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敢想象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20-02-20
我们不敢想象:倘使没有先进的革命政党领导中国的革命事业,我们的祖国今天会怎么样?
正因为有了先进的革命政党的领导与先进的革命分子的支持,我们的革命事业才会胜利,才会有今天和平而美好的生活。基于这个原因,我国出版了许多有关“革命”的文学作品,而上个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的革命文学作品更是层出不穷。
其中不乏有优秀的革命文学作品。如杨沫的《青春之歌》,欧阳山的《三家巷》与《苦斗》,柳青的《创业史》,梁斌的《红旗谱》等,都是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这几部作品中的革命者形象更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谈一下杨沫的《青春之歌》,书中所讲述的故事发生于19 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 5年的“一二九”运动期间,全书以主人公林道静的经历作为描述的对象及线索。得知自己的身世以及生母的悲惨命运,抗拒养母为她安排的做“官太太”的道路,逃离家庭;在北戴河屡遭挫折对前途绝望的时候,得到余永泽的救助;在当时的抗日烽火和学生运动的感召及卢嘉川和江华等共产党人的阶级启蒙教育下,认识到余永泽的平庸与自私,在政治道路上出现分歧而与之决裂,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成为一名无产阶级的革命者。
这里最值得可喜的变化便是:林道静是如何从小资产阶级家的贵 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者,这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便是她虽出身高贵锦衣玉食,却有着一颗体恤劳苦大众的心。她痛恨父亲那种“骑在人头上作威作福”的日子,由此可见她是个善良的人。她很坚强也很脆弱,她很渴望独立却又希望被人庇护,于是她与余永泽结合了。她对理想和爱情都有过憧憬,她对卢嘉川和江华都有过好感,她也一直向往着能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战士,但她又是处于矛盾之中的,对于战友情她不知该怎样接受,对于革命也是顾虑重重,不能正当参加。
但她最终还是从矛盾中走向了坚强,为她成为一名优秀的马克思主义战士,埋下了伏笔。她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便有了革命的欲望。小说的结尾这样写道:沸腾在古老的故都街头和上空,雄健的步伐也继续在不停的前进——不停的前进。
表明她与千千万的学生都有了革命的决心。书中还值得一提的是:小说塑造了一系列鲜明饱满的革命者形象,如:单纯热情,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坚持革命的林道静;慷慨激昂,勇敢坚定的卢嘉川;慷慨热情,救危救难的江华;身陷囹圄,心忧天下,坚韧不拔的郑瑾等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谈一下柳青的《创业史》。故事发生在陕西渭河平原下堡乡的蛤蟆滩。全书共两部,第一部写:互助合作“带头人”梁生宝领导的互助组的巩固和发展。第二部则写:试办农村合作社。这里我主要分析第二部小说的的革命者的形象。该故事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民脱贫致富,试办农村合作社困难重重,毛病百出;陶宽,杨国华与梁生宝等共产党员的英明领导;“三大能人”的破坏;梁生宝与刘淑良的姻缘以及“灯塔社”的失利等等。
