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散文蜀南竹海游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11-11

我办公的小楼后院有块碧绿草坪。数年前的一个秋日,邻居大婶笑眯眯地依冬青院界栽了几根绿竹。

没两年,竹根便钻入院内沃壤。一天,我透过玻璃窗看着徐徐春风正将院旁开始凋谢的一树樱花一瓣瓣地吹落,无意间惊奇地发现,落满粉色花瓣的草坪一角,竟高高低低冒出二三十株竹笋。

竹笋细细尖尖,犹如一根根倒插在草坪上的绿色标枪头。竹笋长得飞快,不多日,便高高长成一团竹丛。随之枝叶渐浓,翠竹清秀俊雅,婀娜翩翩。

又过两年,竹丛扩展成了一小片竹林,随风摇弋,竹影婆娑。

这些翠竹生命力旺盛,繁殖力极强。冬去春来,又见春笋四起,眼看着后院那块碧绿如毯的草坪要被竹子蚕食殆尽,几位同事便向我提出要伐了这些翠竹。

我略一思索,随口说了句:“苏东坡老先生都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居有竹’原本就是古今文人雅士的理想居住之地,为何要伐了这些在‘岁寒三友四君子’均占一席之地的绿竹呢?”

就这样,任由后院常年生长着一小片绿竹。

我们这里是竹子自然生长的北方边界,每到冬日,那片小竹林少了些翠,唯剩下绿。

每当瑞雪纷飞,我就担心它们是否会被冰雪严寒冻坏。但这些细竹除了被洁白的叶上积雪压弯了腰身之外,仍顽强地挺立着。窗外的白雪绿竹美景真正给了南宋四大家杨万里的咏竹诗“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一幅庭院版的实景诠释。

办公间隙,隔窗凝目,白雪绿竹,日照雪融,竹身渐挺,绿叶轻舞,令人心旷神怡。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应大学同窗汪同学盛情之邀,驱车入川去蜀南竹海一游。行至天府蓉城,恰遇马同学夫妇等数位同窗好友欲到万里长江第一镇李庄游览,志同道合。同学们分乘数辆红、白、黑、兰等各色座驾,向着巴蜀重镇宜宾方向一路南行。

还未到竹海,便看到了许多竹。

先是透过车窗惊奇地发现,公路两边种着的不是树,而是竹。路两旁,高大的绿竹列着整齐的队伍从车窗往后徐徐掠过,仿佛就是蜀南竹海的礼宾仪仗队。棵棵绿竹微摇着秀挺的身姿彬彬有礼的夹道欢迎着四面八方前来观赏竹海的人们。

再后来,映入眼帘的竟是漫山遍野的竹。一道道沟壑里,一座座青山上生长的都是竹,堆青叠翠,郁郁森然。

女同学费教授轻车熟路,红色座驾一马当先,我们紧随其后沿着九曲十八弯的小公路向那竹海山巅盘旋而上。车子在路旁众多楠竹鞠躬交叠的翡翠长廊中左右盘旋,车中之人感觉扶摇直上,在满目苍翠中不知不觉地来到了蜀南竹海山巅之上。

下车时已是夕阳晚照,放眼望去,近竹秀挺,远竹成涛,云雾朦胧,竹林浩淼。竹山此刻变成了竹海,群峰变成了竹涛。满目皆是水墨瀚海,到处是绿竹波澜。这里俨然就是竹子的天下,竹子的家乡,竹子的生命海洋。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蜀南竹海,未等歇息便和同学们兴致盎然地登上“观海楼”,遥看那与天际相连的苍翠群山,俯瞰那由一根根挺拔俊秀的竹子组成的绿色竹海,可谓是千里绿波,浩荡澎湃,我等一下子便被那唯美的大自然杰作所震撼。

