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10-18
今天看到了“文字养心堂”里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被人读,读别人。读的书多了,我对华丽的语言只欣赏,却不会心动。能打动我的,必是饱含深情的文字,也许不多,只寥寥数字,寥寥数语,却足以让人无法抵挡。”这让我想起了那英的那首《男人是一本书》,“这本书很大很厚,只是封面有点粗。有人读出刚毅,读出探求读出执著;有人读出狂妄,读出脆弱,读出成熟,却没有人能读出它的全部。”
其实,谁又不是一本书呢,外表是封面,心灵是内容。父母是我们无法选择的出版社,生日是我们的出版日期,身份证就是我们的书号,随着那声啼哭,一张出生证明就是最初的扉页,空白而透明,没有人知道最终定稿是多少页。
童年如画,无忧无虑,天真烂漫色彩斑斓;青年若诗,豪气畅达,对未来充满幻想和憧憬;中年呢,渐渐明了人世,生活不得不被柴米油盐充斥,如小说般写实;老年那就是散文,看遍世间沧桑,终能谈笑契阔,自如而闲逸。正好应了涨潮《幽梦影》里的一句话:“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生命是一个过程,循序渐进。岁月的年轮一圈圈碾过,你的书上也就多了一页又一页,具体的页码唯有合拢黑色棺椁才有定论。有人热衷于美容化妆,涂脂抹粉,胭脂红代替不了青春的红润,永远掩饰不了岁月的留痕。一本书封面再好,最终也还是要看内容。不管你乐意不乐意,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装订线就是你心头磨出的老茧,偶尔的辉煌只是一幅插图,再多的经历也在逗号、句号,甚或感叹号、省略号中成为过去。穿过岁月的白发,镌刻时光的皱纹,书写着生命的历程。人的一生在迷惑和不解中慢慢学会懂得,等明白的差不多了,这才发现自己已经老了。墓志铭应该是封底吧,是封面、书脊的延展、补充、总结或强调。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不管是厚是薄,是精美还是粗糙,始终总有一位忠实的读者,那就是你自己。所以要对得起自己,用真诚书写每一页,用真爱精心装订,留给后人翻阅。
共 79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篇很有哲理意味的文章,因此是很有沧桑意味的。文章的作者非常巧妙的将人生比喻为一部书,而人在一生中所做的事情就是书的内容,所以人要想把属于自己的历史书写的精彩,就要从人生中的点点滴滴做起。【:铁血胡杨】
1楼文友: 10:22: 9 谢谢楼主赐稿江山杂文随笔,此文深邃。 铁血胡杨
2楼文友: 11:19:25 极有深意的一篇杂文!人生确如一本书,赤条条的来到世界上,就如一张没有任何文字的白纸,从最初的牙牙学语,到最后的盖棺论定,这一本厚厚的书,究竟要写出美好还是丑陋?恐怕只有自己才能决定!
什么方法可以维持肾精足
排毒补肾吃什么最好
哪些方法可以让肾精足
九华痔疮栓好还是肛泰好老人晚上腿抽筋怎么办
晚上夜尿多怎么办
上一篇:荷塘童话之秋征文秋日小趣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