这里刻画了梁生宝等人本着劳苦大众的利益,一心一意诚诚恳恳的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社会主义革命者的形象,同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次谈一下梁斌的《红旗谱》。这是一篇以“史诗性”为追求的长篇小说,主要描述二三十年代,革命运动在乡村和城市孕育与发展的情形。它以相当宏阔的生活画面和多卷本式的结构,“史诗性”的概括了中国农民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生活和命运。
小说以农民朱老忠和严志和两家三代人的生活遭遇作为贯穿整个作品的主线,通过朱严两家的悲欢离合与革命活动,描绘了党领导农民和知识分子进行斗争的壮丽图景,概括了中国农民的斗争道路和成长历程。目的在于揭示小说主题:中国农民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战胜阶级敌人,解放自己。
该小说中呈现出了四种类型的革命者。一是老一辈反抗斗士的形象,主要有朱老巩,朱老明,严老祥等人;突出的事例便是朱老巩为了保护铜钟,不让地主冯老兰霸占公田的阴谋得逞,在千里大堤的柳树林与冯老兰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拿铡刀与冯老兰拼命,得到严老祥的支持;朱老明为反无理摊派钱,率领28户穷人与冯老兰对簿公堂;斗争都已失败告终,最终朱老巩吐血而亡,朱老明则气瞎了双眼。二是第二代农民英雄和一般农民的形象,主要是朱老忠和严志和。朱老忠是一个跨越了两个历史时代的人物,即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他身上的突出特点便是:不畏 ,嫉恶如仇,刚正不阿,行侠仗义,爱憎分明;有胆有识,深谋远虑;勇猛刚毅,风趣乐观;最终走向了革命道路。他是个集时代性,民族性和革命性于一身的英雄人物的典型。严志和则是另一种典型,他勤劳善良,朴实又保守,仇恨地主,盼望过上自食其力的好日子。很明显的一个表现便是:他想反抗斗争又畏惧恶势力,具有双重性,最后在亲人的帮助下,也勇敢的走向了革命的道路。三是年轻一代的革命知识分子,代表人物便是:运涛,江涛,大贵和二贵。他们既继承了父辈的斗争传统与斗争精神,同时也接受了新时代的洗礼和新思想的熏陶,是革命的新生力量。其中运涛是个有知识的青年农民,他聪明能干,参加革命后觉悟很快,被捕后也不屈服;江涛是保定二师的学生,也是学潮的领导人之一,他热情而沉稳,有勇有谋。在具体的革命斗争中,表现出了非凡的组织才干与斗争艺术;大贵有着农民的质朴和爽直,也有父亲那种敢想敢干,见义勇为的性格特质,使他成长为一名红军战士。四是党的工作者的形象。沉着机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贾湘农;热情冒失的夏应图等,同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来谈一下欧阳山的《三家巷》与《苦斗》。无论是《三家巷》还是《苦斗》都是以周炳的生活经历来结构作品,描写了自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1949年的新中国诞生的三十年革命历程,《三家巷》的故事发生在“五四”运动后的“大革命”时期的广州,反映的是20年代大革命前后,中国南方动荡的社会历史风貌。《苦斗》则写大革命失败后,广州近郊震南村的农民和农场工人的生活。这里我将重点谈论周炳,周炳出身于手工业工人家庭,他既有手工业工人的思想意识和感情,又有知识分子的“气味”,他要求个性解放,是个在矛盾中发展着的人物。他做过铁匠,鞋匠,药房学徒,从小受尽歧视压迫和剥削,养成了吃苦耐劳,正直善良的优良品质,但他对革命也曾抱有幻想。经过广州起义,周炳才逐步觉醒,才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者。
说实在的,这些革命者都是逐步走向觉醒,走向革命的。他们虽出身不同,观念不同,时代不同,但他们的终极目标相同,总是在尽力解放自己,解放大众,解放全中国。虽然历尽坎坷,但他们始终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始终昂首阔步的去参加革命。他们所树立的优秀的革命者的形象,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脑海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进!前进!前进进!