观海楼共有八层。每登一层,竹山林海美景交融互异,我们被眼前竹海的奇篁异筠的壮观竹景所迷醉。因旅途劳顿,原本只想登上几层便止步,却在不知不觉间登到了最高处。

四周浩瀚广阔的翠竹竹林似万倾碧涛,起伏跌宕,令人神清气爽,飘然欲仙。让我再次深深领略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那种诗画意境。

下榻竹海之中度假宾馆,亭台水榭,绿竹环绕,环境清雅。凭栏眺望,云拂着竹,竹依着云,云天竹海,竹海云天,令人感慨万千,浮想联翩……

竹,这种天造地生之物,历来与人类息息相关。从弯弓利矛,竹简木牍,到草堂茅屋,诗文画书。竹,一直陪伴着国人的衣食住行。竹,历来与中国历史拥伴而行。我国自古以来,无论百姓大众,文人墨客,达官富贾,对竹,均有一种特殊情怀。

古人们对竹的咏颂和爱戴,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随着社会历史逐步进展,人们对竹的利用和赞美,可谓是与时俱进。当然,那些对竹的赞美诗文,始作俑者就是历代文人士子骚客。

从春秋时期开始,人们就开始赋予竹以人性化特征。《礼记?祀器》即有:“……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自魏晋时期的政局动荡到晋室东渡后,一大批文人墨客迫于无奈,隐遁南方。这里的青山秀水,广袤竹林不仅是他们的修身养性之所,更有各种竹子以清丽俊逸,四季一贯的秀姿令这些人如醉如痴。赞竹、赋竹、吟竹、诵竹之习蔚然成风。从以竹喻己到以己学竹,产生了丰富的文学臻品,这对后人的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寓身于竹的风习影响极大。

至中晚唐期间,竹子以其虚心、有节、质坚、冬雪尤翠等特点,被人们正式纳入社会伦理范畴,最终以致“人竹合一”,竹由此演化成了有修养、有品德、有气度,有风范的君子贤人代表物种,得到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的高度推崇。

当然,仍有不少人欣赏、崇拜或愿将自己喻为一些其它植物,如松、如梅、如兰等等。但人们赋予这些植物的美誉远不及对竹子的评价。

唐代白居易的《养竹记》和刘岩夫的《植竹记》更是将“刚”“柔”“忠”“义”“谦”“贤”“德”“虚心”“节贞”等诸多他们认为是人应具备的美德赋予了竹子,并以此来强调做人的伦理规范,对竹的赞誉达到了人对植物崇拜的登峰造极之地步。

难道还有那种植物有此殊荣吗?……

回到房间内,枕床遐想,但还没有想出答案,我便在低声回旋的竹涛声中悄然睡去……

清晨早起,漫步庭中,春风微佛,竹香四溢。观庭前池塘浅水,游鱼摆尾;听竹林中百鸟齐鸣,声婉啼啭。突感身心已遁入千年诗圣杜甫的“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那种高雅的人生境地。

早餐后,一行人步入竹林,沿竹径石阶一路来到竹海明珠仙女湖。

只见竹林前方豁然开朗,突现一长条形小湖,碧水无澜,几只竹排静浮水中。对岸湖水中竹影倒垂,绿竹碧水交相呼应,绿色在此处更有了水润的灵气。

更远处有一白色仙女雕像静坐于湖面之上,神态恰似出水芙蓉,玉体冰肌,欲迎还羞,含情脉脉。

再四下环顾一周,这里竟无其他游人。真没想到这旅游胜地的高山之巅,苍茫竹海之中,竟有如此静谧游憩之地。心中还真怀疑我等是否真君子,竟然有胆冒然闯入九天仙女的闺密沐浴之地。

随手搬几只竹凳坐于竹排之上,同学们一边欣赏着仙女湖的迤逦风光,一边畅谈着各自忙里偷闲的种种趣事,笑得前仰后合之时则留影数张,同学之间的轻松融洽的言谈笑语令人流连忘返,让人几乎忘却了嘀嗒而逝的休闲时光。

一阵山风吹来,原本湖光如镜的绿水荡起涟漪,微波不惊,竹林飒飒,竹排轻摇,令人迷醉。

此时一对甜蜜情侣游览至此,招呼艄公乘排渡湖而去。身旁一只竹排悠然起航,情侣依偎竹排前方,艄公坐于竹排之后不紧不慢地荡起小浆。湖光竹色,竹排缓荡,此情此景莫非身处仙界?

