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我的庐山恋散文

文章来源:吴江文学网  |  2019-10-09

1981年,我18岁,那一年电影院上演《庐山恋》。这之前我们基本上不懂什么是爱,成年人的爱都秘不示人,大一些的哥哥姐姐们像鼹鼠似的在洞里找快乐。在这个太行山下的豫北小城,我们这一代人情窦初开,这群刚刚成熟的“幼狼”无可效仿,野兽一样横冲直撞。和女同学看电影,扛着个录音机在大街上招摇而过,多半是效仿孔雀,把尾巴上的花纹炫耀给同伴看。

看了《庐山恋》才知道,原来恋爱是可以男的追着女的在田野上跑,然后相互凝视,再拥抱,还有其他的劳什子,爱是一种行动,不能只是藏在心里暗地里瞎琢磨。为了多看几次《庐山恋》,我们不惜翻过电影院近十米高的墙头,在买电影票的小窗口前和高年级的学生打架,步行十几里到矿上的家属院看露天电影,就是为了不怀好意的对电影里的那些“爱”意淫一番,像阿Q似的对看电影的女孩子狂吼烂叫,一半是宣泄,一半是快乐。

现在看来,《庐山恋》未必是一部很好的电影,但它肯定是我们这一代人爱的启蒙。因为从那时起,我就决定找一个像张瑜那样的女孩,有一个圆圆的脸庞,大眼,唇角向上,身材娇小的那种。

这件事我讲给我的一位老兄听,他是写小说的,我写诗。我们年轻时就是如此,在学校不受束缚,在家里没有负担,在工厂没有压力,学自己愿意学的东西,每个人都胸怀一个理想,将来做诗人、小说家、画家、音乐家等等。那时候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没有,我们有大把的时间谈论和思考,关于生命、关于死亡、关于高尚、关于自由,当然还有关于爱情。

我和比我年龄大的那个老兄都分别爱上了一个人,我爱的是一个从外地来我们厂上班的女孩,他爱上一个矿工的女儿。

我曾经跟他说,我爱上的那个真的像张瑜。他说,他爱上的那个更像。我感觉还是我的像,圆圆的脸庞,大眼,唇角向上,身材娇小,他爱的那个子高,而且有颧骨。他说,张瑜要是再瘦一些就是他爱人的模样。

后来我发现,我和他曾经爱过的都不像张瑜,她们只像她们自己。但那个时候,我们都相信自己爱上了张瑜,我写了很多诗歌,他也写了许多长长的文字,他甚至要写一部长篇,记述他和他像张瑜的爱人的故事。

奇怪的是,我们都不想当郭凯敏,我们甚至把身边所有不屑的男人都归类于郭凯敏的行列,我们称之为傻逼。爱情可能就是这样,自信到狂妄,幻想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我们在梦想中改变一切,我们都是自己梦想中的王。

到198 年的时候,我们都忘记了曾经爱过的那个人,我爱过的张瑜不知因为什么患了神经病,回老家了,老兄爱上的张瑜好像跟别的男孩子好上了。那些事情都烟消云散,但爱情并没有结束。8 年的时候,我们已经有好多电影看了,街头地摊上的明星画片有形形 的漂亮女人,有中国的、欧美的、日本的、还有港台的,但我还是喜欢《庐山恋》上的张瑜。圆圆的脸庞,大眼,唇角向上,身材娇小,并且把其他的女孩子和张瑜做比较,跃跃欲试的想重新爱一次。

一天晚上我揣着刚刚写的几首诗找到我的老兄,我们喝了劣质酒,抽了被称为“黑烟”的“邙山”烟,在他烟气腾腾的小屋里干掉了两瓶水果罐头和他们家的咸菜。然后我提议——去庐山。

那一天晚上,我和老兄还有另外一个哥们都喝多了,我们兴奋的谈着庐山、《庐山恋》,还趁着酒意评论了我们认识的所有女孩子。后来,我们大家就挤在他的那张小床上睡觉,半夜时分,我们压塌他了床铺,害得他老爹把我们臭骂了一通。

第二天,我死磨硬缠地跟我老爸要了200块,老兄不知道从哪里筹齐了2 0,我们借了一部海鸥120相机,然后就启程了。

我们就像刚刚会飞的小鸟一样,一路上欣喜若狂。先是坐火车到了武汉,看了武汉长江大桥和琴台。然后坐船去了九江,搭上一个旅游团就上了庐山。山上下雨,还时不时的有雾,我们看了仙人洞,看了花径,看了含鄱口、五老峰、三叠泉,还去了东林寺。我们终于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只带回了两卷黑白胶卷和许多模糊不清的影像。

一晃儿有多少年了,有 0年了吗?或者更多。这期间,我和我的老兄谈论过无数次那回旅行,庐山和我们青涩的恋爱都成为笑谈。有一回我认真的跟我的老兄约好了,有机会再去看庐山,再去就是好好的看风景,就是寄情于山水,留一颗纯净的心和宁静的态度,绝不与感情和哲学发生关系。

再后来,我的老兄去世了。再后来我终于又去了庐山,我平静的走过了曾经和好朋友一同走过的路,连回忆都是那么慢条斯理,没有丝毫的冲动。在含鄱口我看到了漫天的迷雾,我仔细回忆上一次在这里看到了什么,但什么都想不起来。一群小女生手舞足蹈的在大风和迷雾里摆着姿势拍照,但含鄱口的平台上一无所有,所有的风景都掩盖在迷茫之中。“她们想在照片中留下什么呢?”那时,我突然又想起《庐山恋》,想起张瑜,我竟然开始迷糊,记不起过去的事情,是张瑜吗?或者是张喻?我爱过的,我怎么会忘记她的名字?

共 190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本篇散文由一九八一年播放的一部电影《庐山恋》而引出一个十八岁青年对懵懂爱情的初步认识和了解,在那个没有电视、电脑、等现代化络通讯信息的时代,电影就成了人们热衷追捧的对象,为了看一部电影,不惜跑出十几里的路程,当时电影《庐山恋》中的女主人公张瑜,对于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期的人们来说真的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此张瑜成了当时大多数年轻人心中的偶像和择偶标准。《庐山恋》这部电影对那个年代年轻人成长影响很大,因为喜欢这部电影,所以就萌发了去庐山看看的念头,约上一位要好的兄弟,俩人筹集了不足五百块钱就踏上了去往庐山的路,一路上游览了很多闻名遐迩的风景区,直到把身上所有的钱都花光,回来只剩下两卷黑白胶卷和模糊不清的影像。然而,世事无常,时隔几十年后,本来事先和那位老兄约好再次同游庐山的,没想到那位老兄却驾鹤西游了,但这并没有影响作者再次去庐山的决心。当作者再次登上庐山时,走过当年和老兄一起走过的路,一起看过的风景,也许是多年的生活磨砺,也许是物是人非,总之让人的内心变得异常平静了,甚至连回忆都有些模糊了。最后作者用疑问的形式做了本文的结尾,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通篇文字主题思想明确,语言简练,彰显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推荐共赏。(:静尘)

1楼文友: 14: 9:08 一部能够让人时隔多年后还能想起的电影,足以见得它对当时人们的影响力有多大。

2楼文友: 14:41:05 通过灵性的文字,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内心变化和成长历程。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问候作者。

消化不良脾胃不和

小宝宝腹泻注意哪些问题

新生儿要吃四磨汤吗

生物谷灯盏花药用价值
维生素D滴剂孕妇用量
血糖检测仪
友情链接