大有“火烧燎原”之势,这大概就是中国式的革命效应吧! 共 27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章结合杨沫的《青春之歌》,欧阳山的《三家巷》与《苦斗》,柳青的《创业史》,梁斌的《红旗谱》等优秀文学作品中革命者形象的描绘,分析了我国50—70年代有关“革命”的文学作品的整体概况,文章布局尚好,观点可圈可点,行文饱满。欣赏。【编辑:文如烟】
1 楼 文友: 2017-02-24 18:19:29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 赐予我一双明净的眼睛,来欣赏美丽;赋予我一颗温柔的心,以保留纯净……
2 楼 文友: 2017-0 -01 06:25:18 当理想普照大地,当梦想照进现实,一路走来的泥泞与坎坷都化做春泥滋润心田,一路的荆棘与挫折都化做成功的见证,激励我们不懈的追求。祝老师再创佳作!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儿童偏食厌食的原因尿酸高有哪些症状辽宁男科医院咋样
正因为有了先进的革命政党的领导与先进的革命分子的支持,我们的革命事业才会胜利,才会有今天和平而美好的生活。基于这个原因,我国出版了许多有关“革命”的文学作品,而上个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的革命文学作品更是层出不穷。
其中不乏有优秀的革命文学作品。如杨沫的《青春之歌》,欧阳山的《三家巷》与《苦斗》,柳青的《创业史》,梁斌的《红旗谱》等,都是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这几部作品中的革命者形象更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谈一下杨沫的《青春之歌》,书中所讲述的故事发生于19 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 5年的“一二九”运动期间,全书以主人公林道静的经历作为描述的对象及线索。得知自己的身世以及生母的悲惨命运,抗拒养母为她安排的做“官太太”的道路,逃离家庭;在北戴河屡遭挫折对前途绝望的时候,得到余永泽的救助;在当时的抗日烽火和学生运动的感召及卢嘉川和江华等共产党人的阶级启蒙教育下,认识到余永泽的平庸与自私,在政治道路上出现分歧而与之决裂,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成为一名无产阶级的革命者。
这里最值得可喜的变化便是:林道静是如何从小资产阶级家的贵 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者,这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便是她虽出身高贵锦衣玉食,却有着一颗体恤劳苦大众的心。她痛恨父亲那种“骑在人头上作威作福”的日子,由此可见她是个善良的人。她很坚强也很脆弱,她很渴望独立却又希望被人庇护,于是她与余永泽结合了。她对理想和爱情都有过憧憬,她对卢嘉川和江华都有过好感,她也一直向往着能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战士,但她又是处于矛盾之中的,对于战友情她不知该怎样接受,对于革命也是顾虑重重,不能正当参加。
但她最终还是从矛盾中走向了坚强,为她成为一名优秀的马克思主义战士,埋下了伏笔。她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便有了革命的欲望。小说的结尾这样写道:沸腾在古老的故都街头和上空,雄健的步伐也继续在不停的前进——不停的前进。
表明她与千千万的学生都有了革命的决心。书中还值得一提的是:小说塑造了一系列鲜明饱满的革命者形象,如:单纯热情,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坚持革命的林道静;慷慨激昂,勇敢坚定的卢嘉川;慷慨热情,救危救难的江华;身陷囹圄,心忧天下,坚韧不拔的郑瑾等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谈一下柳青的《创业史》。故事发生在陕西渭河平原下堡乡的蛤蟆滩。全书共两部,第一部写:互助合作“带头人”梁生宝领导的互助组的巩固和发展。第二部则写:试办农村合作社。这里我主要分析第二部小说的的革命者的形象。该故事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民脱贫致富,试办农村合作社困难重重,毛病百出;陶宽,杨国华与梁生宝等共产党员的英明领导;“三大能人”的破坏;梁生宝与刘淑良的姻缘以及“灯塔社”的失利等等。
这里刻画了梁生宝等人本着劳苦大众的利益,一心一意诚诚恳恳的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社会主义革命者的形象,同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次谈一下梁斌的《红旗谱》。这是一篇以“史诗性”为追求的长篇小说,主要描述二三十年代,革命运动在乡村和城市孕育与发展的情形。它以相当宏阔的生活画面和多卷本式的结构,“史诗性”的概括了中国农民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生活和命运。
