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韶山是我一生瞻仰的地方散文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12-31

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韶山,是我一生向往、瞻仰的的地方!!!

记得读小学、初中、高中时,都是老师们带领我们步行到韶山的(约 0里路程),清楚地记得:同学们一个个举着小红旗,高唱革命歌曲,排着整齐的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迈入韶山。天没亮就出发,夜深才赶回家(那时只有毛主席故居和毛主席陈列馆开放)。到家马上写好瞻仰韶山后的感想,第二天到学校就畅谈各自的心得体会。体会深的写得好的文章就在班上的墙报上粘贴出来供大家阅读和学习(当然我的文章摆在最显目的位置)。

后来当教师的我带领学生多次来过韶山。特别是在娄底煤矿子弟学校(学校到韶山约1 0里),乘坐大巴车,几个老师带着几百个小学生,那份重大,不能半点松懈和马虎,学生安全到家,心才落地。

还有我在公社当广播员时,同干部们一道坐着专车到过韶山,记得我带着4岁的堂妹(北京叔叔的女儿)在韶山留了影,叔叔他们把我和堂妹合影的相片还保存得完好无缺。

我和丈夫骑着自行车去过韶山;我和老公陪着老人乘车去过韶山;还有陪着我母亲、北京的叔叔去过韶山……

2011年7月7日酷暑天气有所缓和,我和老公、儿子、儿媳一家四人重游韶山,兴趣仍然不减当年。这次是儿媳第一次去韶山,她也起了个大早,梳洗打扮了一番,显得更加靓丽、端庄、大方、温柔,看着格外舒服。有六年驾龄的儿子稳稳地开着车,一路上其乐融融,半个小时就来到了韶山火车站。

韶山火车站应该算是一个最小的火车站吧,但这座小站太有特色了:

韶山站是为了便于中外游客前往韶山毛泽东故居参观设置建立的。1967年1月,由湘黔铁路线上的向韶站(原名马托铺站)经银田到韶山全长21公里的韶山铁路动工修建,当年12月底建成通车,与韶山铁路同时诞生的韶山站便成为这条铁路的终点站。韶山站站房为中间高略向前、两翼低略向后的平顶式建筑。隶属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长沙铁路总公司管辖,三等站。每天只有两趟火车经过,实际上就是一趟车。早上从长沙途径株洲、湘潭而来的5 65次普快列车,8:5 分到达,之后,火车休整,待发,下午16:28分,原路返回长沙,也就是5 66次普快。

如果你看到这座车站,一定会有所感慨:一座日经两车次的小站会是如此的大气,那带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特征的装饰会把你带回到那段岁月。整洁且秩序井然也是这里给人的直接感受。听说当年的列车员是经过筛选了的漂亮、能说会道的年轻女子,毕竟是主席家乡的车站,要接待无数的外国友人。近年来,车站经过维修和改造,站前广场全部铺上花岗岩,两旁绿化花园达7000平方米,各种灯饰配套齐全,车站面貌一新。

在韶山火车站正前方约200米处的山岗上,是一尊毛泽东青年时代的塑像,它建成于1967年12月。为永久纪念毛泽东同志12月26日诞辰,塑像总高为12.26米,其中像身高6米,基坐高6.26米。

塑像面朝东南,身着长衫,左手撑腰,右手刚劲有力地伸向前方;同时,右脚向前迈开健步。面部神采奕奕,雄姿英发,生动而形象地体现了青年时代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伟大抱负和“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气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造型艺术珍品。塑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斧剁,仿花岗岩,台座以花岗岩薄片贴面,上部是白虎涧,下部是南口红。

平台铺大理石,细花岗岩镶边。毛泽东昂首挺胸,左手插腰,右臂前挥,双脚劲踏,长衫下摆和分头迎风飘展,那坚毅的目光,潇洒的面容,似乎在回答人们“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疑问。如今,塑像已成为韶山风景名胜区清溪景区内一处最要的景点。登毛泽东塑像台,有如登天坛,有一种神圣、庄严感。

塑像远处是巍峨青山,近处,八面红旗映着蓝天迎风招展;塑像四周山坡上,樟、枫、雪松、山茶、蜜桔,成林成行,且呈放射状栽植,线条分明。这里是游人瞻仰观光的好地方。

离开塑像右转弯沿着宽阔的柏油路(临近青山水库)向毛主席故居方向前行,约行走6里路,远远望见了“毛泽东纪念园”。儿子把车子停放在树荫下,我们就拾级而上。首先是门前的一棵郁郁葱葱、绿得发亮的杉树吸引着我们,儿子马上拿出相机按下快门。

毛泽东纪念园,最大的特点是将纪念意义寓于复制实物,让人们于游园之中感受历史进程。景园有两大入口,即南门与东门,南门由毛泽东故居前的通道自然延伸,过关公桥,跨韶河,绕韶山嘴,在桥与嘴之间砌有一仿古牌坊,引导游人北去,这非常符合当年毛泽东由南北上的征程。