恋恋不舍地离开仙女湖,一行人又钻入竹林,七拐八绕的又来到了一巨大绝壁上方,路牌直指绝壁:仙寓洞。看来此洞应在绝壁之上。

沿着层层陡峻石阶拾级而下,抬眼望去,原来这仙寓洞不是洞,乃是峭壁上一条数百米长的石凹。

当地人说仙寓洞是一天然石腔,我猜想它可能是一个古洞,在历史的长河里,洞身的一半随峭壁的崩塌轰然而去,另一半则嵌在绝壁上形成如今的狭长明洞。

沿着陡峭的石阶小心翼翼的往下走,犹如步履在险峻的虎嘴栈道上。一侧是百丈深壑的竹海峡谷,让人胆颤神摇。另一侧是摩崖绝壁,有飞泉成瀑,水声潺潺,溅玉飞珠。

小心下到“洞”来,缓气定神,倚栏远眺。只觉此山犹如平地拔起,峡谷对面峭壁对称耸立,山下层层梯田,禾绿花黄,村舍田园,阡陌交错,处处佳景,美不胜收。真乃一处绝佳的自然美景观景台。

山野之中有此洞天福地,自然要被道、佛等传教之人所占据。果不然,仙寓洞内大雄宝殿与老君殿并存,香火萦绕,中西宗教在此地和谐共存。仙寓洞虽身处险峻绝壁之中,但绝对是一个领悟禅宗佛祖,天界尊神的佛典真言玄妙真谛的一处绝好场所。

横穿过仙寓洞,再从另一“洞”口拾级而上返回。有了来时经验,已觉险峻自然了许多。心虽猛跳,但主要是体力不支,登几级便想小憩,气喘吁吁,但驻足回望,竹海沧田,绝壁凌空,云雾缭绕,此乃人间仙界,真让人恋恋不舍。

上得山来,又钻入浩瀚竹海之中,身旁棵棵楠竹皆碗口粗细,耐不住好奇的我双手抱竹而握,竹粗者双掌竟然把握不拢,竹身青绿,圆润光滑,冰润玉肌。在竹林中穿行,几乎是处处竹径通幽处,人在画中游。

蜀南竹海很大,据说总面积约有一百二十平方公里,景点有一二百处。怎奈同行的同学非博导及教授,来日有课,焉能误人子弟。我们随及步入竹林间一旅游餐馆品尝了一顿农家“熊猫餐”,以竹笋,竹菌为主菜的大餐。饕餮之后,便下得山来,但心里仍觉意犹未尽。汪同学介绍说贵州赤水也有大片竹海,与同学相互依依惜别之后,我等便择路往贵州而去,再去赏竹。

车行一路,满脑子都是竹,真想赋诗一首,一吐畅游竹海情怀。但自古以来咏竹名作如竹海之竹,精华诗文比比皆是。思寻半天,还是吟一首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养竹记》吧,以作纪念。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健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至于同学们在竹海中对竹的心虚心实之争,我以为:虚怀若谷与待人以诚,均是做人美德。虚实之间,以诚为本。若以人喻竹,则宽以待人,高风亮节,博学多闻,虚心自持,广容世界。若以竹喻人,则秉性坚贞,虚心直节,格高韵胜,竹风劲骨,四季一贯。

蜀南竹海,一个养心、养神、养身的好去处!