小说以农民朱老忠和严志和两家三代人的生活遭遇作为贯穿整个作品的主线,通过朱严两家的悲欢离合与革命活动,描绘了党领导农民和知识分子进行斗争的壮丽图景,概括了中国农民的斗争道路和成长历程。目的在于揭示小说主题:中国农民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战胜阶级敌人,解放自己。
该小说中呈现出了四种类型的革命者。一是老一辈反抗斗士的形象,主要有朱老巩,朱老明,严老祥等人;突出的事例便是朱老巩为了保护铜钟,不让地主冯老兰霸占公田的阴谋得逞,在千里大堤的柳树林与冯老兰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拿铡刀与冯老兰拼命,得到严老祥的支持;朱老明为反无理摊派钱,率领28户穷人与冯老兰对簿公堂;斗争都已失败告终,最终朱老巩吐血而亡,朱老明则气瞎了双眼。二是第二代农民英雄和一般农民的形象,主要是朱老忠和严志和。朱老忠是一个跨越了两个历史时代的人物,即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他身上的突出特点便是:不畏 ,嫉恶如仇,刚正不阿,行侠仗义,爱憎分明;有胆有识,深谋远虑;勇猛刚毅,风趣乐观;最终走向了革命道路。他是个集时代性,民族性和革命性于一身的英雄人物的典型。严志和则是另一种典型,他勤劳善良,朴实又保守,仇恨地主,盼望过上自食其力的好日子。很明显的一个表现便是:他想反抗斗争又畏惧恶势力,具有双重性,最后在亲人的帮助下,也勇敢的走向了革命的道路。三是年轻一代的革命知识分子,代表人物便是:运涛,江涛,大贵和二贵。他们既继承了父辈的斗争传统与斗争精神,同时也接受了新时代的洗礼和新思想的熏陶,是革命的新生力量。其中运涛是个有知识的青年农民,他聪明能干,参加革命后觉悟很快,被捕后也不屈服;江涛是保定二师的学生,也是学潮的领导人之一,他热情而沉稳,有勇有谋。在具体的革命斗争中,表现出了非凡的组织才干与斗争艺术;大贵有着农民的质朴和爽直,也有父亲那种敢想敢干,见义勇为的性格特质,使他成长为一名红军战士。四是党的工作者的形象。沉着机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贾湘农;热情冒失的夏应图等,同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来谈一下欧阳山的《三家巷》与《苦斗》。无论是《三家巷》还是《苦斗》都是以周炳的生活经历来结构作品,描写了自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1949年的新中国诞生的三十年革命历程,《三家巷》的故事发生在“五四”运动后的“大革命”时期的广州,反映的是20年代大革命前后,中国南方动荡的社会历史风貌。《苦斗》则写大革命失败后,广州近郊震南村的农民和农场工人的生活。这里我将重点谈论周炳,周炳出身于手工业工人家庭,他既有手工业工人的思想意识和感情,又有知识分子的“气味”,他要求个性解放,是个在矛盾中发展着的人物。他做过铁匠,鞋匠,药房学徒,从小受尽歧视压迫和剥削,养成了吃苦耐劳,正直善良的优良品质,但他对革命也曾抱有幻想。经过广州起义,周炳才逐步觉醒,才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者。
说实在的,这些革命者都是逐步走向觉醒,走向革命的。他们虽出身不同,观念不同,时代不同,但他们的终极目标相同,总是在尽力解放自己,解放大众,解放全中国。虽然历尽坎坷,但他们始终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始终昂首阔步的去参加革命。他们所树立的优秀的革命者的形象,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脑海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进!前进!前进进!
大有“火烧燎原”之势,这大概就是中国式的革命效应吧! 共 27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章结合杨沫的《青春之歌》,欧阳山的《三家巷》与《苦斗》,柳青的《创业史》,梁斌的《红旗谱》等优秀文学作品中革命者形象的描绘,分析了我国50—70年代有关“革命”的文学作品的整体概况,文章布局尚好,观点可圈可点,行文饱满。欣赏。【编辑:文如烟】
1 楼 文友: 2017-02-24 18:19:29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 赐予我一双明净的眼睛,来欣赏美丽;赋予我一颗温柔的心,以保留纯净……
2 楼 文友: 2017-0 -01 06:25:18 当理想普照大地,当梦想照进现实,一路走来的泥泞与坎坷都化做春泥滋润心田,一路的荆棘与挫折都化做成功的见证,激励我们不懈的追求。祝老师再创佳作!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儿童偏食厌食的原因尿酸高有哪些症状辽宁男科医院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