由南门入景园,穿过一座巍峨雄壮的门楼,正面凸现一线长城古垒,象征伟人毛泽东的民族之魂。沿大道,拾台阶,但见眼前高岩上耸立一宏伟建筑,此即园中最气魄之处:韶山毛泽东纪念堂。纪念堂为全园主体建筑,与故居遥相呼应,占地五千平方米,建筑面积一千三百平方米。建筑采用传统庙堂式,白色粉墙,琉璃青瓦,既有高堂的雄伟,又有韶山民居特征。纪念堂建筑群由入口前院,主体建筑和后山园林组成。入口前前院为瞻仰活动,集散休息处。主体建筑为前后厅与侧厅,走廊围成的内院式建筑,室内展览了毛泽东各时期生平简介,后厅内有毛泽东及六位亲人的汉白玉雕塑。沿右侧小门行进,可按毛泽东人生路的顺序欣赏到各个时期的代表性景点。

内院为对称型的花园,植有黄杨、铁树、青松等常绿乔木,花开四季,幽雅肃静。

系纪念堂后山园林,为纪念堂的第二期工程。命名为铭园,取铭记毛泽东恩情之意。它小巧别致,是纪念园的园中之园。铭园中的“伟人情”展厅,展出了反映毛泽东生活侧面的精美浮雕。

从纪念馆出来往右稍微上点坡就看到了亭子、拱桥、假山、韶乐宫、竹排。再抬级而上就到了“铎塘毛氏族谱”,有“怀旧堂”,有“毛泽东家史家世展览”:则分为“源远流长毛家史”、“曲折爱情伴终生”、“儿女情长思不尽”、“毛泽东和他的亲戚们”、“毛泽东故居的主人回来了”五个部分,使游客详尽地了解毛泽东的家庭生活。

我们来到了毛主席的故居,首先把车子寄存在故居的右边路上,手续费是20元,由于寄存的车多,左右两边摆满将近拉成一公里路长的车队。

毛主席故居,坐南朝北,系土木结构的“凹”字型建筑,泥砖墙,青瓦顶,一明二次二梢间,左右辅以厢房,进深二间,后有天井、杂屋,共1 间半。东边是毛主席家,西边是邻居,中间堂屋两家共用。总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189 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于此,至1910年外出求学止,在这里生活了17年。毛主席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10年秋,毛主席胸怀救国救民大志外出求学。1912年春,毛主席回到这里教育亲人投身革命。1925年,毛主席回乡开展农民运动时在这里召开过各种小型的会议,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1959年6月,毛主席回乡视察时曾来到这里省视。

从毛主席故居后院出来转右向上走10米,就是一些销售纪念品的小摊位,再往前走就是小饮食点。然后是 里路长的隧道,过了隧道也是一些销售纪念品的小摊位,前面一点就是商业街。右转向前500米就是“韶山毛泽东图书馆”。再往前点就是“毛泽东遗物馆”,旁边是“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我们在遗物馆里呆的时间最长。

走进毛泽东遗物馆,毛泽东手迹“为人民服务”映入眼帘,接着是遗物馆的主体陈列《风范长存——毛泽东遗物展》,陈列面积2000多平方米,分“勤政为民、鞠躬尽瘁”“反奢倡俭、清廉如水”“博学多思、孜孜不倦”“亲情如歌、友谊似海”“雅情逸趣、坦荡襟怀”五个部分,真实再现了毛泽东日常生活的真实景况。其中,多件毛泽东书信及诗词手迹,均是第一次公开披露。

毛泽东遗物馆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其中陈列布展等面积8400平方米,库房4400平方米,工作用房6200平方米。总投资约1.9亿元。于2006年8月12日破土动工,2008年12月20日竣工。

陈列布展,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三个部分。1- 展厅为基本陈列《风范长存——毛泽东遗物展》共展出毛主席遗物1008件,第4、5展厅为专题陈列《毛泽东主席用瓷展》与《毛泽东珍藏唱片磁带展》,第6展厅为临时展厅。

我们来到了“毛泽东广场”,广场总面积102800平方米。其中,瞻仰区1500平方米,纪念区1700平方米,集会区6 00平方米,休闲区9 00平方米。

我们在毛泽东铜像面前久久地肃立着,深深地鞠躬着,诚挚地祷告着……

毛泽东铜像位于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大门前80米处,像区占地5200平方米。是经中共中央批准兴建的纪念毛泽东百周年诞辰重点献礼工程。

毛泽东铜像重 .7吨,像高6米,基座高4.1米,通高10.1米,象征着“10.1”国庆,更象征着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像面朝东南方,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着“主席”证,手执文稿,目光炯炯,面带微笑,正视前方,巍然挺立,成功地再现了人民领袖毛泽东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铜像褐红色大理石基座正面,镌刻着江泽民1992年题写的“毛泽东同志”五个贴金大字。

啊,美妙的滴水仙境让人陶醉!