共 78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以绿竹开篇,渐行渐远地把我们带往了蜀南竹海。文章情节紧凑,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无论是绿竹、竹笋还是竹林、竹海,通篇不离一个“竹”字。追逐着文字,与作者一同走蜀南,游竹海,真是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视野,有一种品其文,如画中游的感受。品读之时,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乐不忍离蜀。文字功底深厚,博学识广,文笔流畅,情感丰富,引用得当有力度,是一篇难得且不流于熟套,又充满浪漫、悠闲、优美的蜀南竹海游记。好文推荐。【:紫气东方】【江山部精品推荐01 040514】

1楼文友:201 - 2 :12:19 身在北方,曾去过几次南方,也曾见过竹林,却没看过竹海,也就更没游过竹海了。品读着西郊的文字,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欣赏了文字,也欣赏了美丽的蜀南竹海。问候西郊。 回复1楼文友:201 - 22:46:41 多谢东方精心点评!闲暇时可以去竹海游一游,看一看,还是别有一番情趣的。遥握,问好!

2楼文友:201 - 09:00:24 竹,历来就是文人墨客欣赏、喜爱的高雅植物!羡慕西郊老师。层层递进的叙述,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竹林竹海一番畅游,心旷神怡啊!

祝福西郊老师安康绵长!

回复2楼文友:201 - 2 :08: 9 多谢如故鼓励!古今往来喜竹之人无数,喜爱文字之人也多喜竹。蜀南竹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赏竹的良好环境,闲暇时不妨去转一转。遥握,问好!

楼文友:201 - 09:42:41 美美的一篇文字!喜欢竹子,从小就喜欢,那时的喜欢是因为一张画,爸爸的朋友画的,爸爸把它挂在了我们家的客厅里,从小喜欢乱描乱画的我就照着它葫芦画瓢了。大了,因了她的姐妹:梅兰菊,对它更是喜欢了,毕竟它比它的姐妹先一步走进了我的世界。

我们这儿也有竹,却不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所以感谢老师的引领,感谢您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好的享受!

好文字!向知识渊博的您致敬了!愿老师一切都好!

回复 楼文友:201 - 22:59:57 欣茹如此喜竹,不妨去蜀南竹海旅游一趟。喜竹在韵不在竹子有多少,更在于 胸有成竹 。知你喜欢画竹,定对竹有深刻了解,我们互相学习!遥握,问好!

4楼文友:201 - 10:00:08 好文欣赏,问好西郊哥,祝福吉祥!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回复4楼文友:201 - 2 :12:41 感谢溪洋一直关注!今天我看见了,咱们社团又进步了,不在原地了。我按习惯点了一下,结果跑到别的社团里去了。不过还好,没有迷路,还是回来了。问好!感谢你的辛勤工作!

5楼文友:201 - 11:42:04 佳作欣赏,问好西郊老兄,送去祝福!东方老师辛苦,问好!

回复5楼文友:201 - 2 :14: 感谢领导关注,本人继续努力,有空定会常来,支持社长工作。问好!敬礼!

6楼文友:201 - 1 :15: 6 欣赏西郊兄的佳作,向您问好!

回复6楼文友:201 - 2 :17:49 感谢战友一直关注,最近忙,没写新东西,找了一些以前的旧作修改了一下,前来报个到。看了你最近连续发了一些文章,待细读后再评!问好战友!敬礼!

7楼文友:201 - 08:48:05 本来今年的清明说好了要外出一趟的,去江南玩玩,可惜临时有事,就推脱了。以后有机会还会去的。一直就喜欢江南的山山水水,喜欢那里一大片一大片的竹林,喜欢那儿的温润,喜欢 喜欢的太多,我想我大概会生错了地,不应该在北方落地。嘻嘻,祝好!

回复7楼文友:201 - 20:56:5 呵呵,在哪里诞生,我们无权选择。但想去那里,我们可以努力。常回家看看,不耽误常出去走走。问好欣茹!

精神焦虑抑郁消化不良的原因

精神焦虑抑郁消化不良泛酸水

精神焦虑抑郁消化不良胃反酸

宝宝爱打嗝是消化不良
如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便秘
吃四磨汤有什么好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