滴水洞尽头是与舒塘山毗连的黄峰山麓。这个“洞底”烟雾茫茫,树木藤蔓相依,山体雄伟壮观,山石凸凹陡峻,石缝中清泉悠悠淙淙,常年不绝。泉水汇聚于“半亩山塘”——滴水洞4号水库,塘内清澈如镜,天光云影,倒影稀疏。经湖南省委、省政府批准,1990年10月,这里修筑一个新的景点——“滴水清音”,工程于1992年6月 0日竣工,同年8月1日开放。1992年,经过建设者们的重点开发,这里便成了一处令人神往的滴水仙境景观。

来到这里,“滴水清音”4个朱红大字格外醒目,这是独具特色的毛泽东手迹。大字之下,幽秘的一个大石洞赫然入目,这就是建设者们雕琢的“滴水洞”!建造它,为的是让游人不再遗憾“滴水洞无洞”。从洞左侧踏着水上“步丁”,或从洞右后攀登而上,贴近洞口,叮咚叮咚的滴水声悦耳。洞前的水塘,游鱼戏水弄波,景物倒影荡漾。塘岸上的月牙型小横桥,与头上高山、脚底深谷,遥相呼应。桥栏杆和扶手,人造悬藤攀附,形象逼真,野趣盎然。

远处有韶山人民为纪念毛泽东诞生百周年,在韶峰半山腰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毛泽东诗词碑林。

100块碑体100个形状,有的像冉冉升起的红日;有的像悬挂半空的皎月;有的像迎风招展的红旗;有的像熊熊燃烧的火炬;有的像层峦叠嶂的山峰;有的像银装素裹的雪原;有的像奔腾不息的战马;有的像系着红缨的长矛;有的像巍峨耸立的宝塔;有的像古色古香的楼阁……碑随诗意造,诗赋碑体吟,汇天下碑林之精华,融诗情画意于一体,千姿百态,各具风采,有着神奇美丽而令人陶醉的魅力。

还有韶峰景区位于韶山冲南,距毛泽东故居约 km,海拔520m,为韶山第一高峰,又名仙顶峰。因为独秀于群山怀抱之中,素有“跻其巅俯视群山若子孙,南岳洞庭望之若既”的美妙传说。韶峰风景秀丽,古有八景韶峰耸翠、胭脂古井、顿石成门、石屋青风、塔岭晴霞、仙女茅庵、凤仪亭址、石壁流水。

韶山——毛主席的故居——我向往、瞻仰的地方,我会经常来的。

共 4 5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在国人的眼中,韶山,就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是孕育一代伟人的摇篮,是红色革命的发源地,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向往的地方,是记载一代伟人生平和成长经历的最好的 。回望中国革命的成长史,哪一步不浸透着伟人的心血和汗水,为了中国革命的未来,一代伟人宵衣旰食、呕心沥血,用高瞻远瞩的眼光,以虚怀若谷的胸怀,纵横天下、所向披靡,用事实证明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颠覆不破的真理。即使在生活富足、物质丰厚、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应时时需谨记: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铭记毛泽东。感人的文字,细叙伟人的丰功伟绩。感谢赐稿雅韵文学!佳作推荐共赏!问好作者!期望拜读更多精彩!【:幽兰萦梦】

1楼文友:201 - 18:14:06 在生活富足、物质丰厚、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应时时需谨记: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铭记毛泽东。感人的文字,细叙伟人的丰功伟绩。拜赏老师寓教于人的文字!问好!遥祝老师雅韵写作愉快! 人品若山崇俊杰 情怀如水共清幽

回复1楼文友:201 - 19:58:09 谢谢幽兰朋友精美的和精妙的按语;谢谢朋友的欣赏、问好和遥祝。

2楼文友:201 - 19:56:47 谢谢幽兰朋友精美的和精妙的按语。辛苦了。

楼文友:201 - 20:46:41 拜赏老师笔锋雄浑寓教于人的文字,祝福老师雅韵写作愉快!

回复 楼文友:201 - 06:4 : 9 谢谢朋友高度的赞誉:拜赏老师笔锋雄浑寓教于人的文字;谢谢朋友的赞美和鼓励;谢谢朋友的祝福。

4楼文友:201 - 22:47:08 正如你的心境,拜赏佳作问好朋友!

回复4楼文友:201 - 06:45:28 谢谢朋友的赞美;谢谢朋友的欣赏和问好。

怎么医治骨质疏松

如何缓解腰酸背痛

老年痴呆症能治疗吗

小孩老是流鼻血
宝宝腹胀的症状
血脂多少为正常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